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希望】石磨的智慧(散文 )

精品 【柳岸·希望】石磨的智慧(散文 )


作者:醉里清风 举人,5450.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70发表时间:2017-02-09 12:40:57

【柳岸·希望】石磨的智慧(散文 ) 在村庄里,唯一能够解读生活的物件只有石磨。
   生活是什么?石磨自然懂得。乡下人的生活无非就是一段风雨兼程的历程。他们走的路越拉越长,经的事越聚越多,光阴也就汇成了一段有关五谷杂粮的历史。石磨住在村子里,它谙熟五谷杂粮的生存脉络。一颗种子躺在袋子里的时候或许还不能被称为粮食,它必须经受风雨洗礼,沐浴阳光晨露,在田野中完成蜕变,最后修成沉吟的智者,把满脑的智慧交给庄稼人收割。粮食是庄稼人收割的智慧,面粉才能保证他们饿不死的日子,日子是围着石磨转动的。在村里,老石磨就是大肚量的乡下汉子,它把金灿灿的粮食吞进肚子里,一粒粒嚼碎,吐出白花花的面粉。石磨尝过五谷,尝过百味,这其中的辛酸苦辣何尝不是庄稼人的生活。
   在过去守望的岁月中,石磨研读了很多。它知道,村庄蜗居在黄土旮旯中,空气中颤抖的炊烟是她孱弱的呼吸;大山的胎腹高高隆起,孕育是她永远也完不了的使命;河流自西向东横亘而来,带走些许黄土,留下层层泥浆,流动是她演绎的哲学;麦苗在河川里张望,以一个静悟诗人的姿态环顾四周,参悟是长生天给予的恒定系数。有山有水有庄稼的地方叫做村庄,村庄是人的村庄,人围着日子转,日子是圆的,磨盘也是圆的。有了一盘老石磨的守护,才有了村庄清水一般的岁月。
   其实,石磨是村庄里年龄最大的老者。在历史发展的版图中,历来是有了人的聚居才有了村庄,粮食无疑是拖住先人脚步的凭证。在蛮荒时代,庄稼只是一株可以下咽的野草,和荒原中的蒿草一般无二。石磨懂得品味,它知道细嚼慢咽才是生活的滋味。它用粗细的磨牙将日子细细的咀嚼品味。嚼着嚼着,苦就成了甜,涩就成了香,脚下的弯路也会平直。就这样,石磨把满腹的哲学尽数传授给了人类,人终于做了大地的智者。石磨依旧保持沉思的姿态,安居在古老的乡村里,从不表露它作为智者的行径。
   哪个村庄没有一盘饱尝沧桑的老磨?在过去的岁月中,石磨作为一种象征一直存在于乡村这个舞台上。象征什么呢?象征天,也象征地,更象征天地万物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则。老祖宗的智慧不容置疑,他们洞悉了自然万物的生存之道,因此而创造了可以诠释一切的太极图。要我说,石磨真正是老祖宗智慧的衍生物。你瞧那两片磨盘不就是天与地吗?天罩着地,地望着天,不停地转动着,万物也在这样的包容中循环。有虚有实,有动有静,石磨的存在似乎更好地诠释了太极的真谛。
   因此,乡下人早有一个比喻。他们说村庄是沉睡在大地上的巨人,蜿蜒的河流是它的经脉,高高隆起的黄土坡是它的肚腹,老井是它明净的眸子,石磨则是村庄品味生活的巨齿。石磨的转动就是在品味生活的五味杂陈,吞进去的是生活,吐出来的就是日子。我时常会盯着老家的石磨陷入思考,臆想石磨中正在发生的一切,看它凹凸的巨齿间隙流出白花花的面粉,又毫不留情地把麦皮弃之一边。终于,我从一盘石磨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哲学。所谓生活,真的是一段取精去糙的修行之路。多少人在生活中蜕变,更在生活中成长,把所有的快乐和苦难吞到肚子里,最后丢弃了什么,又留下些什么,或许只有自己知道。石磨当然猜不透人的心思,它只有一味地诠释,对于此从来不敢有半点懈怠。
   庄稼人的生活沉重而且枯燥,一生中的走走停停,总也离不开脚下的土地;几十年的兢兢业业,为的可不就是那一把活命的粮食。土地是乡下人的舞台,粮食才是他们的信仰。在我的村庄,老早就流传着一句谚语:“出门靠车子,进门靠盘子,种地靠黄牛,吃饭靠磨子。”凡是能和土地沾上边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凡是能和粮食接触的物件都充满了智慧。或许我们可以说,石磨是庄稼和面粉之间的一条隧道,它是庄稼人一生中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块石头,石磨自有其独到之处。它的外形厚重、呆滞,依然保持着石头的潜质。当搭上手的时候却不是看到的这般沉重,它灵活而且好用,推起来毫不费力,这一点却是充分发扬了它作为一盘磨的优良传统。或许这就是老祖宗把它名之为“石磨”的原因吧。石者,质也;磨者,搓也。人类一直遵从“民以食为天”的训示,恒古不变。他们从粮食中得到的智慧不断集聚、发散,才有了现在像石磨这般使人怀念的老物件。
   我家窑里的石磨已经传了两三代,破旧得如同乡下老汉的门牙,它传到我这一代手里算是彻底湮灭。这盘磨起初只是一块躺在河道里经受风吹日晒的石头,和河道里其他石头并没有多大区别。听祖父讲,太爷花了很大一番功夫才背到现在的老窑中,又经过几天几夜的敲敲打打,把这块石头变成了磨盘。有了磨盘就有了生活,以后的岁月无论是清是苦,只要磨盘还在转动,日子就有盼头。这盘磨养大了祖父,也养大了父亲,而我则是第一代从磨眼中闻到麦香的人。穷啊,上几辈的庄稼人谁见过白面馒头呢,这些都是梦里边才能见到的稀罕物。
   我的村庄坐落在黄土高原上的穷山旮旯中,贫穷是她怎么也去不掉的烙印,是历史灌到她血液里的一颗毒瘤。小时候跟着爹娘上山下川,漫山遍野刨刨挖挖,不就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转动门前的老磨盘吗?我很馋,每年麦子打下来的时候总是缠着娘到老窑里磨面。娘也不说话,斜眼看一下那几袋少得可怜的粮食摇摇头,却也不忘舀出一斗,磨盘转几圈,白花花的面粉四溢而出。馒头的清香令人陶醉,我吃在嘴里,乐在脸上。我知道此时娘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再穷也不能穷孩子”是爹和娘一生秉承的原则。挨饿的年成里,千斤重的单子都压在了爹和娘的肩膀上,一家人都在张嘴等吃,谁能帮他们分担?或许只有这盘不会言喘的老石磨。
   石磨看清了乡下人沉重的生活,它默默地注视着,它只能注视。也许,它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经年的往事镌刻在凸凹不平的齿痕中,作为一条警示的名言训示某一个浪荡不堪的年轻人。当然,这样的人绝对不会从村庄里走出来,熬过苦难的人哪里还有放浪形骸的野心,“浪荡”只是他们心中一场遥不可及的梦。浴火逢生,绝地寻径,这是石磨在黄土高原上的庄稼人身上看到的唯一希望。
   石磨作为村庄的老者,早已看清了庄子里发生的桩桩件件。它看见爹和娘从山里归来,风尘仆仆,灰头土脸,却又顾不得回屋歇一口气,喝一口水,不得不转动石磨沉重的身躯。石磨当然也看见了一个乡下儿童顽劣的行径,在院子里扬起一把浑浊的黄土,像万马奔腾的沙场;追一只笨拙的老母鸡,扬言要让这只母鸡孵化刚从树窝里掏出来的鸟蛋;或是拉着母亲的衣角哭闹不休,吵着嚷着要吃一顿白面馒头。它不说话,也没有什么可说的。熬吧,熬出来的日子才有滋味。也许孩童们觉得爹和娘才是活命的粮食。而爹娘却知道,粮食是一颗一颗从土地中刨出来的,那些从石磨巨齿中溢出来的白色面粉,才能养出一个铁骨铮铮的乡下汉子。
   就这样,石磨以一个迎送者的姿态长卧在土窑中,迎来每一个归乡的游人,又目送每一个远行的年轻人离开故乡。唯一能够长久陪伴它的,或许只有那头蒙着黑布的倔驴,它作为石磨虔诚的信徒,昼夜不停地进行着膜拜的仪式。直到有一天,这头倔驴再也不能行走,变成一道美味的菜肴出现在乡下人的餐桌上。
   时光从来不会因为美好而有一刻的停留,日子匆匆向前,就像滴答的小雨。村庄里一直有老人逝去,也一直有婴儿呱呱坠地,轮回在这里一刻不停地演绎着。石磨见证了庄稼人在苦难中修行的历程,又送走所有人的青葱岁月。它把所有生存的智慧泼洒在这块贫穷寥落的土地上,自己的风烛残年注定要在冷风夜雨中度过。我想,不久后石磨也将湮灭在身下的黄土地里。
   我相信每一个物件都有一段被遗忘的路程,石磨在这样的路上越走越远。被野草淹没的石磨有些孤独,可是谁能把一块石头的孤独记在心里?或许此时的石磨依然没有寂灭希望的星火,它希望能有一天重新转动,为风尘仆仆远归的游人送去一盘热气腾腾的馒头,或是独自低头吟唱一首思念的歌谣。

共 30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乡村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里留存着岁月的古韵,坚守着族群的淳朴。任时日千般闪传万般腾挪,兜来兜去,最终都无法脱其窠臼,我们的源地,我们的根--乡村。文明从这里起始,文化从这里启程。山巍峨,水洒脱,都是造物主手中的造化。唯有乡村,是人类自己的努力。笔者的情思,寄身于乡村的石磨,用它“粗细的磨牙”道出农人生活的“辛酸苦辣”,从而“把满腹的哲学尽数传授给了人类,人终于做了大地的智者。” 石磨,在笔者的眼里,“象征天地万物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则”,象征“民以食为天”的训示。自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这个物种就无时无刻不在为生存而奋斗。艰苦的磨砺,使人类有了坚韧的品质,更有了智慧。乡村古老的石磨,还有更古老的石磨祖宗,就是一切的一切的见证。“石磨看清了乡下人沉重的生活,它默默地注视着,它只能注视。也许,它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经年的往事镌刻在凸凹不平的齿痕中”,当然,历尽艰辛,石磨更愿意看到的,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社会在发展,物欲横流,灯红酒绿,如果源地的住民,仍有一个“贫穷”死套在头上,世界再流光四溢,又有什么值得炫耀? 勿忘初心,不只是政治上的事情。人类的初心,更应该重视:摆脱贫穷,丰衣足食。用古老的石磨,寓意深刻的道理,这,也就是笔者的初心。好文,力荐读赏。【编辑:若水一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211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2-09 12:44:59
  石磨无言,却把智慧和希望传给人类。让贫穷远离我们。致谢作者,您的赐稿,给《柳岸》添色。
我思故我行
2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7-02-09 22:00:28
  石磨见证了村民生活的境况,作者从石墨中感悟人生。祝愿祖国越来越昌盛富强,再也没有贫穷的村落
3 楼        文友:三省        2017-02-10 11:50:57
  作者把山庄比喻成老者、把石磨比作牙齿,赋石磨予生命,用哲学的语言诠释生活的道理,为作者的高度、深度而感叹!拜读学习!
4 楼        文友:薛前发        2017-02-10 14:06:12
  读老师文字,悟生活真谛。
薛前发,山西省稷山县稷峰镇下迪村,中国共产党员,人民教师,九零年中文系毕业。喜欢写作,摄影。信奉多学多思多劳多得,不亏不欠不贪不腐。 微信号同手机号:13293971786 qq号:653003869(迪辉摄影) 可百度“薛前发”“迪辉摄影”找到我。
5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2-10 22:53:04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感谢节日期间倾情奉献,恭祝元宵节快乐!幸福安康!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6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2-11 16:50:27
  祝贺斩获精品,期待精彩继续!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7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2-12 06:31:19
  祝贺佳作斩获精品,庆祝,放鞭炮!举杯!精彩继续哦!(*^__^*)
8 楼        文友:文枫        2017-02-12 11:55:41
  富有哲理!启迪人生!
文枫
9 楼        文友:素魅        2017-02-12 12:40:32
  祝贺醉生,期待看坑。
捕捉幻影,与文字耳鬓厮磨。
10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7-12-18 11:52:58
  石磨,是故乡的特征,故乡,是游子心里解不开的心结,感谢老师精彩的文笔,让我重温故乡情,问安老师!
浩渺若尘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