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经历】社火(散文·征文)

编辑推荐 【晓荷·经历】社火(散文·征文)


作者:麦玲 举人,3185.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54发表时间:2016-12-12 11:10:58
摘要: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戏。戏中,我们尽力扮演好角色即可,其他的,交给上帝评说。


   “张连”上身穿着对襟蓝褂褂,腰里缠了一根白腰带,下身穿一条膝盖上顶着包的蓝色裤子,脚穿一双松紧带深口鞋,鼻梁中间涂着白灰,上嘴唇上两撮胡子乍着,指手画脚,眼睛挤吧挤吧,眉飞色舞地说道着,身旁一位穿绿衣服的“妇女”用袖口擦拭着眼泪,一口一声“贼强盗贼强盗”地点着“张连”的头质问着。
   张连是个轱辘子头。他把老婆织好的布拿去集市卖,然后要买回一些米面油等着下锅。然而,张连忍俊不住,又将布拿去赌钱以期翻本,不料想又输了个精光,鬼鬼祟祟回了家,老婆一看他失魂落魄的样子,料定他又赌钱输了,就质问他,可老婆说一句,张连的回答总是理直气壮天衣无缝:张连赌钱输掉了枣园,说是四月八给老婆娘家妹子和妈花了;张连赌钱输了大涝池,说是大涝池不养鱼光养蛤蟆;张连赌掉大柳树,说是光长树叶不接果果;张连赌掉了猫,说是猫吃老鼠不吃尾巴;张连赌掉了狗说是狗不咬别人光咬老婆她妈;张连赌掉了风箱说是风箱拉起来噼里啪啦……好一个常有理的张连。
   这是一段陕西眉户戏。家乡人叫“迷糊”戏。家乡人,常常在正月里的社火上演唱迷糊。每年腊月,是庄稼人一年最闲暇快乐的日子。早早地,他们一边准备过年的吃食用具,一边抽调人员练习耍社火。
   于是,鼓就由我的老师堂外爷来打,他串脸胡,身体魁梧,打鼓铿锵有力,号召力极强;二胡就由我的七外爷来拉,他清瘦文雅,二胡拉的清扬激越;锣由欢子舅舅敲,他年轻气盛,敲得锣那叫个欢声;演戏就分文戏和武戏。文戏主要唱,演武戏就是翻跟头,打仗。翻跟头是从出场处放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上再放一把椅子,演员一个跟头就从椅子上翻下来,负责放火的演员便在点着的火把上撒一把麸子皮,火光一闪,一股狼烟,足见英雄出场不同凡响。
   那时候戏服道具都在生产队放着,演员排练演出都有公分。正月初九,断瘟。锣鼓喧天中,披红戴绿,脚踩高翘的社火队员在白茫茫的雪原上前行,七外爷担任的“春官”头戴一顶诸葛帽子,手持一把诸葛扇子,被精壮的汉子抬在轿子上,逐家逐户送去最恰到好处的祝福,乡民们也把自己最好的礼物送给了社火队。欢欢喜喜中,晚上社火就上演了,一直演到正月二十三燎了疳疳才停止。
   每个生产队都有社火。我所属的生产队刘李河离我家远,也没有亲近的人陪着我撒欢子,我就去大舅舅家,跟着尚未出嫁的碎女娘看刘家沟的社火。那时候,看社火是图个热闹,我俩时常在人群中穿梭,根本没有看过一场完整的社火。
   社火开始时,我们都有好奇心,在几个大灯笼围起的大场院中占据着最前面的位置。开场前,总有人(一般是大舅舅)拿着长竹竿转圈在场子里扫几圈,为“扩厂”,把场扩大后,社火就上演了。社火上演的内容,多是一些招人笑的段子、教育人弃恶从善的故事、姨娘们弯腰劈叉翻车轱辘的杂技。每当此时我总想上去弯腰劈叉车轮翻表演一番,可惜没有胆量。
   出演的社火,记得最深最完整的是张连卖布。张连由我外爷演,张连老婆由我大舅舅来演。当外爷出场时,我和碎女娘就静下来,听外爷洪亮抑扬顿挫的声音自口中自然而出,诙谐幽默。外爷一边走一边唉声叹气一边东张西望一边抓耳挠腮,显得心神不定的样子让场外的观众哈哈大笑。这时候,大舅舅饰演的张连老婆扭扭捏捏出场了,“她”一边走一边哎哎呀呀唱着,一边手搭凉棚朝远处张望,七扭八拐就和落魄而来的丈夫“张连”撞了个满怀,他俩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又激起了观众热烈笑声。
   张连老婆一看张连空手而归,畏畏缩缩的样子就知道这个能掷能押的轱辘子又去赌钱了。便撩起袖子擦着眼泪,声泪俱下道:“我问你,贼强盗,你能赌得发了家?”张连毫不知耻,贼眉鼠眼回答:“我和他轱辘子冒对呀!”你一言我一语,竟然是干了坏事的人占了上风,把张连老婆气得不和张连过日子了,张连却悬崖勒马,真心悔过,最后真得是金盆洗手,一心一意和老婆过起了幸福的日子。
   这时候,听到身后一声叹息:“唉,你老人家也算是个‘识文字’(读过书的人),有能耐的的人,要是早早醒悟,也不至于把日子过成这样啊,真个是看戏呢比世呢。”碎女娘紧紧抓着我的手,压低声音骂道:“卢世宽管的宽。”我分明看见有眼泪从碎女娘脸颊悄悄流淌,在昏暗的灯笼下绵延不断。
   碎女娘比我大两岁。大舅舅比我大七岁。演社火时大舅舅十岁出头的样子吧。碎女娘记不得外婆的模样。在我出生二个月前,我的外婆就因为难产去世,她甚至没有留下过一张照片来印证她曾经生活过的轨迹。我只是从姨娘母亲们思念言谈中,从奶奶讲给我外婆的故事中,知晓了我善良苦难精干的外婆。我时常庆幸我有这样一位多才多能的外婆,如果她活着,她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外婆。
   外婆活着的时候,勤劳孝敬,任劳任怨。她带着七个女儿,用一双勤劳的双手和一对三寸金莲将日子过得有条不紊。识文断字的外爷则当着生产队队长,处理外务,基本不理家务。也不大回家。回家来不是躲避赌债就是逃避抓赌。外爷看着一溜儿的丫头片子就满肚子气。他经常吹胡子瞪眼睛骂外婆:“你个老东西,不争气的货,没本事的老不死,怎么就不能给我生出一个带吧的啊,你个坏了良心的,存心要让我断后啊!”赌输了憋着气的外爷,时常还对外婆拳打脚踢,姨娘们在一旁哭着,心疼着娘,却不敢上前去阻拦,谁要阻拦,连谁一起打。末了,外爷总会带着轻蔑的口气说:“你要能给我养个带吧的,我把你背到我舅舅家门前头夸耀一番。”
   养儿子成了外婆强烈的愿望。在生了第七个女儿后,大舅舅以洪亮的哭声敲开了外婆走入幸福之门的序曲。事实上,外爷还是守信用的,在生了大舅舅后,他对外婆态度渐渐好了起来,外婆勤劳的双脚迈得更加坚实频繁。她信心满怀,还要多生几个儿子,为丈夫多多留下后人。
   三年后,二舅舅出生了。外婆高兴地合不拢嘴。两年后,碎女娘来到了人世间,她是一个多余的孩子。生下她时,外婆没有奶水,她就由几个姐姐用米汤喂着将好吊住个命命。碎女娘躺在炕角,哭嚎阵阵,声嘶力竭,也无人管。便闭着眼睛,将自己的大拇指头吮吸成片。火热的土炕,没有褥子,碎女娘躺在光光的席子上,屁股被烫得红肿溃烂。碎女娘,受尽了人世的诸多苦难。
   两年后的春天,外婆又生育了一个儿子。孩子一生下来,外婆抱起来一看,张着嘴笑道:“儿子,是儿子啊!”然而,外婆胎盘黏连子宫,在送去医院的路上痛苦逝去。42岁的外婆,就这样凄凄惨惨、风风火火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留下嗷嗷待哺的幼儿、需要照顾的子女。失去母亲呵护的孩子,承受着生活的巨大痛苦折磨。
   外婆去世后,外爷一下子懂事了。外婆在世时,将家里料理的井井有条,外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不知道生活有多么难肠。外婆去世后,孩子吃喝拉撒,一家子开销就明晃晃地摆在外爷面前。当惯了甩手掌柜的外爷,一下失去了主心骨,他深切感受到外婆的重要性,唏嘘感慨,悔恨不已。然而,一切都晚了。
   出嫁的姨娘们轮流回娘家,帮助外爷料理家务,拉扯弟弟妹妹,日子,在凄凄惶惶中一天天过去了,几个小姨娘小小年纪便哭哭啼啼出嫁了,她们心中充满着对外婆的思念疼惜和对外爷言谈神态中的抱怨。每当此时,外爷收敛起了外婆在世时的威风静静听着,叹息着,一句反驳的话都没有。姨娘们看着外爷年迈孤单,也就把外爷对外婆的诸多不好慢慢融化在心底,毕竟,日子还得过下去。再怎么不对,父亲毕竟是父亲啊。
   作为家里的长子、男子汉,大舅舅过早承担起了家庭重担。他遗传了外婆吃苦耐劳和办事干练的性格,小小年纪就显露出治家本领。大舅舅到了18岁结婚后,他便响当当挑起了家庭大梁。这个曾经风雨飘摇的家庭,渐渐被一圈金光覆盖。经过大舅舅大舅妈二舅舅和二外爷十年的辛苦,所有的苦难艰辛都被幸福富足替代。真得,时间可以消磨一切:痛苦、无助、辛酸、眼泪、绝望。我的大舅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让自己的家庭雄赳赳气昂昂屹立在故乡,熠熠生辉。亲人们心怀憧憬和美好:好日子啊,还在后头呢。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让外婆丧命的小舅舅在整修房屋时,被土方掩埋窒息而亡、二外爷在放羊期间砍伐崖边的酸枣树,脚下土块松动滚入山崖离世;90年代中期,经受病痛折磨的外爷殁于前列腺癌;90年代末最后一个冬,大舅舅被自己的三轮车吞噬。
   我时常会想起故乡正月的社火,也会想起张连。想起了外爷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喊我“磨镰水”时俊朗的脸庞和他下巴上飘扬的银须;想起了张连老婆,想起了挑着一担水在学校门口等候我去家里吃饭时的笑嘻嘻没脾气的大舅舅;想起了沉默寡言永不停息的憨厚二外爷;想起了没有见过面的外婆轰轰烈烈的一生,如此近在眼前却遥不可及。
   我的生命,都和他们有关系。他们是我生命中的亲人,无论他们生前对于错,红与黑,我们必须接受这些事实的存在。生活,是一首无字诗歌,每个人写上去的音符都不会相同,我们不必要强求尽善尽美。我们只需要记住他们曾经真真实实在我们生命中留下的痕迹。
   是的,留在心里的思念,是对亲人存留的感恩与敬重。他们像故乡的青石板河般,温情脉脉,歌声潺潺,绵延不断。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戏。戏中,我们尽力扮演好角色即可,其他的,交给上帝评说。
  

共 36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开篇,足足吸引读者的兴趣,一场生动有趣的乡村生产队所举办的社火节目在作者细腻的笔墨中拉开,乡村娱乐节目不仅丰富群众精神娱乐,且反应当时社会现实生活背景,同时具有一定的鞭挞、批判、除暴安良、弃恶从善的教育意义。作者借用“张连卖布”这出戏,引出碎女娘、大舅舅、二舅舅以及外婆的故事,体现当时那个社会重男轻女封建迷信的思想严重,道出了善良、孝顺、勤劳能干的外婆苦命短暂的一生。最后大舅舅、二舅舅、外爷、二外爷相继不幸出意外离开人间,道出人生的磨练和不幸的灾难随时来临,谁也无法预料。全文语言朴实,叙述生动,感情细腻真挚,触动人心,人物刻画典型具有一定代表性。“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戏。戏中,我们尽力扮演好角色即可,其他的,交给上帝评说。”突出本文中心,蕴含深刻的哲理哲思,佳作力荐共赏,感恩赐稿!【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6-12-12 11:12:11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戏。戏中,我们尽力扮演好角色即可,其他的,交给上帝评说。”特别喜欢这句话,道出人生的一些真谛,告诉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具有禅境禅意!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6-12-12 11:15:03
  文章描写细致,人物刻画典型具有一定代表性,反应出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百姓生活的现实状况,由此可见,人生犹如一场戏,只是在人生这场戏中,未来是未知的,唯有做好当下就好!问候老师,期待您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