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桃之夭夭(散文)
桃,蔷薇科,落叶小乔木。
叶为椭圆形,树皮暗灰色。花可赏,果可食。
桃花,算不得名花。房檐、屋后、墙角,乡村人家,哪一户都有它。
桃之于农家,如屋后的黄瓜与扁豆,种子一丢,破土而出,迎风沐雨,也就大了。没人照看,无人在意,亲切得仿若墙上的蓑衣、斗笠、锄头。
青的瓦,白的墙,一株红艳艳的桃。天与地忽然亮了,房与屋忽然柔了。桃花的颜色实在好,轻轻的、粉粉的、嫩嫩的,是画家笔下饱蘸的水彩,纸上匀开、绵化、悄融。这晕染的桃花红呀,浓也不是,淡也不是,紫也不是,朱也不是,刚刚好的粉,带点白,带点透,是姑娘温柔低头的羞,是天边涂抹的霞,是仙桃顶上的色。
乡下的春,一茬茬花儿赶趟儿开,杏花、梨花、油菜花儿。一株开着花的桃树,流光溢彩,喜气洋洋。没有叶,只有花,一朵挨一朵,密匝匝。而不远处,金光灿烂的油菜,奢侈地铺满一地,黄的,粉的,白的,将乡村框进一幅叫“春天”的画中。
攀一枝桃花,哼唱阿牛的《桃花朵朵开》,满枝桠的花骨朵,都是粉红的梦。小心翼翼,不敢惊醒它。
暖暖的春风迎面吹,
桃花朵朵开。
枝头鸟儿成双对,
情人心花儿开。
……
这歌,通俗、好听、易懂,俗世的喜悦,迎面而来。
电影《天下无双》王菲饰演公主,梁朝伟饰演小霸王,一棵开满花的桃树下两个人相遇、相知、相爱。
漫天的粉,轻轻扬扬。
他说,爱一个人爱的太深,人就会醉。说这话的他,心有甜蜜、有疼痛、有苦涩、有憧憬、有挣扎。再强硬的人,遇到爱情心也会变柔软,冰冷的铠甲之下,有什么破土而出,似草芽上的一滴露。
一滴露,滑落,是公主为爱情流的泪。那泪空灵,如王菲天籁般的嗓音,不染尘埃。
连续剧《神雕侠侣》,有一个岛的桃花。
一少女,清澈的眼神,空灵、皎洁、明净。
桃瓣纷飞的树下,舞剑吟诗,作画填词,精灵一般的人。
一朵桃花开。
又一朵桃花开。
双?还是单?
饶是聪明绝顶的她,遇到爱情也会又蠢又笨。她问桃花:“那个呆子,是否也在喜欢你?”
“蓉儿——蓉儿——”
憨憨的靖哥哥,总在后面追着她。
黄蓉与郭靖,他们的爱情在桃花岛落地生根。
小汐写桃花,像艳遇一样忧伤。果然是的,桃瓣,轻、薄、飘,它的易逝,不可捉,一如崔护写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桃花依旧笑春风”。春风起,桃花开,惆怅满腹,从何追?
眼前也就浮现那样的一双眼,长长的,细细的,略带红晕,状若桃花,似醉非醉。撞见那样的眼波,只觉缤纷潋滟、意乱情迷。
所谓的回眸一笑、心荡意牵,不过如此。
电影《霸王别姬》,张国荣饰演虞姬,妩媚、风情,眼波朝你一扫,心跳无端漏了一拍,触电一般,陷入其间,无法回神。想来,那样的眼,便是“桃花眼”,勾人魂魄。
春秋时期息国君主的妻,容颜绝代,脸似桃花,人称为“桃花夫人”。楚王灭掉息国,将其占为己有。“桃花”易主,终日不语。楚王问:“为何总不说话?”她答:“一妇人,事二夫,纵不能死,又有什么可说的?”
至此,再见桃花,多了一层意思,为它的节气浩然喝彩。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里的桃花,一幅岁月静好、喜悦安然的画面。而,桃花夫人,所向往的也不过是陌上人家,寻常夫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已。
民国文人胡兰成,一个走着桃花运的男人,也写桃花。
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
这是《今生今世》中开篇的第一句话,多少人对这一句一见倾心,作家雪小禅亦是喜欢,一个“静”,似乎有着无限的匡思冥想。
却又疑惑,朝秦暮楚、用情浮泛的他,如何说桃花是静的?从其原配玉凤,到民国女子张爱玲,女护士小周,再到寡妇范秀美,日本女房东一枝,旧相识佘爱珍……对胡兰成来说,开不完的桃花运,兴许,是自以为的“风流”吧。
“桃花才骨朵,人心已乱开。”有人写胡兰成,懂得桃花的“简静”,一如他懂得桃花的“浮艳”。他让自己的今生今世盛开得亦如一树桃花,亮丽缤纷而又冶荡荼靡。
而他写家乡的桃花:“是村中惟井头有一株,春事烂漫到难收难管,亦依然简静,如同我的小时候。”或许,童年永远是每个人心中贞静的往事,如故乡井头一株简静的桃花。
我的童年,亦如此。
童年的村叫花前村,童年的溪叫飞云江。岸上有石如鹅卵,左边种麦苗,右边栽桃树。
树不高,一米不到,低低矮矮,枝条却粗,且黑,苍老遒劲,一幅沧桑的模样。枝头开桃花,一朵挨一朵,细密的花蕊,顶端一点红,火柴头一般。
花儿,随手可折,枝头随时可攀。略一弯腰低头,有香气,隐隐袭面而来。小孩玩性大,攀枝折花,一律桃花插满头。一枝、一枝,丢得满地是,却不管,擎着粉红的花,兴高采烈地跑,一头一脸的汗,累了,躺树下就睡。
阳光暖暖地铺下来,风儿轻轻地吹过来,一片,一片,又一片,粉色的花瓣,薄单单地飘呀飘。
也会遇到桃园的主人,拿着竹条子,大喝:“短命的,摘了这么多花,糟蹋了多少好桃子呀!”她的声音甚是高亢,惊得我们兔子一般四散而去。
临逃,不忘捏一支桃花。
回家,到处找酒瓶子,洗干净后,灌上清水,插上桃花。粉粉的时光,便从一支花上洋溢而出。花瓶儿高高地置于窗台,谁也不许碰,时不时地看一眼,只觉陋室生辉、岁月温柔。
桃有正气,桃木剑可辟邪。
而它的花,亦可食用,可煮粥、做羹,制作菜肴。中医认为,桃花性平,味苦,无毒,有消食顺气、养心活血、养颜美容等功效。
唐高宗刚刚立武则天为皇后的永徽六年,三月桃花盛开,病中的高宗见薄薄的雪覆于桃花瓣之上,脱口而出——雪夜桃花。
御膳房挑选食材为高宗做了这道菜,病中的高宗胃口大开,传为佳话。
风靡一时的连续剧《花千骨》有一经典片段,小骨为师傅制作桃花羹,独特的味道,缭绕不绝,犹如她对白子画不可言说的爱。
春天,桃花遍野。
呼朋引伴看桃花,一树又一树的粉,夭夭地,静静地。穿梭、倚靠、拍照,击缶踏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
这是唐伯虎的“世外桃源”,亦是我梦中的“世外桃源”。
桃之夭夭,且坐,且赏,且醉。
一人,一诗,一酒,一桃花,足矣,足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