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给人了吗?

编辑推荐 给人了吗?


作者:李临雅 布衣,31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09发表时间:2017-01-12 21:16:30
摘要:在我们老家,“给人了吗?”的意思就是有婆家了吗?

下乡的时候,回了山西的老家。那是黄河边上一个离县城有100多里路的山村,极其偏僻。
   记得刚回去的那几天,亲友、邻居、乡亲都来看我这个生在外面、长在外面的“村里人”。几乎所有的人都要问我多大了?一听说已经19岁了。马上就有人问“给人了吗?”开始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后来叔叔告诉我,就是订婚了吗?有没有婆家、有没有对象的意思。我觉得很可笑,无论是订婚还是结婚,男女双方都是平等的,为什么要说是“给人了”,又不是东西。
   时间长了,我也就知道了,村里十几岁的姑娘,无一例外都是“给人了”的,像我这么大了还没着落的,实在是太不正常了。和大家都熟悉了以后,经常有人要问我关于婚姻的事情。有的人说,你都那么大了,还没给人,你爸妈就不着急啊?已经在那边给你找好了吧?说实话,在城市里生活,觉得19岁还是一个很小的年龄,离结婚那些事还太遥远,而且,那些年我们所受的教育,觉得说起这些事情都有犯罪感,所以,面对那些不揣冒昧、直截了当问我这些事的人,我除了会觉得难堪、不好意思,还会很生气。
   有一次,家里来了信,我把信拆开,从里面掉出一张照片来,捡起来一看,是我的一个弟弟,当了兵,穿上了军装,觉得很得意,就寄来了这张照片。当时旁边有两个村里的姑娘,还都把那张照片拿在手里好好地看了看。第二天,就有人问我奶奶,听说你孙女有对象了,是个当兵的。我觉得很奇怪,明明那两个人知道那是我的弟弟嘛,怎么一传出去又成了我的对象了。不过这个时候我已经习惯了,也不生气了,就由他们说去吧。
   回老家第三年的时候,有一天从地里干活回来,吃过饭想躺一会儿,忽然看见枕头旁边有个用一张新崭崭的男式大手绢包起来的东西。打开一看,是一个硬皮的笔记本,里面还夹着一个大大的毛主席像章,夹像章的那一页写着几排字,首先是两段毛主席语录:“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到那里去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然后是:你从大城市到农村来,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你是我学习的榜样。后面是一个非常潦草的签名,只大约看得出第一个字是郭。我去问奶奶这是谁放在这里的,奶奶说刚才有个小伙子到家来,自我介绍说是邻村的人。他和奶奶聊了很久,还特地问起关于我的很多事情,他放本子的时候奶奶没看见,但肯定就是他放的。婶婶把那些东西看了看说,哎呀,人家是对你有意思了,想着你是洋学生,就没找人来说,自己先来试探试探你。我一听马上说,赶紧把他的东西退回去,不然还以为我同意了呢!那个时候有一个观点很坚定,那就是绝不在那里结婚。
   虽然我没看清那个人的名字,但婶婶她们还是想出了那人是谁。叔叔就在那个人住的村子里教学,我就让他把东西还给了那个人。
   东西虽然还了,但我还是有点好奇,想看看那人是个什么样子,却始终没有机会。终于在一次赶集的时候,和一个年轻人擦肩而过后,婶婶说,刚刚那个人就是他。等到我转过头去,只看见一个后脑勺,很快消失在拥挤的人群中。人生中有很多擦肩而过的人,这人也是其中之一。
   在老家呆了四年后,办“病退”回了成都。在老家所有的经历,都统统成了往事。

共 12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乡俗有时让人无奈,同样的年龄,在乡下大都结婚了,这是乡村与城市的区别之一,很多时候是受环境的感染。作者用极其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在乡村住过的那几年所遭遇的种种。拜读,期待更多佳作!【编辑:阳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7-01-12 21:37:14
  一段往事记载了自己的青葱岁月,那些淳朴的乡情,让人记忆尤深。问好友友,期待你更多佳作!
2 楼        文友:李临雅        2017-01-13 16:43:13
  谢谢编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