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天路纪行(散文)

精品 【流年】天路纪行(散文)


作者:王雁翔 童生,72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52发表时间:2017-02-15 16:56:37

【流年】天路纪行(散文)
   迎着高原热烈的阳光,走在连绵起伏的雪山上,听李娜的《青藏高原》,歌声里苍凉、清旷、渺茫、悲壮的感觉,使我的心像淋在春天清新的细雨里,又似被连绵的秋雨拍打着,冷寂,纷乱。那些隐藏在歌曲深处,期待我们走近而被市井喧嚣和浮躁阻隔了的情绪,在遥远苍茫的雪山上与我的心灵不期而遇。
   跟一位阿里高原汽车兵在雪山上跋涉一个多月,这首歌陪伴了我一路。我沉浸在旷远的苍凉里,心被美如天籁的音律敲打着,漫卷着,思绪随着歌声在雪山深谷里飞翔,越听越觉得有味,真是好。
   现在,我已经从雪山上下来,再听这首歌,无论如何都无法找回当时的感觉。我想,这歌子只能行走在天高云淡的雪山上听才好。
   每次想起天路上那些惊险而琐碎的经历,我的心里就会生出些许自豪:我是上过藏北阿里的。
  
   二
   阿里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有“世界屋脊的屋脊,高原上的高原”之称。空气中含氧量比海平面低57%,紫外线辐射强度却比海平面多50%。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和永冻层。
   去阿里之前,我读过不少有关阿里和阿里军人的故事,自认为对西行阿里的艰险已有了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还是太过自信了。
   有些事情,需要亲身经历。就像灵魂和身体同时穿过一片林子,抵达河流,或者被高山遮蔽的村庄,才能邂逅一些什么。比如悠闲的羊群、温暖的炊烟、纯真的笑脸,抑或突如其来的凶险。
   阿里汽车兵把新藏公路不叫公路,称其为天路,把上新藏线不叫走,也不叫跑,叫闯天路。从昆仑山下的叶城至阿里狮泉河镇,一千三百多公里的路程,静卧着三处烈士陵园。
   出发前,一位在阿里工作多年的领导严肃地告诉我,上山千万不能感冒,感冒容易引发脑水肿和肺水肿,稍不留神,人就会永远留在雪山上。
   我深信他是看出了我的感冒,但他没有点破,可能只是一个警告,或者善意的提醒。为了能跟进藏的新战士们一起上山,我斗胆隐瞒了自己的病情。
   无知者无畏。所以,他的话并没让我感到惧怕。尽管我知道我的感冒确实不轻,但是,已经没有时间等待身体康复。西行阿里,对我,不仅仅是想拥有一份挑战自我的经历,作为一名军事记者,不跟着新战士走一趟,我就无法知道他们是怎样踏上那块遥远的高地的。我在箱子里悄悄放进了足够多的药品。
   欢送仪式,简朴而隆重,有悲壮出征的意思。车队像一条草绿色的长龙,见首不见尾,见尾不见首。
   五月,在内地,已是春深夏至,草木葱郁,庄稼扬花吐浆的季节,而西陲边地,春天还没有真正来临。站在新藏公路的起点——叶城零公里处,我抬头看了看天,天空瓦蓝,有轻薄如纱的白云在天空游移,空气中飘动着淡淡的春草的气息,路边的柳树枝上刚刚缀上黄豆般大小的芽苞。看不见鸟,它们被战士欢快嘹亮的歌声和咚咚锵锵的锣鼓声撵到了远处。臃肿的着装和脚上的防寒棉鞋,使我想起了冬天北方最寒冷的日子。除了毛衣、棉衣棉裤,我们每人还备有一件厚重的羊皮大衣。
   我和每一个上山的战士一样,满心欢喜,斗志昂扬,从容不迫。
   英勇无畏,敢于胜利,勇于向一切艰难险阻开战,这是军人的风格。
   而我的心里则弥漫、升腾着难以言说的激动、自豪和悲壮。
  
   三
   阿里高原对于我是充满诱惑的。出发前,我怀着虔诚的心,又认认真真读了一遍马丽华的《西行阿里》《藏北游历》《灵魂像风》,阿里独特的风土人情、雪山湖泊我当然很渴望了解、认识,但诱惑我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更深层次的原由是,那里有我的战友,他们是如何守望边境和界碑的,我很想知道。
   我乘坐的是一辆四缸“猎豹”越野车,驾驶员小张是阿里军分区的一名上士,已经在阿里高原开了十多年车,有过五十余趟闯天路的纪录,可谓真正的“昆仑勇士”。
   小张老家在河南,中等身材,脸膛黝黑,面相与实际年龄不大相符,刚三十岁,头发已脱去大半,看上去像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一样,但人随和,健谈,身上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无畏与硬气。
   我将脑袋探出车窗,风比刀子还硬,扫到脸上生痛。
   看不到路面,车子紧紧贴着悬崖蛇行,峭壁下是万丈深渊。攀山而上的公路像一条在崇山峻岭之间缠绕的灰色飘带。搓板路,颠得心直往嗓子里蹦。一辆辆拖着扬尘的墨绿色平头大卡车,如一串飘动在天路上的绿色音符。
   “我当兵进阿里时,坐的是老解放,现在,路况比过去好了,车都是新配的,动力大,吨位也大,沿途有的地方还有饭馆。”小张有一句没一句地跟我聊着,两眼始终紧紧盯着前方的路面。
   海拔飞速攀升,战士们的歌声听起来有些模糊不清,像被风吹到了远处。村庄,已悄悄地退到了比歌声更远的地方,还有刚刚发芽的树。
   新战士坐的是搭有蓬布的运输车。透过车屁股扬起的沙尘,我看见战士们轮流把头探出篷布,趴在后厢板上呕吐。
   小张说,吃下去的东西会吐完,甚至胆汁,到阿里高原当兵,有高原反应就像人会吃饭走路一样,挺稀松平常的事,男人在山上遭遇高原反应,有点像女人孕期反应,强弱因人而异……突然我的耳朵丧失了听力,人像被扔进了一个机器轰鸣的庞大车间,太阳穴筋脉“咚咚”跳。看着小张的嘴在动,我的耳朵却无法听清他在说什么。
   其实,我心里明白,高原反应远比女人的孕期反应强烈和痛苦,呕吐、头痛、胸闷气短、四肢无力,生不如死的感觉我甚至无法用语言描述。
   此时,车子在海拔4500多米的麻扎达坂上喘着粗气。而我,像一条被抛上岸的鱼。
   小张往我手里塞了两块口香糖。我赶紧大嚼,耳朵里的轰鸣声渐渐消失,听力重新恢复。虽然我是第一次走阿里,却是第三次上喀喇昆仑山,有过吃口香糖防止耳朵短暂失灵的经验,可是我忽略了。
   小张说,在山下,谁会在乎空气里的氧呢。
   我知道我们在乎的远比不在乎的多得多。在在乎与不在乎之间,人自如如水中之鱼。
   那天下午,我下班到菜场买菜,跟小贩讨价还价,又怕他的秤有问题,费尽口舌计较,回家做菜,才发现买回两个空心萝卜。我当然不能责怪小贩,他允许我挑最好的萝卜,是自己顾此失彼,太计较价钱和斤量,反倒把质量给忽略了。我们因为拥有而满不在乎,因为一心想拥有而斤斤计较。我们到底需要什么,又应该在乎什么呢?
   迷迷糊糊这样想着,高原反应似乎也轻了些许。但脑袋依旧昏昏沉沉,感到很疲倦,很瞌睡。小张将《青藏高原》音量放得很大。猛地在我身上拍一把说,打起精神,千万别睡,缺氧会使人进入一种半瞌睡半昏迷状态,别误以为是瞌睡,那是缺氧,睡过去弄不好就醒不来了。他告诉我,一个月前,一个营长带车队上山,路上,在驾驶室里睡着了,就再没醒来。
   说话间,小张一个急刹车,伴随着急促、尖厉的刹车声,几块磨盘大的石头从车前呼啸而过,山谷里发出雷鸣般的轰鸣。小张双手紧紧握着方向盘,愣了几分钟。然后,他点上烟,拧过脸说:“兄弟呀,我动作要是稍慢一点,我们今天肯定被砸成肉饼了。”
   我一时语塞,能听到心在胸膛里突突地跳动。接着,他宽慰我说,也别太紧张,在高原上行车,山体滑坡、山洪、泥石流,遇点惊险是常有的事。有时峭壁上的岩石松动滚落下来,观察不准,就会砸上车和人,驾驶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常年在雪山高原上奔波,在走过一座座界碑,踏访一个个雪山哨卡途中,我也曾不止一次拜谒过雪山上的烈士陵园。为守望和平,一次雪崩、一次迷路、一块山上突然滚落的石头,就会瞬间夺取守防官兵年轻的生命。但我相信,烈士们的心永远飞翔在雪山的高天流云里,会保佑我们一路顺畅,一路吉祥平安。
   车队停了下来,战士们在达坂上“放水”,两个战士提着裤子立在路边,半晌都没动静。这时,我看见一名跟车的中尉军官走过去,在他们身后侧身摆了一个撒尿姿势。只是我看得清楚,他撒出的不是尿,而是缓缓从瓶里往外倒矿泉水。
   那一刻,立在高原猎猎寒风里,我的心里涌动着一股热流,很想走过去,和那个中尉军官深深地拥抱一下。
   有一年,也是新战士上阿里,车队在海拔4500多米的达坂上停下,让战士下车方便,因带队干部忘了及时提醒,一名战士从大厢板上跳下,一个趔趄摔倒后,就再没能爬起来。这一跳,他年轻的生命,还没来得及张开梦想的翅膀,就永远告别了心爱的军装和刚刚认识的战友。新战士沿途因撒尿太急而晕倒的,也不鲜见。这当然不是传说,是高原上常有的真实故事。
   此时,李娜的歌声穿过车厢,在焦褐色的达坂上飞扬。
   不少战士蹲在地上不停地吐,有的吐得脸上连血色都没了。战士们衣服上挂着呕吐物,有些干了,有些刚刚从肠胃里飞出来,刺鼻的味道在军装之间来回传递。没有谁会觉得难为情,因为这是在雪山高原上,生命薄如纸片。向着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进发,对高原边防军人来说,其实就是慷慨赴死。
   细小的流水声,让两个新战士在伸手可摸天的高原达坂上撒了一次尿。也许这事没人信,但我信。
  
   四
   车子抵达三十里营房时,我们已经在路上与高原反应撕扯、抗争了两天,大家都有些精疲力竭。山坳里的几星灯火,在冰冷的夜色里远远地候着我们,星星像撒落在雪山上的宝石,在刺骨的寒风里眨着迷人的眼。
   尽管兵站晚餐准备得十分丰盛,但高原反应使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对食物失去了应有的热情,两天前还生龙活虎、有笑有唱的新战士,现在像生着大病似的,蔫蔫地坐在餐桌前,带队干部动员说,路还很长,更大的困难还在前面……最后,他以战斗命令的方式下达吃饭命令。
   夜色像一池年头久远的酒,浓得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来。我一身棉衣棉裤,披着厚重的羊皮大衣,仍然觉得浑身发冷。院子里,汽车马达声轰鸣着,驾驶员们晃动着手电光束忙着检查车况。粗犷的风在耳边嗖嗖地叫着。山,在夜色里沉默着。
   夜,已经很深,兵站的许多房间里还亮着灯。我知道,不少战士因为高原反应,一晚上都会叫喊不停,随行的军医会为他们忙一个通宵。
   三十里营房,只不过是漫漫新藏路上的一个小驿站,公路两旁有几家简陋的小饭馆。冬天大雪封山,道路不通,没了过往车辆,饭店老板会像候鸟一样,回老家去寻温暖。天暖路通,他们又回来张罗生意。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养路站,但想来,人是不会多的。
   一阵明晃晃的亮光划破了浓浓的夜色,几个汽车司机刹了车,叫嚷着走进灯火昏暗的饭馆,与店主人互相打趣,说着方言味颇浓的诨话。因为有微弱温暖的灯火气息存在,过往司机都将这里称为喀喇昆仑雪山上的“上海滩”或“夜上海”。
   在“街道”上转了一圈,一片空寂,清冷。
   实际上,这是我第四次在这里落脚。
   遥远的雪山背后,巡逻归来的战士们是否还围在温暖的炉火边聊天?
   第一次登上神仙湾边防连的日子,我一直记着,是2001年6月29日。海拔5380米,世界上最高的驻兵点,这日子怎么能淡忘?那天,踏雪巡逻归来的连队官兵,在哨所举行篝火晚会。连队官兵刚换防上山,晚会开始前,连队干部宣布了一条纪律:只能轻歌曼舞,不准剧烈运动。指导员马进军说,虽说连队距首都北京有六千多公里,但哨卡官兵的心,同所有中国人一样,都渴望祖国繁荣昌盛。
   我还记得新战士李济鹏裹着羊皮大衣坐在我身边的神态、表情。我问他:“来这个地方当兵,你后悔过吗?”他说:“能在喀喇昆仑高原、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军营为祖国站岗,机会比上大学还珍贵,能让人自豪一辈子。”那天晚上,他和连队八名战士,庄重地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两个多月后,我再次登上神仙湾哨所。因国庆和中秋佳节碰在了同一天,连队很热闹,激昂铿锵的锣鼓声穿透阳光,布满天空和雪山峡谷,仿佛是从天边边落下来的。倘若在其他地方听到那样欢快的锣鼓声,我一点都不稀罕。但那是在雪山之巅,站着不动都会两腿发软,气喘吁吁,而连队官兵竟然在那里威风八面地打腰鼓,何来这般功夫?战士们回答:“练出来的,没这几下子,咋在雪山上巡逻执勤。”
   缺氧,是官兵们上山要闯的第一关。
   那个叫田飞登的战士,可能早已复员回山东老家了。记得那天他腰鼓打得特别好,他是写了三次申请才到神仙湾哨卡的。刚上哨卡,他头痛眼花,连东西都看不清,吃啥吐啥,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无奈之中,连队干部决定送他下山。但他扳着床板,死活不松手,怎么劝都不下山。为了留在山上,他流着泪强迫自己吃东西,吃了吐,吐了再吃,一直折腾了半个月,体重减了九公斤,才闯过了缺氧关。
   晚饭前,新战士罗刚不顾嘴唇裂口的疼痛,坐在哨所的台阶上捧着笛子给我吹《小白杨》,裂口上的血,把青色的竹笛染红了一片,我有些不忍,看他特别投入,又不好劝。

共 1063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茫茫的雪山,如纱的白云,幽蓝的天空,飞旋的公路,旷远的苍凉,雄壮的峻岭。这是如我一样没有到过高原的人,心中久已成形的影像。它让人神往,散发着像梦一样的远古气息。然而作为一名军队记者的作者笔下,却让我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高原。因高海拔、高度缺氧、难行走,新藏公路被称为天路,阿里高原被称为“生命禁区”和“永冻层”。文章以作者的天路之行为线,以所见所闻为血肉,以讲述的每个人物的故事为筋骨,给我们谱写了一首铁骨铮铮的高原赞歌。作者笔下描述了驻防官兵一系列的“高原形象”:高度缺氧导致的呕吐、生不如死的感觉;驻防官兵只有微薄的津贴却死守岗位,甚至有的因缺氧严重濒临死亡却一直不下“火线”驻守高原;有的舍小家顾大家,舍生命顾大义;有的父辈生命奉献给了高原,子承父业继续坚守;有的因为雪崩、迷路、飞石牺牲了生命等等,有很多人将生命永远埋在了高原。作者以发自心底的敬意和饱蘸的笔墨,对这群最可爱的人进行了讴歌和赞美。他们身上打烙着干净的心灵底色,高举着界碑一样神圣的忠诚,喷涌着高原雄鹰一样的勇气,具有着高原雪一样干净的心灵,谱写着高原长天的一样的雄壮,用铁打的生命守护着祖国的边防。尽管工作环境艰苦,他们苦中作乐,打起威武的腰鼓,吹起柔情的口琴,展现了驻防官兵乐观主义革命精神。这次天路之行,作者历经感冒、高度缺氧、迷路、车辆刹车失灵等险况,死里逃生。而这些情况对于驻防官兵而言是家常便饭,这让作者对驻防官兵不怕牺牲的精神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文章大量的景物描写,凸显了高原的苍凉、清旷、渺茫、险峻、悲壮,衬托了驻防官兵在艰苦的环境下保家卫国的精神。总之,这次天路之行,对于作者和随去的官兵而言,是一场生命之旅、精神之旅、心灵之旅,也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在作者笔下,阿里高原和新藏公路是驻防官兵的精神高原,是他们的生命高地,是他们的灵魂殿堂。这次随军的采访经历,让作者九死一生,亲眼见证了驻防官兵生命守护、敢于牺牲、英勇无畏、不怕艰险、革命乐观主义、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可歌可泣的精神。语言质朴干净,情节饱满感人,叙述自然流畅,赋予了时代精神和满满的正能量,具有现实教育意义。佳作,倾力推荐阅读!【编辑:纷飞的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217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云泥        2017-02-15 16:58:40
  感谢作者的倾情奉献。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欣赏。问好。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2-17 21:23:3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