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 】 北京行之讲稿篇(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 】 北京行之讲稿篇(散文)


作者:这一生 秀才,232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70发表时间:2016-12-11 13:37:23
摘要:留存

一个人要懂得感恩,才可以欣赏和领略到这个世界的精彩。
   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个人,可惜他今天没有到场。这就是我的领导何校长,从我参加工作以来的十九年时间里,何校做了我十二年的领导。他的扎实苦干,他的睿智博学,他的严格要求深深地影响着我。在他的关注下,在专业发展上我也越走越远越钻越深了。
   这里是我工作的学校,环境优美,师生和谐。在这里我们同学习共进步,在这里是我工作了十六个春夏秋冬了,也是在这里我取得了一个个成绩,也是在这里我懂得:智慧的教育启迪人的心灵,创新的教育开启智慧之门。
   配乐提高朗读水平
   七年级学生齐读课文时一直都是拉着长声,朗读根本就没有停顿,一段课文一口气读下来,读得都快喘不上气来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尝试过许多方法。
   李博文同学自身有一种艺术细胞,每次语文课堂,只要有可能就会为他配上音乐朗诵。学校一些大型活动:演讲比赛、国旗下的讲话等利用一切机会锻炼。以后他曾参各种演讲比赛,曾获得在广州举办的“拔萃杯”全国演讲比赛一等奖、北京举办的“曹灿杯”全国演讲比赛金奖。
   很多时候,配乐朗诵那种氛围在音乐的环境之内就会变得特别优美,这种时候语文课堂不仅仅是语文更是艺术的殿堂。
   如果能把语文课上成艺术课,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追求。学生的思维思路一下子就会被打开: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即使不用讲解,也会深深植根于学生的脑海!
   只要在语文课堂上配上一曲古筝曲或者一首钢琴曲,那种氛围就会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调动起来,有特长的学生会展露自己的才华,也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投影修改学生习作
   今年教的学生是小升初的学生,学生水平良莠不齐。第一次学生习作逐一批改,次新成同学的作文,通篇语言啰里啰嗦,600字作文只有三个句子能说的通顺。作文课上我先选择三个优秀作文朗读点评,再选择较差作文点评,跟次新成商量后,运用投影仪当堂点评,逐句修改。可以说几乎是每一个句子都做了修改,甚至于标点符号,作文的布局,作文的立意,都做了相应的修改。
   没有想到的是在课间,次新成找到我说:“老师,你看我下节课的作文,我保证能写好。”
   “你行吗?”
   “我就是没有用心,老师。你没有讲,我的确不会写作文。这节课,我学会了。我保证能写好。”
   看着比我还高一头的少年坚定而自信的眼神,我握了握他的手,拍拍他的肩头,表示相信他。但是我心里没底啊!
   一节课,我都提心吊胆的,看了他好几次,就是不敢走近他,唯恐打断他的思路。而他一直在埋头书写。
   下课铃响了,看着他微笑地走近我,我放心了。
   “不错啊,小伙子。”这绝对是一篇好了许多的习作,虽然书写有点差,当然他不可能一下子那么优秀,总得有个过程。
   作文课上利用投影仪批改学生习作不但直观,而且非常有警示意义。谁的优秀谁的较差,通过对比就会自然显示,其实不用老师多讲,学生自己一看就明白了。对于作文较差的同学更有触动,在全班同学帮助下,他感触会更深刻,写作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微课启迪写作智慧
   微课,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名词。
   还记得当年只是在培训时用了两个小时接触“微课”。回想起我是2010接触继续教育培训才接触网络,之前对于网络一无所知,我不懂和“网络”有关的所有名词。
   记得当年有个培训任务:优秀学员必须提交“微课”。我一丁点儿都不懂,怎么可以看明白学员老师的作品?于是自己就开始钻研,没有老师和任何资料,只能借助网络自学。
   首先是弄明白“微课”的概念、组成、特点等等,然后就是在网络上观摩,之后准备实际操作。
   2015年9月在我所教班级尝试做微课录制,当时备的课是《蒲公英》中一个知识点《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运用》,虽然只有几分钟的短片,但是我却录制了十多次。非常感谢那一年我的学生的配合协作,现在我还留有当年的资料。那是当年我们反反复复的去做一件事,努力去做好一件事的见证,往事历历在目,昨天一下子又浮现在眼前。也是那一次开始似乎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得以打开,那种观察和运用能力也在瞬间爆发,因为我们身边的景物或许事物可以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所以学生写作也如行云流水一般,尤其是以马金帅为代表的孩子们的写作水平逐日提高。以后每次校报上都有马金帅的作品,他曾经告诉我他的理想是人民大学,他现在就读于河北省示范高中,我不知道再过三年他的理想是否能实现,但是这种有理想的孩子我是很欣赏的。
   我们来回味一下一个十四岁少年的小诗。
   染春
   ——13-10马金帅
   不知道
   谁用橡皮把白色擦掉了,
   于是,雪跟着化了。
  
   变成汩汩的小溪
   “叮叮咚咚”地跑远了,
   绕过山的时候
   调皮地把褐色带走了,
   于是,花红了,草绿了。
  
   又不知道
   谁把颜料洒了,
   滴在小溪里
   勾出几抹绿色的树影来,
   于是,溪边的树也跟着绿了。
  
   风从树的间隙里吹过,
   染上几许绿色。
  
   飘到天上,便把灰色吹走了,
   于是,天便倒映出海的蓝色来。
  
   还少点什么呢?
   哦
   太阳也要染成暖暖的橘色。
   于是
   春
   被染出来了
  
   这一首《染春》我又怎么会忘记呢?那一次的协作也教会我许许多多:音频视频转换、录屏软件的应用、微信、QQ空间文件图片视频的传输,都是在那时有意无意学会,以后再做些什么,一切都变的特别简单了。
   我知道教育教学是在行走着的,在教学中致力于做一个行走者。以下是我行走的足迹,在行走中进步自己进步他人。
   我坚信:智慧的教育启迪人的心灵,创新的教育开启智慧之门。
   在行走中学习,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

共 23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智慧的教育启迪人的心灵,创新的教育开启智慧之门。现代人思维敏捷,古老的教育方式无疑跟不上现代的节奏,不被孩子们接纳的东西,就吸引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作者从教育为全人类服务的观点出发,认真剖析了怎样更进一步地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振兴或者衰败的命脉。培养一代优秀的青年人,是百年功德。作者从配乐提高朗读水平、投影修改学生习作、微课启迪写作智慧,几个方面入手,详细地讲述了怎样切合实际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文章语言朴实,条理清晰,主题思想鲜明。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杨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花        2016-12-11 13:38:42
  智慧的教育启迪人的心灵,创新的教育开启智慧之门。赞。
杨花
2 楼        文友:杨花        2016-12-11 13:39:13
  感谢赐稿江南烟雨,期待更多佳作。编按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海涵。
杨花
回复2 楼        文友:这一生        2016-12-12 20:59:37
  感谢精彩编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