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吃饭趣事

编辑推荐 吃饭趣事


作者:铁路天峰 布衣,419.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33发表时间:2017-02-23 20:57:48

吃饭趣事 吃饭,这对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可就在这件普通的事情里面,每个人却有一些不太普通的故事。
   我知道,吃饭这里面的学问很多,也没有精力去详细研究这门功课,说自己孤陋寡闻也认了。好听一点的借口就是才疏学浅,研究不透这门高深的学问。就这个吃,往大了说就牵扯到饮食文化、家庭礼教和社交场面等,谁能否认这里面没有学问?!所以,闲暇无事,就把自己感悟的吃饭趣事道出一些,供大家酒足饭饱,茶余饭后,消遣解闷玩玩,但愿博得一笑了之。
   我记得自己童年的时候,那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才七岁。父母都上班,将我和弟弟放在家里,中午饭就在邻居家将就了。一天,邻居家有急事没回家做饭,我们哥俩儿实在饿了,我就领着弟弟去饭店,拿着兜里仅有的5分零花钱,买了两碗高粱米饭,伴点不要钱的酱油,饱餐一顿,那是人生当中,第一次在“大馆子”吃饭。
   在六十年代,由于国家发生三年自然灾害,老百姓的日子很苦,粮食计划供应,大家根本吃不饱。我记得,要能吃上一些没有掺野菜,比较纯的玉米面糊糊就不错了,吃些榆树叶子和榆树钱儿也算上品,虽然苦涩一些,感觉还没那么难吃。甜菜渣滓和酒糟,再加点玉米面做的窝窝头儿,那才叫难吃。尤其是酒糟做的窝窝头儿,出锅以后深紫色,咬在嘴里沙沙作响,就是难以下咽。要是有块儿喂牲畜的豆饼,在火炉上那么一烤,顿时感到豆香扑鼻,食欲大增,对我们来说就是不错的点心了。我母亲为了将粮食省给我们吃,有时饿的难受,就吃些咸菜,然后喝点开水充饥,身体都浮肿了,每当回忆起这些情节,就倍感母爱之伟大。有一次家里开了“洋荤”,我的父亲通过朋友弄来了几十斤小白鱼,按道理说,也应该算上美味佳肴了。可是,当时没有油,只能将鱼放点盐煎着吃,剁碎了做成鱼丸子煮着吃,拿这鱼当饭,全家人两天就顶不住了,全都大肠干燥,又得服药治疗。
   有人被饿得一点尊严也没有了。我父亲出差,在沈阳火车站候车室内买了一个高价面包,刚想往嘴里送,突然,旁边有一只手伸过来抢走了面包就跑,只见那个穿戴还比较讲究的人,他一边跑一边往面包上面喷吐沫,然后再往嘴里塞。我父亲见状,也不能再往回抢,就是还给你这面包也不能吃了,只好自己饿着肚子。
   我和几个同学走在放学的路上,其中一个同学从书包里拿出一根胡萝卜,他大口地嚼起来。刚吃两口就被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看见了,他走上前来就说,小孩你少吃几口,把这胡萝卜给我吃吧!我这位同学将书包里的三根儿胡萝卜全都拿出来,给了这位老人家,只见他千恩万谢,很满意的走了,我们都停下脚步,凝视着老人渐渐远去的背影。这时,有个同学冒出这样一句话:“这老头真馋!”当时就被我们几个同学骂得狗血喷头,而且好几天没和他说话。
   我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刚上文革,那时也吃不饱,就是过年过节,才能吃上几顿饱饭。由于平时没油水儿,见到些好吃点的饭菜,就像吃多少都填不满自己的肚子,撑的直翻白眼儿还往嘴里塞。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没事儿时就在一起小聚,大家在一起研究没学到的文化课。谁家的条件好,房间宽敞就到他家去,有时还在那里过夜。有一次赶上过节,家家也都吃顿好的,我们睡到半夜,只听哇的一下,凭空飞来带有胃酸味道的饺子皮,弄得我们满脸都是。我急忙将灯打开,原来一个同学吃多了,他打了一个饱嗝,这些食物就不由自主地就喷射出来了。大家急忙起来收拾一阵。谁也没笑话他,大家洗完脸又接着睡了。因为,没什么可奇怪的,各自的肚子都差不多,就是嗓子眼儿紧,使劲勒住了而已。
   下乡当知青,正是能吃饭长身体的时候,我不敢想象,那时自己的饭量怎么那样大,每顿饭都得吃一斤多,这还是比较保守。冬季的凌晨四点,生产队上工的钟声就敲响了,这就告诉大家还有半个小时的洗漱和吃饭时间,我们赶紧做这些事儿,去晚了就要扣工分。有时吃饭就有几分钟的时间了,我还弄出一个快速吃饭法,就是将这腾腾的米饭在凉水里过一下,降了温就一口气吃半碗,几乎不咀嚼就咽下去了,再喝几口菜汤添添缝隙,这顿饭就算完事儿。吃三碗饭也就是四五分钟的时间,可不到中午,肚子又饿得咕咕叫了。我记得吃得最多的是出民工,挖运河那段时间,伙食还挺好,全由国家供给。白吃、管饱!由于整天做强体力劳动,我每顿饭都能吃六到七个馒头和一大碗肉,一天的饭量在三至四斤吧!不过也真有劲儿,一百五十多斤的粮食袋子,自己扛到肩上就走,每担土方有二三百斤,整天挑也不太在乎。就是有点空闲时间也不老实儿呆着,还要练骑马和摔跤,感觉自己总是有使不完的力气,就是吃的多点,赶上“猪八戒”刚进高老庄打工的情形了。
   七十年代初,我到铁路上班后,每月供应的二十八斤半粮食,在吃的方面可就遭罪了。虽然不做体力活儿,但那点粮食也不够几天吃的,只好用肚子节约了,经常是早晨不吃饭,忍饥挨饿地工作。
   在齐齐哈尔铁路局招待所吃饭时,“两个二两”的故事还经常被朋友当话柄提起。当时,在食堂打四两饭,那就是虚泡泡的一平碗。于是,我就要拿两碗装,每碗装二两,这就是“两个二两”,我打回去的饭比他们半斤还多,时间长了这个秘密就被大家发现了,这样打饭的人多了起来,这招儿马上就不灵了。
   在天津铁路招待所吃饭就到回民窗口买饭,这个窗口人少,饭量足,原则上是不卖给汉族人。我去的次数多了,卖饭的大师傅就和我说起了本族的“暗语”,也是试探我是不是回族,我只谎称自己从小就有这样的饮食习惯,得到了他的谅解。其实,我内心里也垂涎汉族那边窗口的猪肉。但那边窗口给的量不足,还是回族卖饭口实惠,各民族都是一个大家庭吗!
   在街上饭馆吃饭得先排队买票,然后就等空位置,看谁要快吃完了,就站在他的后面等着,人家走后这个座位就是你的了,然后你再去排队取饭菜。最麻烦的就是一个人去吃饭,在你排队拿饭时,一不留神,自己好不容易排来的椅子就让人家抢走了。不像现在的饭店遍地都是,不进门都往里面生拉硬拽,好像不要钱吃饭一样。
   改革开放以后,告别了粮食供应的年代,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饭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老百姓这下可放松了,大家放开肚皮可劲造儿了,社会上一些不正当的吃喝风也渐渐刮了起来。一时间也滋生了一些腐败分子。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一些权利,就像蝗虫一样大吃大喝起来,社会上有句口号:“大家都来吃,你吃他也吃,为何我不吃,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谁不吃,白痴才不吃。”这些“蝗虫”在人们的心目中,划上了令人愤慨,令己耻辱的一笔。
   老百姓虽然没有条件大吃大喝,但也不像以前那样寒酸,温饱方面还不成什么问题了。这有条件吃了,反而吃不动了,大家讲究的是合理膳食,大鱼大肉的已经吃腻了,反倒要吃一些粗粮和比较清爽的蔬菜。这人就是奇怪,琢磨不透。
   我认为做人还是本分一点好,决不能吃几顿饱饭就忘了饿肚子的时候。在自己吃饱的情况下,再想想、再看看,周围还有谁在挨饿,不妨伸出援助之手拉他们一把,多做些善事积德啊!

共 27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讲述了早些年国家经济困难,加之粮食欠产,国民处在吃不饱饿肚子的年代。老百姓的粮食计划供应,副食又跟不上,有数的粮食总是让人饿肚子。作者讲述了从小时候,到上学,到后来下乡和工作以后,始终处在吃不饱饭的困难条件下。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才有了提高。文章告诉我们,虽然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不能忘记当年挨饿的时候,对困难群体要尽力给予关心和帮助,以尽我们的微薄之力。欣赏。【编辑:紫气东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2-24 11:05:36
  拜读老师美文佳作,认真学习品读中:谁能否认这里面没有学问?!所以,闲暇无事,就把自己感悟的吃饭趣事道出一些,供大家酒足饭饱,茶余饭后,消遣解闷玩玩,但愿博得一笑了之。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