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虚无里的坚守(散文)

精品 【山水】虚无里的坚守(散文)


作者:雁过无痕 举人,3973.0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70发表时间:2017-01-03 17:01:25


   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越来越觉得自己喜欢历史了。因为政治本身虽冷硬、残酷,历史却可以让它洋溢出不同的温度和光泽,变得生动有趣味儿。沉浸其间,从那些人物和事件中总能有所思所感。
   其实历史就是过去了的现在,而现在的一切也终将成为过去的历史。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好多世情都是相通的,历史就像一面镜子,透过别人,总能照见自己。
   这段时间又在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了,一遍遍地读,只为能更多的去了解和感受。说起明朝,感觉还真是精彩,那么多鲜活的人物,既不乏个性,又不乏魅力和才情,总让我由衷地赞佩、感怀。可,一次次提笔,却又总是在百转千回的思绪间放下。说实话这段时间的写作一直不在状态。爱着,却又难抵其间,仿如虚无间的一种寻找,内心时有迷茫和惰怠。冥思苦想间也不禁扪心自问:我的根究竟在哪里?
   常听人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静心读史,我只想找回自己……
  
   二
   印象里的江南,历来多灵秀。绍兴之余姚,更是人才辈出。从远古时代的舜帝到近代著名文化大家余秋雨,成百上千的名人代代相传,不胜枚举。今天我笔下的王守仁先生,也正生在这片灵秀之地。
   其实不怕谁笑话,读这本书之前,我根本不清楚王守仁是谁。可是了解了之后,便由衷地钦敬,总想用些笔墨来书写,以求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他。
   至于他究竟有多厉害,还是先看看余秋雨先生的评价吧。
   “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王阳明一直被人们诟病的哲学在我看来是中华民族智能发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够有资格给予批评的人其实并不太多。”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里,王守仁先生功绩显著,其精彩涉猎多层面;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伟大的心学学派创始人,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他的光耀更是无可比拟。所宣讲的心学早已走出了国门,扬名海外,在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地区都有着广泛影响,日本海军军令部部长东乡平八郎有言:一生伏首拜阳明。
   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辉煌是一蹴而就的,当然也包括他。王守仁先生虽出身丰裕之家,一生却是历经风雨,几度宦海沉浮,舍生忘死。尤其他对理想的坚持,对普通民众的悲悯情怀,总不禁让我触动并深深感慨。
   “他不要钱,不要官,不但不愿落井下石,连自己的封赏也不要,为了那些平凡的芸芸众生,他甘愿功成身退,拱手让人。”
   为官,他刚正清廉,以报效国家、体恤百姓为安身立命之根本;为帅,他英雄孤胆,运筹帷幄、处险不惊,一次次挽国家于危难,救民众于水火;为师,他如炬如烛,燃尽自己,一心只为照亮他人。
   试问:这样的人,谁能不敬仰?
  
   三
   可以说王守仁先生从平凡走向辉煌的成长之路,是虚无中的一种坚持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身心备受折磨,坚守之坚超出常人的想象。
   追根溯源,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他的成长历程吧!
   由于家里条件好,小时候的他该是度过了一个无比幸福的童年。江南水乡的桥畔田边,没少留下他快乐的身影。一晃眼成化十七年到了,这是改变他们家庭命运的一年,因为父亲王华进京赶考,幸运的中了状元,于是举家老小迁居北京。
   就这样,懵懵懂懂的王守仁离开了生养他的江南北上。我猜小孩子的心思里该还没有那么多的留恋吧,有的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和向往。
   在中国寻常百姓的观念里,“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谚语历来深入人心,状元王华有压力,就更是注重对儿子的教育、培养,给他请了几位老师。十岁的王守仁开始读四书五经,可他却坐不住凳子,反而喜欢舞枪弄棒。思维表现也跟一般大的孩子不太一样。事实证明,调皮捣蛋的学生很少能得到老师们的青睐,却也大多会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读书后的王守仁,也喜欢舞文弄墨,十二岁就写了一首诗,叫《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圆。
   其实单从诗歌的题目上,就已感受到少年王守仁思想里的独特和深度了。诗语里更有着对眼中所见事物辩证的思考。老师们把他当笑话,嘲讽说是顺口溜,可父亲王华却有些觉出了儿子的不同。此时,在这个少年的心里,哲学的灵思是一枚种子,终于找到了适合的土壤。
   因为察觉到儿子的特别,王华特意安排一次关外之行开阔他的视野。让他意料不到的是,回家后的某一天,儿子竟跑来跟他商量:上书皇帝,要几万人马,为国靖难,讨平鞑靼。
   说实话这想法出自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之口,实在是显得狂傲没分寸。黄口小儿,乳臭未干,你又能拿什么去领兵打仗?!父亲王华又惊又怒,一边骂着,一边抄起书对儿子劈头盖脸好一番打。在父亲的暴力干预下,王守仁也似乎是真知道错了,消停了好一段时间后,才又老老实实找到父亲:先诚恳认错,然后平静地说出了自己新的志向——做圣贤!
   这回没等话音落定,一记响亮的耳光又扇了过来;那巴掌扇出了一个曾经望子成龙的父亲心中全部的痛和失望。这孩子一天到晚天马行空的,说话做事都不着调,再不好好管,要败家!
   其实,无人能理解王守仁的年少志高。记得有一次跟老师讨论什么才是天下最要紧的事,他的回答竟是不同凡响。
   “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
   可见,他要做圣贤的理想绝非一天两天,更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幼稚可笑。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天才的世界你不懂。
   遇见了这么个怎么领都不着道的活宝儿子,可真苦坏了王华,他算没招了。俗话讲“有病乱投医”,在儿子十七岁那年,他决定先给他成个家。有老婆管着,这小子或许还有救,自己也正好眼不见心不烦。这是状元王华很实惠的想法,至于结果怎样也是难说。
   听说王状元家要给儿子选亲,毕竟声名在外,媳妇一抓一大把。王华喜不自禁,却也暗暗害怕:千万人家别退货啊!
   为了免去退货的麻烦,他特意给儿子选了江西洪都的官宦诸养和之女。想想现在男女间的婚事,都还得尽量找熟人探探底儿呢;这可倒好,几千里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让一切全免了。北京到江西,山高水长,行路艰险,愣头愣脑的王守仁还是乖乖上路了。
   让父亲王华庆幸的是,儿子还真博得了岳父的欢心,婚期很快定下了。可结婚当天,一向不按常理出牌的王守仁也终于算是让大家见识了一回。一对新人准备行礼,却发现新郎不见了。诸家人急得火上房,赶紧四处找,忙活了一天一宿才找到。新郎官王守仁倒是完好无损,正跟道士那练养生术呢,早把结婚这码事给忘了。看家人们一个个急的满头大汗,他还挺纳闷,问:“找我干啥?”
   真是气死人不偿命的主!现在我不仅是佩服诸小姐的胆量了,更有她的眼光和襟怀,遇见这么一个活宝,愣是敢把自己给交待出去,也真有勇气。
   其实,别人眼里的怪人王守仁,始终没忘记过自己心中的信念,才不会惧怕别人怎么看。“这个看似怪异的少年是一个意志坚定、说到做到的人,四书五经早已让他感到厌倦,科举做官他也不在乎,十七岁的他就这样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唯一的目标——做圣贤。”
   而对于圣贤之道,他也是摸不着头脑,时常会感觉前路迷茫。他不断出没佛寺道院,其实也是在为理想的实现寻求突破;为了理想,他从未放弃过坚持。虚无里的坚守,更是一种对意志和信念的折磨与考验,需要让面对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勇气。
   十八岁的那年冬天,王守仁决定带着媳妇回余姚老家了。船过广信,他又特意到上饶拜访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娄谅。娄老先生的学术是直接继承了朱圣人,主敬穷理,以“收心、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助勿忘”为居敬要指。
   感觉娄老先生还真不愧是大家风范,这个携带着家眷冒失而来的年轻人,并没让他觉得唐突,他没有丝毫敷衍地跟王守仁论学,二人相谈甚欢,竟是有些相见恨晚。对于王守仁想做圣贤的想法,娄老先生也给出点拨:要“格物穷理”。
   王守仁一听就兴奋了,如醍醐灌顶,觉得自己终于算是找到了门道;他干脆住在那儿,日夜跟随先生左右,学了将近一年。一年后,才带着妻子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他开始遍读朱熹的著作,努力实践朱圣人的“格物穷理”,简直到了痴狂的境地。有一次对着后花园里的一棵竹子,他竟不吃不喝地连续“格”了三天三夜,苦思冥想;遗憾的是不仅什么都没发现,风吹雨淋的又大病了一场。
   这便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说起它,有人会心怀钦敬,有人却是引为笑料。想想在追求圣贤的道路上,王守仁真是走了好多的弯路,也吃尽了苦头。其实“守仁格竹”绝不仅仅是一个典故,故事的背后,是一个年轻人对理想的执着探索,对真理的不断寻求,是一颗心于有知中敢于探求未知的勇敢。
   看儿子一天到晚疯疯癫癫的样子,王华真得要气疯了,他下了最后通牒:你想研究什么我都不管,但你必须考中进士。
   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二十一岁的王守仁第一次参加了乡试,也如愿地中了举人。老爹喜笑颜开,期待儿子明年金榜题名。可是连续两年,王守仁都落了榜,连自己都觉得没脸儿。
   郁闷了一段时间后的某一天,他又来到了老爹面前。
   “落榜之事本无关紧要,而我却为之辗转反侧,实在是大错。书房苦读并无用处,学习兵法,熟习韬略才是真正的报国之道。”
   这想法对老爹有多刺激他倒是不管,看来他又是真心想明白了。于是,二十六岁的王守仁开始学习兵法和谋略,甚至开始练习武艺,学习骑射。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中,他文武兼备,已悄悄超越了好多人。
   二十八岁那年,他终于以优秀的成绩中榜了,如父所愿地当了官,被分配到了工部搞建设。或许在旁人眼里,活宝一样的王守仁终于算成才了,不仅自己生活的光鲜惬意,也给老爹长了脸。其实不然,平静的表面下,起伏着的却是他内心深处更大的波澜。因为理想的无处落脚,更因为没有谁能够理解。他只能不断地“格”,不停地坚持下去,却又终是难穷其理;他内心很迷茫,无比苦痛。
   弘历十四年,命运的又一次洗牌,让王守仁结束了机关里舒舒服服的日子,他被调到了刑部。当时社会治安不算好,各类案件时有发生,他便开始四处审案。闲暇之余,仍旧往寺庙道观里跑,跟和尚老道聊天。
   说起杭州寺庙里发生的那一次,真是够有意思。
   据传那是一位非常牛的禅师,已窥破红尘,悟透了生死,达到四大皆空的境地。各方人等均慕名而来,王守仁也去了。可禅师聊的那些佛经禅理,守仁先生都早已熟稔于心,没一会儿便兴味索然。原来禅师也不过如此啊!他心里在偷偷地感叹。为了打破无话可说的尴尬,他故意转移了话题。
   “有家吗?”
   “有。”
   “家中尚有何人?”
   “母亲尚在。”
   “你想她吗?”
   良久之后,一声感叹终于响起:“怎能不想啊!”第二天,禅师收拾行装,竟还俗归了家。
   读到这我忍不住笑了,没想到被度之人三言两语,便启悟了这度人的,真真不可思议。其实不得不承认,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参悟,守仁先生对道的理解已达到了一定的境界。通过这件事,应该说他向自己的目标又迈近了一步。而禅师最后的行为选择,也让他开始怀疑朱圣人的“存天理,灭人欲”是否正确,他忽然意识到:无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
   无疑,这样的领悟才是真正顺应了天理和人性的。在一次又一次貌似失败的探索中,王守仁对世事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天理和人性是不该被分割的。
   终于,决定着他人生关键的时刻还是来到了。“六部九卿上书”事件中,为了拯救言官戴铣,他跟大家一起上书,而得罪了他口中的“权奸”刘瑾。要论当时的大太监刘瑾,确实是一个拉帮结伙、嚣张跋扈的主儿,皇帝老大,他老二。可谁也不敢这么直白,又这般恰如其分地骂他,除了王守仁。
   刘瑾震怒了,真心打算灭了这个不知死活的小人物。不仅赏了他一顿暴打,更是把他发配到了贵州龙场当一名驿丞,而且半路上还安排了杀手。这一切的费尽心机,在王守仁非凡的智慧面前也只能是徒劳。他假装投河自尽躲过追杀,却又不知该去往何处。
   最后他去了南京,打算走之前好歹也跟老爹打声招呼。父子相见,说起缘由,不由感慨万千,却终是了解了彼此。然后他带着父亲安排的几个随从又上路了,奔贵州龙场驿。
   “此地穷山恶水,荆棘丛生,方圆数里还是无人区。”
   “没有下属,没有官服,没有编制,甚至连个办公场所都没有;你没有师爷,也没有翻译,这里的人听不懂你说的话,能听懂你说话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共 10411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虚无里的坚守》以王守仁先生的生平为线,历数其“一颗心于有知中敢于探求未知的勇敢”以及“无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天理和人性是不该被分割的”思想种种;正如笔者所言:王守仁先生从平凡走向辉煌的成长之路,是虚无中的一种坚持和探索。由此,从文章的叙述中,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的形象鲜活而出。文章用流畅的沉静的语言表达着王老先生对一代人的影响,对一个国度的影响,乃至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文章依托恢宏的历史背景,把沧桑旧事的风雨翻晒,带给读者深深的思考。本文不仅表达了笔者对王老先生的无限敬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也给世人带来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昭示。推荐欣赏。问好雁过无痕!【山水神韵编辑:青苔与岩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05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苔与岩石        2017-01-03 17:03:05
  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辉煌是一蹴而就的,当然也包括他。王守仁先生虽出身丰裕之家,一生却是历经风雨,几度宦海沉浮,舍生忘死。尤其他对理想的坚持,对普通民众的悲悯情怀,总不禁让我触动并深深感慨。拜读学习了!问好雁过无痕冬安文琪!
坐在一个炉灶的角落,烧出苦辣酸甜的味道!
回复1 楼        文友:雁过无痕        2017-01-03 18:38:25
  辛苦青岩了,感谢精彩评按,问候冬安。
2 楼        文友:伊蘭        2017-01-05 15:02:00
  拜读,又一篇大作。佩服。
万人如海一身藏。
回复2 楼        文友:雁过无痕        2017-01-05 21:18:31
  感谢姐姐的鼓励,问候冬安,快乐常伴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