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仰望星空的老枪

精品 仰望星空的老枪 ——序李延林诗集《诗意地生活》


作者:高山雪鹰 童生,84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73发表时间:2009-09-27 11:04:18

我从来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来到了仰慕已久的湖南,接受湖湘文化的洗礼,而且一待就是三个月。在这一个月中,昕孺兄带着我不停地与文朋诗友聚会、聊天,以前也许我们只知道彼此的名字,或许零星地读过对方的一些作品,但因为诗歌,因为文学,在热情中我体会到的更多是爱和真诚。我在一次又一次地说谢谢,但我知道他们不需要。
   认识延林兄是因为诗屋,那时候他叫老枪59461,我们交换过诗集,读过他的《撕开夜的烟盒》。他知道我在湖南,盛情邀请我到郴州,并告诉我他要出版新诗集《诗意地生活》,嘱我写点文字。在见他之前,我沿着诗歌这条路,走进这位同行、和我一样爱诗的兄弟。我想这也是一种缘分。
   看了延林的简介才知道,网名用老枪是因为他曾经是一个军人,和枪有很深的感情,而59461是他部队的番号。知道这一点,我似乎找到了破译他诗歌的密码。这就是他的军旅生活、军人情节以及品格、素质。部队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就是“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我就属于那种后悔一辈子的类型,非常迷恋军营,可因为视力和成绩的原因,这个梦在高中毕业那年就彻底破灭,无奈之下,踏上去西藏的路,体味极地中的“军人生活”。在更多是荒凉的高原,先后认识了一些部队朋友,还为部队修建过苹果树,在部队住了半个月,间接地体味了一下军旅生活。在延林的军旅诗歌中,我再过了一次军旅瘾。在这里,我想引入“狼性”这个词,并以此为线索来解读他的军旅诗歌。“狼性”是军人最起码的素质,也是湖南人性格的真实写照,“无湘不成军”可能就源于此。“这是让青春沸腾的季节/我听见骨骼涌动的声音/那神圣呼唤/那汹涌步履/红色的阳光在年轻的脸庞/微笑放下难舍的牵挂/让军服包裹强壮的身躯/在雄伟的队列挺拔”(《好男儿当兵去》)这是热血青年对祖国的爱,是青春的主旋律,豪言壮志跃然纸上,让人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狼的性格注定是孤独的,军队是培养狼性的地方,这是军队的性质决定的。对敌人必须冷酷无情,因为战争是残酷的。和平下的军人更不能丧失这种狼性,因为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仍然而且将长期存在。丧失狼性对军队和民族都意味着灾难,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部队生活是严肃的,也是枯燥、孤寂的,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2004年大年三十,和领导去一个海拔4800米的雷达站慰问的时候,20多个战士围在一个电炉旁轮流看一本过期《读者》杂志的情景,我想延林在贵州大山里的军旅生活应该比此好不了多少,但军营生活也是丰富的,《军营里的男子汉》就给我们描写了这么一群可爱年轻人无奈而又有滋有味的生活。“吐段天南海北的话题/逗阵雄性的粗犷”“我们爱用蓝球/把周末的傍晚叩得红彤彤/爱看各种书刊/做着各自的梦/爱大声地喊歌/”“我们学着情侣的姿态/挽着哥们的手来曲探戈”。这种特殊的生活融入了每个军人的生命,也造就了军人狼性的另一种表现,那就是团队协作精神和血溶于水的战友情。“队长浓厚的山西口音/如汾酒的气味/那夜在灯光球场/醉倒这群新兵”(《保管队姚队长》)“那弹壳做的风铃/刻满你们的声音/在风中谈笑/而不变的身影/这时总站成队列/阳关道上朝我默默注视”(《想念战友》)。从这两首诗歌,我们知道那段日子已经深深地刻进青春永恒的记忆,什么时候翻出来都是那么亲切温暖。《告别军营》是难舍难分的,以前我总不明白为什么老兵复员前会抱着战友放声地痛哭,现在我似乎明白了“男人哭吧不是罪”的道理。《雪鹰》、《长征》和《八一老兵》想告诉我们的是:在战友中间,这个战友不仅仅是和我们一起生活过的老兵,他们是军人这个群落,一些人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一些人生活的依然十分艰难,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忘记他们,他们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及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是为了我们的幸福和安宁。在我们每一次庆祝的时候,别忘了和他们干杯,这也是狼的又一个性格。很多军人专业复员到地方后在事业上非常的成功,这与其身上的狼性是分不开的,延林也许也是这样的一只“狼”。他在军旅诗歌中不断对“狼性”回归的呼唤除了军旅生活是他回不去的记忆之外,体现更多的是军人和文人的责任和使命。
   城市不是狼的家,它们的家在草原和大山之中。城市是人类为自己修建的囚笼,狼性的丧失是必然的。有人说,现在的人活在一个虚无的世界里,一没有信仰,二是匆匆忙忙,三是文化缺失。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个人认为,信仰不是到寺庙里去诵经拜佛,神帮不了你任何的忙;人注定只是一个过客,匆忙之中总会有停下来的那一刻,在路上千万别忽略了的迷人的风景。文化的功能不是实用和谋利的工具,而是让灵魂高尚。我注意到延林的诗歌中有这样一种对立,那就是城市与农村(自然)。《在陌生的城市》、《下岗的姐姐》、《人行道上的一棵树》、《城里》等描述的是城市的冰(凉)冷(漠)、秩序化以及标准化。而《农村》、《山沟的五月》、《稻穗》则散发着乡土气息,浸透着浓浓的乡情。我不想过多地批评城市的生活,因为这也是一种人生。延林诗歌中的乡村题材准确的说是一次次回望,和他在部队、在异乡里无数次的回望故乡一样,是一种离开后的抵达,无法再次到达终点。在他写城市万象中,也一次又一次表达了这种渴望。“那轮浸泡过唐诗的月/被剪成一张张票根/在拥挤的驿站/总是错过归期/成为案头/翻来覆去的日子”,也许这首《乡愁》是每一位游子情愫的真实写照,但我们清醒地知道,故乡是回不去了,我们只能一次次放飞灵魂,让灵魂带着我们的心回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性的回归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狼性的回归,回归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从而诗意地生活。当然,人性的回归还包括对生命的尊重和支撑我们生命的爱,在延林的诗歌中也流露出这一点,我想是智慧和追求真善美的不懈努力让他的诗歌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可可西里》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可可西里”在蒙语里是美丽少女的意思,本来是藏羚羊的家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利益的驱使下,却成了藏羚羊的坟墓和生态灾难的代名词。“寒冷是可可西里/无法褪去的衣裳/唯一的温暖是藏羚羊泪水/渗透的无奈/偶尔传来的冷枪声/冲毁动物和谐的家园”,寒冷、无奈、冷枪几个冰冷的词语混合着藏羚羊带着余温的眼泪,让人不由得不去怜惜这脆弱的生命、草原的精灵。
   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实用性文化。儒家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奴化”,“奴化”的结果就是狼性的丧失,生存力、竞争力、享受生活的能力下降。在这个物质利益至上的时代,诗意的生活需要勇气和毅力,因为诗意的生活太难。对于延林来说,这一点更难,忙不完的工作、推不掉的应酬还有这样那样的诱惑,但像握枪一样,自从爱上了诗歌,他就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灵魂的高尚。那就是留一点时间给自己,给自己的灵魂、给诗歌,用诗歌记录自己与灵魂、和世界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香烟是他最忠诚的战友,于是他把香烟也一次次地揉进他的诗歌,让我读起来都有一种烟的味道和咳嗽的声音。
   一个民族总要有些仰望星空的人。无疑,延林是这样的一个人。面前的这些诗歌虽然只是他仰望星空的累累硕果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我在他的诗歌中看到了星空的美丽,也希望我们民族有更多的人仰望星空。
   是为序。

共 28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主人公对文学对诗歌的爱是那样的真挚而浓郁,作者用诗来说人,用人来说诗,谨慎的文笔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编辑:柳絮如棉】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927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邬海波        2009-09-27 11:27:45
  一个民族总要有些仰望星空的人。无疑,延林是这样的一个人。面前的这些诗歌虽然只是他仰望星空的累累硕果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我在他的诗歌中看到了星空的美丽,也希望我们民族有更多的人仰望星空。
   精辟。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2 楼        文友:柳絮如棉        2009-09-27 11:54:37
  很不错的一篇!
人生就是一场修炼!
3 楼        文友:无奈的飘荡        2009-09-27 20:30:19
  看得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来源于熟读百卷,问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