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夜宿庙宇听梵声

编辑推荐 夜宿庙宇听梵声


作者:蒲萍 童生,56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07发表时间:2016-12-18 18:54:29
摘要:人到老年时,涉世深了,懂得人生深浅。在人世间,别无所求,求个心地宁静,有所欲求,就想求朋访友。比丘方丈有德行的,在品位上能上一个档次,听其一席话,能催醒人生春梦,作一局方外人,可选之一。

人到老年时,涉世深了,懂得人生深浅。在人世间,别无所求,求个心地宁静,有所欲求,就想求朋访友。比丘方丈有德行的,在品位上能上一个档次,听其一席话,能催醒人生春梦,作一局方外人,可选之一。
   居士往往世俗太重,沧桑太深,但在人生中,比俗人更胜一筹,弘扬哲理,淡凉人情世俗。尘世因果、山水,方外逸事,吃食庙宇的素饭,去荡涤自己的心灵。
   人世间的灯红酒绿,红男绿女,声色犬马,荣华福禄,人到老年,过眼云烟。
   我很有幸认识两位方丈,一位狮子岩金山寺吴长老,另一位沙县灵通寺隆善法师。他是龙岩地域客家人,近六十了,在鼓山大寺庙出家数十年,来到沙县,开拓一方,避居原野。他看淡了人间蓬壶世事,对佛一个虔诚,暮鼓晨钟,早课晚课,潇洒过日月,阿弥陀佛度时光。
   我与他相识可能也是“缘”定。我问他:“法师,你看我是怎么一个人?”他问我:“是直说,还是爱听奉承话?”我说:“你是方外人,因为你既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无需多虑。”
   他说:“看人观色,观眼睛,观心,观其行,色正,心不会心猿意马,心正,眼睛不邪视,其行,方正,能循规蹈矩。你慈眉善目,笑起来没有邪气,你是一个正派人,在佛教中很喜欢,我介绍你进佛门,结佛缘,成一个正果。”我说:“我尘缘未了,我还留恋尘世。”“在世俗中,自古来,仁人君子福薄,奸雄恶少可封侯。你手掌无官印,只能清淡人生过日子。”
   隆善法师善说“禅”,他说:“学禅可以身体健康,让人超脱一个境界,自励内心,‘禅’行于世,一个人的精神,一个修养,可以修心,修身,修正自己的德行。”
   禅语,思维、道行能感悟人生,在人生长河世事中,深明是非,情趣,机缘都给缘定,缘来缘去,领略其中禅味,逍遥禅宗佛学,大彻大悟。
   禅就如品茶一样,清脾胃,清古幽香,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此云思维修,亦云静虑,悟之名慧,修之明定,定慧通民为禅。
   我在福建走过那么多地方,缘遇到都是鼓山下山的比丘,就没有偶遇过厦门寺庙和尚到福建各地去云游,弘扬佛法,诵经说禅。按理福建厦门庙宇僧侣众多,只能解释癞痢和尚,道不精,底气不足。厦门这富庶之地,过了这村就没有这个店,僧侣众多,容易充数。阿弥陀佛,罪过,善哉善哉……
   晚饭后,竹林在娑娑地响,山上风吹草动,树欲静而风不止,像沙溪河的水流在湍急地流去,树林在飒飒地在寂静寺庙,增添一点莫测的神力。
   风过树静,只听到雨声在空旷的山野,像超然的一种佛法,弥漫它佛力无边。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山下农家鸡声,阵阵传来。
   隆善法师敲着钟声,敲了三声鼓声,叫着:“蒲先生,起来,听一场我的诵经佈道。”我虔诚一次,记下我人生生命的一次善“缘”。

共 11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罢此文,首先想到一个词:参禅悟道。这是禅宗想让世人参悟佛性,以达明心见性的术语。作者与隆善法师结下善“缘”,有一段精彩对话,并亲自聆听了他的一场诵经佈道,虽未进佛门,想必对人生、人性等俗世之事物、事理有了更深的参悟。尘世繁杂,需要修身养性,能够夜宿庙宇听梵声,也算一种机缘和幸运吧!文章语言简练,禅味十足。问候作者!【编辑:执手今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6-12-18 19:21:10
  佛法无边,只渡有缘人。作者与佛结下这一段善“缘”,真的是一种幸运了。期待您的更多佳作!祝安!
2 楼        文友:满天飞舞        2016-12-18 20:48:55
  我觉得理解佛,从哲学意义上,或者说从宇宙学上,理解世界上可能有什么,这是不错的。但是要讲到佛能静化人的心灵,我却不敢苟同。我觉得,内心如果本来是宁静的,那么不管信不信佛,都是宁静的。否则,不管信不信佛,内心都是不宁静的。佛只是一种徒有虚表,自欺欺人的形式而已。当然,如果某些人,能用佛骗过自已,然后获得内心的宁静。这也未尝不是一条道路。只是,真的可以吗?哈哈。
一个写诗的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