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春何惧倒春寒
刚刚走出冬日梅花宴的厅堂,一颗从梦中尚未完全清醒的心,却被那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且有点盎然的讯息深深地吸引。此刻,忽然想起五代后蜀欧阳炯的《清平乐》,词曰:“春来阶砌,春雨如丝细。春地飘满红杏蒂,春燕舞随风势。春幡细缕春缯,春闺一点春灯。自是春心缭乱,非干春梦无凭。”眼前的春风咋起,点柳枝舞动于一池春水,缀荷塘漾起了满塘涟漪,不无撩起柳荷细语般意境的萌动与感念。真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与李商隐的《赠荷花》之诗句,竟然如此新奇贴切,赋物入妙,语意温柔高雅,怎能不让人在一帘幽梦里徘徊游荡?这梦,恰如一把通往灵魂深处的钥匙,开启了人们感官与视觉的延伸,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在这梦境之旅,让人深层次地体验、感悟、探索到人生际遇中的人、事、物,并使心灵得到慰藉与满足,更加一步步地唤醒心灵深处的那份执念。然而,梦境有大、有小,但它总能带领你走向最想去的地方。在那里,有时阳光灿烂,有时云卷云舒,有时清风拂煦,有时烟雨蒙蒙,甚至是起伏跌宕,淡然无奇。或许,这就是人生最真实的铺垫与写照……
眼下虽然已是初春,但倒春寒的余威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似乎让春之讯息在江南境域里表现出刻意的低调。它羞羞涩涩,缓步而行,俨然不愿意在人们的憧憬中一展靓影。尤其是近几天,无端的风雨夹带着冬日的余寒与冷峻,在冬春拐点处,将天气变换得异常激烈。有时候春风拂面,春光和煦,让生长在农村的放牛娃卷起裤腿,打着赤脚,在旷野里活蹦乱跳;有时候冷雨凄风,冰霜凇雾,让生活在城市的读书郎依旧棉衣缠身,围脖裹颈,在教室里瑟瑟发抖。此刻,难免让人们触景生情,顿生感悟:当北风在空旷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当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的时候,冬梅却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敢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于上,用人生凝结成无数个小蓓蕾,任寒风将其摇撼、包裹、覆盖……她无畏无惧,傲风斗雪,大义凛然,在冰天雪地里安然绽放!尽管在冬日里,寒梅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其遮挡风寒,而她却镇定自若,能在“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呵,梅花香自苦寒来。诚然,任何欢乐和美好都源自苦楚的磨砺,世人也都会经历,甚至无法逃避这场气候变迁的境遇与搏弈。谁能说,在冬春抗争、天气变化的自然规律中无动于衷,试图或略且不去追念、感悟寒梅应时而表现出的胆识与胸怀?!
试想,无论是冬春抗争也好,还是天气变换也罢,都未必是一件坏事,既然遇见了,就无须胆怯,更不必逃避。很多的时候,人应该向前走。但在前行的同时,可否借助冬春气候变迁时的余寒,冷静思考一下自我行走的人生轨迹,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认真总结一下自己的人生业绩和工作成就,以平常之心去反省一下为人处世的失误,检点一下工作之中的不足,捡拾一下失败和错误的教训,考量一下功过与是非,精准地把握自我定位,并站在人生驿站的制高点,及时校正往后的人生坐标,拨开障碍人生的迷雾,把今天的路走好,让明天选定的目标更清晰、更稳健、更成功。这不仅可以让人生多一份淡定,少一分浮华;多一份快慰,少一份惋惜;多一份幸福,少一份不安;多一份成功,少一份失败。因为,人生的沉淀,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完满与优秀;人生的积累,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品味,才能真正地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人生的耐力,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打磨,才能磨砺出坚定的意志品质和高远的思想境界;人生的成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争取,才能品尝到奋斗之余带给你来之不易的甘甜与美味!在人生坦途中,因为任何一蹴而就成功都是短暂的;任何出类拔萃的功绩均非永恒的;任何花天酒地的奢华都是浮躁致命的;任何贿赂权势而获取的利益都会昙花一现。唯有磨炼与付出,方能让自己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淡定自若,不乱方寸,临危而不惧!
初春以来,几许春暖,几度春寒。面对眼前的倒春寒,喜欢,在一窗梅香雨润的窗前与春季相依,在初春中品风听雨,期待着一场春意暖阳,风落花香,水柔风轻,静静地任一缕春风从容而温暖地在眼前划过。君可记得,往昔那些流失在光阴里的温情,那些散落在流年里的记忆,曾经带着缕缕花絮的馨香,沿着乡间蜿蜒曲折的小路,带着雨落春绿的气息,在老友精心培植的金家花园中婉约成风情月意的美丽。当下,是春光揣度了大地的心事?还是岁月包容了时光的聚散?将春暖在草长莺飞中呈现……有人说,人之生命的韵律,源自于世事旷达的人生历练,发迹于心灵深处的碰撞与栖息。这是清澈的眼眸与纯净的灵魂交融与契合,这是人生毫无掩饰的本真与延伸,这是置身社会,历练自我,把玩古今的心路与感悟。倘若,时间是一场旷世的缘,那么,就在那个叫初遇的地方,将所有的情愫在花间飘香,将所有的念想在风中飞扬。或许,这就是时光赋予人生最好的馈赠。诚然,观念可以创新,但行为要谨慎。宣扬诱惑的,是思想者;践行诱惑的,是群盲。大凡世界,群盲永远比思想者多。做人要靠脚踏实地打基础,靠党政民意作指引;靠清正廉洁来务实,靠真才实学去创新;靠爱国忧民为己任;靠无私奉献见精神。记忆,如同岁月里一堵老墙,罅(xià)隙间长满曾经的厚重与沧桑;记忆,像是一坛陈年老酒,穿过黛瓦土墙,在过往中始终能嗅到那绵长弥久的醇香。有时,记忆似一曲云水禅心的古筝曲,别过的山涧的柴扉,在日复一日的年轮里,寂寞的青苔爬满了皴裂的石阶,在记忆泛白的过往里,依然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贴心,那么的柔情,那么的刻骨铭心……
初春伊始,应亲友之邀,回故乡省亲会友。忽然,忆起初始工作过的故地,藉四十年离别情缘的驱使,风驰电掣于石板庄新开辟的水泥路上。远远望去,旧貌变新颜:一幢幢粉墙黛瓦和庄园式的小洋楼拔地而起,而昔日泥泞的蜿蜒小道,依旧在脑海里反反复复地想起,仿佛在记忆里深种。念情怀旧的心态,促使余填拙词一首《浣溪沙·旧地重游》以寄之:“不觉石庄醒眼迟,还欣芽嫩柳枝栖,金乌缕缕照楼煦。不舍旧人辞世去,尤怜枯草使人凄,惟余慌岭杜鹃啼。”人生路上,且行且珍惜!这句话听过多少次了。究其内涵,惟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懂得,惟有至深感触才会铭记于心。石板庄的昔日,如同不寒而颤的倒春寒,每到四五月,这里的农民,便挨家挨户挑着麻袋去国家粮站借回销粮。农户家的油盐酱醋、针头麻线,笔墨纸砚、读书费用、生活用品,全靠鸡蛋来换钱。鸡便成了他们家得天独厚的“小银行”。而今,砖墙、琉璃瓦房鳞次栉比;沙发、席梦思、壁挂电视、推拉门家具应有尽有;电瓶车、摩托车、小汽车举目可见。尤其是欧式别墅“风星山庄”彰显了小康生活的骤起。该户不仅生活富庶,环境优美,旅居设施简洁高雅,每年春季,引来省内外文人墨客、高朋雅士来此游览观光、挥书作画。石板庄旧地重游,灵验了“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坚贞和执着。更令人深深感悟的是:人生是有一种缘分,即使离别数载半生,依然能在茫茫红尘中再度相遇;人生是一部纪实版书籍,去而复来,无不厚重地书写着今生真情的演绎。迎着早春的清风与阳光,深深体味到:阳光总在风雨后,初春何惧倒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