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心愿】生活在美国(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心愿】生活在美国(征文·散文)


作者:铜盆孤雁 举人,4966.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91发表时间:2017-03-07 09:49:52


   1
   美国是一个汽车王国,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有一至二辆小车子,美国的公路也是四通八达,修得又宽敞又好,开着车子在美国的公路上跑,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享受。
   美国人开车,年纪最小的应该是刚成年的公民,年纪最大的就不好说了,耄耋翁媪开车的比比皆是,他们银发飘飘,满脸皱纹,开起车来,却显得异常的悠闲。
   美国没有驾校,公民学开车,找一个家人或者朋友指导练习几次就上手了。驾照还是要考的,也比较严格,只是不太难。
   美国人开车极为讲究文明礼让,你如果驾车从甲道进入乙道,就必须在道口停二十秒钟的样子,不管乙道两头有没有车来,你都必须这样做。美国人开车极少人开快车,在高速路上,一般就开80—100码的样子。极少有人超车,更没人鸣喇叭。如果遇到了有人要横穿马路,他们就会停下来,让他先过马路。有一次,我要过马路,左方有车过来,我就站在路边准备让车先过,谁知车到了眼前,他却停下来了,扬手示意我先过去。有一些路口安有信号阀,你如果要过马路,就要按一下信号阀,它允许你过去你才能过去。有一次,我从图书馆回家,要横过马路,先按了信号阀,对面有个美国人要过来,也按了信号阀。过了一会儿,让行人过马路的信号还没有发出,我看了一下两头大约两百米内无车,就过去了,而对面的那个美国人还站在那里等信号。
   停车的技术是驾驶人最关键的技术,在美国,无论停车场是大还是小,都有供残疾人专门用的停车位,健康人驾车找停车位就不能占据残疾人的停车位。你如果停车,你找的那个停车位两边都停了车子,你再把自己的车子停进去,就得小心翼翼了,必须非常准确地停在你的停车位正中,否则,你开车门就有可能碰到别人的车子,那你的麻烦就来了。
   中国的公路交通事故是美国的几倍,为什么呢?是不是中国人的驾驶技术不如美国人好?依我看,主要是中国人驾车不讲究文明礼让,都想抢前一步,就是这抢前一步,往往铸成大错。
   2
   感恩节那天,小镇上成千上万人都来到了小镇的中心,载歌载舞庆祝这个节日。我们在山下的城市里购物,傍晚回来的时候,刚好赶上这个庆祝活动。
   正街的中心,一群青年男女在跳舞,他们穿着便装(大多是短衫),没有化妆,在那里卖力地热舞着,天气已经很冷了,我们穿着棉衣还难于抵御冷气的侵入,他们却是跳得头上散发热气,围在周围看舞的人们为他们叫好,吹口哨。街边上有几十处地方摆有糖果,每处地方都有两三个人在那里分发糖果。糖果是发给小孩子的,每次只能发一颗,大人们抱着小孩或者牵着小孩一处一处排队去领糖果,脸上洋溢着笑意,等到领完所有的糖果,小孩的手里也就有了一小桶。这值不了几个钱啊,人们之所以乐此不疲自始至终参加这个活动,是因为要感受喜庆的节日气氛啊。
   感恩节一过,圣诞节就快要来了。离圣诞节还有一个月的日子里,各个超市就开始张罗过节的礼品,最显眼的就是圣诞树,有真正的活树,也有人工做的树,它们都装点得漂漂亮亮摆在那里。
   圣诞节快要来的一个星期前,有个中国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们,说明天早上小镇上的老年活动中心有一个活动,就是在圣诞树前和圣诞老人照相,然后在那里吃一顿免费的早餐。第二天一早,我们一家人开车去了老年活动中心。那时,已经有很多人到那里了,有中国人,更多的是美国人,大家在室内排着队,等待着和圣诞老人照相。外面冰天雪地,室内温暖如春,我们脱下棉衣,从从容容地照了相,吃了早餐。吃饭的地方是一个大厅,里面有几十张圆桌,早餐的内容也很丰富,还有饮料咖啡供应。人们吃完饭收拾好餐后的垃圾就离开了这里。我在想,我们中国三国时代的张鲁是不是到了这里呢?
   12月22日那天晚上,小镇的教堂有一个华人圣诞节庆祝活动,备了免费晚餐。那天也是大雪皑皑,我们开车上路的时候,雪还在一个劲地下。聚餐的地方是一个室内篮球场,里面摆了13张巨型圆桌,我们进去的时候,已经坐满了10桌客人,后来又陆陆续续来人,坐满了全部的桌子。这里开的是自助餐,十几个菜肴,有荤有素,什么龙虾啦、猪肉丸子啦、鸡翅啦,也是应有俱有。吃完饭,也是自己收拾餐后垃圾,收拣好餐桌和椅子,然后我们离开了餐厅,来到了教堂边上的一个小演出室,参加庆祝活动。这里的华人也是多才多艺,节目是他们自己组织的。乐器手、灯光师、主持人一应俱全。第一个节目是幼儿表演,大的六七岁,小的二三岁,用英语唱圣诞赞歌。完了之后,主持人叫新面孔介绍自己,于是就有十几个青年男女从座位上站起来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来自中国的哪个省市,在哪里读的博士。接下来就是一队中学生合唱队登台表演,也是用英语唱歌。听完这支歌后,我们就离开了。
   真正的圣诞节那天,我们是在芝加哥度过的。前一天,我们一家人坐飞机从美国的南部飞到了美国的北部,来到了芝加哥十一弟家里做客,便在这里过了圣诞节。2014年元旦节,我们是在飞机上过节的,这一天,一家人全在回家的旅途中。
  
   3
   在美国购物,和在中国购物比较,有很大的不同。
   美国没有小贩,没有货郎,你不要期望谁担着货物来到你的门前吆喝,你也不要期望你出门在街上遇到提篮小卖的老妪和小姑娘。所以,我也没有见过什么城管来驱赶那些大爷大妈们。
   美国的城市,街道两边没有小家小户的门面房,也极少有小超市,你不要期望在一个小超市买到你需要的货物。所以,我在美国也没有见到过“门面到期,减价三天”“跳楼价”的竞价标语,也没有听到过以高唱歌声来吸引顾客音乐。
   美国没有农贸市场,所有的菜都在超市里购买,蔬菜在超市里购买,鱼肉类的荤菜食材也在超市里购买。美国没有杂货店,刀剪锯钳在超市里购买,锅盆瓢碗也在超市里购买。美国没有建材市场,门窗木条在超市里购买,厨卫洗漱用具也在超市里购买。
   在美国,超市是全能的,只要你有需要,超市里就会有供应。
   在美国购物,一般是要开车去的,有的是半小时路程,有的是一小时路程,有的是个半小时路程。购买生活物品,一般是买足一个星期的。
   美国的超市,空间很大,一是它很高,有的有两三层楼高,巨大的货柜也码到了几米高,有专门的车子装拿货物。二是它很大,有的花两三个小时也逛不完;有的花上一天时间也逛不完。那些特大型超市有几层,里面还有多处儿童乐园,有多处休息的地方,有就餐大餐厅,有多处让人方便的洗手间,还有供人在室内游览的旅游车。
   巨大的超市必然有巨大的停车场,有的停车场就建在楼下,绝大多数停车场都建在超市前面平地上,大概可以停500到1000辆车子,到这里停车都是免费的。
   超市里都有大型推车,一般都有500到1000台这样的车子,车子上还有小孩的座椅。来购物的人,一下车就要推一部这样的车子。
   美国超市里基本没有导购员,也没有磅秤。你要买的东西他都包装好了,米是一包包的,红薯是一袋袋的,马铃薯是一件件的,蔬菜是一包包的,猪排骨也是一包包的,水果是一袋袋的,袜子也是一件件的,他们都不拆零买,一买就是一件。
   在美国购物,真正是童叟无欺,公平买卖,物价也很平稳,你买了他的货物,回家后你如果觉得不好,下次你还是可以退给他,他绝不讲价钱,非常乐意接受你的退货。
   在美国购物,你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这里没有毒奶粉,没有瘦肉精,没有注水肉,没有防腐剂,没有转基因食品,一句话,这里没有假冒伪劣货物。
   在美国购物,绝大多数物品是极为便宜的,一件中等质量的衣服也就是十来元钱,一件很好的羽绒棉衣也就是一百来元钱,一套耐克春秋衫在中国不知要买到多少钱,在这里也就是六十元钱,一大壶食用油只有七元钱,孩子们喝的牛奶也是极为便宜的。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是说的美元啊,一美元可是等于六点七元人民币啊。
   我们说物价的贵贱主要看购买力,比如说,我的月工资在国内可以购买到大约200斤猪肉(税前),我儿子月工资在美国则可以买到大约2000斤猪肉(税前),这是一种怎样的悬虚呢?
   美国的超市极具人性化,这里设置了餐厅,设置了厕所,设置了休息场地。我还到过一个超市,这个超市里有几十个人在做小吃免费供应顾客,有食物,有饮料,你吃了还可以去吃。
   4
   吃饭原本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是人就得吃饭,到哪里也得吃饭。
   没想到到美国来后,在各处餐馆里吃了几十餐饭,我发现,中美两国的吃饭却是有很大的不同。
   我在中国不算饕餮大师,因为我身份卑微,自然见不了豪华大宴,也没吃过鱼翅熊掌这类山珍海味,没有喝过茅台五粮液这些玉液琼浆,但是,这并不等于我没吃过宾馆酒楼的宴席。
   中国人吃饭,讲究地方,酒楼宾馆要有名气,雅间要讲究豪华,田野山庄要有山水气息。美国人吃饭一般不讲究这些,酒楼宾馆一般也少有雅间,大家都坐在大厅里,你瞧我见的。
   中国人吃饭讲究热闹,人要多,10人一桌可以,20人一桌更好,这样就可以高声喧哗,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可以猜拳行令,喝酒就可以形成高潮。美国人吃饭不太讲究热闹,更不高声喧哗,生怕影响到别人,也不划拳行令。
   中国人讲究酒文化,有各种各样的行酒令,还有很多晕段子,目的就是将别人灌醉,也不管这酒价贵价贱,能灌醉别人就是自己行。美国人也喝酒,他们喝的是洋酒是葡萄酒。他们没有酒文化,能喝就喝,谁也不勉强谁,底线就是喝完酒后还可以开车回到自己的家里而不出事故。
   中国人吃饭讲究一大桌菜,讲究有吃有剩,有时还剩大半桌菜,没有女客,这些菜就成了喂猪的猪潲,如果这些女客是官太太,这些剩菜还是要做猪潲。美国人吃饭讲究分餐制,讲究AA制,如果是剩了就一定打包回家再吃。
   中国人吃饭一般是纳税人买单,美国人吃饭一般是自己买单。
   中国人吃饭用的是筷子,美国人吃饭用的是刀叉。
   中国人吃饭,桌子边总是站着两个漂亮的小姐看着你吃,她们没有小费。美国人吃饭,如果有服务员在场,也只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小费。
   中国人吃饭,饭客只管坐在桌子边等人服务,菜来伸手,茶来张口。美国人吃饭,大多是自助餐,几十样饮食摆在那里,吃什么,你自己去挑选。
   中国人吃饭,一桌少则俩三百元,多则几千几万元。美国人吃饭,一个人有10—18元就够了。
   中国人吃饭,丰盛极了,什么山珍海味都有,吃出一个严重的生态危机。美国人吃饭,他们的食材在中国人看来就是垃圾,做成饭后,就是熟食垃圾。
   中国人吃饭,吃完之后,嘴巴一抹,杯盘狼藉,酒气冲天,满地污秽。美国人吃饭,吃完之后,客人把餐桌收拾得干干净净才走。
   这不同的饮食文化还真有文野之分。
   5
   大家知道,环卫工人是与垃圾打交道的,在中国,环卫工人一般是指扫大街和运送垃圾的人。
   中国的环卫工人有多少,是几十万还是几百万,恐怕官方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字。在我居住的那个县城,就有很多环卫工人,他们绝大多数是临时工。
   中国的环卫工人也就是那些扫大街的人,他们总是在每天的凌晨三四点钟就起来扫街,要赶在人们起床之前将肮脏的大街打扫一遍。然而,中国街道的卫生似乎总是肮脏的,时时都有人要弄脏它,所以,环卫工人在白天也总是要去打扫它的。
   中国的环卫工人真是辛苦啊,他们推着一部装垃圾的推车,一把扫把、一把铁锨,从东扫到西,从南扫到北,毒日暴晒下要扫,寒风刺骨时要扫,下雨天还是要扫,只要有一口气,他们就要扫下去。
   中国环卫工人为什么这么辛苦,为什么总是做不完的事呢?因为中国人太随便了,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弄脏大街,如果有三天不扫街,你就无法在街上行走了。以我住的县城为例,市民将烧过的煤灰扔在街上,将吃过的果皮果核扔在街上,将包装纸或者塑料袋扔在街上,将烟蒂扔在街上,将口里的痰吐在街上,将自己家里的垃圾倒在街上,总之,凡是自己不再要的东西就当垃圾随手扔在街上,他们以为,街道就是垃圾场。这种随便是一种极坏的习惯,大多数人都是这种习惯。
   可能有人会说,我居住的县城,居民绝大多数都是昨日的农民,他们还在一种转型时期。但是,我也在一些老城市大城市呆过,那里也好不了多少。看起来,不讲卫生不但是农民的问题,也是全中国人的问题。
   因为大家都不讲卫生,所以,街道就容易肮脏,环卫工人就有事做了。
   来美国三个月了,在新墨西哥州跑了五六个城市,也到了芝加哥,在这里看到的环卫情况就大不同于中国。首先,我没有看到过扫大街的环卫工人,因为美国人的街上无物可扫。在任何一个地方,我看不到纸屑果皮果核,看不到塑料瓶塑料袋子,看不到被人丢弃的垃圾。其次,美国人的环境意识很强,他们也产生生活垃圾,也处理生活垃圾。他们都是从超市买来很厚实的塑料袋子,一般都很大,套在自家的垃圾桶上,装满了就将它系紧口子,然后扔进垃圾箱。这一点就和中国人大不相同,中国人装垃圾,大多是用的买菜用过的塑料袋,都很小,扔垃圾的时候,也不将它们的口子扎紧。扔垃圾的方式中美两国也大不相同,美国人一定要把垃圾袋扔进垃圾箱,中国人扔垃圾是站在很远的地方扔,扔进了就扔进了,没扔进就没扔进。因为中国人的垃圾是敞开袋子的,垃圾箱地方臭气熏天。其三,运送垃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在新墨西哥州,垃圾箱就像一个小屋子,箱子上面的箱盖好像房子的天面样,是一个人字形塑料活动板,扔垃圾的时候你要揭开这个活动板,它的益处是不让气味满天飞。那里的垃圾运输车也是全封闭的,而且很大,它要把垃圾箱里的垃圾装进自己的车厢里,全部是机械操作,只司机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搞定。中国的城市,运输垃圾就不是这个样子,垃圾箱是敞开的,运输车也是敞开的,所以,满街臭气熏天。

共 881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文题目为生活在美国,文章中写了生活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具体写了,美国人开车文化,感恩节的相关事宜,在美国购物后与中国购物的比较,美国的餐桌礼仪,美国的环卫工人和垃圾处理,新墨西哥州乘飞机去芝加哥十一弟家里做客,美国的“贫下中农”等七个见闻。作者在介绍美国贫下中农时,引用十一弟的话,说十一弟认为中国的事情中国的老百姓要负很大的责任,美国日本能产生伟大领袖这样的人物吗?美国日本能产生一党执政的政党吗?他们都没有这样的土壤!见解独特。全文,构思严谨,行文流畅。推荐阅读。【编辑:一分流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分流水        2017-03-07 09:51:42
  感谢赐稿,推荐阅读,期待更多精彩。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