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客居苏州

编辑推荐 客居苏州


作者:老表 秀才,1889.4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32发表时间:2017-02-16 19:44:38
摘要:一个游子的衷肠之倾诉

二零零七年五月前我来到了苏州,记得下车时,司机打趣地说:“到了!下车吧,来到了天堂!”
   我因工作的需要来到了苏州,在没来苏州之前,它在我脑海里的印象,真想象成了天堂一样美好,但来了之后,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初来苏州时,最不适应的当属伙食,家乡一直吃辣。在广东工作时,什么样的食物都容易吃到,但是在苏州就没那么方便。苏系菜都会加一点糖,就连酸菜也要放糖。我很不适应甜食,常为吃饭而忧愁。
   虽然有些失意之处,但是与我在其他工作的地方相比之下,还是更喜欢苏州。
   从那时到现在,我在苏州已经居住了五个年头,突然发现,已经喜欢上了这里,甚至有些舍弃不下。我时常想在这片“鱼米之乡”的土地上安家落户,无奈于能力所限,一直未能定下心神来。
   苏州的东南西北都算走过,地理面貌也了解得七八分,大部分的风景旅游地也去过,有一些免费的景点也曾去过多次。
   比较喜欢去的街道是山塘街,去了多少次,自己也记不清了,每次去苏州市中心,总是喜欢从山塘街路过。它在护城河外面,离自己居住的地方也不远,有条件常去,像甪直古镇和木渎古镇就离得太远了,不方便出行,偶尔也可以去一次,但不能常去。
   在长假期的时候,会有许多的游客在山塘街道的石板路上穿梭。这时候最好别去了,如果不嫌拥挤也可以去玩。在那个时候,我喜欢晚上去。
   若在平时双休日的白天去,也是不错的时间段,虽然人群多,但是不会拥挤,也不会缺少热闹。
   每次去山塘街都会拍摄几张相片留念,那里的景致也没什么可说的,看楼看路,看桥看水,一派古香古色,保存着古貌风格。
   街道嘛!店铺有不少,出售什么玩意儿的都能遇着,特别是一些玩具,装饰品,字画,金银,珍珠,首饰等等,整条街都是江南人文风土的产物。
   来来回回走过了许多遍,我很少去购物,只是看一看,消闲娱乐一番,踏着脚下的石板路,踩踏在石拱桥上,坐在廊庑下听戏,仿佛闻到了千年前的遗味。
   来到山塘街的朝宗阁前,有一楹联入目,左右联是:苍茫岁月教本根叶荨,千枝源九派;邈远云山数阊阖情怀,万里梦三淮。横批是:寻根祭祖。
   朝宗阁的门首右边有一株思乡树,树下的石头上镌刻着“思乡树”三个字。离思乡树的不远处,竖立着一块阊门寻根纪念地碑石,碑文里记载着明代洪武年间的一次迁徙事件。
   读过碑记之文,心中不由得感慨起来。他们是被迫离家去了,确实可悲可恨,可歌可泣。
   然而,坐在思乡树下的石头上沉思起来,自己也相差无几,迫于生计,奔波外乡,寄居在苏州几年了,始终碌碌无为,没有什么建树。
   几年了,离家路途遥远,逢年过节都未能回家,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孤灯独饮,光影做伴,梦思故乡。
   不知道那些来旅游的人群中,有没有哪个是怀着寻根觅家的情怀来的呢,或许这些过客已经有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当然不必去寻根、寻烦恼。
   朝宗阁的后面是唐少傅白公祠,那是为了纪念白居易在苏州任官时,开凿了山塘河和修建山塘街的功绩。
   祠堂里有一尊他的头像,木壁上挂着一些介绍他的事迹篇章。入祠的门侧也挂着一副对联:一堤连虎阜,百姓犹思白傅贤;五水汇阊门,千年仍咏江南好。
   我在以往不太注重人文气息,这些年在苏州住久了,旅游的时间增多了,也就开始注意起来。虽然不太了解白居易这个人,但通过那些文字介绍,也略知一二。他的诗篇在小学时就学过,时间久了,记忆也模糊了,来这里旅游一次,便可以复习一遍。
   于是,又拾起了他的《忆江南》来读一读,这里有三篇。
   忆江南(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从这三个篇章里,就一目了然地知道他对江南的喜爱,第三篇写的是苏州。第二篇写的是杭州,我没有在杭州居住过、生活过,也没去那里旅游过,未能一饱眼福那里的景致。但是能在苏州工作,也不遗憾,住了四五年,确实很喜欢。
   我喜欢这个城市的绿化,它的柔和之幽美,它的流水之畅通,它的生活之安详……在这里生活能找到故乡的影子,有故乡的亲切之意境。
   能与白居易的足迹相遇,也是一种缘分吧。他来苏州为官为政,我来苏州谋生求财。虽然我们各自为着不同的志向,但相同点也能找得到。
   看眼下,同踏在一片道路上。而他的独善其身之意,我在十多年前就执行了。那时候还在学校里,也因为那么一个“独善其身”的信条,班主任当着全班人道破了。
   事情是这样,当时班里的同学们众口一心地推荐我去当文艺委员,却被我拒绝了。因此,在那学期结束时,班主任还没有忘怀,在给我的评语里,又浓重地抹了一笔。
   现在想起来,也觉得惭愧。步入社会,在工作上也因为这种思想,从来未担当过什么干部职位,错失了不少机会。性格使然,在后天又没能更正过来,罢了!
   另外一个相同点,他的爱情不尽心意,我和他一样,未能和心上人牵手同行,白头偕老,到现在还是左手握着右手。
   不知道自己在四十开外能不能像他一样,还能与那个“她”相遇碰面。有时候又怕再遇到她,但梦里却想着她,愁肠盘结难解啊!或许白居易的不问世事问青山的选择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何时我也能独坐青山对禽戏呢!
   曾经有过的感情已因生活压力而烟消云散,如今千寻万觅着另一个眼缘人,却不知娇声倩影在何方!
   也曾去木渎的灵岩山游玩过几次,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去的,一睹西施的机会是不会有了,但是一观青山的心情还是充足的,散心解闷也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一路上穿过篁林,踩过山石,和同事并肩同行,登向山顶。我们说说笑笑,追追赶赶,打打闹闹,在路途中还照相合影,可惜我未存留几张相片。
   游玩回来,在黑夜来临的时候,失落也在心底爬上了顶头,顺便作词一首留作纪念吧。词句如下:《如梦令•灵岩山寻景》馆娃宫阙谁建?玩月池水迎仙。山色又青春,伊人几时出现?佳人,佳人。天堂人间观遍。
   离家羁旅在外地工作,得闲到野外走一走,散散心,消消愁,也是一种非常惬意的活动。山上林中都可以去逛,洞里湖面也可以去游,来了苏州,总该去淡水湖——太湖走一走,才能满满地感受到江南鱼米之乡的韵味。
   苏州的西山是一个不错的去处,虽然我只在林屋洞里游玩了一次,但是也心满意足。
   那是一个天气酷热的夏末,我和室友们一起去的,也正是时候,可以去避暑。那里的景致就不说了,没看出有什么觉得惊讶的地方,爬山钻洞在自己小时候都有过了,和其他游客一样,在那个凉爽的洞里也拍摄了不少的相片留念。
   在左拐右转的行走中,不禁想起了故乡的采矿山洞,一样凉飕飕的,一样灯火通明,一样人声鼎沸。不过,出入的人们都在流汗劳作,他们可没像身边过去的游客这么悠闲自在,畅快甜笑……想着想着,心思便飞到了故乡,仿佛看到了父亲戴着安全帽,穿着一身破旧沾泥的衣服,推着满载矿石的车子在前方奔走。
   小时候随母亲去下垄做买卖,总会经过钨矿的山洞,那时候父亲也经常冒着生命危险钻进矿洞里去做工。看着他们辛苦的场面,心里不免酸味泛起。而今父亲因采矿时伤了眼睛,被迫歇业在家。
   怅然自失地同伙伴走出了林渥洞,时候不早了,该回去了。于是,又有一种依依不舍在心肠里回转,便拙作一首词留念吧。其词:《江南好•西山游》西山去,太湖路唧唧。山水亭舟双桥跨,林屋避暑恋依依。日落转身惜。
   我从小就习惯了爬山。山,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新奇的,只有生长在平原未见过山的人们,遇着了小土坡也会张口感叹几句。
   在苏州能使我感叹的地方也就只有园林,不仅是它的匠工精巧,陈设布置也很具特色,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
   苏州园林甲天下,这是众所公认的实事。有幸和几位同事去了拙政园旅游,那次对我而言,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只可惜是在残秋时节去观游的,除了看那些建筑物,石头,小桥外,也就只能看池塘和凋残的荷叶,心里总是觉得少了一点绿色的生机,和红花的芳香。
   进门时领了一份游园地图,但终究没有按那份地图上的指示游行。别人是顺时针走,我们却是逆时针走的。虽然走遍了条条道道,却也没有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倒是多了几缕愁绪,勾起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生活的彷徨。于是,一时来兴,又作了一首词出来:《长相思•秋游拙政园》亭一休,阁一休。庭院千秋色存留,而今谁睡楼?路转悠,水转悠。残荷枯枝过客愁。鸳鸯何宿河?
   明代的王献臣在仕途不顺心意时筑建了拙政园,不仅耗费了心思去构想,还花费了不少的黄金白银吧。
   我想,在他建成之后,总不免要大开筵席庆贺一番,接着便可以开始自己成真梦想的生活,从此逍遥自得,安享闲居之乐。在这里作《拙政园随想》来说几句。其句:闲把长卷问古今,醉卧凉石望浮云。寻山渡水觅飞燕,昨去今行捕清风。捻管廊庑涂香墨,阖家笑语惊幽林。胡马羌笛声不应,市语喧嚣越门听。
   也许在他精心的构想之下,也没预料到终究会是为他人作嫁妆,若不然他就不去建造此园了。他可能会随地埋几根柱子,搭几根梁,盖上青瓦,涂上红漆绿漆,也能恬静安逸地度过晚年。或许他也会像陶渊明一样结庐隐山去,从此隐姓埋名,销声匿迹;或许是他不甘寂寞吧,还是要出门去听听市语的喧嚣。
   走过那些楼阁亭堂,又想起白居易的一声感叹来:但道吾庐心便足。白居易和王献臣都有着当官的生涯,又都有着各自的隐居方式,他们之中,一个上山去了,另一个却在闹市里。
   他们在晚年时都有了自己的安身落脚处。也不知自己今后能不能和他们一样。但愿我能上山结庐去,最好还是回到故乡的小山上去,绿树相伴,与雀对歌,安度晚年。
   来到苏州也没少旅游过景点,但能给我生活带来深刻感触的地方,也就这么几处。
   “往时多暂住,今日是长归。”这是白居易总结他晚居时的一句话。现在,想一想自己的“今日”,还不能长归去,也许是我的“往日”还没结束吧。
   在苏州生活了五年多,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也喜欢这里的生活,只是在这里没有自己的家,还是客居而已。
   现在,我又有一股很强烈的回家念头,很想立刻起身回家去,但是心里又矛盾了,回去又能做什么呢?我终究不愿回家里去种那一亩薄地,田地太少,一个人都不够解饥,还有父母健在,一家人怎么过下去呢?
   回家后迟早还要外出谋生,如果舍弃喜欢的苏州,又该到哪个城市去呢?还有丢了现有的工作,又去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呢?如果从这只鸟笼出来,又飞到那只鸟笼去汲水,会更甜吗?
   我不知道!
   但心里清楚,不管怎么飞,都是客居他乡!
  

共 42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在苏州工作的五年时间,对苏州也和算了解了许多。走过许多景点,看过许多园林,走过许多古巷古镇。比较喜欢去的街道是山塘街,尽管去了很多次,每次去苏州市中心,还是喜欢从山塘街路过。作者重笔描写了山塘街的朝宗阁,以及朝宗阁与白居易的关联。也描写了去木渎的灵岩山,苏州的西山,特别是苏州的园林。文章表达了作者在苏州生活了五年时间,对苏州生活的适应,和对苏州倾注的感情,直至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这苏州的生活。欣赏。【编辑:紫气东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