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我为书狂

编辑推荐 我为书狂


作者:沙沙 白丁,76.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67发表时间:2017-01-03 19:54:27
摘要:爱上书,热爱阅读的心路历程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书。不过那时候读的是巴掌大的小人书,“哗哗”地翻一本,“哗哗”地翻一本。喜欢小人书里的图画,高兴的时候也拿了透明的纸描下来,描下许多生动的人物或是可爱的动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爸爸挣的工资很少,38.5元一个月。尽管小人书才几角钱,可爸爸还是给我们买得很少,一本《半夜鸡叫》我都能翻几十遍,后来突然发现小巷子里有一家可以看书的地方,心里欢喜得不得了。那是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瓦房,房子里面一圈都绷着铁丝,一本本泛黄的或是卷页的书就像妈妈晾衣服一样在上面挂着,墙上一扇很小的窗也被晾着的书给挡住了,房间正中央一盏昏黄的白炽灯泡微微地亮着,倒是给这间神秘的小屋增添了些许温暖。无论怎样,这间简陋的小屋对于我这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来说,那简直就是圣殿。
   在这里,看一本小人书一分钱,一本连环画两分钱,一本厚厚的小说才五分钱。
   于是,我把剩下的零用钱都用来看书,每天放学拎起书包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害怕去晚了,自己上次没有看完的书就被别人先拿走了。也就是在那间窄窄的小房间里,我读完了《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给人租书的爷爷是位慈祥的老人,每次都催我:“丫头,天黑了,明天再来看,小心爸爸、妈妈着急。”“哎!这就看完了。”我总是头也不抬地说,却不肯放下手中的书。“丫头,该回家了。爱看哪本书,爷爷给你留着。”温和的老人总是不厌其烦地在一边催促。“马上!马上!”虽然心里也着急起来,却也还是放不下手中的书。每次当我一分、两分、五分地给老人付钱时,老人总是会又退给我一枚、两枚。高兴的我忙拎起书包,来不及道谢便冲进昏暗的小巷子里……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政府改造棚户区,爷爷的小房子被拆了,很多日子我都徘徊在那堆拆下来的废墟中,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我的宝贵的圣殿就这样消失了,我留恋那盏曾经温暖了我内心的昏黄的白炽灯泡。几个调皮的男生还以为我是来找蛐蛐的,凶巴巴地跑过来告诉我,这块宝地是他们先发现的。我只好闷闷地走开,连徘徊的地方也没有了。
   忽然有一天,一位同学拉着我的手说,她知道一处看书的好地方,不要钱,而且书也都是新的。真有这样的地方吗?对于上小学三年级的我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
   到了,我才知道那叫“新华书店”。书店里的书真多呀,一排一排地摆在木头的书架上,屋顶上也是亮亮的日光灯了。爷爷的小房子里有一股发霉的味,这里没有,只有书的油墨香。
   于是,我很开心。这么多书简直不知道该看哪一本,便跑过去翻书皮好看的,再看看插图漂亮的。至今还记得当时坐在水泥地上贪婪地看书的样子,一边读书,一边盼着天慢些黑,每次都等着书店的铃响,扫地的大妈一边拖地,一边说:“女子,快回去了,书店下班了。”这才猛地从书中的世界被唤了回来,急急地把书放了回去,又不忘再看看放书的地方,以便明天再接着读。拎起书包,冲出书店,外面的世界已是华灯初上,匆匆赶回家的人流、自行车流、汽车流搅扰得我找不到回家的路。
   这段时间我不再看弱弱的小人书、连环画了,开始一部、一部地搬大部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人生》《一江春水向东流》《京华烟云》《四世同堂》……
   爸爸、妈妈上班的地方很远。从书店到家只有两站路,我总是飞奔地冲回家,总也是赶在他们回家之前就坐在书桌前。每次,学校举行运动会,我都是报名参加的,而且也总能拿回奖状。妈妈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姐妹三个唯有我会跑步这样快,只有我知道我是在抢时间泡在书里。
   新华书店的大妈换了又换,我读书的地方却总也没有变,从小学到初中,再从初中到高中,我每天黄昏都是奔跑在书店和家之间。
   忽然有一天读到了台湾女作家三毛的《逃学为读书》,发现还有比自己更为书狂的一个。我却不是逃了学来读书的,不为逃避老师,不为惧怕学校,只是心被牵绊着,被无数的书里的人物唤了来,高兴着他们的高兴,悲伤着他们的悲伤,纵是故事里的人倦了,我也从不厌倦。星期日不能去书店的日子是我最难熬的日子,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盼着周末的,独有我是盼着上学的,邻居家的阿姨总是羡慕地说:“难怪你们家的二女儿学得这样好,心思全是在学校的。”我总是涨红了脸躲在妈妈的身后。妈妈却说:“三个丫头,唯她不怎么学,却还学得这样好。”我就赶紧探过头,瞅着妈妈,抢白说:“谁说的,谁说的,我哪天不是和姐姐睡得一样晚。”姐姐是在忙着做课外的参考书上的题,而我则如饥似渴地拜读我从同学那里借来的《早恋》《窗外》《情深深,雨蒙蒙》《神雕侠侣》《天龙八部》《雪飞狐》……妈妈不忍心我们熬夜熬得太久,总是在催:“好了,别学了,题是做不完的,明天再做。”害怕妈妈发现我原来是在“用功”干别的,就早早躲进了被窝里,打着手电继续读《今夜有暴风雪》。
   那样赶着、躲着、跑着读书的日子远比今天从书架上顺手拿来一本窝在沙发上读书的日子辛苦得多,可我至今一想到读书就想到那段我为书狂的日子……

共 20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标题中一个“狂”字,把作者爱书迷书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文章讲述了作者三段读书经历,一是在老人的书店里看书,被老师催促着回家,“我”嘴里答应就是不起身;二是在新华书店看书,一看就是那么多年不断,看了那么多名著;三是在家看书,躲着母亲。读着文章,一个书狂的形象就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让我们不得不会心地笑,羡慕地笑了。感人的书狂,感人的文章。【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1-03 20:41:02
  人生能有着“狂”的一个阶段,这是何其幸福的事情啊!我小时候,最为遗憾的就是没有书可读,只能把语文书上的每篇课文都背了,和同学一起拼背书,就是没有课外书可看。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沙沙        2017-01-03 21:01:52
  可以安安静静地看书了,又静不下来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