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古韵今弹】 捉放曹(随笔)

编辑推荐 【古韵今弹】 捉放曹(随笔)


作者:老生常谈 童生,64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17发表时间:2017-01-12 07:07:46

有一出著名的京剧传统剧目《捉放曹》,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的第四回和第五回。
   何进无谋,引狼入室,董卓专权,曹操带着王允的宝刀刺杀董卓,在就要被发现的时候,假托献刀,骗过了董卓(这个故事叫“孟德献刀”)之后,董卓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曹操东归途中路过中牟县,为守关军士所获,押解着去见县令陈宫。陈宫认出是曹操,在夜里暗把曹操从监牢中提出,进行盘查。曹操说:“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陈宫为曹操的忠心所感动,弃官与曹操同行。行至成皋地方,投宿于曹操父亲的结义弟兄吕伯奢家。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自己骑驴到西村去沽酒。曹操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与陈宫潜入草堂后窃听,听到有人说:“缚而杀之,何如?”曹操疑心是要杀他和陈宫二人,便先下了手,杀了吕家男女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要杀。陈宫说:“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二人急出庄上马而行。在路上遇见吕伯奢沽酒回来,曹操又把他杀了。陈宫大惊说:“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曹操说:“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罢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陈宫说:“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二人夜行数里,在一客店投宿。陈宫知道自己是看错了人,原先认为曹操是个好人,原来是个狠心之徒。便乘曹操正睡时,离开了他,自投东郡去了。
   曹操杀吕伯奢全家的事在《三国志》中并没有提及,但之后由裴松之所作的《三国志注》中提到了《魏书》、《世说新语》和《孙盛杂记》,这三份资料中都有曹操杀吕伯奢全家的事情,《魏书》说:曹操带领数骑到成皋,拜访故人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同抢劫曹操,掠取马匹和财物,曹操手刃击杀数人。《世语》说:曹操拜访吕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极尽宾主之礼。曹操自以为背弃董卓之命,怀疑他们要谋害自己,在夜里手提宝剑杀死八人而去。孙盛《杂记》说:曹操听到食器声(这食器声可能是锅碗瓢勺的声音,更可能是霍霍的磨刀声),以为要谋害自己,便杀了吕家的人,当曹操发现误杀之后,既而凄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后两个故事大同小异,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孙盛《杂记》中那句名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到了《三国演义》中,“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意思有了根本的变化,前者是无奈,后者则是无赖,只剩下了残暴,说的时候也没有了凄怆。《三国演义》是采用《世语》和《杂记》的资料改编的,又加上了杀吕伯奢的情节,目的在于极力渲染曹操的奸恶残忍。
   陈宫之智前人以为是《三国演义》中的一绝,但明代的李贽评价其:“陈宫之智亦足与操相敌,但布不能用,亦未到出神入鬼妙处。”,李卓吾有见地。
  

共 10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文对曹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有了客观的认知和评价,对演义中“宁可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的曹操心狠毒辣作了释解。收尾时作者犹对陈宫的评价,令我折服!学习了,推荐共赏!【编辑:流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流影        2017-01-12 07:09:30
  先生之智也令我折服!奉茶。
撞倒南墙继续走
回复1 楼        文友:老生常谈        2017-01-12 07:11:26
  过誉,多谢
回复1 楼        文友:老生常谈        2017-01-12 09:45:52
  客气,题目咋错了,给改一下吧,谢谢了
2 楼        文友:流影        2017-01-12 07:10:05
  祝先生创作愉快!
撞倒南墙继续走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