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母亲是灵魂的工程师(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母亲是灵魂的工程师(散文)


作者:太行飞剑 举人,5872.4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57发表时间:2017-01-06 15:43:44

那一年初二早晨醒来,看看才四点多,起床有点早,随便打起一本《长寿养生报》看起来。一盒醒目的题目映入我的眼帘:影响莫言一生的八个母亲故事。仔细看了三遍,很耐人寻味。莫言的母亲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与学》和《心理学》,甚至不认识多少字,更谈不上懂得什么教育方法。但是她凭借一颗伟大的母爱之心,成为我们中国最成功的教育家,她培养了一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莫言在他的散文中为我们讲述了他母亲的故事:童年的莫言为了给家里打开水,打碎了家里唯一的暖水瓶,他吓坏了,钻进草垛里不敢出来。母亲找到了他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只是发出长长地叹息。这使小小的莫言感受到母亲的大爱和情亲的温暖;母亲去麦子地里捡麦穗遭人家毒打,多年以后儿子还是不能释怀,他要想去向人家复仇,可是妈妈的一句话就叫儿子释怀了。莫言从母亲那里学会了宽容和理解;母亲把自己的半碗饺子给了乞讨者,莫言从中读懂了怜悯和同情;莫言卖白菜多收了钱,母亲的眼泪告诉莫言什么是诚实和耻辱;母亲在病痛中坚强地活着,她告诉莫言: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莫言从这件事中读懂了坚强和不屈;母亲告诉莫言外貌丑不要紧,心地善良丑也会变美,莫言悟出了做人和处世哲学;母亲送莫言参军,准备的行装是四本《中国通史简编》,使莫言知道了怀揣梦想去远行,学会了志存高远。母亲塑造了莫言的八种优秀品德,使得他的灵魂是那么高尚,这样,无论他做什么都会成功的。莫言选择了文学,他获得了若贝尔奖金。所以我们说,母亲是人类的灵魂的工程师。
   有时候我就想,母亲要成为一个灵魂工程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呢?从莫言的母亲那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母亲不一定要很高的学历,也不需要有很多的金钱。她只需要一个善良的充满爱的高贵灵魂。她的宽容大度和大慈大悲是造就英雄儿女的基础素质。
   我认识一个80后啃老族的母亲,也是一个不寻常的母亲。她出身高贵,是官二代,自己也算是一个知识分子,在工厂机关的文化部门。对孩子也有她所谓的“爱心”。比如,她每天晚上都会帮助儿子整理书包,把明天要用的铅笔削的尖尖地,整齐地摆在文具盒里,这项活动一直坚持到儿子高中毕业,结果他的儿子一直到高中毕业以后才学会削铅笔;每天早上,她要把儿子吃的鸡蛋剥皮以后,放在碗里等待着儿子吃,结果他儿子春游带的鸡蛋是同学帮忙打开的鸡蛋皮的;儿子小学的手工劳动课,她总是亲自帮助儿子做好,然后叫儿子带到学校交给老师,结果是他儿子的手工课成绩都是优秀,却一直到初中毕业都没有学会正确的使用剪刀;她的孩子和同学打架以后,孩子带着伤回到家,她会冲上门去给对方一个响亮的耳光,还有跑到同学家坐在地上痛哭不止,直到人家给她赔礼道歉为止;她的孩子在学校考试不及格,她帮助孩子隐瞒了很久,不告诉爸爸和奶奶,一直到学校老师找到孩子的父亲;父亲知道后,对孩子一顿拳打脚踢,这个妈妈拿起棍子朝着爸爸打去。于是孩子在日记里写到“爸爸打我,不爱我,妈妈很爱我,我想换一个好爸爸。一个不打我的爸爸”;男孩子想送给自己喜欢的女孩一束玫瑰,但是那晚上花店下班了,这个妈妈去小区的花园里偷偷采摘了两朵玫瑰花……直到有一天,这个80后的儿子大学毕业多年了,仍然没有出去工作,结婚以后,生了孩子,由于没有经济收入,住在父母家里,靠父母的退休金过日子。至此这个母亲才感觉自己很失败。这个母亲把儿子当宠物养,最后儿子成了宠物,她发愁了。她到死弄不懂:为什么自己的一片爱心换来了是一个不求进取的孩子呢?
   莫言的母亲没有能力给儿子最好的经济条件,却给了儿子高贵的灵魂和在社会上生存的综合能力。而那位官二代妈妈却以优越的经济条件只是培养了一个有文化的宠物。所以有人说:“每一个成功的儿子背后,总是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我说,莫言母亲给孩子的是高贵的灵魂之爱;而啃老族青年的母亲给孩子的是狭隘的动物之爱。高贵的灵魂之爱培养了文化界的巨人;狭隘的动物之爱,只能培养出一个宠物。有什么样的母亲就有什么样儿子。我们的祖国需要千万位莫言母亲那样的伟大母亲。
   作为我们每一个中国妇女,一般来说,一生中总有机会做母亲的,那么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子的母亲呢?我们怎么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呢?这里不考虑金钱和财力的因素,只考虑母亲的人格教育的因素。毫无疑问,我们会选择向莫言的母亲学习,做一个品德优秀心地善良的好母亲。我们不能给儿女所有的一切,我们只有给儿女一颗健全的高贵的善良的心灵,有这样心灵的人一定会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因此每一个母亲都要认识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人的灵魂的工程师。你不是培养一颗高贵的灵魂;就是培养一颗猥琐的灵魂。何去何从,做母亲的人必须用自己的行动做选择!

共 19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母亲是灵魂的工程师》一文中,作者书写了两位母亲,两者从文化水平,家境地位,教育理念上均截然不同。前一位是莫言的母亲。在不同的情景下,她转换自己的身份,用不同的方法来诠释一份深沉的母爱。后者则事无巨细地帮孩子,面对孩子所有问题,都大包大揽,当孩子成全了她的爱,成为啃老族的时候,她才恍然大悟,可一切都晚了。 作者从中领悟,母亲是灵魂的工程师,母亲的爱对孩子最珍贵的给予。文章最末,一句何去何从,道出她的期许。书写有厚度,引人共鸣。佳作,流年荐阅!【编辑:平淡是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7-01-06 15:44:18
  我还没有看到过描写莫言母亲的文章,以后要寻来看看,确实非常受益,感谢飞剑老师的分享,祝福您。
回复1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7-01-06 16:02:26
  感谢您的编辑和评论,我们都是做母亲的人,我看了莫言关于母亲的回忆文章,深感母亲是一份最高的荣誉和责任,是人的灵魂的工程师,莫言的母亲在极其贫困的条件下培养了一位若贝尔奖得主,而我说的另一位母亲在家庭经济条件很不错的条件下培养了一个啃老族的笨孩子。这就给所有做母亲的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母亲?所以我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家教思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一个生存能力强的,道德高尚的好孩子。
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7-01-07 05:26:03
  谢谢平淡是真老师的评论和编辑,我看了莫言回忆母亲的散文,感觉母亲的责任重大,要做一位好母亲,自己首先应该有一颗高贵的灵魂,要不为困难而低头,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儿女做伟大的人。
太行飞剑
3 楼        文友:空悟        2017-01-08 11:42:55
  “其实当代中国,最需要教育的是父母,因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看完作者的文章,让我想起教育专家在家长会对我们学生家长说的这句话。如果家庭教育思想不统一,理念不一样,就会使得孩子无法适从,就会烦躁。如果说母亲是灵魂的工程师,那么生下来就没有了母亲的单亲孩子呢?所以我觉得,教育尽管家教很重要,但国家的重视同样重要,孩子毕竟是要步入社会的,孩子自己有自己的头脑和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只是初期。孩子就像是一棵树,影响他的不但是阳光雨露,还有土壤和气候环境。
人生在于悟,活到老,悟到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