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柳】山行(随笔)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中走走看看,是我们乐而不倦的周末休闲方式。
周六早晨,吃完早饭,背上简单的背包——水壶、水果、风油精、遮阳伞,和老公两人出发。走的是徒步群称的一号线,经神泉山庄进山,沿山脊而行,到达山顶。返回的路线很多,可从香溪洞下山到城区,也可选择另外任何一条岔路。条条道路通罗马,回家的路可长可短,可平坦可崎岖,走哪一条尽可随性。
神泉山庄其实早已更名逍遥农夫山庄。“逍遥农夫”四字,读一遍,似见一农夫背靠田头大树要么稻草垛,嘴含香烟,眯起眼看天上白云悠悠。老牛不远处吃草,狗儿脚边打瞌睡。不过眼前庭院中,不见农夫,倒有衣着时尚的几桌人,几个孩子围成一圈玩。屋前亮铮铮小车依次排开,麻将声混着人声屋内传出,肉香饭香酒香四溢。有厌倦都市纷扰的城里人支持,到处农家乐的生意到了周末尤其好。
进得山林,眼前一大片栗树。正是栗子成熟时节,栗子包笑口大开,油亮的栗子露出来,散落到处,眼尖点儿一会儿就能捡到好多。咬开尝一口,脆而甜,与炒熟的栗子风味大不同。树枝上还有迎风摇摆的果实,不去冒险把它们摇下来,也许那上面就有一窝胡峰,家园被毁,它们可是要一拥而上拼了命复仇的。
依山而上,道路渐渐变陡,树木越来越密。阳光穿透树林星星点点洒下,清风拂去多余的热量,给人恰到好处的温暖。有桂花的香味潜入鼻孔,忽浓忽淡,混着青草香,各种树木香,以及雨后泥土清新的气息,沁人心脾。但四望却寻不见桂树的踪影。这林子树木繁多,桂花顽皮地和我们捉迷藏,只热情地吐露芳香,不肯让我们一睹风姿。
小路少有人走,积满落叶,踩上去松软舒适得就像走在地毯上。路旁随处可见各色小蘑菇,它们生机勃勃,虎头虎脑,像童话里的小精灵。不能确定它们中哪种可食用,不想冒误食毒蘑菇的风险,让它们好好长在这里做森林的小主人吧,与小鸟野花为伴。
几身大汗出过,一罐子茶水喝了大半,水果下肚,我们终于到达山顶。太阳热烈的光芒下,我们并立俯瞰,蜿蜒的江水,静默的都市,车水马龙的喧嚣变得遥远。
出了树林,眼前豁然开朗。群山雾气散去,像刚从昨夜梦中醒来,抖擞精神迎接日光的洗礼。“板栗园农家乐”的横幅道路上方悬挂,新近才见它,许是农家乐换了主人重立招牌,也或者原来的主人头脑聪明抓住这一季板栗丰收招徕生意。院边几株牵牛开得正旺,一个个小喇叭绽开紫红的笑颜,老熟人般和我们打着招呼。
选择一条从没走过的小路,我们返回树林,经此下山。不时远远传来狗吠,接着一处民居的红墙白瓦一点点出现。小院大门紧锁,门前晾晒衣物,主人也许下地干活,也许城里打工去了,留下这忠实的狗儿看家护院。它履行职责 ,狠命地吠叫,声音里却并无多少敌意,似只是提醒路人这里是它的地盘,不得逗留,快快离开。
就近选择一条小路下山。山形有些陡,这样的路最伤膝盖。所以老辈们说,上山气管炎,下山关节炎。走着走着,眼前突然没了路。对老公调侃,说不要慌,世上本没有路,走着走着就是路了。恰好隐约传来鸡鸣,循声徐行,果然见到新的人家,寻到下山的路。原来我们不知不觉绕过了计划要走的那道山梁,下到了它旁边的山沟。小溪潺潺,鸟声啾啾,秋虫唧唧,一派深秋的好景致。一大片蓼花红艳艳正开。古人“江南江北蓼花红,都是离人眼中血”吟唱的就是眼前这红蓼吗?而其中游子的思乡之苦,此时我们竟完全不能感同身受。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山中枫叶,过些日子才会红遍,那时我们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