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二姨家的柿子(散文)

精品 【星月】二姨家的柿子(散文)


作者:三色笔 布衣,447.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14发表时间:2017-01-03 11:28:09

我的故乡地处胶东半岛,水果不可谓不多,诸如苹果、梨、樱桃、葡萄、柿子、海棠、杏、李子等等,真是应有尽有。我也很喜欢吃水果,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柿子了。究其原因,大概是与我小时候很能够自己吃水果时,吃得最多的就是柿子有关吧。这可要感谢二姨家的柿子了。
   二姨家有七八棵高大的柿子树,这些柿子树都栽在靠河边的一块二三分地的小菜园子的边角处。当初这块小菜园子是二姨家祖辈的场院,靠近小菜园的入口处有一栋只有一间屋子大小的小房子,那该就是原来的场院屋子了吧。我见到的时候,已经是合作化的时代,属于个人财产的土地以及其它生产资料全都归集体所有了。好在二姨村的村干部们还算体恤民情,把这本来就属于二姨家所有的场院划给二姨家作了自留地。柿子树也同时归二姨家所有,这可真是难得的好事一桩,成全了那七八棵早已经有了些年头的柿树王。要知道,那个时代几乎是一切都要归公的,柿子树按照当时的政策,自然也不会例外。即使是偶尔有所例外,各个户主也都是赶紧砍伐完了了事,哪里还顾得上吃不吃柿子,至少还能得到一点木材。一旦干部们回过神来,说那是资本主义尾巴,给割了去,可就什么也得不到了。这样的例子那时比比皆是,所以无论大小树木,包括果树,全部砍伐完毕,本来是个个郁郁葱葱,树木遮天蔽日的村庄与田野,只剩下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其实那间场院屋子已不再作为看场院之用,只是临时放些柴草以备雨雪天烧炕做饭和存放管理小菜园所用的锄镰锨镢以及水桶、扁担、水瓢等等。看这些柿子树又高又粗的树干,至少也是二姨夫的父辈立的。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或者后人得实,那也是的的确确的事。据说现在二姨家的那七八棵柿子树仍在结果,即使从二姨夫的父辈算起,到现在都有五代甚至六代人了,都还依旧在享受着柿子树的余荫,岂止是“十年立树”,也可谓“百年立树”了吧。
   母亲是我们邻县的莱阳人,家中兄弟姊妹六个,我有四个姨姨和一个舅舅。其中只有母亲和二姨来到了我们海阳,而且我们家距离二姨家只有三里多路。因为距离其他的姨姨们和舅舅家远,所以我能够独立背着篓子走亲戚了,最先去的和去的次数最多的也就是二姨家了。每逢到二姨家里去,那个栽着柿子树的小菜园也是必定要去的地方。有时跟二姨去那间小屋里拿一点烧草;有时跟表姐去割几把韭菜;有时跟着姨夫去给各种蔬菜浇水除草,有时和表弟一起去菜园子旁边的小河里捉鱼摸虾。最使我高兴的时候是柿子树刚刚开始结实的初夏时节,我会去捡一些落黄了的小柿子穿成一串,套在脖子上把玩,穿起来的小柿子酷似佛珠,我也会学着老和尚的样子,一粒粒地捻来捻去。当心仪秋天柿子下树,得以大快朵颐之时,甚至还会把比手指肚还小的小柿子放在麦糠里捂上几天,等到那股涩味稍稍去除了以后,赶紧放进嘴里去咀嚼品尝。甚至涩味依旧,也要强忍着口腔和舌头的那种酸麻胀感觉,皱着眉头下咽。那是个食物匮乏的时代,更遑论水果了,似乎酸麻胀的感觉也要比淡出鸟味来要好许多。然而到了秋天柿子下树的时候,奶奶和母亲是绝不会让我到二姨家去的。奶奶说二姨家的人情来往多,而且二姨出手大方,每年收获好几大缸柿子,从来也没卖过一个,全部都分给亲朋好友和街坊四邻了。
   奶奶和母亲不让我去二姨家,可并不耽误我吃柿子。每当我抠心挖胆地想着要吃柿子的时候,二姨家就会送了柿子来。其实奶奶和母亲心里也有数,不过没有重要的事情,还是不让我去。一方面到二姨家去了会给忙忙活活的二姨添乱;另一方面正值柿子收获的时节去了,未免给人以打秋风的嫌疑。奶奶和母亲都十分讲究脸面,是不肯让人轻易地说不是的。到我们家送柿子的大多数是表姐,而且几乎都是趁着下午傍黑天时才来。表姐用一条围脖拴在元斗把上,把足足有二三十斤的一大元斗柿子背在肩上,往往又怕我们家人口多吃了不够,还要在手里提着一兜子。走这三里多路, 累得一身大汗。却只是坐在我们家的炕沿上或者凳子上稍事休息,立即就要赶回家去。那时我曾天真地想,表姐这么累,为什么不在上午来呢?来到以后,也像我在二姨家一样,中午吃顿饭再回去,岂不是要轻松得多吗?等我渐逐长大之时这才悟到,二姨是特意安排表姐在那个时间来的。二姨和表姐都知道我们家人口多,日子过得紧巴,能给我们家省点就省点,那怕是一顿饭呢,也不让我奶奶和母亲犯难。那个时代因为我们姊妹多,到了冬天,棉衣棉裤都是二姨和表姐帮忙做的,表姐无论是来我们家拿做棉衣棉裤的材料,还是来送棉衣棉裤,也都和送柿子一样,傍黑天时匆匆地来,匆匆地去。当奶奶和母亲要把早已准备好了的鸡蛋等物拿出来给表姐压惊时,表姐死活也不肯要,争扯一顿之后,表姐拿上空元斗就走。即使第二天我再给二姨送过去,二姨不但要搭上一顿好饭,我回来的时候,还要再拐回来一些柿子。
   绝大部分的柿子即使红了,到了采摘的时候,依然是涩的,二姨家的柿子自然也不例外。柿子收获了以后是要进行处理的,除去涩味才能够吃。有一年表姐给我们家送柿子的第二天我去二姨家,有幸看到二姨家那几大缸处理好了和正在处理的柿子。据二姨说,去除柿子的涩味需要在装满柿子的大缸里放些稻草,然后浇进热水,盖上缸盖再捂几天,涩味就没有了。放些稻草的道理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参悟明白是什么原理,我只知道热水太烫会把柿子烫坏,现在家乡市场上出售的柿子,烫坏了的比比皆是。而二姨家的柿子却从来没有这种情况,这与二姨做事一向细心谨慎大有关系。
   当我上了中学的时候,一次秋假前的校会上,我们的刘校长在大会上讲话,嘱咐我们秋假里一定要遵守群众纪律,且不可去偷摘百姓家的柿子等吃。或许是出于童心不泯吧,他老人家竟然又介绍起他儿时偷人家的柿子时的处理经验来。他说把偷来的柿子埋在河边的湿沙里,三天以后再挖出来,柿子保证不涩。虽然说完了这话他一再嘱咐我们不可效仿,可仍然起到了难以预料的教唆的作用。我们回到家里,他老人家可就鞭长莫及了,效不效仿全在我们。我和一个发小还真偷偷地摘了人家几个青柿子,埋到了河边的湿沙里,三天以后果然不涩。那时我想,处理柿子的涩味原来如此简单,二姨家为什么不这样处理呢?岂不是还省去烧热水的一道工序,也可以避免柿子被热水烫坏吗?
   秋冬交替的时节,二姨家的小菜园子便略显得有些荒凉而萧索的气象了。能够透出一点绿色的只剩下大白菜和萝卜,柿子树的叶子早就由绿变红,甚至落得精光。然而当你不经意处忽然抬头向上一望,高大而光秃秃的柿子树的顶端树梢处,会挂着几个红彤彤的大柿子,那柿子俨然是挂在高空中的几盏小小的红灯笼,红艳剔透,是那么诱人。这时我便会询问二姨,为什么不把那些个柿子全部摘下来呢?二姨就会语重心长地吐出这么一句话来:“那是留着压树的。”哦,压树!那是留给苍天的敬意;那是留给鸟雀的食粮;那是来年柿子盈树的期盼和象征;那也是二姨一家人的一颗颗通红透亮的心!
  
  

共 27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充满着满满回忆的《二姨家的柿子》,让读者仿佛看见一颗颗高大壮实结满果实的柿子树和二姨一家子摘下一个个个头饱满的柿子并进行去除苦涩的喜悦镜头。在那个生活物质水平低下的年代,那怕是一个青涩酸苦的柿子也能使人皱着眉头下咽,没有经历那段日子的人恐怕难于体会到馋的滋味,文中的柿子更是牵动着作者家和二姨家的那种有情有义礼尚往来的情分。对背景的交代更是令人对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有了深一层的了解,通过描述小时候因为好奇偷摘人家的青柿子埋到河边的湿沙里的这件事,更是勾起了作者对童年时期单纯生活的快乐回忆。本文叙述流畅自然,感情表达委婉而不张扬,画面立体感强,推荐共赏。【编辑:雨梧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04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雨梧桐        2017-01-03 11:28:46
  问候作者!
2 楼        文友:雨梧桐        2017-01-03 11:29:29
  感谢赐稿,望继续支持星月!
3 楼        文友:雨梧桐        2017-01-03 11:30:54
  这是快乐的回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