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沃土

编辑推荐 沃土


作者:心静天好蓝 秀才,2704.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36发表时间:2016-12-13 20:28:19
摘要:沃土生产的粮食是美好的,沃土产生的故事更是耐人寻味


   梁家山知道,石板队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小河边的那两块石板了。每当有人说起石板队,梁家山都会用他的语言生动地描述石板队的特点:“对,对,就是那两块大石板,旁边还有一块大田。”
   其实石板队的两块石板差不多大小,但村民们还是给它们做了区分,分别叫大石板和小石板。石板黑乎乎的,上面纹路纵横交错,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夏天风吹雨打,石板被冲刷得干干净净,阳光下乌黑发亮。傍晚时分,就有一些村民从河里挑几担水泼在石板上给石板降温,年轻一些的村民和孩子们在河里洗了澡,各自拿一块竹席铺在上面,一群群人分头坐着纳凉。女人们借机斜眼偷窥男人们的肉疙瘩,男人们则眼馋于女人的胸脯,各自心里揣着好奇,所有男人都有一个埋在心里的共同看法,那就是在众多的女人中就数梁家阳的老婆杨碧莲的胸脯最大。杨碧莲男人不在的时候,总有个别男人像猫儿见了鱼似的围住杨碧莲打转,都想乘势揩点油。这里也成了孩子们的玩乐场所,孩子们一直闹累了在大人们的呵斥下才肯入睡,面向皓月扑面或繁星交错的夜空做着一个个美梦。冬季里石板空荡荡的静默地沉睡着,像是两块肥硕巨大的老腊肉,烙印在石板队这片偏僻的土地上,过往的人们看见这石板,心里却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
   但石板的作用还不止于此。紧邻石板的是一块巨大的稻田,水稻成熟的时候村民们将湿漉漉的水稻收割上来,就近铺晒在石板上,稻子很快就晒干了。因了这两块石板,水稻的收晒就方便多了,石板大田土壤深厚肥沃,在这里耕田耙地,梁家山最喜欢那细软的黑泥从脚趾间吱溜溜往上冒的感觉,黑腿上黏着黑泥他心里却乐滋滋的。石板大田邻小河近,取水方便,下种就意味着丰收,因此石板和石板大田成了石板队的“肥肉”,村民的心里硬是割舍不得。
   据说解放以前石板大田属于一个大地主所有,大地主雇了几个农民耕种,因为石板大田丰产,这个地主比其他地主富裕了很多。当真福兮祸之所伏,到了“斗地主”的年代,这个地主因为石板大田比别的地主挨了更多的斗,身体加精神的折磨,地主和地主婆都含恨离开了人世。解放以后石板队人丁兴旺,人口猛然翻了倍,乡上和村上考虑到管理的需要,决定将石板队分成两个生产队,分别叫东队和西队。两个拟任队长来自同一个家族,分队的时候相互之间倒也和气,诸事都好商量,唯在石板和石板大田上互不相让。石板和石板大田离东队要近一些,东队队长提出可以多让几块小田给西队,但西队队长就是不答应,也向东队队长提出了同样的意见,但东队队长也没有首肯,村上和乡上协调了好几次都没有效果。这时候水稻眼看快要成熟了,两个队的村民便争先到大田里去收割,农具还没下到大田里,村民们就在大石板上吵闹起来,几个火爆脾气的村民出手抓扯起来,乡村领导带着乡派出所的警察到来后村民们还闹腾不休。
   梁家山本来和弟弟住在队西头,分队前刚搬到了队东头,这次分队两兄弟被分在了两个队。梁家山弟弟的邻居叫李云发,和梁家山兄弟的关系原本很好,但在这次分队的事情上却毫不相让。李云发年轻壮实,性情火爆,声音洪亮,在争田队伍里闹得最凶,手里拿着一根扁担做武器,一副拼命的样子。梁家山不声不响,一张脸绷得像大石板,抓住李云发的扁担比拼蛮力。两边僵持着,老支书走到中间,对双方吼一声“有本事朝我来”,大家才缓了劲。这边稍稍安静一些,老支书一个人走到大小石板中间的田埂上,看着黄橙橙的稻子喜忧参半,过了好一会,他才像大战前的将军痛下决心似的,折转身把两个队长拉到田埂上,扬手比划了几下,提出将大田从中间破开,两队各一半,两块石板也是两队各占一块。两个队长点头同意,并马上告知了村民。村民们最终安定下来,老支书最后提出石板大田从此改名为石板东田和石板西田,两队也改名叫石板东队和石板西队。从此石板大田中间多出一根田埂来,两队栽种时都朝田埂上挖土,这田埂比其他田埂就窄了许多,稻子熟了的时候交融在一起,只有仔细看才能分辨出田埂来。田埂成了隐隐约约的一条线,象征着两个生产队若隐若现的关系。
   世事难料,转眼到了包产到户的年代,梁家山心里很想自己能够承包石板东田,为此他与老伴廖碧琼商量专门宴请了村社干部,但由于村民对这块田关注甚至争执过于激烈,队长只有采取抓阄的方式,石板东田最终落到了杨碧莲的头上。杨碧莲夫妻俩喜不自胜,精耕细作,蓄水耙田栽种收割样样用心,一大片稻子长势喜人,弄得路过的村民心里都是羡慕嫉妒恨。梁家山每次从这里路过都要咽下几口唾沫,心里那股滋味实在不好描述出来。石板西队对西田也采用同样的方式,李云发成了幸运者得到了这块宝地,那份喜悦和干劲自不在杨碧莲夫妻之下,不休烦叙。
   时光荏苒,梁家山的女儿雪梅到了出嫁的年龄,远远近近的媒人上门不少,但梁家山夫妻俩都没有点头。其实他们心里早有了想法。那时候农村很穷,女孩定亲主要看男方的家庭条件,其中更在意男方田地的状况,特别是水源好的地方更受女方家的青睐。李云发的二儿子李杰与雪梅自小一起长大,两人割草放牛上学都在一起,感情很是不错。梁家山和老伴看在眼里,梁家山心里更是记挂着李云发那块石板西田,他便把心里话透露给了弟弟,要弟弟做一回月老。弟弟欣然从命,把哥哥和李云发请到家里,几杯酒下肚,两边没有二话,没过多久,雪梅就到李家做了媳妇,两家分队时的那点隔阂早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梁家阳对石板东田没种上几年就撒手人寰,留下老伴杨碧莲带着一大屋的儿女。到了栽秧和收割的季节,杨碧莲累得精疲力尽,一个人支撑不过来,只得恳请邻居帮忙。家里有了余粮,梁家山对石板东田依然难以割舍,在帮忙时也很认真负责,像对待自己的田地一样,打理得整整齐齐有板有眼,杨碧莲看在眼里心生感激,在饭菜上倾注了大量心血,把个梁家山吃得满嘴流油。一晃几年过去,杨碧莲的孩子们长大成人纷纷外出打工,女人撇不下石板东田守在家里,常年与孤灯为伴,家里从热闹变得清静,自不免长吁短叹甚而泪流。
   其时李云发夫妻已随大儿子进省城去了,李杰和雪梅也在城里开了家店铺,离老家相隔有四十多公里路。孩子出生后两人再三央求廖碧琼进城带孩子,母亲就答应了。李杰临走时想到了石板西田,他本想把田转包给另外的邻居,但梁家山坚决反对,说自己身体尚健,耕种不在话下,一句话把西田揽在了自己怀里。梁家山白天种地,夜间独自守着空荡荡的三层小楼却又孤枕难眠,两眼瞪着黑漆漆的屋子辗转反侧。
   暑假里城市炎热难耐,廖碧琼突然提出要回老家一趟,没等李杰和雪梅点头,母亲就上路了。这一天正赶上梁家山给杨碧莲在石板东田收稻子,天快黑了梁家山都没有收工的意思。杨碧莲催促了几次梁家山都没有停歇,她便把饭菜还有一瓶小酒用一个篮子装起拿到大石板上摆放好。梁家山脱掉衣服长裤,全身只剩下一条裤衩,到小河里洗去身上的汗渍。夜风习习,两人就着星光淡淡地闲聊,话语很少,几乎被河水和夏虫的声音淹没了。两人语气中少不了同病相怜,趁着酒性两人坐得很近,梁家山的胳膊时不时蹭到杨碧莲的身体上,夏日里碧莲衣衫单薄,女人气息时时透入梁家山的鼻孔,直钻到梁家山的心里,梁家山不知不觉就有些醉了,下面开始躁动起来,斜身靠在碧莲身上喘粗气。碧莲抱住梁家山的身子,顺势把他放在大石板上,一只手摸过梁家山还很结实的肌肉,心里不禁有些激动,十多年压抑在心底的对男人的渴望不由自主冲上来,一张脸就势贴在梁家山的胸脯上,喜极而泣。梁家山一翻身将杨碧莲压在身下,着急忙慌去扒杨碧莲的裤子。裤子才褪到膝盖以下,梁家山下面却又软了,他颓丧地捶了大石板一拳,扫兴地从碧莲身上下来,无力地躺着,手臂弯曲勾住碧莲的脖颈,另一只手抚摸着她的胳膊,这样似抱非抱着。许是劳累的缘故,两人不大一会儿都沉沉睡去了。
   廖碧琼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左右寻找不见梁家山的影子,便估摸着向大石板走来。还没到石板前看见两个模糊的人影躺在一起,走近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女人的醋意一涌而上,抓起石板上的碗筷砸在两人身上。两人一下子醒了过来,梁家山如漏网之鱼,迅即向家里逃去,廖碧琼朝杨碧莲狠狠地摔下一句“骚婆娘不要脸”,转身追赶自己男人去了,留下杨碧莲呆在当地,半天回不过神来。过了几日,杨碧莲简单料理了一下家事,南下深圳去了儿子那里。
   秋去春来,梁家山又把石板西田打理得有条不紊,却看见石板东田杂草丛生无可奈何。那夜廖碧琼哭闹后再也不去城里了,他不敢去碰东田,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心疼那一块肥沃的土地。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老支书陪同一个老板模样的人来到大石板上,看见梁家山在石板西田耕耙忙个不停,两人指手画脚了一阵,老支书先问询了梁家山的收成,又说梁家山年纪也大了,今年干了就不要再种了。梁家山不明就里,便问老支书的来意,老支书告诉他石板大田的承包户都进城了,村里决定把大田转包给身边的这位老板,老板现场考察后打算把石板大田改造成鱼塘,因此这里不能再种水稻了。
   梁家山一听着了急,说这么好的一块田被改造后无法种粮太可惜了。他放下农活,快速回到家里给雪梅打电话催促他们赶紧回来,又想法联系上了杨碧莲的儿子,把村里的意思告知了他们,希望他们坚决反对村里的意见。两家人会面一商议,梁家山提出把石板东田也转包下来种粮,只要田地不撂荒,村里就没法说别的。两家人一起又找到老支书说明意图,老支书不敢强拗,只好放弃了原来的打算。梁家山立即动手,一把火将东田的杂草烧了个干净,又把横在东西田之间的田埂刨开,两块田又变成了一块,秧苗栽下去,大田一片生机,几只白鹤飞过,停在树梢流连忘返,还有几只秧鸡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又是一年谷黄时,梁家山的脸色突然变得蜡黄,胸口隐隐作痛。雪梅闻讯回来,带着父亲去县城医院一检查,结论竟然是肝癌晚期。雪梅哀伤之余没有把真相告诉父亲,梁家山自知病重,催促雪梅叫李杰赶紧回来。梁家山将石板大田完整交给李杰,留下一个心愿就是不能放弃种粮,交代完毕老人每日里便蹲在田边看李杰忙碌。一个乌云密布的傍晚,他拉着一根禾苗正在数稻穗,一口气突然回不上来,倒在田间再也没有起来。李杰把父亲的遗体抱到石板中间黯然垂泪,四周一片肃穆,只有柏树静静矗立,万千谷穗低头默哀,几只夏虫为他唱着挽歌。
   按照梁家山的遗愿,李杰把他的遗体葬在了紧邻石板大田的坡地上,让他永远守护着这片心爱的沃土,心里默默祈祷父亲在天之灵安息。

共 41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石板队里的两块大石板和紧邻石板的一块巨大稻田养育了梁家山等一干众人,也演绎了一段段悲欢离合的情感故事。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石板队变成了石板东队和石板西队,石板大田也被从中破出了一条细细的田埂。唯一不变的是以梁家山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的那份真情,那份执着的爱。文章篇幅不长,容量却很大。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土地被撂荒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打工潮的兴起,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晚年生活也同样成为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推荐阅读。【编辑:上官欢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6-12-13 20:30:39
  问好心静天好蓝,感谢支持短篇栏目,期待更多精彩,祝创作愉快!
上官欢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