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二怂子(散文)
二怂子大名不叫二怂子,因为他性子懦弱,长得一副皱皱巴巴笨拙样,村里人都喊他二怂子。二怂子排行老二,家里还有一个更怂的哥哥。但是他的哥哥不如他出名,二怂子再怂还是有俩心眼儿的,在街上打个酱油灌个醋,五毛钱以内的加减法,他用手指头还是能算得清的。
二怂子要比我大十几岁,我之所以认得他,全是因为他妈。儿时的世界是很小的,我眼里的村庄很大。我背着小书包穿街过巷去学校,隔三差五就会碰见二怂子妈。听村儿里的人说,二怂子妈是年少守寡,二怂子爸走的时候,二怂子还在他妈腹中待产,是遗腹子,二怂子的妈没有再嫁,领着俩儿子过日子。当然那时候还年幼的我无法领会人们口中寡妇熬儿的心酸苦楚。
记忆中的村庄还是很美的,街道还算干净,邻着路边开着四五家代销店。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种上一两棵果树。或许记忆太清浅,脑海里总有花影婀娜,果香浮动。再么一道记忆就是二怂子他妈惦着脚尖,双手叉腰,领着俩夹夹索索的儿子在骂人。从街头骂到巷尾,理由很简单,无非是种的桃子被摘了,结的石榴又少了,骂得很欢实,却从未听她提起被骂的人的名字。于是二怂子的妈骂的那个小贼,无人知晓到底是哪个。他应该是一个很抽象的人物,可以是张三也可以是李四,或者可以是路过她家门口的任何一个人。
她骂得风生水起,神乎其神。我刚读一年级的时候,她骂人还情绪饱满,甚至有时双眼含着热泪。我总是怯怯地拉着送我去学校的妈妈的衣角问,到底是谁偷了她家的果子,为什么不自己种几棵果树?妈妈轻轻叹口气不作答。妈妈那一声哀叹从胸腔到嗓门儿,又轻轻咽下去,不动声色却又会被我发觉,我内心一阵薄凉。后来我读到五年级,二怂子妈依然隔三差五地骂街,只是此时她没了高涨的情绪,骂人的话也像被她念熟了的台词儿,早已没有了感染他人的作用。
妈妈和婶婶她们对二怂子的妈骂人,早已习以为常。妈妈也开始给我解释她骂人其实是没对象的。她全凭着自己猜忌,她之所以凶悍是因为她没有依靠,心里缺乏安全感,像飘着的柳絮与浮萍。她怕自己在村人眼里太轻,孩子跟着她受欺负,所以才天天骂街找下存在感的。只是这时候在本家人的劝告下,她有所收敛。大家都劝她别再骂人了,大怂和二怂都老大不小,再这么骂下去恐怕李家就绝后了。
二怂他妈慌了,骂了这么多年,确实找到了存在感,但是俩儿子都耽误了。大儿子就不再说了,毕竟缺心眼儿,就是给他找个女人也没法告知他怎么圆房,白白误了人家姑娘。二怂子不一样啊,好歹读了五年书,从一到十写得横是倒的竖是直的,在他妈妈心里二怂子也是她的一份骄傲。就像农民辛辛苦苦种了一个季节的粮食,好赖留下种子,怎么看都是稀罕的。可是那仅限于在他妈眼里,在别人眼里二怂子依然是又笨又怂又憨。
转眼二怂子到了而立之年,还是没人愿意嫁给他做媳妇。二怂子他妈慌了,再也没心思走街串巷指桑骂槐,而是一改往日形象,逮着谁给谁笑,恨不得把笑容做成两朵花儿,镶嵌在布满皱纹的额头眼角。但是纵使笑成两朵紫菊花,这对于二怂子的婚事依然于事无补。在本家大伯的张罗下,二怂子的妈拿出毕生积蓄,给二怂子盖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又花三万块钱找了个外地媳妇。
二怂子结婚那天,我踮着脚挤在人群里。那姑娘黑黑的面庞,一双眼睛晶亮晶亮的;个子不是很高,但是很敦厚,用村里人的话说就是屁股够大,腿粗,是生孩子干农活的好材料。那姑娘倒是大大方方的,二怂子却像一个羞涩的姑娘。他低着头,搓着衣角,始终不敢看新娘一眼。在大家的起哄中他说不出一句囫囵话,脸憋得通红,像一只即将下蛋的母鸡,看着说不出的难受。在本家一众兄弟的推搡下,二怂子和姑娘入了新房。
第三天夜里,姑娘跑了,是二怂子亲自放走的。姑娘许诺他到外地打工赚钱,站稳脚了来接他。二怂子的妈没好意思问,就让二怂子他大伯母问,有没有和那姑娘圆房。二怂子摇摇头。二怂子他妈问这三天都干啥了?二怂子说聊天了,谈恋爱呢,马上都准备牵牵她的手了。
二怂子他妈仰天长叹,嚎啕大哭:我那个挨千刀的,你走的太早了,儿子他跟着我端底没出息啊!花了三万连人家的手都没能碰一下!
再后来我读书了,升学了,我的生活里没有二怂子的传说了。只知道他娶了个傻媳妇,生了个儿子,后来从很多语言碎片中,组合了二怂子和这个弱智女子的生活状况。凡是弱智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根筋,撞了南墙都不回头。傻女子生完孩子之后,对生孩子时的疼痛有了阴影。从此之后她拒绝二怂子走近她,她甚至于排斥自己生下的那个孩子。于是那个孩子重新走了二怂子的成长之路。在奶奶的强势下,孩子变得唯唯诺诺。
二怂子再也无法靠近傻媳妇儿,村人多次看见满脸血痕的二怂子,像一只斗败的公鸡垂着头从房子里出来。大家就逗他:”二怂子,是不是又想解馋却被媳妇抓破脸了?”
“可不是咋的,不光是脸破了,脊梁也抓破了,这个娘们儿我是不能要了,明天都得让她娘把她接走!”
“对!对!不让自家爷们儿碰的女人,就得退货。可惜不是原装的,也不知道好不好退呢!哈哈哈……”
在村人的哄笑声中,二怂子的媳妇儿真被接走了。不是二怂子退的货,是人家妈妈心疼姑娘受二怂他妈妈的气,主动接走的。被一块儿接走的还有二怂的儿子。孩子长大了,在奶奶的影响下对自己的母亲充满敌意,看见自己的母亲不是吐唾沫就是扬巴掌。二怂子的媳妇儿是弱智,只会做一样儿饭:一锅水一把米,熬上俩小时后,拿起勺子满锅里捞米吃。她一年只吃一样儿饭,也不会炒菜,走一趟娘家像个饿死鬼似的围着厨房转。人家虽是弱智,但家里也是富甲一方。孩子都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傻姑娘也是妈妈怀胎十月才生下的。傻姑娘有三个哥哥,家里就这么一个姑娘,人家也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傻媳妇的娘家一股气儿接走了娘俩,给二怂子盖了一栋三层楼算是做了个了断。
我的世界风生水起,过得有声有色。和从小一块长大的几个闺蜜,聚会聊天,世界里完全没有二怂子的存在。直到有一天闺蜜无聊打开附近的人,搜到了二怂子,她把二怂子图片发到闺蜜群,引起我们一片哗然。
微信上的二怂子还是那个二怂子,活生生的本色演出。夹夹索索的笨拙模样,满是沧桑的面相。但是他很自信发自己的照片,用自己的真人头像,个性签名诗情画意又深情无限:你是我的世界,没有你我该怎么办?这分明是一个情窦初开的情痴啊!我们感兴趣的是谁是他的世界,谁又会爱上又笨又憨的二怂子?记忆中那个笨拙的男人从哪里来的勇气呢?我们都充满了好奇。
我带着戏谑的口吻发了二怂子的朋友圈截图,并配上戏谑的评论:二怂子你如此自信,让我情何以堪?一个男孩评论:这个男人很特殊吗?居然让你如此感叹!我大概给他讲了二怂子的故事,他说俺村还有个三楞子呢!然后他叹了一口气:”唉!好羡慕二怂子,起码人家娶过俩媳妇。”
我还是不明白,是谁给了二怂勇气和力量,让那么笨拙的他有了绽放的勇气,和爱别人的能力呢?深夜里我依然没有睡意。我把二怂的截图发给了千里之外的老公,半晌他回复了我一句:有病。我又在朋友圈发了一句:看见二怂子都有了绽放的勇气,我以后要更加灿烂。那个男孩又评论:你可拉倒吧!别再说二怂子了,我老想笑!
第二天闺蜜们在群里仍然感叹二怂子,他怎么忽然就来了勇气呢?爱情的力量如此之大,被困在围城里的我们,一个个玲珑剔透,为什么渐渐失去了爱与被爱的能力,感受不到爱的乐趣了呢?百无聊赖之际我又随手甩了一张二怂子的微信截图,并配上文字:为什么为什么,你爱的如此天真如此执着?
“你过分了哦!你在取笑弱势群体吗?”
网络那端的马先生批评了我。
我赶紧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没有歧视弱势群体的意思,只是我的世界观里,他们没有爱别人的能力和勇气,他们怎么会懂得爱情呢?
“你错了,爱情本来就是最简单的东西,越简单越快乐。现代人之所以感受不到爱情的乐趣是因为我们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并且任何人都有爱别人的权利,爱情是没有界线的,根本不分高低贵贱。你那么想本身就是对爱情的亵渎。”
是呀是呀,我忽然豁然开朗,爱情本来就是最简单的,不需要铺垫和条件的,二怂子的所有快乐与自信都来自于对爱情的单纯与明净。而我们所有的不快乐都是因为我们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
“在爱情里,出场顺序很重要,如果顺序对了结局就完美,反之,就是悲伤……”网络那端的马先生又若有所思了。
所以聪明如你、如我、如他却不是真正快乐的,对吗?如果我们只是痴痴傻傻如二怂子一样简单,不管不顾,是不是会真的快乐呢?
智商,有时候是人类的悲哀啊!我们毕竟不是二怂子。
忽然,我好羡慕他!
再回娘家,时逢二怂子再婚。被二怂子看做全世界的那个女人,不憨也不傻,是个死了丈夫带着儿子讨生活的寡妇。女人四十多岁,风韵犹存,在结婚典礼上落落大方。二怂子一改往日败落模样,红光满面,一双不大的眼睛迸发出异样的光彩。我不得不感叹: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
司仪问新娘喜欢二怂子什么?
是呀,我也好奇,这个俊俏的女子喜欢二怂子什么呢?
“俺就喜欢他怂,喜欢他憨。经历了这么多,见了那么多人,只有二怂子是实心实意跟俺过日子的;不耍心眼儿,没有要求,实心实意对俺好,就是简简单单想跟俺过日子的。俺就喜欢二怂子,怂人有怂样!”新娘子讲得情绪高涨,村人笑得激情高昂。
二怂子的脸红得像一朵花儿:“俺可幸福了,娶了媳妇儿,还有了儿子,啥事儿都省了!”人群爆发笑声。
看来果真如此,简单的是幸福的,爱情需要轻装上阵。
但愿世上所有的人都能被时光温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