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爷爷讲故事

编辑推荐 爷爷讲故事 ——善恶有报


作者:隆渊 白丁,97.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73发表时间:2017-01-15 11:02:08
摘要:黎家三代蛇蝎心,恶贯满盈遭报应。 为人不做亏心事,善恶美丑要分清。


   一
   淸末民初年间,山西晋南高屯县有个柳家村,可能是发音的问题,也有人叫[刘家村]。虽然叫柳家村,可居住的柳姓并不算多,黎姓却占三分之二,还有几户是杂姓。这个村里有个叫柳荣贵的,他家祖祖辈辈善良厚道,又勤劳俭朴,以耕田种地为生,因而积攒了些钱。为使周边老百姓生产生活方便,柳荣贵在村子中央地段租了几间门面房,开了个杂货店鋪,经营米丶面丶油丶盐丶酱丶醋、茶等,合理经营童叟无欺,还特价照顾鳏丶寡丶孤丶独。他把村里一些讨吃要饭的人留在他家,住在村东的庄户大院,把他们按年龄丶体力丶男女分配给力所能及的营生,会作务农耕的下地劳作,爱放牧的分配放羊丶放牛丶骡丶马活儿,会手艺的做手艺活,女人们进厨房做饭,给光棍单身者做缝补针线活,単身住混合屋,双亲住小独屋,按劳作效益发给工钱,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好日子,永远离开了那根讨吃要饭的打狗棍,柳家庄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没有外出打工讨吃要饭人的村庄。有的人远走他乡打工或讨吃流浪者,听到这个好消息,也回村到柳荣贵家里做亊,后来又逐一安排他们建立起了自已的小家庭,分给土地丶种子丶农具等,有个単身汉还娶了媳妇,成立了家庭。这些人都异囗同声说,柳贵荣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称柳荣贵是个百里难寻的好人,扶贫致富的慈善人。
   柳荣贵的姑舅叫黎富男,两人性格丶善恶丶待人接物纯粹是两重天,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黎富男在三村五社及村子里人气不好,长着个漏风嘴,该说不该说,他都无遮拦,到东家说西家坏话,去西家又说东家不好,闹得村民互相吵架甚至打架,活生生的一个挑家不和、制造矛盾的家伙,正如人们说:男人管住嘴和女人管住贞洁一样重要。他除这个没把门的大嘴惹人外,平常与人交往还斤斤计较,爱占些小便宜还不愿吃亏,外号叫“鬼不挨”,在街头巷尾有他在,人们都要躲开,行在路上也无人相随,他的行为得罪了不少人。
   黎富男在30岁前生过一儿一女都先后夭折,老百姓说那是他诅咒人们不和造的孽。说也巧,快50岁了又生下个儿子,叫黎旺远,智商一般,不管聪明还是笨,黎家总算有了继承人。黎富男有姑舅柳荣贵的帮扶照料,日子过的吃不缺穿不短,唯一不称心如意的是两口子都染有疾病,常年咳嗽不止,一到秋冬病更重(现在叫肺气肿),吃过些草药,没起多大作用,干脆趴在炕上等死,一旦有个不测,这老来得的儿子黎旺远怎么活呢?所以经常和姑舅柳荣贵谈这事。时隔不久,夫妻俩留下十来岁的儿子走了,这两个死人都是姑舅从头到尾料理埋葬的,丧事后又把黎旺远也接回去管起来。这个黎旺远是十畝地里一苗谷,被惯得要头不敢给督子,含在嘴里怕咽了,放在眼里怕磨着,既怕冷着又怕热着,本来智商一般还不爱念书,念了三四年书没识下一斗西瓜的字,还在一年级班里混,先生拿戒板打也不行,经常与学生吵嘴打架,今天给同学撕破衣服,拿回家来给补,明天打伤了同学,引上给吃药治病,还得给说一大堆好话安慰,有时逃学在外不是上树掏雀就是下河抓鱼虾,柳荣贵气得真没个好办法,才与先生商量。先生说:“黎旺远不是念书的料,因材施教吧!停学回家做些力所能及的营生。”此后,黎旺远每天骑着马到山坡草地放牧几个牲畜,早晚给牲口添草加料,这活儿很合他的胃口。到十五岁那年柳荣贵给他娶了个十八岁的媳妇,叫王梅。古人说;女大三,抱金砖。王梅是个贤慧厚道,能说会道的贤妻,能以媳妇的柔克刚,说服教育好这个顽劣的黎旺远。柳荣贵把小两口安排进小独院房里住下来,把生活吃用安排的满满当当,要甚有甚。还计划把他的旧房(黎富男原住房)拆掉盖新房。一年后小俩口生下了个胖儿子,取名叫黎虎,小名叫虎虎。按常理说,柳大伯对表侄子关怀照顾夠意思了,就是他父母在世也比这好不了多少,但这个贪得无厌的黎旺远,总觉得他父母遗留下不少财产在柳大伯手里,这柳家门庭若市,薄利多销,回头客也多,日进斗金,黎旺远贪婪心强,便想入非非! 
   有一年夏末初秋,柳荣贵的外甥办喜事娶媳妇,全家三代人[爷爷丶奶奶丶儿媳丶小孙]都出动,坐着庄户大院有轿蓬的二套马车,带着车夫,向六十里远的县城路上走远。老宅的四合院只留下黎旺远一家三口人看门,和他喜欢的四个牲口。这黎旺远突然萌生歹心,觉得发财的机会来了,便把两骡丶一母马丶一公驴都加上了鞍准备驮东西。因这四个牲口有血缘关系——母马与公驴交配生了两个不会说话[不会叫]的骡子,平时劳役也不分开——所以要走都走,要在都在。
   黎旺远把家里所有上着一把锁和两把锁的箱柜都打开,把几个元宝丶银元以及值钱的东西都拿上,把米丶面带上,还做了熟食准备路上吃,衣服布料被褥都带全,还拿了些小锅丶盆丶碗丶盏等家具。四个牲口都驮的满满的,怕路上踏下牲口蹄印,蹄子都包了布和羊皮。为此事,妻子王梅再三责劝说服,这个昧良心的黎旺远却说;“你不走,我和虎虎走。”王梅哪能离开还在吃奶的儿子虎虎,只能委屈地流着眼泪趁黑夜向北沿汾河走了。
    六天以后柳荣贵全家坐着马车回来了,进院一看,一片狼藉,像大地震一样,又像土匪炸兵洗劫过一样,全家人气得都倒地哭嚎啕,众人绕院吼叫黎旺远,既不见人也不应声,才知晓是这个丧心病狂的小人做下了丧天害理之亊。古人说;马瘦毛长独沟深,知人知面不知心。柳荣贵向儿孙们说;别哭啦!我们耕种的土地还在,我们的房子没搬走,粮库里的粮食还有很多,店铺毫发无损,庄户大院还好好的,只要有人在,我们的日子会更好,他做下了罪恶之事,在劫难逃,迟早会有报应的,神灵会将他投畀豺虎,不得好死,等着看他的报应吧。
    二
    高屯县里除柳家庄村外,其它村都有男女老幼拄着大棍讨吃要饭的人,不是減少而是天天増加。那些年头兵荒马乱,战乱不断,再加上老百姓说的;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老百姓种地祱务一年比一年重,遭虫災遭大旱连年绝收,有一年籽种埋在地里,几个月不下雨,沤在土里不发芽。人们把野菜挖净,树皮剝光,吃了上顿没下顿,逼得老百姓卖儿鬻女的増多,丈夫卖妻的事更多,讨吃要饭路上饿殍遍野,殘不忍睹,狼和狗吃红了眼。  
    黎旺远抢刼了表叔的财物后,沿着汾河往北逃走,多半是白天休息夜晚行走,白天住店或住破庙,怕人跟踪报露目标,有一天住进太原北面的破庙里。这个破庙里正好有个逃荒要饭的李氏母女俩,她与丈夫分头在一个大村中要饭走散后,住进这个村边的破庙里。说也巧,黎旺远也住进这个破庙里,他没有看准年轻漂亮的李氏却看见小女孩长得俊俏,又且十分伶俐,便生出丧尽天良的蛇蝎心肠,觉得这小女孩正是黎虎的玩伴,将来是黎虎不用花钱的好媳妇,便来了个黄鼠狼给鸡拜年,给母女俩吃白面饃和饼子,支锅做下饭又给母女吃喝,这几天没吃饱饭的母女感激不尽,既累又困的母女呯呼大睡,黎旺远为施毒计,早早动身,便悄悄把熟睡的小女孩抱起,骑着骡马一溜烟上路了。
   李氏醒来一摸怀中的女儿不见了,儿女是娘身上的肉,女儿是自己带着大肚在讨吃路上生下的,是边喂奶边讨吃,是娘的心血辛劳养成的,世界上只有娘对儿女的爱最仁慈丶无私丶饨真,只要需要挺身而出能搭上生命,这就是天然的血缘真爱,也是母爱的崇高伟大。她像疯子一样在庙里庙外大吼大叫,撕心裂肺吼叫,哭成个泪人,怎么也寻找不见女儿。
   当时正值1938年,日本鬼子攻入河南徐州,并继续西犯,河南郑州危在旦夕,为了阻止日本鬼子继续西进,蒋介石釆取以水伐兵的方法,下令扒开郑州北郊17里处的黄河南岸渡口——花园口,黄河决堤改道奔流,如脫僵的野马咆哮直泻而下,卷起淘天巨浪,形成黄泛区,间接导致惨绝人寰的1942年河南大饥荒。此次决堤居民毫未知晓,猝不及防,死亡八九十万无辜老百姓。至使居民财物田庐,都付洪流之中。当时有首诗说: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无径荒草狐兔跑,泽国芦苇蛤蟆呜。这就是无能的国民党蒋介石不用强兵阻击小日本进犯,而用黄河水伐兵的办法,没淹死日本兵,却残害了豫丶晥丶苏千千万万的人民。
   话说李氏丢了身上的肉——女儿——大吼一声苍天呀!苍天!我的命怎么就像纸一样薄呢?后来她哽咽着回忆说:我娘家和婆家共10囗人,在那次决堤中挣扎逃命,被洪水冲走7人,我们三个(丈夫女儿)侥幸没死,我抱女儿在高处,我丈夫救那七个亲人,被洪水冲刷石头砸伤了腿脚,看见救亲人无望,挣扎出黄泛区,见河南生活无望,才讨吃要饭来到山西。 恰恰在分开讨吃要饭时与唯一的靠山丈夫走失,才住进破庙里又被贼人抢走女儿。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干脆一死与七位亲人一起去作鬼,但又想假如丈夫和女儿还在世,那不就冤枉一死了吗?     
    黎旺远一家骑着大骡大马行进在汾河岸畔,心想没费吹灰之力又拾了个便宜,真是时来运转好亊连连,小女孩现在是我儿虎虎的玩伴,将来是我儿的媳妇。十多天后走到宁静县的大山里,寻找了只住一户人家的管涔山下的西洼村,是个南北两座大山紧紧夹住的窄沟洼,北山是个近500米高的黑褐色石高山涯,又全裸露无生物,石涯崖上住各种雕和鹰,南山髙又陡,长着黑圧圧的松杉树,早晨太阳来的迟,下午太阳落的早,比其它村少照二三小时太阳。窄沟有常流水的小河,小河北坡有块小洼地,蓋着几间住人房屋和畜圈,开荒种地得走七八里路,只能种无霜期短的作物,如莜麦丶蚕豆丶山药蛋等。黎旺远就找这山庄居住,大村庄人多咀杂怕报露了目标。把原住户张宽老人的空房整理好住下来,没过几个月工夫,张宽老人觉得这小子说话做事盛氣凌人,时间久了会吃亏的。黎旺远想辇,张宽老人想走,二人同人议定价钱立了契约,老人离开了住了半辈子的西洼村。黎旺远又一次达到了目的,便雇了几个长工开荒种田,发展的比较滿意。
   世上人有胜利冲晕头脑者,而黎旺远却是作恶多端冲晕了头脑,忘乎所以,总觉得西洼村天不宽地不广,有钱没处花,所以骑着骡马进宁静县城看一看,转悠转悠;住进骡马大店吃山珍海鲜还不满足,一心想寻乐趣把钱花了。听人说有妓女院,他背着放银子的搭裢去了,没半月时间既玩女人又学抽大烟,去时鼓鼓的搭裢也扁了。黎旺远抽大烟上了瘾,经常鼻涕眼泪,浑身疼痛难忍,打马又回西洼村拿钱。第二次进城和老鸨一块抽大烟,托老鸨买了大烟和抽大烟整套家具,带回西洼村整天整夜躺在炕上卷曲着身子抽。白天抽足大烟,来了精神背火枪进山打猎,有次进山发现了一只毛色特好的狐狸,他左眼瞄右眼瞅放了枪,狐狸没打住,枪杆断裂却打瞎了一只左眼还伤了右眼,右眼只有一半视力,满脸成了个疤核桃,那阵少医无药,只有抽大烟止疼。月余后买下的大烟抽完了,脸上的枪伤疤也落节了,变成个黑疤子,左眼失眠,只凭右眼一半视力也得出门办亊买大烟。
   黎旺远殘废了,家里没钱了,长工辞退了,妻子王梅从黎旺远抢劫表叔财物那时起,两人天天不是口水战便是拳脚动武,停战的时日极少,有一次打架,把王梅打得遍体鱗伤,睡炕不起多日,王梅一气之下吃了一块大烟,幸亏发现的早,揑住鼻子灌面丹糊,才吐出了大烟,救下了王梅一条命。
   黎旺远发大烟瘾难受的钻墙碰壁,只能喝点抽完精烟剩下的干面子,怎么办?卖牲口丶卖老婆和两个孩子,先卖了血统相近的四个牲口,两骡丶一母马丶一驴父,换回个瘸腿驴,养着推碾拉磨干杂活等,拿剩余的钱进城又买回了大烟。
   不久病魔缠身,得了一种世上难断难测的怪病,整天大吼大叫,哭时哭个没完没了,笑时能笑半天,还脫光衣服乱跑,有次在湿地里滑得跌倒,用自已的手往嘴里填稀泥糊,把嘴和鼻空塞的满满当当,几乎憋死,老百姓说叫跟上鬼魂了,人们用饭碗盛满凉水,橫放一根竹筷子,靠筷子再立两根筷子,如果站住了,就是鬼魂附身了,並让病人说话,他淘淘不绝地边哭边说;白天有人打我骂我,有人剝掉我的衣服,拿刀追着杀我!晚上看见狐狸从窗户眼进来挖我的眼睛!哭着,说着,変了声音说,我要走了,众人把黎旺远扶岀门外,把那碗凉水泼出去,鬼魂走了。此后,整天疯疯颠颠,大烟抽光了,只吃点抽过的精大烟面,浑身疼痛,鼻涕眼泪,卧炕不起。卖牲口钱买大烟花完了,向周边村庄传出消息,要卖和他吵闹不和的老婆王梅。
   三
   东洼村是个人杰地灵,远近文明环境优美的风水宝地村庄,地处向阳山坡下有块洼地,洼地四周长着整整齐齐密密实实的杨丶柳丶松树,老百姓只养护不砍伐,还继续栽树,用材和烧柴去大山里拾,从空中俯看是个被树林包围着的正正方方的村落,中间有块空地,蓋了三四十间有街有卷的土木结构砖瓦房,村庄脚下有哗啦啦的长流水,耕地在村边不远处,四周大山里有各类动物,有名贵药材,有红丶白银盘蘑菇等,村里虽然无大文人,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共 30521 字 7 页 首页1234...7
转到
【编者按】一家三代作恶多端,跨时数十年,皆受报应惩罚。小说例证的黎家三代,从爷爷辈号称“鬼不挨”的黎富男,因其长着个漏风嘴,活睃脱一个挑家不和、制造矛盾的家伙,受左邻右舍唾弃不已;在街头巷尾有他在,人们都要躲开,行在路上也无人相随,他的行为得罪了不少人。父亲辈黎旺远更是变本加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丧心病狂地洗劫了恩重如山的恩人家财,还趁人之危劫走了李氏独生女儿;尔后败罄家产、卖妻卖女卖儿,最终也落了个孤魂野鬼的下场。儿子辈的李虎在耳染目睹了爷辈、父辈的行径后,亦身承衣钵,赌尽了义父李狗家财,逼着李家老两口活生生气闷而亡;尔后更是与淫妇汪花有染,被其骗尽钱财,最后落得个孑然孤苦无奈的境地,愤而然恶向胆边生,以与淫妇同归于尽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文章以此例证明“论善与恶,评美与丑,到头来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有不报是时辰不到,时辰一到马上就报”的尘世规律。推荐阅读。【编辑:古月银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1-15 11:03:00
  文章以此例证明“论善与恶,评美与丑,到头来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有不报是时辰不到,时辰一到马上就报”的尘世规律。问好作者,远握致安。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2 楼        文友:宏声        2017-01-19 05:44:30
  我喜欢读这样的作品,因为该作来源于人间生活。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心目中的佳作,精品标志虽然没有戴上,我不会摇头否定该作不阅读。我读了看到了文友作品的亮点,我伸出大拇指为远方作者点赞。
3 楼        文友:晋阳        2017-02-27 19:37:03
   我从隆渊老人2015年投入江山文学网的《抒怀八十》一文中得知,老人生于战乱中的1933年,还得知老人1995年退休后,开始着手创作,先后写了《家谱》、《回忆录》,而后买了电脑、学习打字,现已写下50多篇文章,又购入打印机,将文字打印成册供人参阅修改。老人去年写的这篇《爷爷讲故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人读后警醒,感触颇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