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境界

精品 境界


作者:金龙 秀才,1742.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55发表时间:2017-01-17 15:50:06
摘要:在课外阅读中如何正确处理读者和文本的关系?作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接近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

境界 课外阅读是高中生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促进课外阅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写了与高中语文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如何用好《语文读本》,提高语文水平,是广大高中学生要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拙文拟就课外阅读的三重境界的问题,并结合《语文读本》(第一、二册)的有关文章的阅读,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
   课外阅读的第一重境界是接近文本,而不是远离文本。要搞好课外阅读,必须去接近文本,通过对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媒介物——语言文字的理解,去揣摩作者为我们创设的意境,体察作者蕴涵在文本中的思想感情,获得与作者感同身受的体验,受到心灵上的启迪、情感上的熏陶和立场上的引导等。
   要接近文本,首先必须理解文本的语句。文本中的语句,既有字面上的意义,又有言外之意(或叫做“含义”)。接近文本的阅读,要求不仅要理解语句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后者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对文本语句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上,那么,你从文本中所获得的阅读体验,很有可能是极为肤浅的。如潘洗尘的诗歌《饮九月初九的酒》的结尾,有这样两句:“圆也中秋/缺也中秋”,如果单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里的“圆”“缺”指的是月相。说月亮在中秋“圆”可以理解,说月亮在中秋“缺”就不好理解了。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理解上的障碍,就在于读者对词语“圆”和“缺”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而没有挖掘出它们的言外之意。其实,作者写这首诗歌的目的,就在于表现一种很浓的乡愁。因此,写“月”在中秋的“圆”,是为了反衬“人”在中秋的“缺”(身在异乡,不能和家人团聚)。如果你能够在把握全诗主旨的基础上,这样去理解语句的含义,那么,你的理解就深入了一个层面。
   要接近文本,其次必须揣摩作者创设的意境。叶圣陶老先生认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就是说作者创作文章时,营造出了一种意境。读者只有进入到作者营造的意境,才会倍感亲切。否则,你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从文中读不出味道,更难以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如罗莎•卢森堡的《狱中书简》(其一)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上午我在浴室窗子上发现了一只大孔雀蝶。它大概在屋子里已经好几天了。它在坚硬的玻璃上无力地飞扑着,已经奄奄一息了。我一看见它,就不禁焦急地战栗起来,爬到窗上,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手里,——它一点也不挣扎。我把它放在身边的窗框上,让它苏醒过来;在那儿,它依然静静地伏着,生命的火焰跳动得还是很微弱。我又把几朵开着的花朵,放在它的触须前面,让它可以有一点东西吃。正在这时,一只鸫鸟在窗前响亮而神气地唱起歌来,唱得嘹亮极了。我不禁脱口说出:你听,这只小鸟歌唱得多愉快,那么,你小小的生命也必须恢复过来才是!我竟对这半死的孔雀蝶发表了演讲,自己也不禁失笑:这话是白说的!可是并不——半小时后,这只小动物复原了:它先来回蠕动了一下,终于缓缓地飞走了。拯救了这条小生命,我多么高兴啊!”一个身陷囹圄的人,居然会对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生命,倾注了这么多的关心,这似乎不可思议:自己的处境是那么的艰难,竟还有心思去关心别的生命。你如果是这样理解的,那就说明你还没有进入作者为读者创设的意境。其实,这一细节的安排,恰恰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正是因为作者身陷囹圄,他才知道对于一个失去自由的生命来说,生命对于他(它)来说显得多么重要。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对孔雀蝶“同病相怜”,拯救孔雀蝶的行动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希望人世间失去自由的一切(包括作者自己)都能获得拯救。这样理解才算进入了作者创设的意境。
   要接近文本,再次必须体察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表达,有时是比较直接的,有时却是比较隐蔽的。对于后者,我们如果不细加体察,往往领悟不了其中的要旨,课外阅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乔安娜•门特的《家之恋》里写道:“父亲变糊涂已有三年,我和母亲认为这是件幸事……”这似乎不近情理,缺乏人之常情。然而,“道是无情却有情”,正是从“我”和母亲的这一心理细节中,我们才看出了亲人之间的那种至高无上的亲情:因为对于一个久卧病榻的人来说,记忆的清醒,只能使他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从而陡增无名的烦恼;而精神的丧失,则可以使他不再注意岁月的流逝及其对他的影响。这看似无情无义的想法,恰恰表现了“我”和母亲对父亲的挚爱之情。
   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的一个问题,就是不愿去接近文本,凭着远距离的浮光掠影,就以为得其三味。其结果只能从文本中获得皮毛之见。如有的学生阅读了王鼎钧《散文三帖》中的《猴子》一文后,凭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先入之见,凭着初中时学过的一篇丁玲的《曼哈顿街头夜景》中,所获得的街角的那位老人的片断印象,就断定此文中所写的美国乞丐,是一个丧失自尊的像猴子一样的玩物。这样的理解就太肤浅了。其实,这篇文章要表现的,恰恰是人的尊严。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尊严也是不容亵渎的。美国乞丐终于从小孩子的一句话中,看到了人的尊严的丧失,所以,他要去找回这种失落的尊严。
  
   二
   课外阅读的第二重境界是深入文本,而不是满足于对文本的一般性接触。要搞好课外阅读,就必须深入文本,去了解相关的人和事,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在深入文本时,必须做好“知人”和“论世”这两项工作。作家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和思想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的作品,如果我们对此缺乏必要的了解,对文本的理解就不全面,不深入。另外,任何作品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特定时期的时代背景、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家的作品。如果我们对此缺乏必要的了解,对文本的理解也会大打折扣。
   要知人,首先必须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如要理解曹丕的《与吴质书》,就必须了解曹丕的经历,尤其是他与“建安七子”的密切交往。唯其如此,当他目睹昔日的文友如徐干、刘祯、陈琳、王粲先后因疾病而死时,即借此文抒发了对他们的去世的深切悲痛之情。并由人及己,感叹年华易逝、人生无常。
   要知人,其次必须了解作者的性格特点。如在阅读了鲁迅的《风筝》之后,人们习惯上认为它的主题,在于表现大人对儿童天性的扼杀:弟弟爱玩风筝,“我”因此嫌恶他,认为玩风筝是没有出息的孩子所做的事。因此,当“我”看到弟弟做的将要完成的风筝时,顿时怒火中烧,毁了弟弟做的风筝。这不是对儿童爱玩的天性的一种扼杀吗?这样来理解未尝不可,但如要把它同鲁迅的性格结合起来,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以鲁迅的尖刻和辛辣,对事情的见解,绝不会仅此肤浅而已。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要表达。他还要表达什么呢?接着看下去,“我”因扼杀了弟弟的天性,使他蒙受了耻辱,因此觉得对不起他,在若干年后再见到弟弟时,想重提旧事,以求得他的宽恕。而弟弟却说:“有过这样的事么?”于是,我的心只得沉重着。心为何“沉重”?是因为弟弟对受辱的健忘,更因为国人对受辱的健忘:既然对过去蒙受的耻辱都健忘了,那还能指望他们去报仇雪耻,去重建社会吗?
   要知人,再次必须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如阅读臧克家的诗歌《春鸟》,你或许认为,它的主旨在于歌唱像春鸟那样的勇敢者对光明的呼唤。然而,对于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实主义诗人来说,如果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只是一味地唱赞歌的话,他就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因此,这首诗的主旨绝不仅限于歌颂,它还要揭露,揭露黑暗的社会,抨击反动政府对言论的控制。正如诗的末尾写道:“我想唱,像你一样/但是,我的喉头上锁着链子/我的嗓子在痛苦地发痒。”
   要论世,首先必须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如刘基的《卖柑者言》,借卖柑者之口,揭露了当时的封建士大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有人或许要问:这个意思由作者亲口说出岂不更好,为什么要拐弯抹角地借别人之口来说呢?这是他不了解刘基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刘基虽然辅佐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但对朱元璋的为人,他比谁都了解。因此,总有一种“伴君如伴虎”的战战兢兢的感觉。即使他对朱元璋手下的官员的外强中干有所不满,他也不敢把它明说出来。于是,只好借卖柑者之口把这一点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只要联系时代背景,一些疑问自然豁然开朗了。
   要论世,其次必须了解特定的人际关系。如要阅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不了解王安石和司马光的人际关系,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语言特点的理解就不能深入。王安石与司马光同在朝廷为官,该属同僚关系。王安石推行新法,属于改革派;司马光反对新法,该属保守派,他们该属于持不同政见者。对来自持不同政见者的对新法的指责,王安石毫不退缩地予以反驳,表明了自己坚持改革的坚定立场。然而,他们毕竟是同僚,即使有不同的政见,也不至于闹得面红耳赤,面子上还得要维持。这就是《答司马谏议书》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委婉的语言特点相统一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论世,再次必须了解当时的社会风尚。70年代末,随着“四人帮”的被粉碎,人们被禁锢的思想得到解放,自我意识有所觉醒。在这种社会风尚的影响下,女诗人舒婷写出了《致橡树》。在诗中,诗人把自己比作一株木棉树,而把爱的另一方比作橡树,利用一方向另一方倾诉的形式,不仅表达了对爱的诚挚,而且表达了现代东方女性觉醒的独立意识:“如果我爱你——/绝不做攀缘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来炫耀自己/如果我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有的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总是借口其他作业太多等,拒绝深入文本,不愿意去了解相关的知识,既不“知人”,也不“论世”。其结果是虽然看似阅读过了,其实并没有将文本读懂。如有的学生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对作者对一个漂亮然而不幸的小姑娘倾注的同情觉得不可思议。这是因为他没有“知人”的缘故。要是他“知人”的话,他应该了解史铁生是一位瘫痪的作家(这点文中也有提及)。既然是一个残疾人,那么,他对小姑娘的“同病相怜”自然可以理解了。还有的学生阅读孙犁的《山地回忆》,对孙犁那么珍爱女孩子,送他的一双手织的袜子觉得不好理解。这是因为他没有“论世”的缘故。一双手织的袜子,在物质生活条件普遍较好的今天,自然算不了什么。但在那物质条件十分恶劣的战争年代,有人送来一双御寒用的袜子,自己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了。
  
   三
   课外阅读的第三重境界,也就是最高境界是超越文本。要搞好课外阅读,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采取独特的视角,运用独到的眼光来审视文本。通过独立的思考,选择独特的角度,阐发独到的见解。既探求作者创作的本意,也探析作者的无意识,获得文本以外的更大的收获。
   要超越文本,首先必须打破对对作家、对编者的迷信,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问题。如吉洪诺夫的《新生命的诞生》,叙写了发生在二战中炮火连天的列宁格勒城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风雪之夜,一位下班工人路见一位素不相识的临产妇女,他帮助妇女设法找到产院;并未接受过正规训练的看护伊丽娜,勇敢地承担了接生的任务。就这样,一个新生命在战火纷飞的冰天雪地里降生了。本文的主旨,用文章末尾产妇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要用你的名字来叫我的女儿,让她记得你。你救了她的命,我从心底感激你……”也就是说,它旨在颂扬战争年代人们之间的一种可贵的互助精神。然而,如果我们再往深处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把新生命的诞生,放到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加以表现呢?于是,不难得出对该文主旨的以下理解:①即使是残酷的战争,也阻止不了新生命的诞生。②战争能够毁灭一切,但毁灭不了人们在患难之中互相救助的精神。这些信息是作者于无意识中透露给我们的。文本的意义在读者“再创造”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又如在《郑伯克段于鄢》前的提示中,编者用了这样一段话来评价郑庄公:“尤其是把郑庄公老谋深算、阴毒虚伪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说郑庄公“老谋深算”不错,对图谋不轨的弟弟的“先纵后取”策略的运用,就是他老谋深算的表现;说他“阴毒”也不错,对同胞兄弟耍手腕,“养成其恶而后除之”,就是他阴毒的表现。至于他的“虚伪”表现何在,这就很难说清了。如果把他先“置姜氏于城颍”而后又“隧而相见”的举动看作是虚伪的,那就令人费解了:难道一个坏人偶然做了一件好事,就是“虚伪“的吗?一个坏到透顶的人,或许会做出一两件好事,一个好到极点的人,或许会做出一两件坏事,这就是人的复杂性。你如果相信了编者的话,认为郑庄公是“虚伪”的,那就太冤枉他了。
   要超越文本,其次必须学会用独特的视角去审视文本,从而获得非同一般的感受。杜文和的《侏儒记》,写一侏儒,因为人长的矮,比较自卑,不愿与人交往。侏儒精于盆栽之事,于是,在他的手下,一盆盆造型奇异的盆栽出现了,盆景艺事大成。忽一日,有一老叟见侏儒之盆景,注视良久,遂自语:“缩龙成寸,蛰伏中暗蕴升空破天气概;弯弓委屈,一身劲势犹在,虽侏儒而心胸广。”说得侏儒感激涕零,当即以一盆景相赠。我们在阅读此文时,很容易为老叟评价盆景和侏儒的一句话所左右,认为侏儒是一个自强不息、人矮志高的典范。这样来阅读,收获必定是有限的。这时,我们不妨变换一个视角,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细节:①侏儒也有知交,约六七人,一式的侏儒。为什么他要专门找侏儒去结交?因为怕跟别人结交,更显出自己的矮来。这是一种多么灰色的自卑心理!②侏儒为什么要选择盆栽为业,以之为乐呢?恐怕也是出于一种灰色心理:自己长得不高,也不让盆中的植物长高。自己已是悲剧人物,却还要通过自己的手,去制造新的悲剧,这不更发人深省吗?③老叟对盆景、对侏儒的欣赏,反映了市民中一种畸形的审美观。正是这种畸形的审美观,扭曲了侏儒,使得他不仅外表残缺,而且心灵也残缺。
   有的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总是习惯于跟着人家的思路走,总是附和着文本编者的提示和评析,结果是让人家牵着鼻子走,人家说东他就不敢说西,即使人家的观点是片面的或者是错误的,他们也看不出。甚至看出来了,也不敢稍有异议。这种阅读是不可能有出息的。
   综上所述,接近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构成了课外阅读过程中循序渐进的三重境界。根据读者的不同实际情况,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是各不相同的。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当你的阅读已经到达某一境界后,就应设法使自己进入更高一层境界。只有这样,我们在课外阅读方面才能常读常新,不断进步。

共 577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我们所知的通常的阅读心理是非常简单的,那就是“看报看个题,看书看个皮”。而好的阅读必须达到“接近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从而构成了课外阅读过程中循序渐进的三重境界。根据读者的不同实际情况,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是各不相同的。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当你的阅读已经到达某一境界后,就应设法使自己进入更高一层境界。只有这样,我们在课外阅读方面才能常读常新,不断进步。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也说出了读书人所追求的两种不同的境界。“古之学者为已”,是说读书人要把阅读是看作提升自己修养与心志的途径,刻苦而努力地求索、追求,博闻而强志,胸襟宽广,以“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廓大胸怀为他人造福,同时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你达到了阅读的哪种境界呢?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18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1-17 16:10:17
  我们能达到阅读的第几重境界?真得好好地问一下自己了。欣赏佳作,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金龙        2017-01-17 16:27:11
  编辑辛苦。
2 楼        文友:阳媚        2017-01-18 21:22:07
  贺喜友友佳作精品!问好,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2 楼        文友:金龙        2017-01-19 15:31:48
  同喜。多谢鼓励!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1-19 16:46:07
  恭喜获得精品,争取更大辉煌!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3 楼        文友:金龙        2017-01-20 08:11:43
  是你编辑得好。谢谢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