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有些事,适合静静地想(散文)

编辑推荐 【山水】有些事,适合静静地想(散文)


作者:易水犹寒 进士,7846.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84发表时间:2017-03-02 14:52:33

【山水】有些事,适合静静地想(散文)
   午后,风很小,阳光明媚。自然和谐。行走在城内的小路上,拂面的风后潜藏着鸟语,有些花也开始飘香了。就这么静静地,静静地走着,感受着天地人和,万物生长。
   二月底,江南,高远的天空,久违的蓝。灰蒙蒙的日子似乎远去,心头顿生欢喜,流连。一些风花雪月的往事蒙上心来,在河边的条凳上坐下来,或那片干枯的草甸上平躺,目视远方或眺望蓝天。不时,有白羽黑嘴的鸟鸣叫着,在不远处的水泽中探头探脑,或有行人经过时,便振翅高飞,箭一般,直插云霄。风吹过水泽,稀薄的水面上漾起微波,芦苇随风摇摆,沙沙作响。它们姿势统一,整齐划一,随风向南倒伏,又在风过后,集体向北荡回。它们似乎在说明自己身虽枯萎,但心却未死,仍有一股凌然的骨气,存在着。
   在河道纵横中,芦苇荡的边上,有大片原先的荒地现已开垦,油菜泛着绿光,似乎在欢庆着属于自己的季节。是的,属于它们的季节就要到来了,我知道,在不久的三月里,它们会头顶花苞,绽开一片金黄。那样的时刻,周围的一切都将失色,它们会成为季节的主宰,向人们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的绝代风华。
  
   一琳姐的回忆
   这样的午后,我总会和三两同事邀约,行走在城后的小路上。借用午饭后的闲余时间,感受后山周遭季节的变化,感受每一次经过所带来的不同。思绪也往往是这时最为活跃,越无所求,越有求,越无杂念,越杂念不减。想静下来很难,身静下来,心海便会泛滥。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大抵如此吧?
   我们海阔天空,谈论着工作或生活中的琐事,有时开怀一笑,有时默不作声。有些事与自己有关,有些事与自己无关,云淡风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样静好的时候,我们有的谈,能够嬉笑晏晏。
   琳姐是为数不多的,愿与我详谈的对象之一。她是我的领导,但更多时候,她像大姐姐一样,并没有所谓的领导架势。平易的性格,自带一股傻气的天真,偶尔又不乏睿智,对人生和生活的见解入木三分。但更多时候,是那种傻傻分不清楚的样子。
   晴好的日子里,我们经常相约一起吃饭,一起说笑,一起在后山的高低起伏中散步。她给我讲很多很多的事,有时也谈对工作、生活的见解,更多时候是和女儿有关。我也和她讲很多很多的事,有时也谈对工作、生活的见解,更多时候是和老婆有关。她说,她们家尚墨又怎么调皮了,又说,她们家尚墨学会了心疼妈妈的不易,等等,不一而足。我说,我们家老婆又买奢侈品了,这个月工资全花光了,又说,我们家老婆又跟我吵架了,还耍小性子。她说的时候,我更多是倾听,偶尔会心一笑。我说的时候,她也是倾听,偶尔说一下作为“过来人”或同是女人的心得。我们就这么在相互的闲谈中,亦师亦友,亦庄亦谐。似乎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辜负这大好的年华,大好的天气。
   我们的志同道合不仅仅是因为工作上的关系,还有一层,那就是对文字的爱好。常听资格老一点的同事说起,琳姐是个大才女,写过很多的文章,不仅如此,因年轻漂亮更在当时占尽优势,追求者众多。我来公司以后,她已经不再写什么文字了,更多的经历都放在了工作和家庭上。因为文学爱好的缘故,我常会在闲暇时写点文章,偶尔发表在文学期刊上。时间长了,在单位中也有了些小名气。因和琳姐在同一个部门,不免又勾起了当初那些老同事们对“才女曾经”的回忆。于是对于她的曾经,我又多了些了解。
   每当我文字发表收到样刊时,琳姐总是第一时间要过去“欣赏”,偶尔还会跟我说,这句话我觉得有点不通顺哦,或者说,这篇文章偏感性了些。但更多时候,她给的是鼓励。鼓励之余,又会勾起一些对自己曾经的回忆。她说,我年轻时也喜欢写东西,现在年龄大了,也没有精力写了。看着你还坚持写东西,真好。我知道她说的是真心话,也相信她并没有磨灭掉对文字的爱好。只是,岁月无情,有时候生活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轨迹,多一份命运无常之感。所幸,琳姐是幸福的,只是,割舍了那份对文字的热爱,多少让人心生惋惜。
   我常缠着琳姐,让她把以前的作品给我看,我要观摩她的大作。她总是避左右而言它,说些无关紧要的话,总之,就是不给我看。她说,她的那些作品已经拿不出手了,不能给我看,丢人。我再三保证,绝对不嘲笑她之后,她才勉强从一篇文章中摘了一小段给我看。文字已经不记得了,但文笔的确优美,情感也真挚饱满,文章的名字叫《我与四哥哥》。
  
   二陶兄的联想
   文字是了解一个人的窗口,透过文字,能读懂一个人的性子,甚至曾经。善用文字的人,大都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而文字形成的诸多文体中,尤以散文最为具体、真实。
   “诗歌写多了会人格分裂,散文写多了才能活得更为真实”,大约有半年多时间,没有好好写一篇散文了,这段时间里,我在诗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白天上班工作,晚上看长篇,看别人的散文随笔,看诗歌。更多时候,是在搜寻“奇绝”的句子,唐代大诗人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段时间里,我总在不断构思诗歌的不同写法,也取得了一写成绩。但却有几分疲累之感。
   日前,收到陶兄寄来的散文集《沿途》,仔细翻阅品读一番,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关于散文的情结便泛滥开来。一方面更多了解了陶兄其人其文,另一方面又对陶兄小说以外的文体有了些“意外发掘”。阅读之中,忽然产生这样的感觉:这位以小说成名的人,散文竟也那么美!
   这是意外收获!除此之外,它还勾起了我对散文的殷切心情。于是,我便翻出自己的“曾经”,把那些自己写过的散文文字重新咀嚼一番。历历在目,感染于心。回忆更是纷至沓来。与生活情境有关的“宋江村”、“运河”、“西湖”、“贴沙河”等,与文友有关的“林小溪”、“恋歌”、“破熙”、“秋梧飘絮”等,与出差有关的“哈城”、“保定”、“老北京”等,都一一过目,目视于前,回忆于后。酸甜苦辣都逐渐回甘。一些感念也于内心深处晕染开来,形成的不同的景、不同的形、不同的图案。
   我经常与陶兄开玩笑,说他是我认识的、还活着的作家中文章写的最好的,关键是我们还见过面。他不以为忤,还经常和我开玩笑打趣,甚至还弄了个小群,把几个“铁杆粉丝”装进去,自命老大,然后按小二小三小四小五排开。我们经常在群里互相调侃,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话题的内容包罗甚广,从时事热点到指点江山,从影视剧作到阅读感受,不一而足。
   除此之外,我也经常私下和他“得瑟”阅读其作品的感悟。他丝毫不觉厌烦,乐在其中。有时也“厚着脸皮”跟我说,“大作家的生平都让你摸透了。”我缠着他给我写一篇文章,他也爽快答应,只是迟迟不见动静。
   说实话,《沿途》看了大半,最真实的感受是,后半部关于作品评述的文字要明显高于前半部纯散文的表述。或许因为那些散文的篇章成形较早,因而“陶氏烙印”并不清晰,倒有几分小家子气。为文也略显青涩。这是与其自身比较。横向比较一下,他的作品与我读过的其他一些作家的散文作品来比,还是毫不逊色的,至少也可以排个中上等吧。
   按说,我这种菜鸟级别的人够不上评论“大作家”的作品,但因我和陶兄的熟悉程度,也就大言不惭了,相信他定会不以为忤的。
   相反,我更喜欢后半部分他关于其他作家的评述。在这一部分,陶氏风格得到了极大发挥,展示了他渊博的知识面:一会引经据典、论述精到;一会言辞犀利、唇枪舌剑;一会温婉如玉、赞赏有加。对其喜欢的作品不惜笔墨,对其厌恶的作品也绝不“手软”。甚至对喜欢作家的不同写作阶段,也有许多精妙的语言。
   看陶兄作品,像是在享受一场“关于文化”的盛宴。涉猎之广,让人咂舌。透过文章,尤其对晚清民国阶段的作家会有许多不一样的了解。比如他的《<红楼梦>的脆弱美》、《<周作人左右>与色氏家族》、《张爱玲与白先勇》、《<台北人>的意义》等。这些关于作家、作品评述的文字,真真是脍炙人口。他在文章中,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喜好。对曹雪芹、张爱玲、白先勇、金庸等作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也对不同作家不同阶段的作品或作家本人给予了中肯的、犀利的、贬斥的不同呈现。他的评述包罗万象,对喜欢作家固然浓墨重彩,对其他作家也广泛涉猎。钱钟书、周作人、废名、张天翼、赵树理、孙犁,甚至国外作家简·奥斯汀等均有或剖析、或提及、或对比等不同方式的覆盖与论述。
   可以说,透过《沿途》,我了解了不一样的陶然。不再是小说中游刃有余、高高在上的陶然,而是一个除小说之外,更加立体饱满的陶然。当然,以我的浅陋笨拙只能管窥蠡测,无法尽善尽美。想要更多了解陶然其人的朋友只能自去购买《沿途》阅读了(据说当当、亚马逊均有销售,算是打个广告吧)。
  
   三周边生活
   温暖的阳光总让我想起夏日的傍晚。微风习习,吹面的感受是凉爽的、惬意的。这样的傍晚,适宜饭后散步,围绕着周边画圈。
   城外不远处就是白茆塘了,蜿蜒的水道,似京杭运河分段。运送沙石的船舶穿行其上,两岸是鳞次栉比的民舍。确切地说,我并没弄明白这条河的姓名,只因在白茆这个地方,所以我姑且叫它白茆塘了。
   夏至前,天长夜短。下班后有大把空余时光等待消磨。不加班的日子里,我总与宿舍大叔一起吃饭,一起饭后散步。围绕着白茆塘,一圈一圈,周遭五公里范围内都逛了一遍。向南,到达过白茆高速连接口;向北,达到过常熟东大桥;向西,直达白茆小学;向东,连接了紫芙家园。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白茆塘周遭。
   夏日傍晚,在河边散步,氤氲的水汽漫上来,心神惬意。身处江南最大的好处就是随处可见那四通八达的水系。喜欢江南,大抵也与水泽有关。水润江南,江南水乡,许多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无外乎就是这个“水”字。无水,便没有江南,无水,便没有这般的诗情画意。
   在白茆塘和白茆小学之间的空白地带,除了散乱着民居以外,还有大片的水田以及水田四周密布的鱼塘。在水田、水塘、民宿之间,是互为连通的乡村小道。我与大叔最喜欢穿梭在这些小道上。边走边看着越来越长的身影,太阳渐渐地沉到西边的地平线,天边腾起了火烧云。从大亮的天走到漆黑的天,夕阳沉浮之间,晕染出许多曼妙的美景。火烧云变换着姿态,有时在空中连成一片,像血染的绸缎,有时似巨蟒的鳞片,层层叠叠。禾苗被镀上了金边,民舍被镀上了金边,鱼塘披上了金色霞衣。风过水面,微微皱起一层层金浪,排向远处。我们穿梭期间,听鸡鸣狗叫,看灯火相逢。成群的蚊蚋、小飞虫空中飞舞。树随风倒伏。
   穿梭在这样环境里,似乎又回到了久违的家乡。想起那些隐没在家乡的小道,以及“漠漠水田飞白鹭”的景象。站似士兵的玉米秆,低矮的黄豆杆,红薯、山药、土豆、地瓜、白菜、萝卜都浮现出来。偶然间浮现的劳作场面,母亲的微笑,父亲的撅头。
   生在乡村,长在乡村,与乡土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后来,喜欢上文字,喜欢上乡土文学。因远离乡土,思念便更甚几分。读贾平凹的《秦腔》、陈忠实的《白鹿原》,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及近期读王蒙的《这边风景》,那些关于农村、关于农民、关于劳作的场景,总让我魂牵梦萦。
   在这片广阔的原野上,在华夏大地,不管是陕西还是新疆,到处的农民都有着相似之处,各处的农村也近乎相同。从开垦荒地的夏天到抡“坎土曼”的伊力哈默,关于农民、关于劳作的场景都似曾相识。
  
   温暖的阳光照下来,二三月的天气里,正是草长莺飞,火树流萤的时候,思想也随着飘荡,过千山万水,串起万千联想和片片遐思。像眼前的这片水泽,像围城周遭的风土人情。
   我想,是时候写一些是非了,关于这片土地,关于思念,或关于回忆。比如这午后的阳光、骀荡的风、青石板路面、落叶香樟、枯树芦苇、池塘、渔舟、大桥;比如某人、某事、某种情丝等。
   有人说,人生之所以贫瘠,是因为记忆的短暂。如果能把生活过的每一天都记录下来,我们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就能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深知这样的困难,但我还是想力所能及的为自己保留些什么。于是,在这个晴暖的午后,我静静地想着,并写下了这段文字。

共 47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有些事,适合静静地想》我们生活在人群之中,我们生活在山水之间,当我们心静恬淡,会发现生活处处都是美。在繁锁的生活中静心沉思,在平常的环境中发现美丽。像老黄牛仔细地反刍咀嚼,从中体味生话的滋味,从身边的人和物中,发现人性之美和山水之美,从中享受生活的滋味。朴实流畅的叙述,将人和物娓娓道来,平静的生活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琳姐天真中的睿智,陶兄博学中的洒脱,白茆塘宁静中的风光,让读者心驰神往,难以忘怀。多谢赐稿山水,期盼更多精彩,佳作共赏。【山水神韵编辑:三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三人        2017-03-02 14:56:09
  拜读学习了,问好易水犹寒友,读了你的文章,让我也随着静下了心来,山水因你而更加精彩。
我在路上走着,有时会歇歇,但从未放弃。
回复1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7-03-03 10:20:42
  感谢老师编辑,辛苦了,易水问好!
2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7-03-14 15:09:26
  的确,一直看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歌,虽然奇绝雅致,但更想看这种汩汩流动的散文,或许是更接地气——对我而言。
回复2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7-03-14 17:26:56
  已经不会写散文,哈哈
3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7-03-14 15:10:52
  生活中有可以谈心事论生活的好友,是一种幸福.
回复3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7-03-14 17:27:09
  马上没有了,换部门了。
4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7-03-14 15:11:46
  老大的散文和评论,是我仰望的。
回复4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7-03-14 17:28:43
  评论的确好
5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7-03-14 15:13:39
  灌水区一直有我,我也是懒得动笔,而某天蠕动出来勤刷屏,哇哈哈。
回复5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7-03-14 17:28:56
  能刷屏就已经不错了
6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7-03-14 15:14:33
  坚持写下去,你也是一道靓丽风景,加油。
回复6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7-03-14 17:29:06
  是嘛是吗?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