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为打造全民楹联文化加油

编辑推荐 为打造全民楹联文化加油


作者:郁农 秀才,128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21发表时间:2017-02-17 17:33:02

为打造全民楹联文化加油 前不久,中楹会会长蒋有泉先生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让楹联文化成为全民文化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心为之振的响亮口号,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光明愿景。一切有志于楹联文化振兴的人,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呐!
   首先,楹联文化的特质禀赋,具备成为全民文化的自身价值。楹联兼具文学性、实用性、群众性,既是传统文化宝树上的金枝玉叶,熠熠生辉;又是无处不在现身的靓丽招牌和精巧尤物,须臾难离。或寥寥数字语,或洋洋百千言,随即表达喜怒哀乐,抒发家国情怀。作为春联、贺联、咏怀联,到处可见,应用极其广泛。从官场到民间,从文人墨客到普通百姓,人皆好之,人皆用之,无所不在,无孔不入,以致形成不可移易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尤其不容忽视的是,读联、赏联、撰联,是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对于感化人心、激活思维、凝练文字、放飞想象,提升学习和审美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楹联文化的千年传承,铺就了它登高走远的台阶。早从五代开始,就出现了中国第一副楹联,即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随后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楹联都没有被弃之不用,反而步步深入人心。到明、清两代,联论已臻成熟,联家蜂拥而出,联品登峰造极。进入21世纪,随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唱响弘扬传统文化,更带来了楹联文化万紫千红的春天。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联律应运而生,各级楹联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具特色的楹联流派也迅速崛起。高手如云,遍布长城内外;精品迭出,让人眼花缭乱。可谓“仄仄平平流澎湃;红红绿绿遍城乡”。这种“站在巨人肩上”的登攀,无疑更易成功。
   第三,楹联文化的普及提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普及楹联知识,提高联作水平,发挥楹联的更大作用,是人民群众的呼唤,是历史赋予当代联人的无可推卸的责任。尽管当代楹联文化的发展,已呈现超越前人之势,但仍任重道远。目前在相当区域和范围,联律知识的不普及、不深入和不受重视的问题严重存在,应该引起当地党政领导的关注;楹联创作的“有高原无高峰”,也是联界不容忽视的现状;楹联与书法、绘画、新闻、广告等的“联姻”,尚未打开双赢的局面;在一些未知领域,仍待楹联文化的强力渗透,有着广阔的开拓空间等等。这就把楹联学习、教育、培训的关键性、长期性更加紧迫地提到了人们面前。从娃娃抓起,从教师、教材抓起,从办好楹联核心刊物抓起,应是我们打造楹联文化的根本途径。

共 9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楹联文化既是大众文化,也是一种艺术。早从五代开始,就出现了中国第一副楹联,即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随后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楹联都没有被弃之不用,反而步步深入人心。到明、清两代,联论已臻成熟,联家蜂拥而出,联品登峰造极。改革开放之后,更带来了楹联文化万紫千红的春天。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联律应运而生,各级楹联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具特色的楹联流派也迅速崛起。高手如云,遍布长城内外;精品迭出,让人眼花缭乱。可谓“仄仄平平流澎湃;红红绿绿遍城乡”。这种“站在巨人肩上”的登攀,无疑更易成功。赞同作者观点,极力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2-17 17:55:29
  在作者的号召下,我的眼前仿佛呈现出牧童对学士,百姓对朝臣的对联意境。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7-02-17 20:46:03
  我每年春节上街很注意商家对联,现在已经没规矩了,对偶语句构成很多不行,字调相对、词性相近、句法相似、语义相关、语势相当……就更不要说了。相当的对联不讲究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更是贻笑大方。真值得好好宣传。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