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某人杯】阅读丰子恺:笔尖下的爱,心尖上的情(赏析 征文)
漫画是线条的集体舞蹈,散文是文字的自由活动。漫画是绘画中的随笔小品,散文是文学中的小桥流水。无论漫画还是散文,丰子恺先生都饱蘸激情真情深情,书写得真真切切,韵味悠长,经典绝伦。走进丰子恺,就像走进最亲近的人;阅读丰子恺,就像阅读一颗率真随性的心。丰子恺,用充满诗意的经典作品,解构人性的良善,拂去世俗的尘埃,还原生命的本真,荡涤心灵的大美。丰子恺的大师风范,让我望尘莫及,丰子恺的艺术良知,让我受益终生。
我喜欢漫画和散文,喜欢“漫”字和“散”字的随意、不受约束。“子恺漫画”无疑是漫画中的经典,“子恺散文”无疑是散文中的妙品。漫画虽然是静态影像,散文虽然是无声文字,而我却从中读出了丰子恺先生的清洁心音和灵魂心曲。一切的虚构、夸饰和假借,都掩饰不住丰子恺先生的心灵的写实和大美。丰子恺,用简洁的画面,坚实的笔墨,朴实的文字,至真的章节,浸润在纸面上浓浓的诗意与真情,叫我怎能移走我饥渴的视线。他的诗书画至性深情、悲天悯人、赏心悦目,叫我怎能不被他的人品所折服。
笔尖传递心尖的纯洁。丰子恺对于儿童,是存有一千分,一万分的好感与爱护的。他曾说:“我的心事被四事所占,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神明与星辰,丰子恺写得不多,但艺术和儿童却是他生命中的两件大事。“人间最富有灵气的是孩子”,《阿宝赤膊》、《锣鼓响》……在他的漫画生涯中,以儿童为主题的作品展了很大分量。丰子恺憧憬于孩子们的生活,拥有一颗儿童般的天真无邪的心,也拥有能洞彻世间所有荒诞的眼睛,这样的纯洁如水晶。丰子恺与孩子们是朋友是知己,倾心交谈,用心着墨,以漫画描绘故事意境、童真童趣、求学成长……肺肝相示,感人至深。是的,“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丰子恺,让我读出了孩子们纯洁而真诚的心灵,让我走进了一个美好而温馨的孩真世界。孩子才是真正的“人”,谁不憧憬孩子们的生活?谁又拥有一颗纯洁的童心?
笔尖拨动心尖的忏悔。从丰子恺的儿童漫画中走出来,回到我们成人的舞台,纵观世像百态,寻找人类最澄明、最美好的灵性世界,让人不禁追问,谁还在坚守那天地混蒙之初的大爱,让真性情在人们眼中永不消逝?是什么使人在成长过程中,丢失了唯美的曦光?孩童的世界里,没有黑暗,没有欺诈,唯有一片纯洁。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丰子恺,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却在用漫画的眼睛注视着我们的心灵和言行。
笔尖撼动心尖的怜悯。丰子恺越是热爱儿童的天真无邪,就越是痛感人间的不平等和穷孩子的不幸。因此,他所画的儿童相实际上也包括了社会相。他说:“在这社会里,穷的大人苦了,自己能知道其苦,因而能设法免除其苦。穷的小孩苦了,自己还不知道,一味茫然地追求生的欢喜,这才是天下之至惨!”他画儿童,画人间,无不体现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悲悯情怀。劳动人民的苦难和不幸,在他的笔尖下成为酸甜苦辣的线条。这线条扎得人心痛啊!太多的感动背后,让我知道怜悯是丰子恺漫画的灵魂。
笔尖荡开心尖的温暖。丰子恺,让漫画的意境美洁净我心,用散文的表现手法抒写人世。他爱人、爱家、爱国情怀,用爱传递着心尖的温暖,以及他对美好的理想社会追求。他在1925年写的随笔《东京某晚的事》中,有这样一段话:“假如真能……有这样一个世界:天下如一家,人们如家庭,互相亲爱,互相帮助,共乐其生活,那时陌路人就变成家庭……这是多么可憧憬的世界!”这表达了他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期望。但我们不能和丰子恺先生一样对这样的理想世界感到渺茫,我们要用这样的祈愿点燃这个世界,让世界充满温暖、和美的光芒。
丰子恺,因为我的阅读而永远鲜活地站在时光的最前面,他不言不语,却胜过千言万语。丰子恺,永远相伴在我们身边,他还在用简练的线条舞蹈,他还在用质朴的文字歌唱。我希望我能和丰子恺一样,漫画我的平凡人生、抒写我的精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