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西风】感冒随想(随笔)

编辑推荐 【西风】感冒随想(随笔)


作者:之中 探花,14203.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08发表时间:2017-01-13 00:05:48

【西风】感冒随想(随笔)
   2017年的感冒在新年之初不期而至,倒也在意料之中。据说,每年来两次感冒在正常范围内,对人还有一定好处。这好处大约说的是如果没有严重并发症,可能增强抵抗力。也是的,长期连感冒都没有的人,一旦得病就很重,因为他的肌体没经过病毒侵袭,没有相应的抗体,缺乏基本抵抗能力。我们常见经常病病歪歪的人,倒比平时健壮的人生命力强,大体也是这个原理。这次感冒周日傍晚就有端倪,但我没怎么太在意,以为跟平时一样又是临时的不适,睡一晚上就好了。结果感冒真来了,周一早上持续着不适状态,到下午更甚,这才找医生要药。是的,门诊部都是自己去说怎么了,需要什么药,医生就按“病嘱”下药。快克吃到第3天,感冒没好,症状也没加重,时而鼻塞、偶尔打喷嚏,背部感觉有点酸,就这样吧,估计是年前得休息一下的意思,所谓天遂人愿或“人遂天愿”吧。感冒有了更多休息时间,让我想到一些平时没多想的事情。
  
   一
   人与病毒相比,人可谓是庞然大物,病毒微观得只有到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然而,人总是被病毒所控制、击溃甚至干掉,说明人这个庞然大物其实有极其脆弱的一面。人得病与战胜病魔的过程,就是以小击大、以大碾小的过程,谁能笑到最后,战斗开始之初都很难预料。一个小小的感冒病毒就能让我这体重一百七八、一米八多的人软弱无力,可见大与小、轻与重并不代表谁强谁弱。
   好些人身体强健的时候都不会想自己有多么弱小,总觉得自己很强大、无所不能。尤其是年轻的时候,气宇轩昂、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大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不知道爱惜身体,不懂得合理适量运用肌体功能,好些时候,都在透支。过去的年青人“革命加拼命”,穿着单薄、热量不足,大冬天顶风冒雪,落下的毛病主要在关节上,比如“退行性病变”等病根比比皆是;现代年青人生活在手机普及、音响时尚的时候,好些孩子眼睛看花了还在看、耳朵听出毛病了还在用耳塞,不用向父辈一样出那么多力做体力劳动,却普遍落下了“葛优瘫”……新的生活方式带来许多新的生存问题,好些遗患还在发展之中。而人们在没有“瘫”倒之前,仍然自信满满,不可一世。
   我以为,人是应当平常得些病的,只有得了病,就能知道自己没什么了不起,连小小的病毒都抵御不了,还得靠医院医生的药啊针啊来帮忙解决。如果可能,更应当让当官的多得些病,让他们知道他们也没什么了不起,如果没有权力靠背椅子在那里,他们跟其他人一模一样,小小病毒照样把他们打得爬下。
  
   二
   俗话说“苍蝇不虰无缝的蛋”。一样是人,为什么有人老有毛病,有些人很少得病?看来病毒也是找那些有“缝”的地方钻的。人体质的缝就是虚弱,就是缺乏锻炼,尤其缺乏艰苦环境的锤炼。现在大家都说,过去的孩子冬天穿得不多,吃的也不好,整天鼻涕拉塌的,却没什么大毛病;现在的娃娃几乎生活在温室里,穿了一层又一层,吃的都是菜心里的菜、肉尖上的肉,却动不动就感冒、过敏什么的。还有的小小年纪就得了高血压、糖尿病等老人病。问题其实就出在温室一样的生活环境中,人的肌体从来没有得到过适当的锤炼的缘故。有些家长带孩子怕沾土、怕风吹、怕雨打,像花瓶一样捧在手里,结果还是容易被病毒侵袭。从人的本质来说,越多接触自然万物、经受风吹雨打,越能得到自然免疫,越能容纳并承受天地自然各种变化,生理机能的缝就越少越小。相反,温室里的花朵那样,遇到些许风云变幻,难免问题多多。
   人的锤炼在成人之后都来自自觉。我是从参加工作之后逐渐开始加强身体锻炼的。当时在理发室工作,接触顾客多,不知道自我防护,每年感冒好多次,经常是流着鼻涕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不管传染没传染给别人,也不知道别人给我传染了些什么。每次感冒都很重,很难受。于是从某次感冒后,开始长跑。长跑大约坚持了有30年,直到前几年因为膝关节经常疼到医院专家说你这是退行性病变,没法治,才调整了锻炼方式,改为短距离慢跑加散步。总的来看,锻炼效果明显,不再像过去那样动不动就感冒发烧。这些年,感冒还是有的,但是每年大体也就一两次,而且症状都不太重,更没有引起其他并发症。
   进攻与防御从来都是一对矛盾。病毒与健康也从来都在竞争状态中。锻炼虽然可以把身体上的缝缝到最小,但并不能保证什么缝都能缝上。感冒的到来,说明我们总有挂万漏一的情况。它还告诉我们,防范永远不能放松,最坏的情况永远要想到。
  
   三
   有人讲病是“三分治,七分养”,很有道理。三分是医生的事情,七分是自己的事情,讲的是对病的态度问题。态度即心理、心情,可见患病后用什么心情对待,比吃药作用还要大。听说过有些人“不是病死的而是吓死的”吗?这样的事情绝非传言。这也是医生与家属对有些患者隐瞒真实病情、把重病说成是一般病的原因,他们怕患者接受不了真实病情的打击,精神若跨,病情就会加速。
   那么,得病到底保持啥样的心态好呢?我的认识是,一要认真对待,二要总结经验教训,三要配合治疗,四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认真对待就是不能不在乎。我遇到过对自己病症不在乎导致病情加重的人。单位有个外号“钱广”的,体检出转胺脢高达好几百,医院通知他去住院,他还满不在乎地说没事。结果刚住进去就被确诊肝腹水,后来又成为肾衰,现在住在兰州天天做透析。还有位患上糖尿病也不管嘴经常喝大酒的,现在瘦得不成人形。当然也有小病不重视变成大病的。按主席的说法,对病也要在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如果抱有轻视心态,小病成大病,预后就麻烦。当然更不能像历史上那位“讳疾忌医”的蔡桓公一样,病入膏肓才重视,那就晚了。说到总结经验,是说要从每次得病中得到生活中应当注意的地方,比如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容易受凉,或者是熬夜容易造成肌能下降,以及什么东西不能多吃,不能太凉等等。所谓活得聪明,不是整天算计人的小聪明,而是能从每次挫折与病患中找到病患原因,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配合治疗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遵医嘱、听老话、听人劝、不任性。感冒了要多休息、多喝水、不吃生冷和刺激性东西、不饮酒,这些都得切实遵守,尤其不能任性地去与病斗,比如非要去跑得大汗淋漓把病跑掉之类,过去我就这么傻过,所以我用切身体会告诉别人千万别这样做,这样做如果运气差是会出现其他问题的。最后仍然强调的是信心信念,无论什么病,得了就与它为伍,既不要想着一天能让病魔离开,也别想可能它会吞噬自己。悲观往往是失败的开端。好心情、好耐心、有信念,病魔能够肆虐的空间就很小了。
  
   四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这话其实就是对得病者最大的安慰。芸芸众生在这个世界上来来往往,如果谁都不得病,那怎么实现新旧交替、吐故纳新呢?所以我的结论是,得病是人生的必然,也是终究离开这个世界的必然理由。病就是来清理冗余、打扫空间,为后世开天地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病的认识就更客观全面了。
   其实病也是人的一部分。认真想想,除非特别少数人之外,谁、什么时候离开过病呢?哪怕一个疖子、一个粉刺,一个蝺齿、一点儿炎症,谁没带着它走过千山万水?虽说它们许多时候与人相安无事,没有形成质变的数量,但不等于它们远离了人们。世界是平衡的,其中一个平衡点就是病总在找人,人也总在用自己的行为方式有意无意地增添各种病。
   健康与病患相辅相成。因为病患发展了医学,有了医院医生医药;因为人们针对病患的治疗,病毒通过变异、耐受等方式逃避被消灭重新向人类健康发起新的攻势;于是人们进一步改进治疗手段,病毒又在新的起点上挑起新的战斗……这听起来像是童话,但医疗与病魔之间就是这么发展变化过来,并继续演变下去的。
   得病只是经年累月一些小毛病积累到一定量的暴发。比如这感冒,它就是这大半年都好端端,思想上对病有些忽略之后到来的。这没什么,该来的来就是了,相信它在药物和乐观情绪面前,待不了多久。说起来我还多少有点小窃喜,这个感冒来得好,在春节还有半月的时候,让我有时间调整康复,等到猴去鸡鸣的时候,我就会好好的了。
   怎么的,还要感谢这次感冒吗?还是算了吧,它再怎么温柔贤良也是病啊!
   2017年1月12日
  

共 32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说起感冒每个人每年至少会经历一次,而且每到秋冬换季时,感冒就会普遍流行。感冒轻则咳嗽,喉咙痛,重则发烧甚至会引起肺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这篇随笔作者从自身的一起感冒谈论了感冒病毒对人体的危害以及一些预防措施。从中总结出预防感冒首先要从强身健体做起,再就是在疾病面前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到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配合治疗,那么疾病很快就会痊愈。这篇随笔对感冒疾病常识做了很好的总结。感谢作者赐搞!【编辑:晶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晶莹        2017-01-13 00:07:05
  问候之中老师,祝冬安!
( (
2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7-01-13 09:49:06
  冬季是感冒的多发期,注意多喝热水和保暖,有适当的体育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感冒好了,也过年了,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春节!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回复2 楼        文友:之中        2017-01-13 21:59:15
  感谢光临!
3 楼        文友:之中        2017-01-13 21:58:58
  感谢编辑,费心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