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业的王昌智老师(散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每每我吟诵起这句诗,总是会想起教我们数学的王老师。他的音容笑貌,都深深地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王老师很瘦,鬓角已微霜,脸上有些许皱纹,似乎是被岁月细心雕琢。他的手指不知书写了多少个学生的未来,很幸运,我便是其中的一个。
我不确定王老师有多少次带病上课,甚至不确定他多少次皱着眉头微笑。但我知道,他为的是讲台上的一份责任,讲台下的六十二份渴望。
记得他为了我们班参加奥数比赛的同学,每天中午都会早半小时来到学校,单独给大家讲题。
两点钟,我坐在第一排,看他精神抖擞,一丝不苟地为同学们讲着题。可是嗓音,着实有些沙哑。
“这道题大家听懂了吗?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提问。”王老师重复了几遍,并挨个问一次,直到所有人都没有疑问才开始讲下一道题。
他把一道题很详细地讲了一遍: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等式,并不忘提醒我们把两种方法都写下来。这些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虽然题很多,我们听得很明明白白。
两点半,同学们陆陆续续进了教室。他站了半个小时,滔滔不绝地讲了半个小时,已经口干舌燥,却依旧挂着微笑。
“圆的半径与周长是什么关系?”
“梯形的面积是怎样的求的?”
他就这样带动着学生,不停地在白板上写下一个个公式,一个个数字,带领大家一起列竖式,尽管自己很累。
三点,他开始给大家一起上课。我能明显感觉到他有些吃不消了,额头浸出层层密汗,戴着扩音器讲得也有些吃力,却站得那么笔直。唯一不变的,依然是他的笑影。
我只记得他拿着笔,看着书本思索一瞬,一边写下解题思路,一边给同学讲解过程。这是不经过任何排练,却能够侃侃而谈,让人明白易懂的。不得不说,他是一位好老师。
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这样一幕:第四节课时,王老师捂着胃,疼痛感让他直不起腰,紧锁的眉头告诉我他此时是有多么痛苦。可是,他舍不得给自己安排休息的时间,毅然决然地选择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他在讲台上表现得若无其事,毫不马虎地讲题,并且非常有质量,油然而生的敬佩感在我心头蔓延开来。
下课铃响起,将我拉回思绪。我默默算着,我的王老师,已经在岗位上站了将近两个小时!我甚至能清楚地看到他的嘴唇已经干裂,却笑颜依旧。
这时,他在我心中已经不是平凡的教书老师,而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伟人,一位英雄!我又不禁吟诵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我的老师,他默默燃烧自己,甘愿照亮别人。落红是为了更有生机的春天,无怨无悔滋润幼小的花苗。而老师,您为的又是什么?不用说学生也知道,是我手里捧着的沉甸甸的春泥……
贵州省赤水市赤天化育才学校
班级:七(1)李慧灿
邮编:5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