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读林镜缘的“走进阳产”摄影图片有感

编辑推荐 读林镜缘的“走进阳产”摄影图片有感


作者:下乡 童生,62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10发表时间:2017-01-16 08:31:59

读林镜缘的“走进阳产”摄影图片有感
   这组作品毫不费力地将我拉回知青年代……
   总是勾起回忆。阴天有雨呆在家里,可以细细地看着落地傍山的土楼,谈点家常什么的。檐下的淅沥雨声里,端起饭碗,依着门沿,眼里抹了油般的长溜小路,向着村外伸去,顺着溪流,没入那小树林里;听到了孩子的笑声,偶尔三两声狗吠,那是有生人来了,大家都伸出脑袋去张望,那是过路的,问去县城的道怎么走。
   人是懒懒的,浑身上下好舒服,不情愿地看到太阳从云缝里钻出来,那是要干活了。
   垒墙的活没少干,我力大,挑土打夯,都少不了我;黄土倒入那模子,便去踩,差不多硬了,那大木槌便上去夯,一层层地垒上去,一下午半方墙。
   所以过不了几天,那瓦铺上去了,新崭崭的黄土墙好耀眼,你透过这新门楣,瞅着这满山坡的油菜花,心里便有了一种香味,老是缭绕。
   得了不少人缘,吃了太多的饭,叫人想死的是一片咸肉,土味的春笋。
   如今想起来,那土墙给了我多于四季的故事和欢乐;你看在冬天,茶足饭饱后,靠着墙上的黄土,晒着太阳,想点白日梦,那种享受如今再也没啦。
   隔着几块石板路,有个小土楼,住着个上海知青,我们都叫他毛头;小伙子好英俊,皮肤特白,那是黄浦江水养的呢。他出生在资本家,那个年头不是什么好事,他得背着,我们都说他没希望啦。
   有一天他告诉我,他父亲死啦,自杀;我留他在我这儿吃饭,他端起碗,一口饭半天咽不下去,眼泪一滴滴地掉在碗里。
   毛头好能干,两年不到,大家选他做了生产队长,村里一个姑娘看上了他,结婚了;还是在他原先住的小土楼里,那墙后面有棵桃树,春天桃花开了,和他老婆一样美。
   多少年过去了,我移民英伦,老想着山里那青石路,那黄土楼;想着毛头怎么样了。
   ……
   去年回国,在浦东机场,毛头开着私家车来接我,我们相顾无言,只是凝望。不敢开口,不敢说话,对他妻子我连招呼也不能打。
   他的两个儿子都在美国,孙子只有等学校放假了才回来;家里好大,四房两厅,从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黄浦江。
   话题谈谈就绕到了那黄土楼,谈谈就回到了那山沟。他老婆端上饭菜,仍然是几片咸肉,几片竹笋。
   谢谢镜缘老师。
  
   二
   这些照片看了叫人怀旧,想起了四十多年前。
   我在上海工作的那些日子,上班是在福州路,那大厦的顶楼上,窗外就是黄浦江;老是看那轮渡每日浦东浦西地往来;瞧着人和自行车陆陆续续上了船,一声短笛,解了缆,船尾后一阵浪花,离了码头。
   浦东那时算是农村,浦西人看不起浦东人,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我常过去逛浦东的小街,那一丈宽的石板路,很是干净;两旁不高的,一二层的小瓦房,简简单单的窗户,半掩的门儿,门旁靠个笤帚,斜斜的太阳照过来,一半映在门上,一半进了屋里。
   浦东清晨的菜市真是一绝,计划经济下的小漏洞,农民和渔民带来了很多新鲜蔬菜和刚捞起来的海鲜。那海里的螃蟹都是活生生的,张牙舞爪,三四毛钱一斤,买回来清蒸,和着点醋,进了口的味道,至今难忘。
   还有个吃处叫沙市,离福州路不远,海关大楼的钟声一响,下班了,几个人狗颠一样跑去,坐下了,就是一碗虾籽面,几个生煎包;咬下去,那汤从嘴里流出来,烫坏了嘴巴,也舍不得吐出来。
   黄浦江的风,老是带着一股味道,和自来水一样,它叫人留恋,在英国很多年啦,有时想起往事,就用那鼻子可着劲地吸一下,想把那味儿吸回来。
   城隍庙也不远,出福州路往西,步行一二十分钟就到了;印象最深的,是豫园的那条龙,卧在围墙上,脑袋就冲着园外的荷池,那曲曲弯弯的桥畔有个茶楼,我们坐在临窗那儿,一壶茉莉花茶,就着香味,赏那一池的荷花。
   我还喜欢听上海人说话,尤其是年轻姑娘,吴侬软语,总是嗲嗲的,可他们告诉我,苏州人的话最好听,苏州姑娘要嫁,你赶紧娶她。
   一年多前我回国,上海的朋友请我吃阳澄湖大闸蟹,吃来吃去,也没那浦东海蟹的鲜味,吃来吃去,也咀嚼不回当年那味道啦。
   这组照片拍的真好,说不定我在那儿也溜达过。那似曾相识的青砖道儿,那熟悉的红墙,脑袋上一排排的电线,那屋檐上的雨水槽,还有诱人的豆腐花的香味……
   只有一点不好,没有那声音,就是应该从弄堂深处飘出来的吴侬软语。

共 17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摄影作品虽然只是一幅幅画面,虽然没有任何的文字介绍,可那也是有语言的画面。从这些画面中,作者感知到了四十多年前在上海工作的那些日子,上班是在福州路,那大厦的顶楼上,窗外就是黄浦江;老是看那轮渡每日浦东浦西地往来;瞧着人和自行车陆陆续续上了船,一声短笛,解了缆,船尾后一阵浪花,离了码头。摄影作品中那似曾相识的青砖道儿,那熟悉的红墙,脑袋上一排排的电线,那屋檐上的雨水槽,还有诱人的豆腐花的香味……只有一点不好,摄影作品没有那声音,就是应该从弄堂深处飘出来的吴侬软语。文字活色生香,让人回味无穷,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下乡        2017-01-16 09:49:34
  谢谢武戈老师的编辑和鼓励,若论活色生香,文字的沉淀,我要向各位老师慢慢学啦。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1-16 10:53:23
  读懂摄影作品,回忆往昔岁月。欣赏佳作,问候下乡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2 楼        文友:下乡        2017-01-17 18:44:29
  谢谢武戈老师推荐。
3 楼        文友:林志刚        2017-03-24 17:39:29
  那年月的感觉......,那年月的味道跃然文中。阅历丰富的作者娓娓道来,让读者不难想象出当年知青生活中那些难以忘怀的片段和情景;虽往事如烟,但都历历在目。当年的沙市中活生生的螃蟹、鲜味儿十足的虾仔面、烫嘴都舍不得吐出来的生煎包、新鲜的蔬菜,好像我们就站在了那年月的浦东;豫园的荷池以及茶楼上飘来的茉莉花茶香和嗲嗲的吴侬软语,也让读者和作者一块儿回味着那年月的大上海。动乱不堪的那年月,似乎在这里、在那时闹中取静,有了片刻的宁静和闲适。作者的文风体现在,雅致而不做作,通俗而富有内涵,读来让人舒坦并留下印象。向下乡老师学习!致敬!问好并祝好!
与你同行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