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荷塘】永远的托尔斯泰(赏析)

编辑推荐 【荷塘】永远的托尔斯泰(赏析) ——再读《复活》,为玛丝洛娃的爱情称颂


作者:天水一江 秀才,2518.2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95发表时间:2017-02-03 12:07:06
摘要:看到这里,不得不为玛丝洛娃称颂,为作者称颂,艺术形象战胜空洞的说教,画龙点睛之笔完成了人物的最后塑造,使之脱颖而出,熠熠生辉,这样的玛丝洛娃才是“复活”了,真正地复活,是作者为她找到了一条合情合理的归宿。

【荷塘】永远的托尔斯泰(赏析) 对托尔斯泰作品的喜爱,使我又一次翻开了他的《复活》。记得第一次看它是在十年前的一个夏天,读着它,忘记了酷暑带来的炎热;第二次品茗阅读时已过去了五个春秋。总以为两次相阅已读懂了它,可是,最近难得的假日再次翻阅它,掩卷沉思后却有着新的感悟。
   《复活》中的女主人翁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笔下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女性,毋庸置疑,她也是书中真正复活的人。马丝洛娃有一颗向往幸福、生机勃勃且善良美好的心,其艺术形象丰满生动,令人难忘。可是,关于她的爱情,似乎早已盖棺定论:她因为爱聂赫留道夫,但是为了他的名誉和地位,她却牺牲自己的爱情,嫁给了政治犯西蒙松。持这一观点的人应该不在少数,且我也这样认为。可是,这种观点是否符合这篇名著的艺术形象,玛丝洛娃最终究竟爱谁?我想,这一点对本书的意义至关重要,玛丝洛娃对爱情的最后抉择关乎到“复活”的精髓。
   《复活》作为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节的基础是一个真实案件,它讲述了这样的故事:贵族青年聂赫留道夫,当初纯真向上,曾经对生活和生命充满美好期盼,后来在上流社会的大染缸中浑浑噩噩,堕落于花天酒地。他在姑妈家做客,寻机诱奸了姑妈的养女、单纯美丽的农村姑娘玛丝洛娃,以至她后来沦为妓女,在长达八年的生活中堕落下去,而当她被诬陷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面对他曾经伤害过的玛斯洛娃,他再也不能心安理得了,因此不敢直视她的眼神。似乎是灵魂的反省,他面对眼前两个形象,一个是当初的少年,现在成了一个漂浮在上流社会中的“老爷”,另一个是下贱的“窑儿姐”,遭人唾弃和垂怜。涅赫留朵夫此时感受到自己就是使她破罐破摔深陷泥潭的男人,灵魂背负着沉重的罪恶,受到良心谴责的他决定赎罪,于是,他为她的罪行一次次奔走申冤,上诉失败后又陪她去苦寒之地去流放……
   过去,我一直这样理解:玛丝洛娃从此刻起重又爱上了聂赫留道夫,并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而牺牲爱情,去和一个革命党结合,随他远走天涯……
   玛丝洛娃后来是不是真得爱聂赫留道夫,这个问题必须得搞清楚。正如心灵的复活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即使在当代,许多人也许正为了物资或者其它貌似重要的东西,悄然埋葬着自己的一些美好的感情却毫无所觉,在这种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复活》这样的作品来唤醒沉睡的心灵吗?
   说回到书中的法庭审判前,玛丝洛娃对聂赫留道夫的感情经历了一个由爱到恨的过程,但后来是否又爱上他,却没有这么的简单。由于聂赫留道夫一次又一次的探监,真诚的忏悔,一次次为她和无辜的蒙冤的犯人奔走上诉,她的心灵的确是受到了震动,对聂赫留道夫的感情也起了变化,即便如此,饱受了人世辛酸的玛丝洛娃,在她那伤痕累累的心房里,在她那被愚弄被玷污的感情世界里,再怎样也不可能简单地用一个“爱”字来概括了。作者托尔斯泰之所以伟大,之所以成为文学巨匠,就是他在把笔端深触到人物内心的时候,总是善于深入地挖掘细腻地剖析那复杂与矛盾的心理,那隐蔽最深的思想内涵,都在他的笔下抽丝剥茧,层层展现。
   聂赫留道夫第二次去探监时,提出要和玛丝洛娃结婚,以此赎罪,可玛丝洛娃气得脸色大变,像火山爆发般,对着毁掉了她的青春、信仰、爱情把她推向绝望深渊的人,愤怒地控诉道:“你打算用我来拯救你自己……你在尘世的生活拿我来取乐还不算,你还打算在死后的世界里那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那副肮脏的肥脸!”这字字血泪的控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作为一个底层女性对当时贵族老爷的憎恶。当聂赫留道夫走后,玛丝洛娃的灵魂进行了痛苦的搏斗,因为他的真挚一次次打动着她,当他第三次来探监时,她对他的称谓都发生了改变,亲切地叫他“德米格里.伊凡诺维奇”,这个称呼是十年前她爱他时用过的,可以看出,这是她的挣扎,爱情有了萌动的迹象,可是,这爱情的萌动又促进了她灵魂深处的反思,尤其是一件事情的发生,让她明白了不可逾越的障碍。那是她在医院被一个脸上长满疮胞的医生调戏,尽管她奋力反抗挣脱了纠缠,可人们还是向她泼污水,甚至把她赶出医院大门,而聂赫留道夫知道后竟然也相信人们的传言,围绕着要不要继续为她做出牺牲进行思想斗争,后来尽管思想斗争得出一如既往的结果,依然要和她结婚,“那怕是形式上的结合也未尝不可”,而她从他漠然处之的态度上意识到他对自己是不信任的,终于看清了她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和作用,因此,她没有做任何辩解,“极力忍住呜咽”,将委屈的泪水吞到肚子里去。实际上,这时的玛丝洛娃才真正认清聂赫留道夫掩藏在正直、善良、赎罪的面孔下那副居高临下的施舍之心,以及他始终没能摆脱的贵族阶级所固有的自私、虚伪的本性。得不到他的爱,甚至连起码的信任都得不到,对她来说“比起她已经最后判决服苦役的消息来,更加使她痛苦”,她的感情骤起轩然大波,无论如何不可能去爱他了,如果说她对他还有一点儿柔情和依恋,那么,一旦当她有机会结识另一类阳光的人——政治犯西蒙松,和他志同道合,与前情分道扬镳,这便是最正常不过的了。托尔斯泰未用任何的语言,仅用自己的艺术形象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西蒙松和玛丝洛娃的结合,并非女主人翁的自我牺牲,更不是迫于无奈而将爱情转嫁到政治犯身上,以此解脱聂赫留道夫,其实,细读作品不难从玛丝洛娃身上发现,在赴西伯利亚的漫漫长途中,玛丝洛娃与他并肩前行,“她和新同伴们的交往,给她揭开了她以前一点也不了解的各种生活趣味。”觉得他们是“好的出奇的人”,“她明白这些人是站在人民一边反对上层人的。这些人本身就是上层人,都为了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特权、自由和生命,这就使得她特别器重这些人,钦佩这些人……”可以说,以西蒙松为代表的政治犯们,带给了玛丝洛娃巨大的思想跃进,使她从内心到外表,都发生了骤变,西蒙松在一路上是从对待弱者的出发点上帮助她、开解她,渐渐地,她从他那深蓝色的眼睛里放出的光彩中,领悟到了真正的平等、尊重,也深深地爱上了他。小说的结尾,玛丝洛娃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这意味着她砸碎了精神枷锁,为了光明、自由,毅然踏上了曲折坎坷的革命道路,她的价值观和西蒙松变为一致,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的命运、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切,她是西蒙松的同路人。看到这里,不得不为玛丝洛娃称颂,不得不为作者称颂,艺术形象战胜了空洞的说教,画龙点睛之笔完成了人物的最后塑造,使之脱颖而出、熠熠生辉,这样的玛丝洛娃才是“复活”了,真正地“复活”了,这是作者为她找到了一条合情合理的归宿。

共 26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托尔斯泰著名的小说《复活》畅销长达世纪之久。不知多少人读过这部经典。但真正理解分析的观点各有不同。作者的这篇赏析,是带着比较客观的观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值得肯定的思路明晰即:玛丝洛娃的遭遇鲜为人知地是被聂赫留道夫造成。在玛丝洛娃被受害之后,四处漂泊流浪,沦为妓女。在曲折而矛盾的圈子里,她又被陷害,造成雪上加霜。在她被送上法庭时,巧合的是遇到了玷污她青春的聂赫留道夫,这时的聂赫留道夫良心受到谴责,想借此机会赎罪,他的行为是否掩盖着固有的自私、虚伪的本性,通过反复的观察与思考,终于被玛丝洛娃看穿识破,最后的感觉不合适。玛丝洛娃被流放。流放途中,遇到思想品德端正的西蒙松,在西蒙松的眼神里,看到了光明与人间的美好。这让玛丝洛娃觉醒,复活不光是心灵的复活,还有政治的 觉醒 这带有一定的立场性 ,我认为比较合理的。那么,作者的观点:没有玛丝洛娃为了聂赫留朵夫的前途,而拒绝了他的求婚一说。这是比较合理的点评。这篇赏析是比较成功的。全文阐述有至,述说明晰,观点明朗,于情于理符合原文的基本原则。佳作倾力推荐共赏,【编辑:文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绮        2017-02-03 12:17:47
  一篇赏析 ,会牵动众多的读者,也会带着读者走出误区,能够更好地去阅读。
文绮
回复1 楼        文友:天水一江        2017-02-08 16:12:35
  文绮,编按辛苦,一江敬茶一杯!尽管这碗茶由于出远门敬得晚了些。
   谢谢精准的编按,或许这篇赏析深度不够,只是自我阅读后的一点感悟而已,能得到你的赏识,有幸了!
   提前祝你元宵节快乐,阖家幸福,诸事圆满!
2 楼        文友:文绮        2017-02-03 12:19:46
  能够写好一篇赏析,首先肯定作者是认真读了这本书,并且加以中肯的分析,欣赏作者读书态度与精神,更有阅读能力。
文绮
3 楼        文友:文绮        2017-02-03 12:21:29
  问好作者创作辛苦,为你敬茶,祝贺你成功写出这篇赏析文,谢谢你的分享。感谢赐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文绮
4 楼        文友:天龙        2017-02-03 22:14:50
  祝一江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2-11 17:53:39
  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6 楼        文友:王博        2017-03-10 02:06:25
  天水一江先生说得有理:若说涅赫留果夫爱玛丝洛娃,那也是种过期变质的爱。爱情自有她自身的逻辑一一两个人同时互爱的爱情才是真的爱情,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同时这个时间概念,爱情是有时效性的,爱的双方必须在同一时间段里相互爱慕才叫真爱。任何超前或者滞后的爱都是变了质的爱。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也没有永恒的爱情。那种永恒之爱只是人们对爱情寄以美好期望的愿望而已,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即便涅赫留朵夫在玛丝洛娃冤枉入狱之后不是居高临下而是真爱她的话,这种爱情也是变质的爱情一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是涅赫留朵夫一手造成的,他又回过头来去爱她,这正如一个人故意将一个人推倒后又将他扶起来一样,这是一种故作姿态?,这是一种娇柔做作,说到底这是一种假惺惺的令人生厌的虚伪的做派,这跟真正的爱情扯不上一点关系。真正的爱情始终不变,即使期间会发生一些磨擦和误会,但双方互爱之心决不改变,这种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除此而外,都是假爱。故人们常说:真爱难觅。托尔斯泰之所以要这么写,这与他的贵族地位和思想烙印是分不开的,与他娇柔造作故弄玄虚的文风是分不开的。他在监狱里了解到的女“犯"的情况并非如他所写的这样,实际上女主人公已在狱中因患伤寒而死去了。如果老托按事实来写,就只能说明他是为男主人公的“”复活"而写这个《复活》的。他非常清楚,他若这样写一定会招来真正的读者的非议。所以他要画蛇添足,进行“艺术"的再造,他的这种再造无疑是违反生活实际与爱情逻辑的,故而是虚假的娇柔造作故弄玄虚,拒离真正的文学相拒十万八千里,老托是我看过的最恶最假的作家。他的东西都是扭曲变形了的反人性的东西,他的伟大是被吹出来的,因此只是“伟大"而已。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