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锦绣残荷

精品 锦绣残荷


作者:风子九天 举人,346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45发表时间:2017-01-09 10:47:14

锦绣残荷
   喜欢荷,是很多年以前的事。后来不是不喜欢,是周遭里再没了荷塘。
   小时候的荷塘,总留一份清新美好的记忆。水清,鱼肥,花红,叶翠,莲香。仿佛每一处,都写满干净,干净得就像童年里的天空。难怪周敦颐要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洁净优美的句子,只配荷塘才拥有。
   即便秋冬里,留一池残荷,也觉得美,美得别具一格。
   雪落在雪上,而残荷还是残荷,她骨子里的那份锦绣谁都无法替代得了!
   匆忙间,也曾去过几回荷塘。济南的大明湖,我就是奔那一湖碧荷而去的。也许,是因为《还珠格格》中夏雨荷样的女子。绿叶华盖,唇红齿白,芊芊袅袅,姿态万方。这便是大明湖里的荷。难怪连皇帝都有几分恋恋不舍了。大明湖,如果没有好看的夏雨荷,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还要去,还会去。坐在大明湖被青翠和粉嫩渲染的柔波里,这一次,我算是过足了瘾。因为一片湖,一池荷,一个传说,一位美人。那一次,我果真是把自己也当做皇上了。
   在南京的莫愁湖,我是坐着船走近的,那里有出了名的并蒂莲花。穿行在并蒂莲花织就的荷的走廊里,我见莫愁袅袅如出水芙蓉。许多人来这里,莫非也是因为那个温婉的名字,和那一湖汉白玉样的美丽荷塘。大家都照了相,我也照了相,照得认认真真而又不苟言笑。这一次泛舟莫愁,正值七夕,每个人似乎都是因为爱情。在苏州的拙政园,我是挤着外国人一起看的。外国人也喜欢荷,莫不是他们也喜欢南宋那个周敦颐。我看他们时,他们也笑着看我,仿佛都是一样的心情。在常州淹城,我没能赶上荷盛开的花期,只见一溪残荷绕着几千年的春秋古城。印象里就那一次,我偏觉残荷比曾经的哪一次都好看,哪一池都好看,有种不一样的美。这种美高贵、典雅、倔强,仿佛世间很难寻得见,有看尽繁华后落落大方的从容之美,豁达之美,寂然之美。站在游船的甲板上,掐一朵将要败给季节的荷花,我没有一丁点要感伤的意思,反而觉得她就是传说中的淹城公主了。穿过《诗经》里传说的蒹葭古道,我被一溪望不到尽头的残荷惊艳了。此刻,由不得你不想起《诗经》里那些美丽的传说。仿佛真的有位伊人,在水一方,正等你蓦然回首。
   回首望残荷,残荷多像一位内涵锦绣的女子。
   小时候,就喜欢朱自清笔下的月色,可那时我更喜欢他的荷塘。
   先生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朱自清先生荷塘的美,怕是没有人再写得出来。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那些形象的比喻算是生动到了极致。换做别人去写,不知该如何落笔?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是夏日里芙蓉初绽时年轻的荷塘。蛙声在,蝉声也在。而先生偏说,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看着这一望无际凝碧样的月下荷塘,先生不知为何淡淡的喜悦里仍要夹杂着些淡淡的哀愁?
   开始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不懂,只觉她美。后来我懂了,我读懂了朱自清先生骨子的那个份“纯”与“真”、“洁”与“净”。这里的荷塘绝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更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可这里的一片安静着的美好,便是属于朱自清先生一个人的了。那里的荷塘,秋冬里也曾经枯萎成过一池梗概。而先生没有写,那样的年代,先生怕是什么都不再想说。连美国人的救济粮都不愿吃的一位倔强的人,你还能要求他再多说些什么呢?那样的岁月里,我想先生的内心里早就住了一池这样桀骜不驯的残荷了。
   文人墨客喜欢荷,自有他的渊源。书上说,自古大儒骨子里就崇尚一个“洁”字,说他们喜欢荷,当是情理之中的事。文人笔下的荷塘,大多都是些茂盛着的无限美好碧翠的荷塘。其间究竟有多少人喜欢过残荷,却不得而知。“翠盖摇晴日,红装媚晓风”,谁能撇得下这样一份妖冶之气不管,偏要径自去喜欢那一池池枯败的残荷呢?
   白居易写过残荷,李义山也写过……我总觉雪小禅的《残荷》写得好,她写到荷的骨髓里去了,所以我不敢写。黛玉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却独喜欢他的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残荷听雨,不错的。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我想那一定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美丽之境。这种美,未必只是黛玉样的忧伤。曹雪芹笔下的黛玉,是一个洁身自好的高雅女子。翻看红楼,曹雪芹把太多的美好都给了她。其实这个女子,就是曹雪芹养在红楼里的一株荷。后来,只是有些儿残。因为这样的一叶儿残,红楼之梦才数百年而不碎。也许这就是曹雪芹,遗留给世间的一份残缺之美。
   清晨散步,我又见到一池残荷,盛在僻远处的乡野里。走近,倍觉亲切,仿佛有一种不能言说的冲动。它多像我小时候见过的荷塘,干净、安详、清浅、豪迈,有一种穿过红尘后的洒脱与淡然。冬天的萧索里,绝不显凄清与苍凉。相反,有一种超越世俗的美。看着看着,忽然觉得眼前是一片片接天莲叶的灿烂了。
   春不看落花,冬不观残荷。谁说的这样狗屁话。落花自有落花的美,残荷当有残荷的壮烈。她看似寥落,枯败,却有了历经风吹雨打的铮铮铁骨与一身傲岸。仿佛我们的人生,在老了时,在远离了浮华喧嚣,远离了名与利后,独有一份立于天地间的唯美姿势。这种姿态,不是常人所能具备的,她是超越俗尘之外的一种大静与大美。正如雪小禅所说的:一个人独钓寒江。这山河是她一个人的山河。这岁月亦是她一个人的岁月。此刻,你看荷塘,这荷塘便是你一个人的荷塘,这残荷也是你一个人的残荷。
   残荷之美,美在坚忍,美在豁达,美在冷艳与孤傲。你看,那褐色的枝叶挺立在寒冷平静的秋水中,多像一尊尊慈祥的老者。皱纹密布的过往里,它的前世与今生曾经有过一番怎样的锦绣啊!轮回里,他依然亭亭净植,以一种笑破红尘的的大写意,泼墨出自己的一片黑白融和的美丽!他的枝干,伸展到寒凉的冰天雪地里,而他的根系却深深地扎进温暖的红尘底层,能把自己这样谦卑地低到尘埃里去的,仿佛只有残荷能做得到。那样的一份豪迈与大义凛然,怕是只为要化作一场春泥。
   菊有黄花,莲有残荷。花虽败,魂尤在。即便她老成一根枯枝,我仍一样地喜欢。

共 24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锦绣残荷”写出了冬日残荷的铮铮傲骨,冷艳孤傲,谦卑低调,笑破红尘,为的是等待一池春泥,一场春雨,一场轰轰烈烈的出泥而不染!它那皱纹密布的过往里,仿佛在尽情诉说着今生与来世的锦绣风光,清出浅唱,成就了朱自清,白居易一样的诗人笔下生辉,予人之美。此文精彩,美不胜收,耐人寻味,欣赏,力推佳作!感谢支持,期待精彩继续投稿江山文学。【编辑.月光下的凤尾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112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光下的凤尾竹        2017-01-09 10:55:50
  问候作者安好,精彩美文,耐人寻味。只看过写荷花之美,没想到残荷在您的笔下熠熠生辉,她静静屹立荷塘,也许是为了一池春泥,也许是为了等待下一个轮回的出泥而不染!写的太好了,推荐共赏。感谢付出,期待精彩。遥祝新年快乐。【编辑.月光下的凤尾竹】
回复1 楼        文友:风子九天        2017-01-12 20:53:08
  谢谢月光下的凤尾竹,谢谢你的点评!辛苦了!
2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7-01-09 14:52:42
  喜欢荷,最初是由小学课文中朱自清的《荷塘夜色》开始。那时候便想象着月下的荷塘真美呀,又想着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的唯美。荷有着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怎能不爱荷呢。的确, 菊有黄花,莲有残荷。花虽败,魂尤在。即便她老成一根枯枝,我也一样地喜欢。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3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7-01-12 14:42:24
  恭喜获得精品!昨晚,再次品读篇文章,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人能从荷之残透视到残荷之美,实则是赏荷之人心灵中便有着一种别样的美德盛誉。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3 楼        文友:风子九天        2017-01-12 20:56:24
  谢谢秋风老师的夸奖和指导!我很喜欢荷花,喜欢荷花内在的那种洁净与优美!
4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7-01-12 14:44:51
  心灵有着美的盛誉,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其心当然是善良的,其世界是花香四溢的,是美丽的。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