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古韵今弹】《红楼梦》之“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

精品 【古韵今弹】《红楼梦》之“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


作者:老生常谈 童生,64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55发表时间:2017-02-10 10:15:29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
   --------(清)得舆《京都竹枝词》
  
   长篇章回体小说《红楼梦》是一部集中国传统文化大成的文学作品,有人说《红楼梦》是一曲“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千古绝唱,有人说《红楼梦》是一座博大高深包罗万象的艺术殿堂,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有人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有人说《红楼梦》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一粒最灿烂的明珠。《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明清至今那么多小说,没有一部能赶上它,更不用提超越它了。
   不仅如此,这部《红楼梦》还给后人留下了很多不解之谜,以致研究《红楼梦》也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叫“红学”,研究《红楼梦》的专家被人们称为“红学家”,研究《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的专家自然也有,却没听谁说某某某研究“三学”,某某某是“水学家”。
   在《红楼梦》中“木石前盟”的故事和“金玉良缘”的桥段既对立又互为补充,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俩档子事。
   木石前盟,这个故事似梦似幻,贯穿整部《红楼梦》。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女娲补天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日,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经过此地,施法使其有了灵性,神瑛侍者对绛珠仙草有浇灌之恩,欲下凡游历人间。绛珠仙草后修成女体,也随之下凡,用一生泪水报答神瑛灌溉之恩。僧道二人欲了结这段公案,将石头携入凡尘。癞头和尚施展幻术,把这块巨大的顽石变成了一块扇坠大小的晶莹的美玉,这块美玉就是和贾宝玉一起降生、又被贾宝玉随时佩戴的“通灵宝玉”。贾宝玉是由神瑛侍者脱胎而成,对绛珠仙草有灌溉之恩,因此有还泪一说。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今生就是为了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以一生的泪水来还“情债”的。
   这木石前盟的故事就是宝黛爱情的前因。
   贾宝玉是荣国府嫡派子孙(贾宝玉是贾政的次子,但由于贾政的长子贾珠早死,其实宝玉已经成了贾政的嫡长子),宝玉的性格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古代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喜欢亲近女孩儿,宝玉曾说“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
   贾宝玉作为贯穿全书始终的人物,作者在其身上着力最多,寄托也最深,他其成为中国小说史上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甚至人人还说这一形象所影射的就是曹雪芹本人。其实按照文学创作的规律,这一典型形象虽然或多或少有作者的影子,却绝非作者自己,他和其他优秀的艺术形象一样,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同类型的人物加以概括,并结合了自己的想象,经过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我一直以为所谓“红学”的所谓索隐派和原型说,都是不懂文学的人弄的,一如听到苏子的“沧海寄余生”就去报告东坡想要远遁的老兄。
   《红楼梦》中的女主角林黛玉是绛珠仙草仙转世,是老太君贾母的外孙女,字颦颦(本无字,宝黛初见时贾宝玉所赠),海棠诗社别号潇湘妃子。在大观园中是住在潇湘馆。
   因为黛玉原是太虚幻境中的绛珠仙草,受神瑛侍者滴水之恩,还他一世的眼泪,了结这一段因缘。
   黛玉天生丽质,气质优雅绝俗,“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有着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不幸遭遇,处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贾府的恶劣环境,但是她也有着青春少女的活泼热情,并非终日都只在哀愁之中。
   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一方面,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地为人处事,形成了“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另一方面,一个兰心慧质的女孩儿的敏感更可以为她增添些“灵慧与可爱”之处,从而使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变得更加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在大部分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们往往对正面的角色作太多的褒扬而使主人公几达神化的程度,这就导致人物的塑造脱离了现实生活变得空洞无趣、毫无动人之情了。
   林黛玉形象从《红楼梦》面世之日起,就是在被理解和被误解中度过的。要正确评价林黛玉,我以为必须把林黛玉放在她所生活的时代进行分析。林黛玉在贾宝玉眼中美若神仙似的,但要知林黛玉的外形美是如捧心西子那样的病态美;她自尊性很强,其实是以自尊掩饰自卑;她经常表现为小心眼,但小心眼背后有坦诚;林黛玉之死既是社会悲剧,也是性格悲剧;她性格上虽有缺点,但掩盖不了她叛逆的光芒。
   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打动了读者,令人同情。但这个形象同时又是鲜活的。她那纷繁复杂的性格,明显的弱点,和敢于反抗、追求爱情的鲜明个性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个体。
   木石前盟本是天作之合,偏偏有缘无分。
   在《红楼梦》中与“木石前盟”对应的是“金玉良缘”。
   金玉良缘的女主角是薛宝钗,宝钗是贾宝玉的表姐,后来成了宝玉的妻子,也就是“宝二奶奶”。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是神仙癞头和尚所赠,与贾宝玉出生是口中所衔的玉上所刻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好是一对,寓意金玉良缘。
   薛宝钗父亲早亡,进京主要是为了备选后宫的“才人赞善”之职,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文再未提及,宝钗进京后与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寄住于贾府。宝钗容貌美丽,举止娴雅,看似当时正统淑女的典范,其实宝钗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她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第38回作《螃蟹咏》,对当时横行霸道的官场人物如贾雨村之流,尖锐讽刺。而她最喜爱的词曲,居然竟是那富最具反叛色彩的《寄生草》。
   薛宝钗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从“宝钗扑蝶”的故事,也可以看出她有心机。但其目的是让小红、坠儿以为她没有所见那些私情话,但却并非是有意嫁祸林黛玉。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家境贫寒的邢岫烟,也都给过种种帮助。即使对大观园的下人,她也能体贴他们的起早睡晚,终年辛苦的处境,为他们筹划一点额外的进益。
   宝钗不仅品格端方,容貌美丽,而且天质聪慧,博学宏览。幼年时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环境和聪慧的心灵,造成她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至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和渊博的知识,连以“杂学旁收”著称的贾宝玉也远非所及。
   《红楼梦》八十回后失传,一般认为大致的情节是——黛玉死后,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但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逝去黛玉,所以婚后时间不长就出家为僧,回到青埂峰,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成了没有宝二爷的宝二奶奶
   “木石前盟”是理想主义的。而“金玉良缘”是现实主义的,钗黛就是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和白玫瑰,何况从来就有钗黛合一的说法。
   多说几句,由于我们一般认为《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不是原作者所做,很多人都猜测《红楼梦》的结局,当然,也有些探轶人们不愿相信,比如从宝玉无意之间把北静王的手串给了林黛玉,一如宝玉和蒋玉涵互换汗巾却成就了袭人的姻缘,有人推断出黛玉最终嫁给了北静王,这也可以解释为何黛玉称“潇湘妃子”;还有人从贾雨村的诗“钗在奁中待时飞”,因为“时飞”正是贾雨村的表字,判断薛宝钗以后要嫁给贾雨村,一如甄士隐的侍妾姣杏嫁于贾雨村……其实也算一家之言,只是我们不愿相信罢了。也许是这样的结局连作者也觉得煞风景就改变了写作计划,一如“淫丧天香楼”成了“死封龙禁尉”;或是《源氏物语》的“玉隐”一篇,作者根本就没有写……
   《红楼梦》其实继承了《水浒传》的反抗精神,主人公从“绿林好汉”变为了“红粉佳人”,但对社会制度弊端的反映是一脉相承的。这一点超过了与它同时代的两部巨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对科举的揭露和批判几乎停留在对考官的批判上,吴敬梓看的更深,不仅认为科举制度本身存在问题,而且着力揭露功名利禄对士大夫的腐蚀。而曹雪芹直接指向了社会制度的本身,一句“无才补苍天”其实是说,这天已经补不胜补,当然时代的局限,曹雪芹还没有“改地换天”的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贾宝玉其实是《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初始阶段,在一部《红楼梦》中,满纸锦绣繁华,钟鸣鼎食,“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只有贾宝玉是清醒的,所以他心中总也挥不去那一片“末世情怀”。
  
  

共 37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赏析,作者旁征博引,对木石前缘的女主角林黛玉的性格和身世做了总结,也对金玉良缘的另一个女主角薛宝钗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木石前盟是理想主义的,而金玉良缘是现实主义的,钗黛就是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和白玫瑰,何况从来就有钗黛合一的说法。”作者不仅对《红楼梦》小说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性格、命运做了分析,同时对《红楼梦》存在的社会意义做了分析,并且最后与同时代的名著做了比较,更能说明《红楼梦》是对当时的社会现状的一种透骨的谴责:“而曹雪芹直接指向了社会制度的本身,一句“无才补苍天”其实是说,这天已经补不胜补”,这意思就是说这天已经到了无法弥补的程度了。难怪在当时,红楼梦作为禁书,原因大概不在于它的绯糜淫秽,而在于谴责当朝者的反动吧。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推荐阅读。【编辑:叶舞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214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2-10 10:17:33
  比如从宝玉无意之间把北静王的手串给了林黛玉,一如宝玉和蒋玉涵互换汗巾却成就了袭人的姻缘,有人推断出黛玉最终嫁给了北静王,这也可以解释为何黛玉称“潇湘妃子”;还有人从贾雨村的诗“钗在奁中待时飞”,因为“时飞”正是贾雨村的表字,判断薛宝钗以后要嫁给贾雨村,一如甄士隐的侍妾姣杏嫁于贾雨村……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47:15
   这个倒有意思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48:33
   其实就贾雨村这个人,就其性格和对社会地位的重视,是不可能娶一个名不经传的丫鬟做正妻的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48:40
   不符合人物性格
   【管理员】沙子(1642546415) 09:49:11
   缘分关性格屁事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49:52
   娶薛宝钗倒是极有可能,而按照薛宝钗随遇而安的性格估计也可能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50:08
   只是插在牛屎上委屈罢了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51:15
   假设想薛宝钗在贾府倒闭以后,母女无依无靠,哥哥不顶用,还有官司掌握在贾雨村手里,嫁给他也是有可能的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51:34
   性格注定命运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52:12
   如果续集那样写倒是十分有趣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2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2-10 10:19:00
  清·邱圆
   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41:18
   这也看不出愤世嫉俗啊?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41:42
   倒有些认命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42:23
   薛宝钗其实至始至终都是一个认命的角色代表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43:26
   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43:30
   赞同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3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2-10 10:20:57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30:21
   林黛玉之死既是社会悲剧,也是性格悲剧;她性格上虽有缺点,但掩盖不了她叛逆的光芒。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34:42
   林黛玉的角色才是心比天高命如纸薄的代表,她心性能力都是极高,比如协助探春掌管家务一事,还有为自己的终身谋划之事,可惜身体支撑不了她的雄心壮志,才会心与外形矛盾、煎熬,从而更加的憔悴致死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35:26
   她从来都不是柔弱的代表
   【群主】叶舞风(904043765) 09:35:40
   从她说话尖锐刻薄就知道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4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2-10 10:21:54
  编辑文章,然后在群里讨论,这种形式倒也十分有意思而且有收益,编辑不再是一件苦差事。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