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根】灶火明灭(散文)

精品 【柳岸·根】灶火明灭(散文)


作者:茉莉金香 秀才,288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63发表时间:2016-12-25 18:53:02


   灶火,不是现代意义的电磁炉或者煤气炉的炉火。灶台是砌在土窑门口一进去的左边,紧挨着窑墙的位置,灶台上有两个锅灶。灶是要用柴火烧的,而捡柴火,便是康家婶子最平凡的日常所在了。
   如同自古以来许多的中国乡村女性一样,康家婶子的本名本姓很少人知晓,只因着她是康家的媳妇,便从康家嫂子,一直被称呼到了康家婶子。据说康家婶子十多岁就从山下河川对面的庄院里,嫁到了这个山巅的大坪上;据说康家婶子出嫁那天,站在院墙下,远望着对面层层叠叠的高山,便跟着丈夫,拐着两只小脚,颤颤巍巍地走上了这层层叠叠的山怀的家园,从此开始了自己层层叠叠的宿命。
   简陋逼仄的家里,康家婶子最重要,最亲昵的空间便是灶房了。康家婶子安得,也乐得。她说农家的媳妇,勤快,麻利,仔细是自己的本分,照顾一家老小的起居饮食是自己的职责。
   年轻的时候,丈夫每天要很早起来念经,念经就要洗手,康家婶子就要比丈夫起得更早,生火烧水,给丈夫备好洗手的热水;
   赶在丈夫出去放羊之前,康家婶子就要备好丈夫的早餐和午餐,让丈夫揣在怀里,带出去吃。丈夫是这大山之上,方圆几个村落里最好的羊倌,只有他知道在冰雪封山的日子里,哪里还会有合适羊吃的草蓿,尽管那要走出去很远,尽管可能会披星戴月。所以,康家婶子就必须保障好丈夫的口粮,毕竟一个男人,一群羊,几乎就是康家婶子生命的价值了。
   赶在孩子们起床前,康家婶子还要备好孩子们的早餐。年纪大点的孩子,要去山下的庄子里读书。沿途要走十几里山路;小一点的孩子尚不懂事,起来就闹着要吃吃喝喝。所以康家婶子要及早做好安顿孩子们的准备。
   山里的生活条件不好,并没有多少丰盛的吃食可以置办。于是简单的食材,康家婶子便总是费劲心机地给家人们变换着花样,比如麻麸包子、油盒子、油馍馍、米面甜馍馍等等,总是让家人们对吃食充满了兴趣和满足感。
   瞧瞧康家婶子的土灶后面,那墙面跟铁锅几乎是一个颜色了。还有排列整齐的,比原本黑色更重的一行黑色图案。两个锅后面的墙上,架起一条木板,上面放着一盏煤油灯。灯头冒出的烟在一个地方熏得时间长了,就形成上面细,中间粗的黑黑的一个图样。康家婶子说,没法子,土窑光线太暗,于是日里夜里的都得点着煤油灯,日子久了,就熏坏了墙。于是她觉得只这一处黑着很难看,便过段时间,就会把灯向左右挪动下位置。其实效果都一样,不过是黑色浅一点,面积大一点而已,还都是形成一律齐的,一排形状相似的像水墨画一样的图样。
   康家婶子说,时常在忙碌时,抬头就看到墙上的灯影,映出自己的身影,发现自己的身影陪着自己一起忙来转去,甚至影子比自己更忙得不可开交,转的地方更大,速度更快。她便觉得有趣,便觉得好像有一个伴儿陪着自己,朝朝暮暮间,辛勤忙碌着。
   康家婶子说,有时锅里烧着吃食,她就会坐在灶台旁,呆呆望着那煤油灯的灯苗,望着它在门缝吹进的风和空气的对流中左右摇摆,来去晃悠的身影,就总觉得灯上的火苗像舌头一样伸缩,不断舔着那个黑色的图案,火头上面伸起的黑烟,又像蘸满了墨汁的笔一样,不断地重复描绘着一幅画;她便仿佛看到那画里有自己忙碌的身影,有家人饱食的幸福。
   灶台大,生火就是个力气活。康家婶子说可别看她是个身形瘦弱的小脚老太太,但是拉风箱架灶火,她可是行家里手。多重的风箱,她都可以轻松掌控,任凭那风箱的木头握把在自己的手里“呼哧呼哧”地进进出出,自己的身体就跟着木握把前前后后,有规律地动起来,柴火在灶膛里“噼噼啪啪”起来,红红火火,也映红了康家婶子的脸庞;铁锅里发出“刺刺啦啦”、“咕嘟咕嘟”的声音,那便是灶房里最美妙的声音了。
   灶台大,就格外费柴火。大多时,都是丈夫放羊回来,会背着捡拾的柴火一起回来,平时孩子们也会去山里捡柴火。当然,康家婶子自己也会出去找,虽然,她的活动范围很有限;虽然,她的行动能力也很有限。但是,她不怕辛苦,只想尽量帮着家里的男人们分担一些。康家婶子的心里,生活对于男人们而言,是坚硬而沉重的,于是她想用女人的温柔和体贴,化解一些,温暖一些。
   康家婶子说,那些岁月虽苦犹甜。她每日里坚守灶台的成果,便是换来一家老小的相守相伴,安贫乐道的生活,踏实,也满足。
  
   二
   时代的巨变是康家婶子不曾料想过的。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吸引着山里的人们渐渐都走了出去。
   康家婶子说,她的孩子们也都像翅膀硬朗的雀儿们一样,飞到大山外面的四面八方去了。有在山下县城的,有在山外城市的,还有的跑到遥远的大城市去了,那些被人们称为“天堂”的城市。
   说这些的时候,康家婶子的脸上便荡漾开了笑容,嘴角的酒窝里仿佛真得溢出了酒香。
   于是有人问她,为何她不跟了儿女们去呢?是不是儿女们不孝顺她呢?
   康家婶子便把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一样,嘴里连连说着“才不呢,才不呢”。她说她也去过孩子们的家里啊。比如也曾坐着儿子开来的小汽车,去了城市的家。那路真远啊,一路上摇摇晃晃的自己头晕眼花,到了家,都分不清个东南西北来。当然,她也说了,分不清南北,不只是因为被摇晃的,还有那些个高楼大厦,流光溢彩,也让自己眼花缭乱,简直怀疑这还是不是人间了。
   康家婶子说,城里真好啊。儿子家里新崭崭的,要啥有啥,那吃的用的,都还挺讲究,精细法儿,是自己想都没想过的。但是,自己却怎么都不能适应,也不喜欢城里的生活。
   为啥呢?
   康家婶子便会歪歪脑袋,想一想,说:“楼高!楼太高了!那么多楼梯,我又是小脚,爬个楼梯比我爬半个山还要费劲,上去楼我就下不来了。不好,像个监狱一样,太拘着我了。”
   还有呢?
   康家婶子就会再歪歪脑袋,又说:“不习惯。儿媳妇爱干净,每天都要洗脚,隔三差五的就要洗澡。她说城里人都这样。我做不到。我裹着小脚,在山里时不常拆开洗的,更别说洗澡了。”说到这儿,康家婶子突然就压低了声音,又左右看看,还把头上顶着的围巾一角拉到嘴边,轻轻遮着半张脸,说:“我怕臊。”脸上便微红了起来,好像一个怕羞的少女。
   于是,康家婶子又闹腾着回到了山上。
  
   三
   康家婶子说,有人说她就属于一种现在时髦的人群,叫啥宁愿坚守着“根”的本分,任灶火明灭间,昏黄了沧桑的面庞。她便咧咧嘴角,自嘲着说:“还时髦呢?这大山里边能有啥时髦的?能时髦了,人们咋都走了呢”?
   是啊,大山还是那座大山,那座黄土高原深处的大山,沟壑纵横,梁峁起伏。但都说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胎盘,千百年来,黄土高原的子民们,早已将黄天厚土融入了自己的骨血,并且血脉相承,他们对于故土的深情厚意,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是啊,山乡还是那样的山乡,土窑仍在,旧屋仍在,只是随着乡民的离去,而日渐落寞,日渐破旧,日渐失了那种热乎和暖意。但对于生长于斯的康家婶子这样的人们而言,这里,便是唯一的家!
   康家婶子依然守候在灶台旁边,生火煮饭。一日三餐,灶火明灭间,孤独便油然而生。
   她说,现在的灶火多微弱啊,哪像以前那么红火?
   康家婶子不再需要吃那些粗粮简餐,孩子们送来的白米白面,五谷大肉,够她吃许久呢。但是,她却说,那些东西并不可口,甚至不如她自己的玉米糊糊,油面馍馍好吃,至少,她咂巴着那些熟悉的味道,就好像咂巴着那些熟悉的生活,就好像她的亲人们都坐在身边,一起咂巴一种叫做“相守”的滋味。
   康家婶子还是会去四处捡拾柴火,尽管只需要很少。但她总是想多捡一些,想多备一些。她说,万一孩子们回来,总得有家什儿给孩子们做饭,不能冰锅冷灶的,让孩子们寒着,饿着啊。
   康家婶子说,老人就是故乡的根。根在,那些枝儿、叶儿的才能绿意意儿地生长着,任它四面八方,天涯海角。
   所以,康家婶子宁愿坚守着“根”的本分,任灶火明灭间,昏黄了沧桑的面庞;
   所以,康家婶子宁愿伫立于苍茫山巅,深情眺望着远方,天高海阔,情深意长!

共 31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灶火明灭》对在大山里生活了一辈子的小脚康家婶子来说,只要守住自己的灶火,就守住了一家老小的温暖。所以,康家婶子即便早已不再需要吃那些粗粮简餐,她依旧不改初衷,她感觉咂巴着那些熟悉的味道,就好像咂巴着那些熟悉的生活,就好像她的亲人们都坐在身边,一起咂巴一种叫做“相守”的滋味;康家婶子即便需要很少的柴火,但是她还是会去四处捡拾,她说,万一孩子们回来,总得有家什儿给孩子们做饭,不能冰锅冷灶的,让孩子们寒着,饿着。“所以,康家婶子宁愿坚守着‘根’的本分,任灶火明灭间,昏黄了沧桑的面庞;所以,康家婶子宁愿伫立于苍茫山巅,深情眺望着远方,天高海阔,情深意长!”散文文笔细腻,语言精练,浓郁的烟火气息让大山深处“留守老人”的形象血肉丰满,生动感人。佳作,倾情推荐!【编辑:异乡的默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1227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2-25 18:55:03
  欣赏佳作!写作快乐!祝精彩不断!
2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2-25 18:57:27
  文章最后一段升华的很到位,很精彩,学习了!圣诞快乐!
3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6-12-25 23:06:15
  时代变迁,老家仍是老一辈的坚守。任他外面的世界多精彩,老一辈的人仍愿在熟悉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热情丰盈着日子
4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12-26 21:59:47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5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12-27 21:26:18
  祝贺斩获精品,期待精彩继续!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6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12-27 21:26:44
  祝贺斩获精品,期待精彩继续!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7 楼        文友:芳华        2017-04-26 16:56:56
  城市的高楼太过压抑,马路上的车辆太过密集。有时候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我们年轻一辈都会厌恶,更不说这些喜欢了大山、习惯了灶火通明的老人们,有些时候,他们的独守同样也给我们守住了一处闲暇时可以净化心灵的安逸之地!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