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杯】观大型秦腔纪录片《百年易俗社》认识秦腔名伶曹佳(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杯】观大型秦腔纪录片《百年易俗社》认识秦腔名伶曹佳(散文) ——为秦腔传承发展唱赞歌


作者:李自立 秀才,281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56发表时间:2017-02-26 08:49:19
摘要:一个女性供旦角,我觉得还不是很稀奇,一个男性供旦角,在旧社会,李正敏等前辈也演过,现代社会,在秦腔界,还真不多。男性反串旦角,本身就有一定困难,阴阳刚柔,很难把握,女性也不一定能把握的很好,台上的做、念、唱、打、白、提袍甩袖、拖腔转换等等,不是说随随便便一个人,能拿的下来的。特别是男性,要用假腔去唱女声,其中的拖腔、高音低音的转换,彩腔花腔的运用,高低音过程的处理,很难把握好,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一直觉得这是件很难很难的事。

【丁香杯】观大型秦腔纪录片《百年易俗社》认识秦腔名伶曹佳(散文) 从小喜欢古老的秦腔,这是我自幼对故乡的情怀。每当听见乐队的弦锁响起来,听到那熟悉的乡音,特别是演奏秦腔曲牌,我的心,一下子就回到了秦川大地。在心里,就好像坐在飞机上,俯瞰渭河川道,心胸特别的空旷悠远;在期盼的视线里,一马平川的秦川,一眼望不到边际,特别地开阔,特别地秀美,特别地亲切,让人肃然起敬,难以忘怀。那激荡回肠,悦耳动听的音乐,如涕如诉,太熟悉了,可真是耳目濡染。那音乐,就好像在呼唤游子回家,也好像颂扬三秦父老的勤劳善良。又似歌唱历经沧桑的岁月忧伤。
   这些年,不论走到哪里,不论离家乡有多远,只要工作闲暇,我就喜欢听听秦腔音乐,或者打开电脑,看看秦腔名家演唱,这已经成了我不能改变的生活习惯。偶尔机会,坐办公室闲暇无事,就去刷刷微博。关注几位美文作家欣赏他们的美文,或者关注几位秦腔名家,以便随时知道秦腔的动态。忽然有天,打开微博看到,有人转发一部关于秦腔的大型纪录片,名字叫《百年易俗社》,这部纪录片拍摄于2012年8月,片子里边主要讲述,自从1912年陕西秦腔易俗社成立,到2012年来,易俗社百年历史的风风雨雨及峥嵘岁月。这部片子,让我重新认识了秦腔的发展,学习了好多秦腔发展的历史知识,而且,还熟读了一位当代秦腔名家,男旦曹佳,让我收获不小,感触颇深。
   说起曹佳,要从大型纪录片《百年易俗社》说起。《百年易俗社》主要向三秦父老展示了易俗社初期创建的过程,以及壮大发展的历史。这部片子给人以视角美感。并让我了解了陕西秦腔,这个古老而又传统的历史剧种的好多知识,这些知识,是我之前,从不知道的新鲜事。易俗社前身就是西安易俗伶学社。成立于1912年,创始人是从小生长在陕西的李桐轩和孙仁玉,他们二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起看戏,当时演出的剧目是《三娘教子》,,二人从此有了想法。二位前辈,就想从戏曲故事中,体验人生,也能从中学习好多知识。于是,二人就迈开了他们戏曲救国的步子,成立了西安易俗伶学社,秦腔这个古老的剧种从此走向了新的转折点。
   1913年孙玉仁李桐轩又从各地招募一批文人墨客,对古老的秦腔剧本,据说有三百多个本子,进行改良和编写,秦腔名家陈雨农,也随之来到西安易俗伶学社一展才华。改良剧本,指导学员排练本子做很多工作,特别是过去本子里唱词七字句、十字句改成长短句,把平铺直叙的秦腔剧本,改成了剧情有起有落。这方面,他做了很多工作。当时,招收好多演员,其中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学生,很瘦弱,他就是刘箴俗,他是由他的父亲带着来报名的,孙玉仁先生看他身段好,破格收了这个学员,刘箴俗是孙玉仁先生给他取的艺名,这个学员很好学,吃苦耐劳,他的成名作是《新女子顶嘴》。
   1917年西安易俗伶学社搬家,并同时改名西安易俗社,这算是秦腔历史大事。从此,秦腔以全新的面貌为时代吹响了号角。在老家,家喻户晓的《三滴血》就产生于这个时间,这个剧目是由易俗社前辈范紫东撰写的。刘箴俗当时扮演剧中的李婉春,三滴血编剧、演出十分成功。这个剧本,虽然没有提到任何政治方面言辞,她却形象的描述了当时的民与官的关系,剧中用错判、误判,曲折的描述,最后说明民与官是亲缘关系。刘箴俗也成了易俗社的当红名角。
   1921年,易俗社走出了陕西,去南方演出,得到了京剧花旦欧阳予倩的肯定。1924年,鲁迅先生来西安讲学,观看了刘箴俗的演出,为易俗社题词“古调独弹。”体现了易俗社用秦腔在移风易俗的事实。也就在1924年夏季,年仅23岁的刘箴俗,在演出《美人换马》中倒在了舞台上,《美人换马》成了他的千古绝唱。12岁登台,18岁成名,23三岁离去,一代秦腔名伶从此陨落。1926年,北洋军阀战争爆发,二虎守长安保住了易俗社。这些知识,在以前,我真是不了解,通过这部大剧,让我这个老大粗,重新认识了秦腔。
   大型纪录片《百年易俗社》演绎了易俗社从1912年到2012年的百年历史,在演绎过程中,就需要一个男旦,来承担刘箴俗的角色,曹佳正好承担此重任,在欣赏这部大剧过程中,认识了曹佳。从此,乐此不疲,所有曹佳的段子我都听,曹佳的段子,我就先下载,同时关注了曹佳微博,一直关注曹佳的动态。
   一个女性供旦角,我觉得还不是很稀奇,一个男性供旦角,在旧社会,李正敏等前辈也演过,现代社会,在秦腔界,还真不多。男性反串旦角,本身就有一定困难,阴阳刚柔,很难把握,女性也不一定能把握的很好,台上的做、念、唱、打、白、提袍甩袖、拖腔转换等等,不是说随随便便一个人,能拿的下来的。特别是男性,要用假腔去唱女声,其中的拖腔、高音低音的转换,彩腔花腔的运用,高低音过程的处理,很难把握好,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一直觉得这是件很难很难的事。然而,曹佳他做到了,曹佳算是陕西戏曲界的一个亮点,我为之慑服了。
   在中国有一句老话,叫“读人如读书。”认识了解一个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我是一名秦腔迷,是一名忠实的秦腔粉丝票友,也很喜欢过好多老一代艺术家,诸如老一辈的,李正敏、袁克勤、陈仁义、刘毓中,任哲忠、肖若兰、苏蕊娥,郝彩凤、陈妙华、全巧民、肖玉玲、马友仙老师等等,他们的戏我都听过,但是,真正对他们的了解,知之甚少。近些年,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方便了许多。所以,只要发现新人,就可以借助网络、QQ、微信,了解关注更多的新人情况,比如近几年的名家,李梅、李娟、齐爱云、李淑芳、王新仓、李晓峰、张涛、杨升娟、任晓蕾、包冬冬等等老师,对他们的作品,更了解的多一点。当然,只是新人的演出动态,迷恋秦腔,爱恋乡音,这段情让我挥之不去,也随着时代发展,我的思路也跟着发展拓宽。曹佳,最初我也是从网络认识,看听他的段子,然后关注他的微博动态。
   印象中的曹佳,二十七八岁,听说是他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学院播音系,本科出身。穿着打扮很讲究,很别致,干净利落,蓬松的头发,一对浓浓的双眉,双眼皮,戴一副精致的眼睛,肤色很好,鼻梁更动人。用描述女性的言辞来描述曹佳,我觉得更贴近他,更能准确的让人看到他的形象,面容娇嫩,身段线条优美,指头修长,混身充满的是完美的阴柔之美,但也不缺乏男性的阳刚之气,个头高挑。如果在舞台上,很难看出他是男性,步态轻盈,有种水上漂的感觉,他扮演王宝钏,眼目传神,别窑一场里冷若秋霜,是一个冷美人,飘彩一场,又楚楚动人,面若桃花。一个回身,一个拖腔,一个兰花指,让人随着演员的演绎进入剧情,无不痛哭流涕。让观众为王宝钏的凄美爱情,感到黯然伤神。
   秦腔的当今,就四个字,“传承和发展。”曹佳之所以让我叫好,从他的演出段子看,他在这四个字上确实下了功夫,他不愧为马友仙老师和肖玉玲老师的弟子。自从02年从艺以来,他不但做到了传承马友仙老师的马派,后来又跟肖玉玲老师学艺,传承肖玉玲老师的肖派,他的演出剧目,诸如《三堂会审》、《探窑》、《火焰驹》、《玉堂春》、《断桥》、《十五贯》、《三击掌》等大大小小几十个节目,无不深藏着马友仙老师和肖玉玲老师的影子,让观众陶醉,为之痴迷。比如《火焰驹》里《花园》一场,《玉堂春》里《三堂会审》一场,他的每一出声,满堂喝彩。从02年到16年的十几年时间里,可以说他做到了传承,为秦腔观众留下些许留恋之情。当然传承的基础上,曹佳也没有忘记发展,他也有个人的特色,有自己的风格,特别行腔的处理,在我个人看来,好多传统唱法很难处理的高音区,或者拖腔,我仔细听过,他很会处理,处理的巧到好处,让我慑服。让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些,2008年6月22日,参加秦之声网站《为奥运加油》折子戏专场。他演出《看女》,让我又看到他的另一面,他不但演的很活泼、幽默、诙谐,他不但传承了好的东西,有加进去了自己的一部分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比如他在演出中,和自己女儿眼目传神,还用了好多新台词,逗得剧场捧腹大笑,让人于情于乐。
   一个人成就一份事业,不仅仅是专业水平要高,而且,要全面发展,才能成为新时代需要的人才。有正确的人生观,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要有优秀的人品和人格,至少本人一直这样认为。现在社会上,各个行业,都存在这些问题,而且大有人在。有部分人,事业上一小有成就,就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姓啥为老几,最后自己用自己的双手,给自己挖好坟墓,把自己送进了坟园。做了让人嘲笑的跳梁小丑。曹佳正好反之,他不但专业水平很优秀,在其他方方面面,也让人尊敬,受人爱戴,这个,我在看好多比赛时,从节目主持人的口里,从他自己的微博上,得到了认识。
   首先曹佳在生活上,是一个比较朴素的的文艺工作者,在他的微博里,曾经有一条,他一双演出的彩鞋,穿了八九年,这是现代多数人做不到的,他还舍不得放弃,可以想象,他穿着这双彩鞋,流出了多少汗水。现代人大部分,遇到节假日疯狂购物,用上的,用不上的,都往家里买,真像蚂蚁搬家,最后有些东西根本买回来都没有用过,过时了,就又扔了,这何苦呢?不是在自己坑自己嘛?累不?而曹佳不是,他反而行之,坚持节俭过日子。他不但过日子,他还是一个很细心的人。有一个段子,是比赛演出,为了真实,为了对艺术的追求,为了让观众看到一个真实的女性,不至于发现他的喉骨,他甚至连脖颈都用香粉进行了粉饰。还有脖子领口的扣子,我不知道专业术语怎么说,每一次为了演绎真实,我发现他都进行了处理。曾经为拍摄《百年易俗社》,演好病态的刘箴俗这个角色,为了给观众一个真实感,在拍摄前一天晚上,他用凉水冲澡,硬是把自己整感冒了,第二天带着感冒去拍戏。我看到他这条微博,真的,我很感动,他对艺术的追求,是合等的痴迷、执着?这是一般秦腔从业者没做到的,这是我们这些常人做不到的,值得我们各行各业的每一个人,向他看齐,向他学习。
   曹佳平时对学习抓得很紧,演出之余,他一直琢磨老一辈的表演技巧和唱腔艺术,很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我从微博里看到过,他看到他的执着,看到了他对段子琢磨的观点和笔记。他不但学习上进,而且是一个懂得感恩,和孝敬老人的人,外婆去世,他为纪念外婆写过随笔和小诗,他写的也很好。内容大致如此,“面对亲人,再一次让我内心深处痛的如此清晰。此刻最思念的外婆,您在那边还好吗?”曹佳不仅仅对面自己亲人如此,而且,他在社会上,也是很爱人,很感恩。他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中能够抽身,为自己的恩师去下厨,虽然,马老师临时有事,没吃上这顿饭,他很遗憾,可我从中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他曾经给恩师写过一段话,“春雨润闺阁,一滴滴晶莹。滋润无声,绵长悠远。温情轻抚每根抽稍的嫩条,每一朵含苞待放的蓓蕾。不急不躁,飞洒轻柔,飞洒希冀。祝福恩师肖玉玲老师健康快乐。”这话写得多好,难道这不是很好的证明吗?
   追求艺术,不仅仅是唱戏,也是在戏中体会人生的乐趣,我想每一个人,工作、学习、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适用。不断工作,不断学习,不断在生活工作中总结经验,也是一件美事,曹佳就做到了,他做的很好,从02年学习秦腔,到16年底,看他的微博,从我看过的演出段子细数,大小不下百十多场,而且,场场精彩,他积极参加陕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多次大型演出,都得到好评。他的微博随笔就可以作证,下面是我转摘曹佳微博随笔一段,可以从曹佳的文字行间,我们去品尝一个现代秦腔青年的为人处世,品尝他追求艺术的那种执着的精神。
   “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先学生存,再学生活;先学由简入繁,再学化繁为简;先学随众,再学与众不同;先学自爱,再学爱人;先学爱亲,再学爱友;先学律己,再学待人;先学适应,再学独立;先学根本,再学枝末。人们皆赞赏的智慧人生、简单做人;前提是不眜因果、不忘根本、不迷本心觉悟。”
   虽然,和曹佳这位年轻的高材生、这位秦腔名角未曾谋面,也不认识他,但是,从他的演出节目,从他对艺术的执着,从他的为人处世,从他的言行,每一点一滴,让我看到一位完美主义秦腔艺术工作者,他的人格魅力,他的艺术魅力,让我为之感叹。但愿有幸结识这位秦腔艺术工作者,成为他的忠实票友、粉丝,也是件人生快事,也不枉我对秦腔终生的一片痴情。
   曹佳说的没错,一个人,不但要有优秀的工作能力,要有艺术魅力,要有自己的气质,要心存善念,要有涵养行,更要有高质量气节和人品,加上平时的执着,他不但能够事业成功,而且,会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所建树。
   这就是我眼里,我所认识的一个秦腔工作者曹佳,他不但秦腔演绎的好,做人也很优秀,让我慑服,让我深思。如果说,老家秦腔的传承发展,人人都奔着这样的做人原则,奔着这样的对艺术的追求的态度,何愁我们的乡音秦腔,传承发展能后继无人,何愁秦腔给三秦父老带不来精神食粮,带不来文化大餐。
   最后,我祝愿老家的每一位秦腔工作者,也祝愿曹佳,在新的一年里再创佳绩。三秦儿女永远健康快乐,三秦父老永远能够听到、看到更精彩的、瑰丽多姿的秦腔新作。愿我们秦腔这支艺术之花,在未来开的更加灿烂,更加绚丽多姿,更加迷人,涌现更多像曹佳一样的新秀。

共 523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从小喜欢古老的秦腔,并且深入浅出地分析秦腔的文化历史,作者喜爱秦腔,热爱秦腔,每当听见乐队的弦锁响起来,听到那熟悉的乡音,特别是演奏秦腔曲牌,一下子就回到了秦川大地。在作者心里,就好像坐在飞机上,俯瞰渭河川道,心胸特别的空旷悠远;在期盼的视线里,一马平川的秦川,一眼望不到边际,特别地开阔,特别地秀美,特别地亲切,让人肃然起敬,难以忘怀。那激荡回肠,悦耳动听的音乐,如涕如诉,可真是耳目濡染。那音乐,就好像在呼唤游子回家,也好像颂扬三秦父老的勤劳善良。又似歌唱历经沧桑的岁月忧伤。追求艺术,不仅仅是唱戏,也是在戏中体会人生的乐趣,我想每一个人,工作、学习、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适用。不断工作,不断学习,不断在生活工作中总结经验,也是一件美事。作者从学习秦腔深刻地体会到,“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先学生存,再学生活;先学由简入繁,再学化繁为简;先学随众,再学与众不同;先学自爱,再学爱人;先学爱亲,再学爱友;先学律己,再学待人;先学适应,再学独立;先学根本,再学枝末。人们皆赞赏的智慧人生、简单做人;前提是不眜因果、不忘根本、不迷本心觉悟。”秦腔是国粹,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这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作者热爱秦腔,传承祖国戏剧文化的重要性,并且归纳出一句话。“传承和发展”,给父老乡亲带来精神食粮,是这一代热爱秦腔人的历史重任。文章剖析细密,由浅入深,引人入胜!是一篇弘扬祖国灿烂文化的佳作!倾情推荐!共赏美文!【丁香编辑:娇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娇娇        2017-02-26 08:52:06
  在中国有一句老话,叫“读人如读书。”认识了解一个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一名秦腔迷,是一名忠实的秦腔粉丝票友,诸如老一辈的,李正敏、袁克勤、陈仁义、刘毓中,任哲忠、肖若兰、苏蕊娥,郝彩凤、陈妙华、全巧民、肖玉玲、马友仙老师等等,他们的戏作者都听过。敬佩作者对秦腔的热爱。
娇娇
回复1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2-26 09:56:58
  谢谢老师点评,辛苦了,谢谢你的支持
2 楼        文友:娇娇        2017-02-26 08:53:15
  近些年,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方便了许多。所以,只要发现新人,就可以借助网络、QQ、微信,了解关注更多的新人情况,比如近几年的名家,李梅、李娟、齐爱云、李淑芳、王新仓、李晓峰、张涛、杨升娟、任晓蕾、包冬冬等等老师,对他们的作品,更了解的多一点。当然,只是新人的演出动态,迷恋秦腔,爱恋乡音,这段情让我挥之不去,也随着时代发展,我的思路也跟着发展拓宽。曹佳,最初我也是从网络认识,看听他的段子,然后关注他的微博动态。
   敬佩作者对秦腔的一腔真情。
娇娇
回复2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2-26 09:58:30
  谢谢娇娇老师,谢谢你,感恩
3 楼        文友:娇娇        2017-02-26 08:55:48
  是一篇了不起的佳作,文章内容厚重,从中体会到作者的知识渊博,值得读者敬仰学习!感谢赐稿丁香,期待更多精彩!辛苦了李自立!
   真棒!
娇娇
回复3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2-26 09:59:32
  感谢老师,谢谢你的点评
4 楼        文友:秦川牛        2017-02-26 10:55:15
  读了李老师的美文,使我对秦腔有了更多的认识。我虽然是陕西人,对于秦腔并不甚了解。但我喜欢那独有地粗狂豪迈的感觉,喜欢那自小刻在脑海的自然婉转如泣如诉的韵味。对于生我养我的三秦大地,需要了解学习的很多很多。谢谢李老师!
回复4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2-26 11:59:16
  谢谢老师,谢谢你,我和曹佳老师已经联系上了,如果想听他的段子,随时找我奥,他在我的诗词文学群里:豳风之声。
5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2-26 15:21:46
  拜读老师美文佳作,认真学习品读;太熟悉了,可真是耳目濡染。那音乐,就好像在呼唤游子回家,也好像颂扬三秦父老的勤劳善良。又似歌唱历经沧桑的岁月忧伤。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5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2-26 15:47:52
  谢谢老师点评,谢谢你
6 楼        文友:烽火十三        2017-02-26 15:50:23
  感谢对丁香社团的关注,文章写的不错,辛苦了,问好。
情之所钟者,不惧生,不惧死,不惧分离,世间万物,唯情不死,即为长生。
回复6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2-26 15:54:31
  谢谢老师,辛苦大家了,谢谢老师的支持,谢谢你
7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02-26 15:56:49
  真有才,写的不错,向您学习。
天使的左翼
回复7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2-26 16:00:23
  过奖了,老师。我只是爱好秦腔,有关秦腔,我看的比较多,关心的多点。谢谢您点评
8 楼        文友:娇娇        2017-02-26 16:05:35
  好久不见:秦川牛,感谢光临丁香社团,感谢您的留评支持!问好川牛!
   感谢:借双慧眼看世界文友热情支持,们欢迎常来丁香做客!问好慧眼!
娇娇
回复8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2-26 17:02:56
  娇娇老师,我和秦川牛是微友啊,呵呵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