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真情相守(散文) ——爱与孝的传承
自从外出工作,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姑姑了。其实她并不是我的亲姑姑,只是未出五服的亲戚,因了我父母和她都是许多年前千里迢迢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定居,彼此觉得格外亲了起来。后来姑姑结了婚,姑夫是当地人,和唯一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再后来姑姑生了我的妹妹和弟弟,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次回家,突然听到一个噩耗,我姑姑的婆婆去年已经去世了。我第一个念头就是姑姑能承受住这个打击吗?从我上小学起,由于我家离学校远,经常到姑姑家吃饭,那时就知道她婆婆(我也叫奶奶)身体不好,后来好像五十多岁就瘫痪了。姑夫是个很木讷老实的人,一门心思就是上好班,弟弟妹妹们都还小,家里里里外外的担子全压在了姑姑一人身上。但是她好像从来没有愁眉苦脸过,把家收拾的井井有条,奶奶怕着凉,她就着小屋的地方特意盘了一溜小火炕。我每次去,不是见她正在洗衣做饭就是给奶奶按摩双腿。姑姑很瘦,给奶奶按摩完,总是一身汗,奶奶舒服的半倚在被子上和姑姑唠着嗑,一个是冀中保定方言,一个是塞北方言,弟弟妹妹一会儿为奶奶端来水,一会儿蹭上炕围着奶奶打闹,这时,姑姑就笑着把他们撵出去。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温馨,姑姑虽然累,但是脸上流露的依旧是祥和的笑容。
大概是1996年春节吧,那年我回家去给姑姑拜年。那时,他们已经搬到楼房住了,一进门,就闻到肉香扑鼻。姑姑正忙着做饭,见我来了,高兴地招呼我客厅坐。我进了屋,看到弟弟妹妹一左一右挨着奶奶正在看电视。奶奶已经快七十了,并不怎么显老,她腿上搭了一块毛毯,咧着嘴,乐呵呵地笑着,妹妹也长成了大姑娘,叽叽嘎嘎不停地给奶奶讲电视剧的内容。看到我,奶奶不停地问我这两年的情况,弟弟适时地给奶奶拿来药,妹妹端起水轻轻抿了一下,试试水不烫,然后才喂奶奶吃了药。我突然很感动,弟弟妹妹从很小时奶奶就瘫痪了,从来没有得到过奶奶的亲自照顾,但是奶奶对他们至亲的关怀一直浓浓地包围着他们,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妈妈,我敬爱的姑姑,用她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姐弟俩,她和婆婆之间母女般的亲情一直围绕在温馨的小家里。这样,我的弟弟妹妹在奶奶面前没有了80后年轻人的骄纵和任性,他们接过妈妈的接力棒,悉心地照顾着自己的祖辈。
之后的许多年,我在所谓的忙碌中为生存奔波,为自己的小家奔波,却回家越来越少。当我在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中哀痛母亲的逝去时,更加深深体会到一家人在一起的天伦之乐。2009年的冬天,北方的雪不停地下着。那时,父亲也住院了,很多老年病困扰着他。我却在忙工作和忙自己小家的借口中不能守在他的身边。那一年的春节,是母亲去世后我们一家唯一没有团聚的一年。大年初二,我来到医院,在和父亲闲聊时又说起了姑姑,却得知姑姑的婆婆也住院了。现在想来,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老人家了。她躺在在病床上,已经瘦成了一把骨头。姑姑强打笑容,忙里忙外,妹妹那时也已经结婚生子,正带着老人三岁的重外孙来看她。她看到可爱的小重外孙在身边跑来跑去,脸上流淌着满足和幸福。她已经没有精神坐起来,除了胳膊和头部,几乎全身都是麻木的,而且这时她的脾气也是出奇的大。姑姑刚出去一会儿,她就烦躁不安,不停地唠叨,不吃孙女递过来的药,使劲抬手,想拽掉输液管。妹妹按着她的手,轻声安慰着,过了很长时间,老人才渐渐安定下来,终于昏昏入睡了。姑姑回来,见奶奶睡着了,才顾上和我好好说了一会儿话,说着说着,眼圈竟红了,对奶奶的病情充满了担忧。坐了一会儿,我告辞出来,姑姑把我送到门口,眼光却始终不曾离开病床。阳光从雪后的天空照进病房,洒在奶奶安详的脸上,静谧的空气中流淌着令人心酸又甜蜜的往事。我仿佛又看到姑姑家以前的小屋和那充满温情的火炕。
坐在回家的火车上,我想起了另外一位老人。我的孩子上学后,由于时间的问题,每天中午他要去小饭桌。小饭桌是母女俩开的,我们都习惯叫老太太刘奶奶。刘奶奶的老伴常年瘫痪在床,接近植物人状态,她们娘俩为老爷子端屎端尿悉心伺候已经五、六年了。有一次我去接孩子,见到刘奶奶情绪不太好,正和女儿商量怎么让老爷子大便通畅。原来老人已经五天没有大便了,为这事,娘俩竟茶饭不思。第二天我再去,却发现刘奶奶满面红光,逢人就说:通了,真是太好了,早晨吃了药,中午就通了。看着老人那兴奋劲,我第一次感到了老爷子在这个家切实的影响。去年放寒假时,老爷子终于去了,我竟然有一种放松的感觉,平时天天看到刘奶奶母女实在太累了,现在可以不用那么忙碌了。然而,令我吃惊的是,一个多月没见,刘奶奶就像老了十岁,清瘦的脸上满是哀苦的神情,又过了一个多月,她把小饭桌转让了。老爷子的去世,竟会使一向乐观的刘奶奶如此消沉,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但是我慢慢理解了,当和你生活了那么多年的亲人一下子不在了,好像生活的支撑也突然倒塌了,虽然那个人生前只是在那里躺着,还得耗去你无尽的精力和财力,但只要他存在,给予我们的就是生活的方向和奔波的动力。
奶奶的离去,就像刘奶奶的老伴一样,带给姑姑一家的绝不是解脱的轻松,而是失去亲人的痛彻心扉。只要活着,只要有生命的存在,那缕亲情就存在于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中。我知道,我的弟弟妹妹会陪伴着姑姑,他们已经得到了爱的传承、孝的传承,姑姑与奶奶三十多年母女情深是我们对人间真爱,对孝行的最好解答。
时光流逝,我依然愿承欢父亲的身边,共同体会两代人几十年的父子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