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草根天子(散文)

精品 【流年】草根天子(散文)


作者:郑骁锋 童生,96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77发表时间:2017-01-04 18:19:21


   有些中药也是像人一样有姓有名的,如姓徐名长卿、姓何号首乌等,但作为药名原型的徐某人、何某人却都是传说中的角色,当不得真。可也有那么一味药,它的名号竟人了正史,而且赫然还是本纪——帝王的身份;更不简单的是,还是本纪开卷第一篇:开国皇帝!
   这味药,名为刘寄奴。作为草药,它是菊科植物,叶似菊,茎似艾蒿,野生于山坡林下,各地都有,江南为多,为活血祛瘀药,作为人名,它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
   《南史·宋本纪》中载,刘裕未发迹时,有一次去江边砍芦荻,被一条数丈长的巨蛇挡住了去路,他便弯弓搭箭把蛇射得带伤而逃。次日,他在密林中发现有几名青衣童子正在捣药,便上前询问。童子回答说,他家大王昨天被一个叫刘寄奴的射伤,正命他们采药疗伤呢。刘裕闻言大喝一声,说他便是刘寄奴,童子吓得立时逃散,刘裕于是取过药白收得此药,日后带到军中用于疗伤,内服、外敷均有奇效。
   虽然《南史》中没说这药为何物,不过之后倒是有一种具有破血通经、敛疮消肿功用的植物得了“刘寄奴”之名,因为效果显著,还得了个“金疮要药”的封号。
   尽管蛇妖的传说荒诞不经,然而其中却也有深意在。把刘裕描述成一位射蛇好汉,明显是要将他与那个赫赫有名的典故拉上关系——西汉开国天子刘邦不也是斩蛇起家的吗?
   在《宋书·武帝本纪》中,不仅说明刘裕是刘邦之弟楚元王交的后代,还十分详尽地列了世系。但国人好为尊者贴金,可信度实在该打个大大的问号,倒是刘裕的小名寄奴,多少透漏了一些真相。
   无论如何,寄奴都不是一个响亮的好名字。虽然历来也有“取贱名好养活”的风俗,但刘裕的这个小名却是名副其实:他真的是一个寄养在别人家的小东西。史载,刘裕刚出生便克死了母亲,其时刘家穷困潦倒,实在养不起人,刘老爹便干脆将他丢弃,一个善心的姨母救下了他,断了她自己未满周岁的亲儿子的奶,喂养起了刘裕。
   长大后,为了糊口,刘裕不得不做些小买卖,贩些草鞋什么的,也打些杂工,干点力气活,因此“为乡间所贱”(《资治通鉴》)。所以,传说中他砍芦荻的说法也不是无中生有——芦荻正是编芦席、草鞋的原材料。刘裕还有个毛病——好赌,但他时运没到,手气常常很背。有一次,他与一个大产子弟赌博输了一大笔钱,还不上,竟被缚在马桩上,受尽了侮辱。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寄奴,最终居然开了国,坐上了龙庭。
   与刘裕同时代的魏主拓跋嗣有一次问大臣崔浩,刘裕与建立后燕的慕容垂相比谁更厉害,崔浩脱口而出:“当然是刘裕。”拓跋嗣问为何,崔浩回答:“慕容本是贵族,在故国有根基,稍微号召一下,族人便像飞蛾扑火一般而来,很快就能纠结起一支队伍,而刘裕奋起寒微,赤手空拳干出了这番事业,这可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崔浩的话蕴涵着多少感慨啊!在那个时代,像刘裕这样地痞、混混出身的人要想攀上南方朝廷的巅峰,简直是痴人说梦。
  
   二
   东晋的天下,是门阀世族的天下,可以说,东晋的半壁江山就是门阀支撑起来的。而刘裕,正生在门阀势力的鼎盛时期。
   所谓“门阀”,“门”指门第,“阀”则通“伐”,义为功劳,原意是有功勋的家族。功勋一物,在非常时期确实得用真刀真枪拼来,但在太平时代,一般有高位便有功勋,无过便有功。在东汉后期萌芽的门阀经过九品中正制的推波助澜,发展到东晋已经是一股极为强大的势力,连皇帝都得看他们的脸色行事,如晋室渡江能站稳脚跟,便是凭借了世族王家的大力,当时有句话叫“王与马,共天下,”王姓居然放在皇姓司马之前,成帝十几岁时见了王导还要下拜,给王导发诏书还得战战兢兢地写上“惶恐”、“顿首”之类的词。
   连年战乱,处于众矢之的的皇权被一刀刀削皮砍肉,骨瘦如柴,但世家大族却在兵火中渐渐壮大实力,愈发膘肥力强。原因很简单,兵燹之中,可怜的小户人家即使逃得性命,兵役、徭役也会如泰山般把他们压成齑粉。想活下去,除了逃逸山林做野人或者横下一条心揭竿而起外,最好的办法便是卖身投靠大族,充当部曲佃户,于是大族随时都可以组建一支私家的军队。
   这股力量一时谁也压制不了,所以东晋的军政大权始终被大族轮番把持,先是王氏,后是庾氏,再是桓氏、谢氏。这些大族连皇权都不怎么放在眼里,还能指望他们从龌龊的市井、肮脏的泥地里提拔一些寒门子弟,赏赐机会让他们出头吗?于是,士族的手掌严严实实遮住了微弱的阳光,高门子弟“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凡厥衣冠(高门华胄),莫非二品。”为了保持血统纯正,士庶间界限森严,“士庶之际,实自天隔,”,士族与庶人通婚被视作耻辱,要遭人弹劾。这般“以贵承贵、以贱承贱,”如一块块巨石,在重重镇住东晋朝廷的同时,也把亿万草民压得动弹不得。
   可就在这连皇帝都无可奈何的重压之下,一介匹夫、破落户刘裕硬是从士族的指缝间挤出身来,掀翻了那一块块长满苔藓的巨石,把他们统统踩在了脚下。
   刘裕是以军功发迹的。参军后,他先是在镇压孙恩、卢循起义中屡立奇功,捞得第一块垫脚的砖头。后来,他的战功越来越显赫,渐渐成为朝廷军事重臣,之后又接连干了几件了不起的大事,如平定桓玄之乱、北伐南燕、生擒燕主慕容超、攻入长安擒姚泓、灭后秦等。这一连串东晋立国以来少有的辉煌,使他威望日增、权势日大,一步步走下来,终于离皇帝宝座只有一步之遥。
   义熙十三年(417年)九月,刘裕整军入长安——须知长安自316年落人异族手中,已经有100年了。父老见到汉家旌旗,不禁热泪盈眶。刘裕谒汉高祖陵,大会文武于未央殿,百姓欢欣鼓舞。谁都相信,此时只要刘裕乘势挥军,不难平定陇右,重开西晋疆域。可是就在这大好形势下,刘裕却不顾痛哭流涕的长安父老的挽留,留下12岁的儿子镇守长安,自己匆匆返回了建康。
   他原本就没有久留关中之意,他心中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他要去摘一个在他的功勋上生长起来的果实。
   次年,刘裕受封为相国、宋公,年底,缢死晋安帝司马德宗,改立司马德文为帝,一年多后,又迫使司马德文禅位于已。
   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正式称帝,国号为宋,改元永初,定都建康,史称宋武帝,拉开了南朝的大幕。
   公元479年,萧道成受宋禅,即皇帝位,定国号为齐。
   公元502年,萧衍据前代禅让故事,代齐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梁。
   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定国号为陈。
   有趣的是,在刘裕之后,南朝的每一个新天子也都不是高门中人,也都是靠军功起家,如萧道成自称寒族,临崩遗诏曰:“我本布衣素族,念不到此。”萧衍则与萧道成同族,陈霸先出身最为寒微,不仅当过小小的里长,还做过管油库的小吏。
   一句话,从刘裕起,门阀开始走了霉运,一次又一次被卑微的草根天子跃过头顶。
  
   三
   寒门皇帝上台后,自然要把矛头对准昔日趾高气扬的大族,虽然有多年憋屈一朝扬眉吐气的报复,但打击豪族原本便是加强皇权的需要。
   刘裕在东晋掌权时就已经开始裁抑门阀,其打击门第的一大措施是禁止豪族隐藏户口。刘裕做事向来心狠手辣,大族虞亮藏匿亡命人千余,事发之后刘裕立时下令诛杀。这颗血淋淋的高贵人头一时镇得门阀大族哆哆嗦嗦,做声不得:“豪强肃然,远近知禁。”
   同时,刘裕恢复了秀才、孝廉策试的制度,无论是谁,门第再高也要考了再任用。这项制度给那些不学无术的门阀子弟迎头来了重重一棍。登基后,他还下诏要选备儒官办学校,多少让天下庶人看到了一丝希望。
   另外,刘裕还下令禁止门阀豪强封固山泽——东晋的山湖川泽到了那时已经大部分落入了大族手里,可怜百姓要砍点儿柴、捕几条鱼都得给他们交钱分成。
   更重要的是,刘裕开始提拔一些寒门庶人、低级士族行使政权,尽管通常不授予高位却给予实权,于是,踩到门阀大族头上来的泥腿越来越多。刘宋之后,这种政策在南朝代代相传,南朝的政治格局可以一言概之:一步步走向“寒人掌机要。”
   一支又一支利箭呼啸着射向高高的云端,风光了几百年的门阀,正无可奈何地承受着来自脚下一轮又一轮的冲击。
   打击门阀特权是一种进步的政策,按理刘宋朝政应该蒸蒸日上,国力日渐强盛。但现实却是,几十年便改换一次朝廷,到处充斥着阴谋与厮杀,那张龙床始终拭不干鲜血。残酷的争斗中,南朝国土日削,“一蟹不如一蟹。”到了陈时,已经枯槁得连当初三分天下的孙吴都不如丁。
   皇权时代,一个王朝的堕落,根子先得从皇帝身上找。这些来自寒族的天子,坐上龙位后,一般第一代还能兢兢业业,毕竟夺位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最能体会。但传不了多久,皇宫深处便响起了刺耳的磨砺声,一把把寒光闪闪的屠刀盘旋而出,笼罩在烟雨江南的上空,呼啸着扑向了一个个被拉长的脖颈。
   以刘裕的家族为例,不过只有九任皇帝,却有六个是不折不扣的暴君。而且,刘宋王朝还有个最出名的特点:别人是杀外人,而他们最擅长骨肉残杀,诛夷唯恐不尽。刘裕的七子、四十余孙、六十七曾孙,死于非命者十之七八。
   萧道成代宋后,帮刘氏把这项自我芟除的事业做圆满了。他把刘裕仅存的后代杀了个干干净净。手上刘氏的血还没擦干净,他便掉转刀锋砍向了自家宗族。萧鸾是萧道成哥哥的儿子,夺位后把萧道成的子孙也杀了个寸草不留——也不知他是什么心态,每次大规模杀人之前都要焚香祷告、涕泗横流。他儿子萧宝卷修炼得更是铁石心肠,杀人比他爹更狠、更快。
   一个残酷成性的皇族,能怀柔百姓、治理好江山吗?何况这些披着龙袍的家伙都不像是正经人,做事荒唐得要命:有的皇帝喜欢松松垮垮套着汗衫短裤,整日东游西荡偷鸡摸狗,累了在大街上倒头便睡;有的喜欢通宵达旦趴在地上逮耗子;有的忤逆时能将用草编成死鬼老爹的模样斩首示众,但孝顺起来却能做出为老娘置男侍的妙事;有的甚至与几十名无赖日夜相处,放纵妃子与其中漂亮些的交欢,给自己戴绿帽。
   南朝皇室如此不堪,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的呢?
   刘裕一生简朴,睡床挂布帐,用粗布灯笼,墙上悬着麻绳绑的拂尘扫把。他的孙子孝武帝看了后,很瞧不起老爷子的寒酸,说:“一个庄稼汉混到这个地位,也有些过分了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齐废帝萧昭业登基后便大肆赏赐,大笔花钱,祖宗辛苦攒下的“上库五亿万,斋库三亿万,金银布帛不可胜计,”不到一年就被他挥霍得见了底。
   很明显,接过刘裕、萧道成等人拼了命打下基业的就是这些暴发户。他们出身草根,没有受过多少文化熏陶,一旦大权在手,便学着昔日仰慕的大族放浪起来。殊不知,有文化才可以叫风流,没文化只能是胡闹。
   残杀、荒唐、胡闹,便是南朝皇族,尤其是宋、齐两代最主要的基调。
  
   四
   皇室如此不成器,那么,那些被提拔上来掌权的寒士在这场劫数中又表现得如何呢?
   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有个结论:“南朝寒人擅权,殆无一佳者。”
   前文已经说过,在当时的条件下,学问大多被掌握在世家手中,加之连年兵荒马乱,学校形同虚设,一般庶人甚至低级士族要想得到书籍,拜师学经,是很困难的。这必然导致寒人文化素质低劣,他们要出头只能凭吏千和军功。这些人在向上攀升的过程中,只磨练了倾轧、诡计等权术,却没有从前士人儒学仁义忠孝的教化与约束,更谈不上兼济天下的胸怀。他们最多只有奔走做吏的才能,绝对不堪治国。所以得权后贪贿残忍、胡作非为是意料中事。
   于是,也有人偏激地想:还不如门阀世族掌权呢!梁武帝萧衍就是其中一个。他眼看着前两朝君臣闹得不像样,便想试着让门阀重新参与政事。但如果门阀还有能力参政,刘裕、萧道成,还有你自己上得了台吗?
   刚开始镇压孙恩、卢循时,刘裕不过是个下级武将,主帅是大族领袖谢安的儿子谢琰。这个高干子弟狂得很,不听属下良言进谏,夸口道:“苻坚百万之众尚且送死淮南,这些区区毛贼如果还敢卷土重来,正是自寻死路!”孙恩倒不信邪,偏要重整旗鼓再起风云。谢琰手忙脚乱,一败再败,最终在一次大败后让部下给宰了。刘裕这才有机会上位。
   谢琰是门第中的佼佼者,在淝水之战中立下过战功。他的失败,标志着世家大族的手腕已经无力控制形势,门阀的下坡路开始了。
   刘宋之后,尽管士族再不能像从前那样掌控军政大权,但政治地位依然很高,家底也很厚实。他们只安心关起门来过他们的贵族生活,穿着宽袍大袖倚在胡床上,捏着廛尾打着哈欠,百无聊赖地看着宫墙上几次三番变幻着的皇旗。
   南朝四代,门阀士族中没出过功臣、重臣,更没有为皇帝殉节的,刘裕等人倒也满意士族的识趣,也因一时还无力铲除,于是也就把这些被削了权的活神仙高高供起。

共 688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或许不是一道风景,而是对一段历史的见证。这篇散文中,作者由一味中草药的药名,想到了一位草根天子:刘裕。所谓草根,大多都是活动在生活的底层、自食其力的自给自足者。刘裕发迹前既属于此种人物。在作者的笔下,稳坐龙庭后的刘裕,无论是罚伐门阀、提拔布衣,还是开科办学的等等行为中,都能看出这位草根天子的一点点自卑、自强和渴望自己的国度壮大的心理。刘裕拉开了南朝的大幕,而南朝的四位帝王皆草根出身,自身和形象中就少了高雅、见识及文化的素养,更没有那些门阀所积累的财富。所以,他们的行为大多与历代帝王格格不入,我行我素中难以稳固根基,稳坐江山的气数都不是太长。犹如作者在此篇文章的末尾所写:“把小名给了一种草药的刘裕。和他之后的萧道成、萧衍、陈霸先一样,谁都无法让各自的王朝摆脱草根的命运,嫩软的苗秆始终无力成为能支撑整个中国世运的栋梁。南方高低不平盘踞着门第的土壤,不具备生长大树的条件,巨石垒积下能发出苗来,已经是不小的成就。”一篇读后留给人深思的作品,引经据典的写出了属于南朝历史的风云浩荡及一代草根天子的生命历程。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06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17-01-04 18:20:38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流年,期待更多佳作分享流年,新的一年,祝创作愉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1-09 11:55:4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宏声        2017-01-18 20:56:34
  读了远方老师这篇佳作,深受感动。我最感动的是认识了相隔万水千山的文友,是江山文学网这所培育文学新人的大学校使我们聚在了一起,在文学道路上我们继续前进吧!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