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雁门关上的断想(散文)

精品 【山水】雁门关上的断想(散文)


作者:苍茫黄河口 秀才,211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74发表时间:2017-01-04 13:10:06
摘要:盘桓于有些破旧颓废但却是原风原貌的明代雁门关城楼上,我的心情是悲壮的,热血是沸腾的。


   雁门关,不单单是个很响亮的名字,其实也是个很有诗意的名词,想来就令人陶醉。
   雁门山东西两侧高山对峙,其形若门。每年春暖之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盘旋于雁门上空,直至芦叶掉落才得以过关。这掉落的芦叶,便是给守关的戍卒交纳的关税,用来充作引燃烽火的燃料。故此称作雁门关。
   南北朝时期,奇人周兴嗣所写的《千字文》里曾有“雁门紫塞”之句。紫色,是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化合而成,属于冷暖的中间色调,是一种极佳的刺激色。而在中国的传统里,紫色更是尊贵的象征。紫塞,是紫色的边塞,还是极其尊崇的边塞?但无论是哪种,都令人心驰神往。
  
   二
   有人说娇艳的杏花、桃花不适合在朔风连天的雁门关开放,这里贫瘠的土地、坚硬的岩石只适宜铁骨铮铮的松柏生长。然前几年,当我沿着满是石子、羊粪粒的陡峭山路,弃车步行十多里到达雁门关时,却分明在途中看到了一棵已挂满青杏的杏树。它那孱弱的身影,与周围粗壮的山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容易让人想到弱不禁风一词。遥想当时那一树粉嫩的花儿,以娇羞的方式,用惹人爱怜的一片明媚,给仍处于苍灰色的世界带来一抹靓丽的光晕,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种令人欢欣鼓舞的场面。我不知道这株胳膊粗细的杏树已经在这里生长了多少年,也不知道它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才能存活下来并开始开花、结果。我只知道这是一株根植在一家农户篱笆院旁边的杏树,只知道这是一些在炎热的七月里还不曾成熟的杏子。那青青的色泽,似乎离温暖的杏黄色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望着杏树,还未到达雁门关的我似乎已经体会到了一点边塞的苦寒。
   有人说“北锁戈壁大漠,南屏中原腹地”的雁门关,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决定了这里历来都是铁骨铮铮的男儿在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古战场上大显身手、保家卫国的地方。翻开中国的历史,历朝历代的建立、兴衰,无不与雁门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这里的一仗,就有可能确保一个国家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稳定与兴盛,就有可能将一个旧的王朝以摧枯拉朽之势斩落于马下,消失于遮天蔽日的尘埃里。李牧、蒙恬、霍去病、卫青、李广、薛仁贵、杨继业率领的杨家将等等,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名号,哪一个不是忠肝义胆的儿郎?一场场穷兵黩武式的战争,哪一场不是你死我活式的争夺,哪一场不是尸横遍野般的搏杀?汉与匈奴、晋与鲜卑、隋唐与突厥、两宋与契丹,战了和,和了又战,经年的战火,烧红过雁门关的寸土,冲天的狼烟染黑过雁门关的天空,守卫国土将士殷红的鲜血泅湿过雁门关的草木、沙粒、岩石……刀光剑影、旌旗猎猎、号角声声、喊杀阵阵已成为古老的雁门关习以为常的事情。一个王朝在关前倒下,另一个王朝则又在关门上挺立起来。
   盘桓于有些破旧颓废但却是原风原貌的明代雁门关城楼上,我的心情是悲壮的,热血是沸腾的。极目远望,边塞外黄沙漠漠、烟雾濛濛,一道道起伏的山梁犹如大海里涌起的波涛,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一种恢弘浩渺、雄浑苍凉的气势。抚摸着近处那些风化严重抑或是伤痕累累的青灰色城砖,我犹如抚摸着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那干枯的皮肤和瘦骨嶙峋的躯体,一种无言的心酸与疼痛骤然袭上心头。时间真是把无形的剑,可以把任何有形的东西销蚀在岁月的长河里,让其变得千疮百孔、残缺不全。然历史不会忘记、民族更不会忘记发生在这里的140多次颇具规模的战事,足以使这座雄关与“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名号相匹配,也足以使这座雄关闻名遐迩、威名远播,更足以使这座雄关与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兴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在我漫无边际的遐想间,我仿佛幻化成了一个身着戎装的士兵,正怀着满腔的怒火高声呐喊着冲出关门,杀入敌群;一时间,我又放佛幻化成一只衔着芦叶的大雁,努力地震动着双翅飞越高高的关口。一瞬间,那些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历历往事,又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三
   公元前33年的秋天,雁门关的城门缓缓打开,一队车马徐徐驶了出来。告别故土的王昭君望着即将关闭的城门和眼前黄沙漫漫、衰草连天的景象,忍不住心绪难平,悲从中来。坐于马上的她和着秋风,拨动琴弦,把满腔的幽怨奏响成了一首悲壮的琵琶曲。南飞的大雁,被悦耳的琴声和女子的美貌所震惊,竟忘了扇动翅膀,纷纷从空中跌落下来。这就是昭君出塞的传说,这就是平沙落雁的故事。
   记得元代诗人赵介说过这样一句话:“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霍去病以其勇猛果敢,用兵灵活,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的作战方式,大败匈奴,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使匈奴单于逃到漠北,从而保障了西汉在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而王昭君则用女人的美貌和如水的温柔,安抚了匈奴单于那疯狂掠夺的欲望和野心。在之后的五十多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着和睦友好的关系。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对昭君出塞一事写诗称赞:“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有人说昭君出塞是汉、匈双方由战争政策转向和平政策的产物,也有人说昭君出塞是因为“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但不管怎么说,昭君的出塞,不仅巩固了汉与匈奴的友好关系,加强了双方的贸易交往和文化交流,缓和了民族之间的矛盾,而且也播下了两个民族长久友好的种子。她不仅仅是和亲的使者,更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这使我不仅又想到了隋文帝的女儿义成公主和唐德宗的女儿咸安公主。公元601年和公元788年,雁门关的大门再次缓缓打开。为发展隋朝与突厥、唐朝与回纥的友好关系,义成公主、咸安公主同样北出雁门,踏上了和亲的漫漫征途,终老生活在了突厥与回纥,生活在了陌生而又遥远的异域他乡,并打破汉人难以接受的婚俗,都先后嫁给四位可汗。把她们瑰丽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突厥与回纥,献给了隋、唐两朝的“靖边事业”。
   “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笳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这是王昭君的心愿,或许也是隋、唐两位公主的心声。
  
   四
   不知不觉中已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
   落日的余晖,将关内关外所有的山脊都镀上了一层赤金色。远远望去,云蒸霞蔚,神秘而又壮观。此刻,边塞的长城,在山巅蜿蜒起伏,状若游龙。蓦地,我好像听到了一种似巨龙咆哮般气壮山河的声音,仿佛看到了一股凛然正气正从山脚下旋转升腾,继而弥漫太空。我知道,那是古代将士保家卫国的呐喊声凝结而成,那是雁门关大捷后八路军将士的欢呼声凝结而成,那是新时代、新机遇下,所有的中华儿女为建设美丽家园、书写人生壮丽篇章,而焕发出来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抬望眼,古老的雁门关更加雄壮威严、诗意盎然……
  

共 26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雁门关是现代的,更是历史的!本文作者用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给我们展示了这一关隘的前世今生。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就是历史长河中一颗颗珍珠,我们应该铭记,也本不应该遗忘。全文四节,一气呵成,衔接自然,语言老练。推荐共赏!感谢作者赐稿山水,遥握!【山水神韵编辑:还你清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07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还你清新        2017-01-04 13:11:56
  感谢作者赐稿山水,给我们学习的机会!
回复1 楼        文友:苍茫黄河口        2017-01-04 13:49:23
  谢谢清新老师的编按与支持!敬礼!遥祝您2017幸福安康!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1-08 09:55:30
  最早对雁门关的感知是老家的民歌:“昭君娘娘和北番,放声哭出雁门关……”恭喜佳作获精,争取更大辉煌。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2 楼        文友:苍茫黄河口        2017-01-08 12:56:30
  谢谢武戈老师的支持!遥祝您冬安作丰!
3 楼        文友:宏声        2017-01-18 20:57:00
  读了远方老师这篇佳作,深受感动。我最感动的是认识了相隔万水千山的文友,是江山文学网这所培育文学新人的大学校使我们聚在了一起,在文学道路上我们继续前进吧!
回复3 楼        文友:苍茫黄河口        2017-01-18 21:03:56
  谢谢宏声老师的惠顾与支持!遥祝您冬安文琪!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