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霉菜梗(散文)

精品 【流年】霉菜梗(散文)


作者:汾阳王裔 秀才,194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25发表时间:2017-01-08 16:05:13

【流年】霉菜梗(散文)
   在江南,苋菜是家常菜,家家都会种一畦。书上说,苋菜分赤苋、白苋、马苋和五色苋,可见此物品类众多。我认识赤苋和刺苋,仅及其半,可发一叹。
   在我家乡,苋菜不叫苋菜,叫“喊菜”。这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称谓,一个佐餐的植物,冠名为“喊”,相信异地人想破脑袋,约略也联系不到苋菜身上去。及至后来,我去砍刺苋,刺破皮肤,血珠四溢,吹着手指喊痛时,方悟出来,先人呼苋菜为“喊菜”,实在是很有文化的。
   刺苋在我们那里,是贱物,无人培植。它多长在野地,矮而细瘦,看去似难民样子,任其自生自灭。为求自保,刺苋匪气严重,一身是刺,谁人胆敢触它霉头,回馈的必是硬刺见红。重者抱臂跳脚,三呼姆妈;轻者锯出一臂疙瘩,累累如粟米。故采摘时需小心,要紧抓梢头嫰叶,将茎秆扳弯,方可下刀。刺苋食法与赤苋同,但刺苋味野,个性十足,入口稍显酸涩,滋味逊于赤苋。
   而赤苋倒是个美人坯子,宛若小家碧玉,一身红紫,芳菲绝代。年轻时的赤苋很好吃,嫰而清甜,掐一篮子,炒后仅得浅盘。蒜瓣是炒苋菜的绝配,一白一紫,相得益彰,成盘后美艳依然,不仅可饱老餮口福,更能赏心悦目,身为蔬菜之属,能达此境界者,已是业界翘楚。而留下的菜汁,用来拌饭,更是情趣极致,饭染成紫红色,粒粒如水晶,如果哪家小子厌食,用它来哄吃,最是立竿见影——呼呼呼,一碗顿罄。
   六月是苋菜成长极速期。每到此时,赤苋若雨后春笋,前几天尚挨挨挤挤,羞羞答答,转眼就蹿至人高,已然成株矣。待它皮色成紫,即可伐来加工。至此,绍兴最富盛名的霉菜梗,便瓜熟蒂落,即将惊艳亮相。
   霉菜梗制作程序不繁,取苋菜梗寸段切了,用水泡之。泡水得用井水或溪水,万不可用自来水,自来水含氯,是杀霉菌的专家,用了,则一季辛苦付之东流。菜梗泡水,是为浸出一种胶质,据说此物有令人饥饿之扰,故应去除。昼夜后,待白沫上浮,捞起沥干,即可下坛发酵。盐可视菜梗多寡来定,一般而言,少可不放,因为很快吃完;多就得下盐,以便抑制菜梗太“作”成空。七日为期,一般可上席慰舌。此时的霉菜梗,若妆后新娘,颜色亮丽,色如碧玉,暗香浮动,娇嫰细腻,用来下饭,最是相宜,直有斗金不换之味。
   相传,霉菜梗始于勾践,其时国弱,多以野菜果腹。苋菜嫰茎食后剩梗,弃之可惜,贮于瓦罐,数日后,清香扑鼻,取出蒸食,其味如蟹膏,遂成竖子大名,流传后世不绝。我对此说颇多疑惑,总觉难免穿凿附会。大凡一物盛名,溯源皆有名人踪迹,之所以如此,无非是显示其身世不凡,根出正宗,今人吃了,有“与有荣焉”之感。不过有一点倒可定论,霉菜梗问世至今,已历数千年,算得上源远流长。
   坛中的霉菜梗捞吃后,会剩下些卤汁。此汁状若白乳,黏稠润滑,触之滞手,闻之香味来袭。不过,其香异于俗世之香,细嗅有一丝淡淡霉味,却又十分的好闻。这种卤汁得之不易,所以有些珍贵,并不轻易丢弃或者糟蹋。早年间,母亲装卤液的,是个茡荠色小口圆肚的瓦甏。我有个邻居,是个肥婆,来要点卤水作“引子”,父母不在,我便让她自取,她拿个瓶子入甏灌注。孰料甏口太窄,竟将她肥肘卡在甏口,伸之不进,拔之不出,手臂卡成熟藕色,急得大放悲声,无奈只好砸甏救人。手是出来了,可卤水也成了“土行孙”,遁地无踪。母亲大为心疼,骂了我三天败家子。
   后来买了只青瓷敞口坛,搁在灶前。它什么都可卤,菜梗、冬瓜、竹笋、毛豆、芋艿、豆腐皆可入坛,早上丢入,晚间即可捞出蒸食。只要卤过,食材就生质变,其味远胜本味,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效。我最喜霉芋艿,蒸后点酱油入口,乃人间至味。最不喜臭冬瓜,臭冬瓜是宁绍名菜,尤为宁波人钟爱。此食物争议颇大,喜者曰:“好香!”恶者呛:“臭极!”两者评语之极端,可谓冰火。实而言之,我赞同后者所说,臭冬瓜虽风味独特,其味却不近人情,非习惯者难以下口,我亦是浅尝辄止,不敢大快朵颐。
   隔年的卤叫老卤,寻常无物可卤,也得丢一些菜叶或豆腐进去,叫养卤。这在我们那里,是一件大事。记得我小时吃豆腐,奶奶嘱我留一些,丢进坛去养卤。我吃了大半,掀开坛子欲丢。又奇怪这卤又不是老太婆,也喜欢吃豆腐。便心有戚戚,干脆不丢,吃了个肚圆。怕坛中没变化,舀勺冷水喂了。安知数日后,一坛白卤化成臭水。那个晚上,奶奶父亲联合双打,奶奶声讨,父亲动手,将无辜的屁股揍出了花朵。我大叫,水是手舀的,干屁股啥事?得,臂上又彩带飘舞。
   及长后,念了生物,方知老卤之所以神奇,全拜霉菌所赐。我把所学告诉奶奶,意在显摆。奶奶却一瞪眼,骂我胡说八道,说菜梗弄得干干净净,哪会长虫子?还几千万上亿,我看你是念书念得呆了。我喏喏而退。奶奶不信,我是记住了。后来知名动天下的臭豆腐,就用此卤所制。而卤源有限,百斤苋菜梗,霉后仅得卤水半坛,而臭豆腐又大行市场,数量惊人,实在怀疑他们究竟用何物来臭豆腐?或许他们发明了独家秘方,亦未可知。
   我是很喜欢吃霉菜梗的,来了朋友,也会点一碗,尝尝味道。而人的肠胃却有地域性,不喜者亦众。记得数年前,一个异地客户来旅游,我尽地主之谊,点了“蒸双臭”奉客。菜甫上桌,客户便掩鼻而起,大叫上菜姑娘端走,说臭了的食物也端上来,是何道理?我忙解释了,客户一脸的不明白,看我吃得啧啧有声,如品琼瑶,他却目瞪口呆,很奇怪我好这一口。在我力邀下,客户皱眉取了一截,噙住菜秆吸啜,胶质的菜梗肉仅触嘴唇,就如遭雷亟,一跳而起,跑去卫生间漱了一小时口。
   周作人曾赞霉菜梗,“名臭而实香,没富贵气味,滋味悠长,独一无二。”知堂老人是绍兴人,这段话应是有感而发。嗜臭是越人一大特色,我尚未明白渊源何在,但化“臭”为香,去“臭”而得其精髓,实在是高,可称妙招的!越人的独具一格,由此可见一斑。

共 23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美食入文,活色生香。我国自古以来“知味”名家众多,苏东坡、袁枚、李渔便是美食大家,不仅知味,还遣之文字,传之后世。高邮的汪曾祺曾被金庸盛赞“满口噙香中国味”,北京的梁实秋也喜美食入文,将乡里之痴,传统之痴,皆付诸举箸投笔间。大抵爱生活者均爱美食,王裔作品也广涉美食,将家乡传统名吃一一道来,让人看得口舌生津,大呼过瘾。此文亦如是,从苋菜品类、妙称、生长、采摘、炒食,到霉菜梗的制作,以及与之相关的传说,均娓娓道来,悠游从容。本文承袭作者一贯幽默诙谐笔法,无论是语言还是叙事,笑点频现,其间既有美食之趣,亦有童心童趣,尤其是肥婆取卤、冷水喂卤、蒸双臭奉客一连串趣谈,更是趣味盎然,让人忍俊不禁。很显然,此文融家乡情、故人情、美食情于一炉,写得恬淡自然清新活泼。不得不佩服作者,小小霉菜梗硬是写出了味道,写出了感受,写出了渊源,写出了文化。在作者头头是道、津津有味的描述中,读者自然唇齿留香,回味无穷。佳作共赏,倾情荐阅!【编辑:茶语清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115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空悟        2017-01-08 17:24:58
  不知道看更有味道还是吃更有味道。霉菜梗是好吃,有滋有味的下饭菜,而在作者笔下活色生香配上妙趣横生更是诱人。
人生在于悟,活到老,悟到老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1-29 14:43:1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2-13 08:24:40
  今天就不上街买菜了,用比雪梗菜更活色生香的文字下饭吧。(*^__^*)
4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2-13 08:27:20
  遥祝:鸡年百祥,万事顺心如意!!!
5 楼        文友:远山暮雪        2017-03-17 02:37:33
  说的我呀垂涎三丈了,北方人别说吃了,听都还是第一次。读起来有如教科书一般,领教了!憋住了口水等待品尝。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