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古韵今弹】解读《大闹天宫》(作品赏析)

精品 【古韵今弹】解读《大闹天宫》(作品赏析) ——横空出世美猴王


作者:老生常谈 童生,64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640发表时间:2017-01-18 09:40:32

一部《西游记》一百回,按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写了唐太宗入冥的故事以及唐僧的出身,这一部分是叙述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西天取经,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在全书中第二部分只是个过渡,也不怎么精彩,而其它两部分是书中精彩而重要的部分,这重要的两部分的主角都是孙悟空。有人说《三国演义》是“关羽传”,显然不太靠谱,但《西游记》的却真的很像孙悟空的个人传记,特别是在大闹天宫的故事中。
   大闹天宫其实与《西游记》的其余部分关系不大,后面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头有尾,而且才是名副其实的“西游”(大闹天宫的故事在西游的过程中作用不大,只是在遇到妖怪时能亮出“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招牌,但这个招牌的震慑作用却极其有限的,(很多时候好像还有副作用),而大闹天宫其实只是孙悟空的个人传奇。
   孙悟空的出生就很是神奇:东胜神州傲来国的仙山上的一块石头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风化一石猴,五官俱全,四肢皆备……
   这个石猴还没有什么法术,只是凭借自己的勇敢,发现了“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成为“花果山水帘洞”的美猴王。
   成了美猴王的时候,其思想明显比别的猴子深刻得多,别的猴子想得是“我等日日欢会仙山福地,古洞神州,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美猴王却已经在思考:“今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内?”这已经是一代代的哲学家思考的问题了。
   更难能可贵的是人家美猴王还不只是空想,他竟然结木为筏,带了点儿“干粮”到海外“寻师访道”,这比秦始皇和汉武帝这两位帝王强了不少,那二位也想长生不老,但只是派几个人四处找找不死药,或是站在海边看看,遥想一下海外仙山而已。美猴王不仅有想法,而且有执行力,也正是因此,他得以在须菩提祖师那里学会了“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七十二般变化”等神奇的本领,这些后来自然都成了他后来“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的资本。
   美猴王重回花果山水帘洞,干掉了那个本事和“妖品”都不怎么样的混世魔王,接下来又“大闹三界”。
   “大闹三界”,就是龙宫索宝,地府除名,大闹天宫。
   “龙宫索宝”的故事里,除了那根奥妙无穷的“镇海神针铁,如意金箍棒”其实乏善可陈。
   孙猴子不是个好邻居,一派名士作风,凭借武力,强索强要,而且似乎还很贪心。夜叉和龙王挺客气,老龙王对邻居也很热情,更显得孙猴子不那么厚道。不过猴子比他的好朋友哪吒还厚道不少,想想三太子,不仅扰民,还打死了城管,一副“官二代的”嘴脸。
   地府除名,多少也有点儿恃强凌弱的感觉,十殿阎君显得无辜而又无奈。猴子少年气盛,虽然也可以说有反抗精神,却更个像是践踏法律的不良少年。
   “大闹天宫”是整部《西游记》的华彩乐章,写得有声有色,气势恢宏,把孙悟空敢争,敢拼,敢斗的反抗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闹天宫实际上是“两闹天宫”。
   一闹天宫是因为“吃了亏”的龙王和阎王把孙悟空告上了天庭,托塔天王主张剿灭而太白金星建议“招安”,一番辩论之后,玉帝接受太白金星的建议,将孙悟空招安上天(倒不是武将的口才不如文官,而是出兵征讨成本太高,而招安就简单多了)。金星的招安很成功,猴子顺利地上了天,玉帝封猴子当了“弼马温”,本来猴子干的有滋有味,没想到御马监的监官说出了实情,心高气傲的孙悟空一气之下打出南天门,在那两个独角鬼王的撺掇下在花果山挂起了“齐天大圣”的大旗,后来还一口气整出了“七大圣”。
   很多人觉得玉帝用人不当,猴子的官太小,其实我觉得玉帝还是做得比较妥当的,首先猴子适合养马,也愿意干这个活儿。而且猴子还真没特长,文化水平一般,整体素质也不高,本身就不好安排。虽然猴子的单兵作战能力强,可又不能安排到军队里,他没有经验没有资历没有战功,更没有合作意识。真把他变成正规军,让他为将吧,他会听谁的?让他为帅吧,谁又听他的?部队讲的是纪律,像猴子这样的,根本没法安排,要是真给他放在军队里,结果自然是一塌糊涂。
   “二闹”天宫,写的是托塔天王李靖讨伐花果山,巨灵神和哪吒三太子试出了孙悟空的真实实力,于是孙悟空二次被招安,玉帝接受既成事实,猴子被封为“齐天大圣”,却有名无实,后来又让其掌管蟠桃园,玉帝让猴子看桃子看似很可笑,其实是给猴子的计划内“腐败”的机会,但由于猴子对此体会不深,所以一听说自己连参加蟠桃大会的资格都没有,于是他又是一气之下“搅乱蟠桃大会”,“偷酒窃丹”,与天兵天将进行了正面交锋,实在辜负了玉帝的苦心。
   孙悟空的战斗力挺强,只“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甚至提出“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把反抗精神推向了顶点。
   虽然最后孙悟空被灌口二郎神和太上老君联手捉住,甚至在八卦炉中足足炼了七七四十九日,却没损一根毫毛,反而炼出了一双“火眼金睛”,直到西天佛祖出手,才把他压在了五行山下。
   我们都说“大闹天宫”集中体现了孙悟空身上的反抗精神,但如果真是猴子坐到玉帝的龙椅上,恐怕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在这一部分作者对孙悟空虽然不乏欣赏,但明显还是有所保留的。
   这里顺便说一下孙悟空的实力,其实猴子的实力远不如一般人感觉的那么强大。哪吒只是一不留神才惜败于猴子;二郎神杨戬却是完胜孙悟空,弄得孙悟空几乎没有什么翻身的机会;估计观音和老君擒拿猴子都不用太费劲,派个司机(青牛或号称“赛太岁”的金毛吼)拿件宝贝就可以制住猴子,烧火的童子估计也能抵挡一阵(后来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连那个名不见经传的王灵官也在凌霄殿上挡住了猴子,直到如来出手将其擒拿。
   我们之所以觉得猴子厉害,大约是因为天上的神仙们有太多的顾忌——赢了一个来自凡间没有师承的籍籍无名的野猴子,未必是一件什么露脸的事儿,万一一不小心输了却是挺丢人的事儿,受伤自然是得不偿失,丧命就更是划不来了……何况那么多神仙,何必我出手呢?所以大家都是出工不出力,猴子自然八面威风,看似没有对手。
  

共 25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看似在读一部人人知晓的名著《西游记》,其实这只是表面,作者纵观全局,对《西游记》做了一个纵向的概括,但是主要的笔墨用在美猴王初期的活动,并且结合当今社会和人心动态,多了细致的揣摩,看完不禁莞尔一笑,更是深深地动容,真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啊!通过作者的对《西游记》的解析,对这篇名著有了更深层的认知,特别是“孙悟空”这个角色认知:认知他本身的具有反抗命运的精神以及有计划地经营自己的命运——多像如今有些刻苦钻营的学子啊;认知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对比如今的社会形态——最后一段不就是对如今官场不作为的理由吗?这篇解析作品,可谓是博大精深,给人意料不到的惊喜。倾情推荐。【编辑:叶舞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19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1-18 09:43:31
  看完文章,似乎想说很多,却总觉得力不从心啊。跟先生一比,我的语言能力真是太差了。读你的文章总是在愉快的氛围中暗暗惊诧:你怎么会想到这些的?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2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1-18 09:47:05
  先生的语言总结能力如此强,视角又这样独特,不如对古韵绝品做一篇作品赏析吧,然后到解析群做一次讲课(就是把你的赏析一段段分享出去就可以了)当然可以更生动一点,这样我们社团能挣30分哎,相当于6篇精品。您也可以在江山崭露头角,嘿嘿,一举两得啊,先生愿意否?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3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1-18 09:47:44
  文学路上遇先生,幸运也。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4 楼        文友:流影        2017-01-18 12:25:34
  读书能读出这份见解,我也是服了!预祝老先生新年丰盈,身体永康!
撞倒南墙继续走
5 楼        文友:李睿        2017-01-19 21:57:18
  这个,大闹天宫群神放水,其实猴子本事还不如四灵将。而且电视里面都是骗人的,玉帝才是三天大主宰。
以文会友
6 楼        文友:水之梦        2017-01-20 09:41:14
  全新的解读,耐人寻味。
在美面前,万物平等。
7 楼        文友:老生常谈        2017-01-20 14:13:17
  多谢各位,敬请指正
万心抛付孤心冷, 折腰久矣谢无能。 我有伤心人不见, 夜夜龙泉壁上鸣。 -----集清人句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