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心愿】愿学冰山雪莲花(散文·征文)

编辑推荐 【晓荷·心愿】愿学冰山雪莲花(散文·征文)


作者:心梦王水 举人,3381.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86发表时间:2017-01-21 15:24:44
摘要:她依然怀着本初的心愿,像冰山雪莲,经受了严冬冰雪,更加散发出亮丽的本我光彩。

“愿学冰山雪莲花”,这是刘熙老师的一句座右铭。也许就是她顽强地走过艰难,保持本我的心理支撑。
   ——题记
  
   一
   1954年8月初,刘熙接到了调令,收拾好简单的行装,从临安出发,乘车抵达宁波,然后坐帆船经过了五个多钟头的颠簸,来到了千岛之城舟山,来到这个她丈夫新的工作之地。
   1948年7月,刘熙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因学业成绩第一,被南京大学教育系留用为助教。而丈夫黄信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避走他乡,后参加了今肖支队,进入革命队伍,在完成了军管接受工作后,他想跟妻子一起生活,可无法调到南京;1950年2月分配到浙江临安专署文教科任股长。因此,刘熙只有从南京调到临安,先后在临安人民文化馆、临安初级师范、临安中学等出工作。1953年3月,为加强国防前哨建设,根据党中央决策,撤销临安专区,三百多位在临安工作的青年人员调往舟山,帮助建立舟山地委和专员公署。黄信是其中之一,1953年6月分配到舟山专署文卫科工作。她就有一次跟随丈夫的工作调动而来到了海岛定海。
   她调到了定海中学。当时学校缺少数学教师,叫她担任数学老师,她没有什么迟疑,就接受了任务。刘熙虽然是解放前的中央大学的教育系毕业,其实她的各门成绩都很出色,是个才女。她出身与耕读世家,从小就敏而好学。小学、初中,到后来读北京市立第一女子中学高中部,她的学业成绩都是数一数二。北平沦陷之后,她不愿当亡国奴,瞒着父母,与几个同样高中尚未毕业的同学结伴,一路颠沛流离,从沧陷区冒险偷渡黄河,辗转来到大后方的陪都重庆。1944年2月她参加当时的教育部在四川白沙镇举办的大学先修班入学考,就是第一名,这也是让同时应考而得第四名的黄信对她产生惊奇,使他改变“女子无用”想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大学先修班刘熙成绩优异,学校就直接保送她进入了当时的中央大学教育系。所以对于中学的各门课业她都精通熟悉。她做事从不轻忽随便,做了就一定要做好,这是她的一种追求。因此她办事非常认真,常常利用课外时间辅导学生,一心扑在教书上;她讲课生动到位,课堂应变能力很强,善于课堂生成性教育。
   1958年的一天,上课铃一响她就开始有声有色地进行了数学讲述分析,她的精彩讲述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大家都专心地听课,教室里很安静。忽然,她听到有轻轻的说话声,她顺声看去,发现坐在教室右侧第一排的陈乃立正在与同桌议论。陈乃立当时个子小,坐在右排第一桌,平时一直是很专心的,成绩也不错,今天怎么会开小差?她从传到耳中的零星语言就判断,他们是在说她今天穿的鞋子,应该把他的注意力拉回来。刘熙突然把一句话讲完,对着陈乃立说:“陈乃立,你为什么研究我的脚?”此语一出,同学们立即哄堂大笑。而在同学们一阵笑声过后,刘熙就转入到数学讲解之中。同学们全都专心听着她讲说,看她在黑板上一步步的演绎,领会和理解着……陈乃立虽然感到不好意思,但是并不尴尬。因为这个批评是在太委婉了。她没有训责“上课不要讲空话”,而是把闲聊说成“研究”,把“鞋”转义为脚,多含风趣幽默之感。陈乃立很快就进入听课中去,并且分外专心。
   刘熙老师在讲课之间,根据课堂变化,没有什么思考,就这么信手拈来,这样一句风趣的问话,正是她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在瞬间迸发的火花,正是她灵动快速生成教学的反映。后来成为浙大教授的陈乃立,把这句话作为课堂风趣的范例,不但自己获得了很多教学的启发,而且还作为范例传达给她的学生:他还把这句话作为警句,“懈怠时促我奋进,走神时促我专心。它伴随着我闯过了一个个人生的激流险滩。”而这个班的学生四十年后依然对这句话还记忆犹新,感受深沉。
  
   二
   一个真正的教师,总是把学生的事作为重心,了解、理解、关心、体贴、开导学生,想方设法为学生解决难题。刘熙就是这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她就会在晚上或星期天,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他们无偿补课,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她也总会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
   刘熙家里用的一个黄底红花的破脸盆,却记录着一个美丽的故事。1955年初秋的一个星期天下午,刘熙像往常那样来学校东边老校长楼后面的老井洗东西。却看到井旁一个男同学和女同学在争说。两个同学争得脸红耳赤,但还没有完结的样子,那男生正是刘熙班的学生,她就向两位问知情况。原来那个男同学出于好心,帮助那女同学用脸盆到井里打水,不小心把脸盆底部和盆沿的搪瓷漆给碰脱了。女同学看到自己折纸黄底红花的新脸盆碰出了斑斑块块的黑疤,很是难受。那时候大家都很穷,一只脸盆也很珍惜的,因此那女同学要男同学赔。男同学哪里赔得起,只有急着说明,请求原谅。女同学流出了眼泪坚持着要陪……刘熙听了,就说那这个脸盆就陪你新的吧。刘熙就去买了一只同样的新脸盆,代男同学赔了那个女同学。女同学高兴地去了,男同学感激地说着也离开了。一场纠纷就解决了。刘熙把那只损坏的脸盆拿回家,自己动手在碰起黑斑的地方涂上厚漆后就自己使用。宁愿自己受损失,也不让学生受委屈。后来她无辜被打成右派,贬到六横、小沙、马目等地,这只脸盆作为家里日用之物,陪伴她度过坎坷苦难的岁月,自然那脸盆又增加了层层的漆疤。
   这种宁愿自己受损,乐于帮助别人的行为,在她刚在南京大学教育系任教时就表现出来了。当时她的丈夫黄信1948年8月19日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而被捕,这让她对当时国民党黑暗有了进一步认识。所以她一方面为拯救黄信等奔走找人,一方面把全部薪水,买了食物送进监牢里,给所有被捕的同学维持营养,而自己吃的很差,马马虎虎填饱肚子就算好了;同时配合同学们的营救委员会组织了家长营救会。后来丈夫黄信虽经地下党营救出狱,但在南京已无法立足,遂经地下党介绍去浙江参加金萧支队,在四明山一带与国民党部队打游击时,刘熙就在地下党领导下从事组织宣传及统一战线等工作,还冒险在自已宿舍掩护藏匿遭搜捕的地下党组织一负责人,博爱之心可见。
   就是被贬到乡村时,她依然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去关怀学生。虽然她当时的工资降到了42元,家里还有几个孩子要养育,大儿子读书,不能光着脚去上课,那穿的鞋子一只就补了17块补丁。可是她宁愿自己节俭生活,艰辛度日,不吃教师菜,而吃学生菜,但依然尽心帮助学生。有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缴不起学费,她到时就替他们代缴上;看到学生冬天单衣单裤还打赤脚,手上脚上长满了冻疮,没衣穿,她就把自家孩子的棉衣、鞋子送给他们穿。当时她教的初中班,也有部分学生住宿,而学生住宿的是大寝室,十几个人一个寝室,有一两个孩子晚上不安分,就会影响一批学生的睡觉。于是晚上她就把两个不够安分的学生带到自己宿舍让他们睡。她家的宿舍本来就很挤,他让学生睡好,自己跟女儿就挤在小床上睡。学生寝室安定了。学生晚上睡得好,白天上课精力充沛了,她就感到满意了。她到马目中学工作时,有她的学生读大学后经济困难,她得知后,还数次寄钱给他。
   因此他教过的学生对她印象很深。很多学生后来一直去看望,像木马哪位她在马目中学时资助过的学生,工作后常带礼物来看望。1955年进定海中学高中读书的周明智,2011年回忆起当时的舟中学习时,激动地说“高中第一学年,班主任刘熙老师。她是位精明能干的数学教师,解放前夕南京大学毕业,个子不高,教数学相当出色,对同学关心又严格。胜过自己的母亲。我是班长,非常敬佩她为人耿直,教育很有方法,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但一年后我再也没有见到她,不知道她的去向。2005年我去拜访她,才知道她被错划右派,吃了不少苦。这种对人才的伤害杀戳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因此,在她晚年,常有从前的学生提着礼物前来看望,也有许多当年的老同学从全国各地赶到海岛来探望。200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李芳等老同学来舟山看望她,临别特意坚持要留一万元钱给她,说是感谢她在南京大学工作时接济过他们。人们说起她,总是感叹不已,尊敬她的人格,佩服她的学识,感叹她的人生坎坷。
  
   三
   是的,1957年10月10日,她在反右学习中被错划为右派。除了家庭出身是资本家兼地主外,把她打成右派的所谓反动言行是:“她对肃反政策抱不满。她认为会使好人遭冤枉,扩大个别错误的缺点。”“他与右派共鸣,说‘党员干部不称职’。批评前教导副主任,是党员‘唯唯诺诺’,只是对党忠实,工作拖拉,不虚心求进步……”1958年4月16定海县县委审批决定她的工资由原来的教师5级(81.5元)降为8级(55.5元)。1959年9月她被贬到六横中学,她就带着女儿到了六横,她依然认真教书,关心学生。六横中学校长感到刘熙是无辜的,就打报告要求摘取刘熙右派帽子。1961年9月,受到上级批准,摘去了她的右派帽子。
   1962年3月调到定海临城四初;1966年2月,她调到小沙中学;1968年又调到马目中学;1975年8月调到洋岙中学任教,直到1979年2月退休。
   在这样的过程中,她的历史和右派的问题一次次被翻出来,按批受斗,受尽苦难。文革时,她被从宿舍赶到食堂边上的一个工具间住宿。每天晚上写思想汇报,每天吃饭的时候,前面和后背挂着一块写着“黑帮分子刘熙”牌,站在食堂里叫“我是黑帮分子刘熙”。后来老用餐的人们看不下去,就在食堂里贴了一张大标语:“禁止黑帮分子刘熙在大厅吼叫!”她才得以中止。不再让她上课了,她给学校放过牛,打扫厕所、食堂,为食堂挑水,她每天早早就得起来烧火、洗菜,早、中、晚需挑井水灌满供师生洗碗淘米的大水缸。他的二儿子见个子矮小的她挑水踉踉跄跄,特别是经过两道门槛时十分吃力,就帮母亲抬水,结果她又被增添了一条“逃避劳动改造”的罪名。她就坚忍苦干,从开始的半桶水到后来就能挑起一担水。一次,她端着一大摞滚烫的刚取出的饭盒(当时学生蒸饭,生米饭盒需一盒一盒放进高高的大桶蒸锅,蒸熟后再取出来),饭盒突然倾斜,她生怕饭倒翻就用手臂去挡,结果手臂烫伤了一大片。她过去没有干过农活,做过重活,她都干过,寒冬时凌晨,她去冰厂挑过冰。她用坚强意志去经受劳动的考验。
   一次,小沙街上开批斗大会,她照例陪斗,结果整个批斗会就打她一个人,被打得在台上翻来滚去,回来后她倒头便睡着了,第二天照旧扫地冲厕所。有人问她,她说:“我又没做亏心事,当然吃得下睡得着。一点皮肉痛怕什么,工作不做了啊?”她不求人帮助,更不会向困难低头。
   她觉得人的尊严就是要自己努力去战胜困难而不是靠别人的救助。她的困难生活,在她到四川读大学就开始了。从北京到四川的一路奔波。边读先修班贬代课解决生活来源,为了自力更生,先修班保送她上中央大学时,她填报的志愿就是能够提供点伙食的教育系。1945年夏天,她的弟弟一个人偷偷从北平跑到重庆,指望投靠姐姐在大后方找块立足之地,可她只是个自顾不暇的穷学生,哪有能力照顾弟弟?姐弟俩每天有一顿没一顿的,经常连稀饭都喝不饱。当时跟她正谈恋爱的黄信就真心地送钱给她,并且说明他的动机,但是她仍然严词拒绝了,她对黄信说,宁愿和他绝交而不愿接受他的援助。使得黄信更加佩服她的坚强,感情就进一步发展。她父亲开始时反对她跟黄信的恋爱。后来得知他们结了婚,有了孩子,生活很困难,1946年父亲就托人给他们带来了一些钱,她却坚决把那钱退回去,认为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样的家庭生活就该自己挑起担子来,承受艰难,不要别人的怜悯。这是人格,是尊严的一种显兆。
  
   四
   她有句名言:“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浪费自己的时间就是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杀。”
   她一生与教育打交道,特别嗜书,也特别希望子女们多读书、多学习。由于她的问题他女儿、儿子都受到到牵连,连书都不能读。她就教育子女,要挺直腰背,珍惜时间,认真读书,艰苦努力。她的二儿子去宁夏插队时,正是文革停课闹革命时,临行,她嘱咐儿子:“你到农村后也要想办法读书,哪怕当一辈子农民,将来也需要文化的,因为社会总是要发展的。”在以后的书信中也是反复这样提醒。恢复高考后,小学毕业的儿子考取了大学,这与她的教诲是分不开的。她的女儿不能上学,觉得读书无用。她就引导女儿读书。对女儿说“没有废物,只有废人,那就是不自己苦干奋斗的人。”女儿懂事后,通就刻苦自学,苦读中医自大,获得学业。
   1979年1月舟山地委发文为她平反,指出:“刘熙同志没有右派言论,应予改正。恢复政治名誉,恢复工资待遇。”然而这二十多年的苦难折磨如何抚得平。然而,她是开朗明智的,把目光看向前方。因为对她来说书就是生命。她退休后还是喜欢看书。当时孩子们给她送去电视机,期望丰富她的晚年生活,但她以保护视力为由从来不看,把电视搬到保姆房里去了,可她经常借助老花镜和放大镜看书。就是半夜醒来也看书,直至临终前一天还在看书。
   她退休以后,舟山地区教师进修学校聘用她任教。她就又斗志昂扬地开始了工作。她一到学校工作,学校就通知她参加教育学院的教育理论培训学习班,而这个学习班是3月份开始的,她迟到了一个月,为把落下的课程补上去,她就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请教。学习非常认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课外再好预习、复习和核对笔记,甚至背诵某些重要内容,勤奋好学,一丝不苟,并参加班组一切活动。学习结束,学院从班组到党支部到院党委给她评价很高:“该同志人老心不老,。虽然因为客观原因迟来一段时间,但是学习努力,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加班加点,及时补上所脱的课,而且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开动脑筋,刻苦钻研,发言积极,分析深刻,学得主动、虚心,生动活泼。同时积极锻炼身体,参加劳动,不怕累,不怕脏,二个月的学习表示人虽退休,思想并没退休,热爱教育事业,决心为四化做贡献。”
   她依然怀着本初的心愿,像冰山雪莲,经受了严冬冰雪,更加散发出亮丽的本我光彩。
  
  
  

共 554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冰山雪莲花生长在高高的雪山之上,具有冰清玉洁的意思,象征着高贵,顽强,可遇不可求的意思,本文中刘熙老师一直以“愿学冰山雪莲花”作为座右铭,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她用自身的行动去证明了一切,无论是在生活中经历的苦难和不幸,还是在教学中遇到的困境,她都坚强乐观的面对,用博爱的胸襟去呵护、教育学生们,她对待工作,非常敬业,认真努力,教学态度严谨,她用母亲和老师的双重角色去教学,讲课生动有趣,课堂应变能力强,深得同学们喜欢,在同学们眼中她不仅是一位负责的好老师,更是一位可亲可敬的母亲!虽然命运不公,但她像冰山雪莲一样顽强挺过来了。同时在那个封建迷信的年代,她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女子无用”的观念,捍卫女性的权利和价值。此文可以说是一篇人物传记,朴实的语言,流畅文笔,蕴含深刻的意义,全文充满激昂的气势,这样的老师身上散发了满满正能量,感染众人,诠释了教师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讴歌了教师高尚伟大的品德。佳作力荐共赏,感恩赐稿!【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1-21 15:26:14
  “她依然怀着本初的心愿,像冰山雪莲,经受了严冬冰雪,更加散发出亮丽的本我光彩。”给人积极鼓励,做人不要忘记初心,无论遇见什么困境,相信只要坚持就会熬过去,无论遇到什么诱惑,都不要忘记做人的良心和本质。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1-21 15:27:57
  一位令人敬仰和爱戴的老师,一位值得所有人学习的老师,一位用自身行动去捍卫女性的地位和价值的老师,一位在教育事业上呕心沥血的老师,值得大家尊敬和学习。感恩老师分享佳作,感恩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期待老师更多佳作,祝您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2 楼        文友:心梦王水        2017-01-22 16:55:04
  谢谢 编辑辛苦了 祝冬安!
3 楼        文友:何叶        2017-01-21 17:54:48
  欣赏佳作!感谢老师投稿晓荷社团。祝好感谢!
何叶
回复3 楼        文友:心梦王水        2017-01-22 16:55:32
  谢谢 祝心想事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