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大利侗寨(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大利侗寨(散文)


作者:蒋德明 白丁,7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75发表时间:2017-01-08 09:19:18

大利侗寨,位于榕江县城东面26公里,离她的乡政府有7.5公里。我第一眼看着她的时候,感觉她离我们太远,离喧哗太远,远至得我第一眼看见她时,有些不相信她的存在,如果真有陶渊明说的世外桃源,我想,就是这地方了。
   大利侗寨坐落在山峦的盘底。外面去的人,没有不在山顶下车的,没有谁不被山顶的山景和方圆几里的木楼群震撼的。任你什么时候去,满山都有景色,我喜欢冬天的大利山色,别处落尽了的树叶,还挂在这里的树上。特别是那些红色的叶片与黄色的叶片像油彩一样被山风涂抹在黛色山峦里,让人想画一幅油画的冲动。寨子四周梯田欲接云天,东西南北的山上有500多年以上的老树,要三个人才能合抱,这样的树多是古楠木树,有46株,那些一个人可抱的中、幼楠木有400多株。
   山风迎面拂来,一种久违了的原始森林的木馨渗透五脏六腑,这是在故乡百里杜鹃才有的感觉,这感觉真的太好了,这是吸满了城市尘埃的肺腑的复兴感动。有鸟被惊飞,叫声满含水滴。我想,那些惊鸟,肺腑一定让草木的芬芳日夜洗涤着,才有如此清亮的声音。
   一进寨门,便是寨子里的戏台,侗家人是依水而居的民族,戏台就在溪河边,没人说得清侗家人的歌声从何年何月流芳下来,有人告诉我:侗家女子,会喝水就会喝酒,会说话就会唱歌。这是一个悲喜都要用歌唱表达的民族,谈情说爱更离不开歌声。听一位侗族大歌的传承人说:五百年前,大利侗寨的一个小伙因为一个姑娘的歌声,最后死在了林中。
   那故事他讲得很长,他说:他与她是在对歌场中一见钟情的。她告诉他,她家在黎平肇兴侗寨,相隔百里,不可能在一起的。他说:今生,除了你,我不会娶别的姑娘。分手的时候,他对姑娘说:明年萨玛节的日子,我上你们侗寨见你。到了相约的时间,姑娘没有等来指天发誓的小伙。母亲看着女儿不吃不喝的等,对女儿说:如果他真是你命中的人,你就去找他吧。当她翻山越岭走了许多弯路问到大利侗寨的时候,才知自己等的人已为誓言去了另一个世界。那次对歌后,小伙回到寨子里,将自己看中了的姑娘告诉母亲,想要成家了。没想到父母告诉他,他是寨王的儿子,早就与另一个侗寨寨王的女儿订了娃娃亲。父亲说:你,真也该成家了,选个就近的好日子把你们的婚事办了。他逃婚被族人抓回,父亲是说话落地有声的寨王,问他:要么,就成亲,要么,就去死!他说:除了他看中的人,是不会成亲的。族人的刀举起来了,小伙说:我自己了结吧。小伙选了进寨的半山腰,对着月亮唱了半夜的歌,听见歌声的族人都落泪了,那是一个冬夜,月亮像似被雪擦洗过的,有雪一样的霜落满了每户人家的瓦上,围着炭火怎么也烤不热胸口的寨王,示意下人上山去叫回自己的不孝子,结果,上山去的人,找着的是一具挂在树上的冰冷的尸体。给姑娘讲故事的大娘说:姑娘,你想开点,回去吧。姑娘坐在小伙殉情的那棵树下,自言自语:我今生值了,遇见一个命中的人……找着小伙下落的第二天,姑娘就在小伙殉情那棵树上离开了人世。村里的人把她与他葬一起。第二年,两人的坟头长出了两株树,一株是楠木,一株是枫树。从此,这种树成了寨树,寨子里的人只管种,就是不伐。
   流经寨子的两条溪河,从太阳落山的深山里流来,溪河之源是两个深40米左右的龙潭。溪河穿寨而过,自然地将寨子分成两半,依河而建的木楼,各自落在自己应当盘踞的地方,好似一局封盘了的棋局,以和为贵,谁也不想在河的两岸争夺寸土的宽窄,邻居与邻居之间,街道与街道之间,都是很有分寸地留着距离。新建的木楼,与一百多年前修建的木楼,与二百多年前的木楼宅院,似乎刻意地保留着本民族的建筑特色。街道没有水泥路,伸往各家各户的是寨子四周就地取材的青石,与河里拾来的小儿拳头大小的鹅卵石镶嵌而成的路面,有赤足行走不用洗脚的洁净。整座寨子,305户人家,就占地方圆几里,寨子溪河上,共有5座花桥,花桥横跨于溪河上,分布在寨头、寨中、寨尾。位于寨中的花桥最具特色,亭廊式,木结构,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寨中侗族老人所建。桥面由七根长条杉木并排铺架而成,长11米,宽4米,跨度9米,高2.4米;上建桥廊,高4米,六排五间,悬山顶,小青瓦;桥廊两侧设有栏杆和长廊;桥廊正中有桥亭,重檐四角攒尖顶,葫芦宝顶。桥廊两侧长长的条凳上,有六七个上了年岁的老人嘴里含着烟杆笑迎我们。这是农闲的时节,一路上看见零散的停下手中刺绣的女子,站在水岸看着我们走过她们家门前。这是一些清亮如水的眼睛,有侗族母系基因闪动的影子,又有大胆张望后羞涩地收藏眼波。
   一切都是那么天人合一的自然,自然到我们一行人将自己置于夜幕的苍茫中还不自觉。山里的冬天,就是这样黑得早,六点过钟天便黑尽了。
   晚饭是围着侗家炭火吃的,腌肉、腌鱼是要上桌的,这是招待贵客不可少的侗家名菜,一盆酸汤鱼坐在炭火正中,米酒也是要喝的,你不喝酒对不起主人的好客热情。我是在侗家女子的歌声中喝完杯中的米酒的,我真的怕喝酒,无论什么酒,我几乎都不喝了,但在大利的夜色里,侗家女子的歌声比酒要醉人,何况,让世界惊讶的天籁之音——“侗族大歌”就出自这方。

共 20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大利侗寨,住着侗家人,是依水而居的民族,这是一个悲喜都要用歌唱表达的民族,谈情说爱更离不开歌声。有凄美的爱情传说故事。座落于深山之中,有原始森林,河流。所以居住的木楼,都保留着本民族的建筑特色。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天人合一的自然,自然到将自己置于夜幕的苍茫中还不自觉。晚饭是围着侗家炭火吃的,腌肉、腌鱼是要上桌的,主人好客,热情,合酒是免不了的。是个另如向往的的世外桃源。推荐阅读!感谢作者赐稿流年!【编辑:妖怪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妖怪山        2017-01-08 09:21:09
  欢迎作者继续赐稿流年。问新年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