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情感泅在音乐世界里(随笔)
“爱是什么?直到泪洒布鲁斯的年龄,你都无法明白,失去了它,仿佛在死亡的阴影下度过漫漫长夜。直到你做拼死一搏热吻的时候,直到你用双唇品尝泪水的滋味的时候,你还是无法明白爱是什么。睁着红肿的泪眼,惊惧无眠的黑夜,直到你感到这只是自己一厢情愿之时,你还是不明白爱是什么……”
十分喜欢的一段歌词,写得非常动情和优美,据说这是上世纪在爵士酒吧里流传最广的一支曲子。很多饱经沧桑的中年人每当听到这首歌,都会心中热血沸腾,浑身充满了别样的情愫。对于音乐,我是门外汉,至今也没有亲耳聆听过这首有名的歌,因此无法体会身临其境时的那种感觉,但对于布鲁斯,我还是略有耳闻,它是十九世纪后期产生于美国的一种黑人音乐,对爵士乐和摇摆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我不懂音乐,但是却常常喜欢听歌,当然比较杂乱,只要在某时某地耳朵顺便从空中捡来,且于此时此刻的心灵有所共鸣,都会一一划入喜欢的行列,在记忆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像中国民乐、中外电影歌曲,还有很多很多的从别的途径听来的,其中有些渐渐地就成为我心中的最爱,只要一有空隙,心情适合用一点音乐来供养滋润时,都会忙中偷闲地放上几曲,在悠扬的旋律中放松身心,任凭一缕缕美妙的乐音穿过蜗居周围的噪杂,在寂静的一隅轻轻靠坐在沙发椅上,在一支接一支的歌曲里,静静地体味时光倒流的美好与惬意,直到夕阳在窗棂上收摄了最后一抹光亮,幽暗的黄昏像一只巨大的铁锚,悄悄地沉入一片灯海。
此刻,音乐依然在耳旁缭绕,一切都变得不知不觉,如果不是腹中饥饿,似乎已不愿回到现实。音乐的魅力实在是非常强大,它用一种曼妙的音流、旋律与和声,就能在人们的心底掀起排山倒海的波浪,或者以一种轻缓幽渺的音箔,如同美妇衣角划过面颊一样,令人产生莫名的激动,然而更多时它是在人眼前铺开一片明艳光滑的静海,那里不断有奇妙的幻境呈现,有深不可测的影姿的吸引和诱惑。
然而,音乐的力量同时也是有限的,如同春日暖阳、夏日的和风,常常转瞬即逝,美人一个华丽的转身,就从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惶惑,也就是音乐的海市蜃楼,但这并非是因为音乐太短暂,而是我们在很多时候都缺乏聆听它的心境。但事实上,我们随时随地都在时间之歌的围绕之中,只不过,我们常常陷入了陋俗和俚蛮,而将音乐的耳朵丢给了红尘滚滚罢了,所以,我们总是需要通过一种方式营造一种环境,从中找到从前的氛围、旧日的情怀,来重温那种久违了的温馨与美好,这就是所谓的“场所效应”。开始是很隐讳和私密化的小酒馆,到后来有专门的爵士酒吧,再到推之大众的卡拉OK,以及后来遍布大街小巷、城乡的娱乐歌房,然而,随着人流的时髦加入,原先的那种纯静、寂寞、矜持,带着几分安详的气氛被打破了,娱乐性取代了对归宿感的追寻,那种神圣感和庄严感顷刻间荡然无存,音乐在心灵上的分量也越来越轻薄了,人们的饥渴感反而更加强烈,所以,只能悄悄地走回自身,久久地怀念那个被物质和欲望所淹没的爵士酒吧。
读过村上龙的人,想必也读过他的这个短篇《恋爱永远是未知的》,如果已届中年,你同样也会陷入那种寻寻觅觅的属于中年人的惶惑和失落之中。此刻,失落感是锥心的,但又是莫名其妙的,带着一丝朦胧的飘忽感和淡淡的温馨的味道,如同爵士酒吧的故事,当然也包括爱的故事。过去一去不能复返,眼前的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却对自己没有任何吸引,甚至毫无感觉,属于自己的时代就像那个神秘的爵士酒吧一样,已经灰飞烟灭,坠入了岁月的深海,真的是无迹可循了,剩下的就只有对一件精神上衣无休无止的回忆和拂拭,在盛夏和寒冬里赤裸着萎靡不振的身躯。即便是事业有成、龙凤呈祥的人,当他透过声色犬马遥望从大道上渐行渐远的日光,也会不由自主地生发一声浩叹,伴随着几分落寞和惆怅。此刻,最能使他深深眷恋的东西,决不会是拥立身旁的物质财富,或淑媛美妇,而恰恰是那一段再也无从追索无法聆听的轻柔音乐。因为在那一段音乐里,有着他的生命与爱的全部,还有他灵魂的向往和期待。
音乐其实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说到底它就如同一缕云絮、一阵清风、一滴水色,滋润着干涸的心田,就如同嫩芽在泥土中慢慢膨胀,拱破黑暗绽放新绿,而这聚在一起的光,是从生命途中的点点滴滴汇合而成的,即使自己早已忘得精光,却被音乐家从经历深处挖掘出来,并加以艺术地呈现。你在聆听音乐时,或许看不到这些,甚至不用管是谁在演奏,但是你觉察到了自己心灵的微颤,而这细微的响动,就是你在音乐中与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的共鸣。音乐有时就是人们十分渴望的一种生活,那种田园牧歌的吟唱,会把你带进既质朴又不失浪漫的生命故乡,曾经向往的地方,甚至把你打扮成亚当,引领着你穿越山峦、河流和密林,脚步轻轻地走到伊甸园和夏娃的身边。
音乐有助于擦亮你的眼睛,使你能从伊甸园的景色里找回一些既模糊又清晰的记忆,想起一些被你粗心删除的名字。然后,在音乐的引领下,去逐一拜访那些久违的朋友。也许,藏在你心灵深处的一些情感,在今天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但是那发自肺腑的真诚声音,总能在世界上找到愿意倾听的心怀,尤其是在一个歌声飞扬的时代,很多老歌历久而弥新,依然能够感动青春、开启心扉。那么,你为何不用明净清澈的目光,拂去自己心头的烟霾呢。
我专门在网上搜了一下,时至今日,邓丽君的歌迷竟然还是多得数不胜数,显然比生平爱她的人不知多出成千上万倍。音乐还原和复制了她的美丽,使她永远不会衰老,依然像她的歌声一样甜美动人,充满了真纯和深情,于是邓丽君是永远的。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像恋爱一样,爱上音乐的一个原因吧。即使你一辈子都可能不明白爱情,但是你可以爱上音乐,这就让一切的遗憾都变得无足轻重,因为在音乐里你可以慢慢地回味,即使是某些于此时此地不太搭调,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情感,或者一生失败的爱的余绪,你都能在最后悠悠地咂摸出一点味道来,或苦,或辣,或咸,或甜,或酸,也都能在你心田里呈现一片别样的境界,哪怕自己已无法抵达,但也亲眼见识了那份过往的辉煌和壮观,何况还有那丝缕不绝的音乐,袅袅萦绕,深情依偎在依然温暖的怀抱里。
当然,如果你能在长长的人生之途上偶然经过彼时彼地,有幸与那个传说中的爵士酒吧不期而遇,那你就是踏入了爱情的故乡,在那里,你可以举着一杯鸡尾酒,摇晃着仿佛忽然变得年轻的身躯,无所顾忌地陶醉在纳特•金•柯尔的歌曲里:
对于心情忧郁的情人,
我想送上一束红玫瑰。
也许我以往过于追求华丽的形式,
她对我露出了不悦的神色。
我多么想恢复过去甜蜜的感情,
衷心祈愿鲜花的魅力能冰释前嫌。
鲜艳的红玫瑰一定能消除她的忧郁。
所以请你把花束精心整理、包扎,
另外,请务必对她转告,
下次我要为她献上纯洁的白兰花……
老师对音乐展开了描述,实际上也就是音乐能够给人带来爱的遐想,爱的遐思。也许情歌真的是爱的表达,对人生有很深的意义。欣赏学习了,祝老师在新的一年里佳作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