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柳】春到茶镇 (随笔)
茶镇这个名字,就在记忆里。读一遍它,脑海立刻浮现一幅画:淡淡雾气的清晨,缓缓行驶的汽车,静谧的田园。
三月底,周末,健康徒步群近60人的队伍,我们是其中之一。早晨不到六点就起床,天蒜炒土豆丝简直是野餐必备,炒好晾凉装饭盒;水开了,泡一大保温壶茶,路途解渴解乏,两人一整天足够了。
开车去接晓和表妹,她们已在路边等着了,还买好了中午的简餐——芝麻馍、蒸面。赶到火车站,熟识的人打着招呼,管理员忙拿单子大家签到。苗苗这次也参加了,梅有事没来。
几十个人座位大都在一个车厢,上车放下背包,爱热闹的急切地凑一起聊天打扑克,男男女女七嘴八舌,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出行的兴奋让大家放松忘我孩子气。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并不枯燥,窗外不断流动的风景,油菜花金黄,桃花杏花粉红,嫩柳鹅黄,春天真是姿态妖娆,让人看不够。
下车的小站叫三花石,没有怪石,山花倒是四野烂漫。我们沿铁道旁的一条小路往不远的水边走,一路盛开的油菜花,金黄的颜色,浮艳的香气,让人应接不暇。小河中泊着一条小船,艄公也许躲哪个阳坡晒太阳去了,真个“野渡无人舟自横”。爱美的女士跑过去,将它做背景,左顾右盼,靓照一张接一张拍。
小河连着汉江,我们顺河而下,沿江而行。行程计划是要徒步从三花石到茶镇。这火车一站十来分钟的路程,得我们好几个小时脚步丈量。不过没关系,大家劲头正足,游兴正浓。拨开齐人高的油菜往前走,很快出现一片空地,长满肥嘟嘟的野蒜。对它产生兴趣的人还真不少,大家俯身手脚麻利拔,雨后泥土松软,不费什么力气,野蒜一棵棵束手就擒。蒜头亮白,蒜叶青碧,正是最佳品尝时机,做成腌菜或新鲜的炒肉都很香。大家收好战利品,继续前行。
这一江春水,许多年前曾亲近过它的芳泽。那一次几小时的船行,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头顶流动,少年的心事像这江水,荡起一波一波涟漪。而一转眼许多年过去,江水依旧,我们又来了,少年欢快的疾步变成了中年松弛的漫步。
天气好极了,太阳无遮拦照着大地,江边便道走起来并不累,只是烈日烤得人蔫蔫的。队伍长而松散,前后老远都是颜色鲜艳的户外衣身影。后面的喊等一等,前面的叫快一点。还有偷懒的,早乘上快艇,身后抛洒一串串浪花。
时间在行走中流动,不觉已是正午,疲惫加饥肠辘辘,大家纷纷就近择地午餐。及时补充体力是明智的,一身疲累很快被甩掉,我们重又抖擞精神,顶着烈日雄赳赳大步走。
一路上经过的人家,不少门前晒着各色干菜。与主妇攀谈,得知这都是用来做腌菜的。这里人们腌菜可真是别出心裁,想必也风味独具。鱼腥草、蒜苗、香菜、芥菜、香椿等足足五六种,盐渍后晒干,再切碎加调料装坛。畅想它特别的味道,决定回家也依样画葫芦做一小罐。
听说是休闲游,几位女士穿着高跟鞋就出来了。这长途跋涉,脚可遭了罪。还好终于在一家小杂货店买到了朴素的布鞋换上。女店主热情厚道,招呼我们进院子休息,几壶开水都给我们喝光了,还连声说着欢迎下次再来。
群管狼哥联系好的接我们的快艇到了,但人多得分批走。河边不少椿树苗,刚发出嫩芽,等船的间隙竟采了一塑料兜。
终于坐上船了。两岸菜花,一叶轻舟,风掠过耳际,如画美景印在心底。
船行的终点是七星湖码头,也是七星镇所在地。很小的镇子,街头到街尾几分钟即可走完。没有货物玲琅满目的店铺,除了几家饭馆农家乐。一群孩子在路边踢毽子,旁边坐着打盹的老太太,她怀里一只猫脚下一只狗。谁家院子一对大白鹅亲密散步,墙角几株紫荆开得正盛。所谓的世外桃源,大抵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美丽的茶镇,愉快的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