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心愿】在美国的游历(征文·散文)
1
美国新墨西哥州有一处火山口遗址,它就在我们住所西边的高山上。
一天下午,我们开着车去参观这个火山口遗址。车子进入实验室安检通道之后,就直接开上了那条盘山公路。公路两边,古木参天,漫山遍野的巨大的松树装点着这里的群山。坐在车上,我老是想,这些松树是何年何月开始生长的,它们的种子是从哪里来的?现在的松树上都结着巨大的松球,但是,这松球里并没有籽啊,无论那块土地上也没有松树的幼苗。
车行几十里路后,我们终于爬上了高山,来到了火山口遗址。遗址就像一口巨大的锅,大概有两千多亩面积。进入遗址的公路在锅壁的中部,公路以上的土地上全部是巨大的松树覆盖,公路以下的土地上没一株树木,上面长着浅浅的草。我们停下车子,静静地看着这个美丽的景致。一会儿后,我跨过路边的铁丝网,欲走向锅底,走了好久,才走过一半路程。脚下的火山灰土地软软的,非常难走。儿子在上面叫住了我,叫我不要再往下走了。往回走就是上坡路,每走一步就气喘吁吁,这是高原反应的缘故,这里的海拔应该是三千米的样子。
锅底有一处房子,大概是守山人的住所,难道自来水送到了这里,难道天然气送到了这里?有一条公路通向锅底这处住所,我们开着车子试图进入锅底,刚走到岔道上,道路就关闭了,大概是到了傍晚的缘故。我们开着车子在锅壁上跑了半个圈,一路上还看到若干辆车子也在这里穿梭。
一百万年前,这里的火山喷发了,这一带的山岗是不是那次火山喷发堆砌起来的,这一带的山涧是不是这次火山喷发陷落的?现在,这里的地底下是不是还有岩浆在奔突在运行,它还不会不会喷发?这许许多多的疑问没人可以解开啊!
2
美国新墨西哥州曾经是北美洲印第安人生活的家园,我无法想象,这么恶劣的自然条件,印第安人是怎么生活的,没有可供耕种的土地,没有可供饲养牛羊的青草,没有充沛的雨水。但是,印第安人不但世世代代生活下来了,当欧洲白种人涌入这里之后,现代化的城市建起来了,印第安人还进入了城市,摆脱了过去的部落生活。
这样一来,印第安人前生活的地方就成为了古迹,成了遗址。在我们生活的小镇上就有一处印第安部落遗址,那里有两间木屋,还有一排夯土屋基。这处遗址在小镇的中心地区,和它比邻的是一家博物馆,一家超市,一家邮局。
最大的一处遗址却在三十多里路远的一处峡谷。
有一天,我们开着车去游览这处印第安部落遗址。车子先下山,然后折向西,走了大约三十几里路程,来到一处较大的峡谷。峡谷很长,宽约70—100米的样子,中间有一条河流,河水浅浅的,却在不停地流着,这是一个很难见到的景观。
峡谷最宽的地方有一处停车场,可以停放几十辆车子,还有两排房子,一排横着的,一排竖着的,这两排房子就是这处遗址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生活用房。遗址不是一个野地方,实际上也是美国的一家国家公园。游览遗址的收费标准是一辆车20元,不管你的车上坐几个人。
儿子买了一张游览美国公园的年票,80元钱,凭着这张年票,可以到美国任何一家公园游览而不再交钱买门票了。想一想,还真是便宜,真是值得。
我们办好手续走过门厅之后,就来到了一条沙质人行道上,人行道与河流并行着,我们逆流而上,走了大约两百米,来到了第一处遗址,这处遗址有两处建筑,一处在路左,是部落会议的议事厅,那是一个圆形建筑,平地下挖两米深的样子,墙壁是用不规则的石头砌起来的。我蹲在边上就想,他们怎么下去又怎么上来的呢?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楼梯。路右是一片房屋遗址,有几十间,连在一起,和现代建筑极为相似,只是房子小一些,线条不太整齐。房子的基脚和行墙也是不规则的石头砌起来的,现在露在地面上的还有五六十公分高。
继续逆流而上,走了几十米,来到第二处遗址,这一处遗址很大,建在山崖上,有的是天然的石洞,有的是人造的石洞,山崖下面的平地上也有第一处那样的建筑。
我的疑问是,印第安人居住在这里的时候凭什么活下来的,他们吃的是什么?这里遍地是石头,峡谷两边是几十米高的悬崖,那是石头山崖;峡谷底部也全是沙石,没一点泥巴。不要说不能种庄稼,就是蔬菜也不能种。儿子说,他们靠狩猎生活。我当然也想到了狩猎,可是,哪有那么多野畜打啊,况且,又住了这么多人。
其实,世上就是有很多人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峡谷里面的树,长得又高大又茂密,松树为主,杂以柳树、樟树和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没有泥土,这些树又是怎么生长的呢。河谷里,到处是树的遗骸,有的单独地横躺在河床上,有的成堆地躺在一起,显然是山洪的力量将它们堆积在一起。这些躺在地上的树每一根都有几千斤重。
回程中,我们走在河的那一侧,看到无数的枯枝败叶和柴草成堆地拦截在大树的中央,而且是流向下游的同一个方向的样子,我就判断,这是山洪带来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下大雨,引发山洪暴发,这里必然是满川河水,难怪我们停车的那地方,建筑物边上都有沙袋码起来的防洪堤。
我在这里看到了最大松树,约有五米围,也就是说,需要三个大人才能围住它。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不能再生的,就像印第安人部落一样,这里的树也是不可能再生的。
3
芝加哥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东北部,美国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就在它的东北方,它是美国的第三大都市,世界上最富裕的四座城市里有它的名字。
早就听说过芝加哥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城市,而且我在儿子的相片里看见过它的一些美丽面容。观赏芝加哥最好的季节应该是春秋夏三季,可是,我们游览这座城市偏偏在冬季。
2013年12月26日,儿子开车带我们游览了芝加哥。
首先来到密歇根湖边上的一家公园,应该就是林肯公园吧。这时,只见白雪覆盖着公园大地,树叶飘落在上面煞是可爱。密歇根湖静静地躺在边上,它是那么大,看不见远方的边际。蓝色的湖水里,波浪在有节奏地向前推动着,不缓不急,湖水里没一点杂物,干净得很。儿子说,这里的湖水可以直接饮用。
我从公园走向湖边,脚踩在雪地上,脚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湖岸的驳岸是钢板做的,结实得很。我就想,这湖水为什么会这么蓝这么干净,连树上的落叶都不飘进湖里吗?这可是芝加哥啊,这可是在大都会的身边啊!一般而言,哪里有人类,哪里就有污染,哪里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中国的五湖就是浊浪排空污染严重的湖,在中国要找到这么干净而又蓝色的湖,恐怕要到青藏高原上去才行,因为那些地方没有人居住。
芝加哥人治理这密歇根湖可是花费了很多的金子和人力的,芝加哥市内原有两条河流是流入密歇根湖的,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污染也就日益成为问题,后来,芝加哥人就将这两条河的河水治理成倒流河,让它改变方向流入到城市以外很远的地方去了。
接下来,我们游览了中国城。在中国城我们犹如回到了故乡一样,见到的是黄色面孔,听到的是乡音。中国城里餐馆林立,临街门面的设置一如中国,都是做生意的,南货北货杂货应有尽有。我在一家书店里流连了一个多小时,这么长的时间就我一个顾客。在这家书店里,我看到了几十本在中国大陆无法看到的书,且都是正版书籍,讲的都是中国大陆最敏感的事。
在中国城吃过午饭以后,我们来到芝加哥最繁华的市中心,这里高楼林立,众多的摩天大楼耸入云天。芝加哥的摩天大楼是很有名气的,它的摩天大楼数量在美国排名第二,美国最高的五座大楼有两座在这里,排在第一的摩天大楼也在这里。
我们停好车子后,来到一座摩天大楼下准备排队到楼顶去看城市风景。这是一个旅游景点,顶楼是一个可转动楼层,在那里可以看到全城景致。等我们排队进入到一楼大厅要买票的时候,被告知轮到我们还要两个小时,我们只好放弃了,因为那时已经接近天黑了。
放弃游览顶楼之后,我们来到芝加哥河边上,然后就在这一带绕圈行走。芝加哥河穿城而过,一座座摩天大厦紧邻河道而建。楼的地面底下就是铁道,芝加哥的铁路里程世界闻名,光市内就有一万多公里里程。我从一个口子走下去,看到这里的轨道有十条之多,它们静躺在芝加哥的地底下。
回程的路上,已经是万家灯火了。
4
普渡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研究性公立大学,由美国政府特批的土地、海洋hekongjian使用权,历来以优良的教学zhiliang闻名于世。普渡大学创立于1869年,在全美大学里排行第18名,现有3000名教师,约40000名学生。中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和抗日名将孙立人都曾经在这所大学求过学。
我儿子也是在这所大学读的博士,所以,2013年12月29日,我们去参观了这所大学。
普渡大学在印第安纳州,从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开车到普渡大学有100英里路程的样子,儿子感冒了,他还是坚持要带我们去看一下他的母校。
这天没有太阳,北风很大,地上的雪没有化净,还很冷。车子经过广袤的平原,看到了美国北部农村的景象,这里的地块很大很大,有的几百亩,有的甚至千数亩,从车上看去,地是黑色的。农民住的房子都是一幢幢的别墅,每幢别墅前都停有两三辆车子。
两个半小时以后,我们就到了普渡大学。美国的的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哪是大学的范围,哪是农民的土地,这就要靠儿子的讲解了。
因为正是美国的圣诞节年假,每幢教学楼的大门都是锁着的,我们只能在外面过眼瘾,看了物理楼化学楼等一些教学楼,也看了儿子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在地上走了几圈,大多数地方是在车里看到的。我们对普渡大学太陌生了,不知道它的学区是怎么划分的,不知道它的院系是怎么划分的,不知道校园中的那条河流叫什么名字,看了鹰头狮身的校徽也不完全清楚它的意义,这真的只能叫走马观花啊!
在一家中国店吃饭,小伙子是中国人,他的老婆在普渡大学读博,自己就在这里打一份工,这无疑是黑工,但是,小伙子很热情,服务也还周到。
回程中我看到的美国农村就是另一面了,感觉到这一边的地块更大,坐在车里只能看到三边,还有一边是无法看到的。我要求儿子停车,我要去看看这美国的土地,亲自去踩一踩,亲自去捏一捏泥巴,它还真是黑色的土地!
5
还在中国老家的时候,就有人对我说,到了美国,千万别生病啊,生病了就看不起医生的。我那时候就想,生不生病这不是人们自己可以做主的,要神仙说了算。
儿子一家一年在医疗方面投保的费用就是四千多美元,由此可见,说在美国生不起病可不是空穴来风啊!
到美国住了三个多月,病倒是没生,医院还是去过几次的,不是我自己看病,而是儿媳妇怀孕了,全家人陪她去检查身体。
去过几家私人诊所,美国的私人诊所和中国的私人诊所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私人诊所一般是一间门面房子加一个医生,美国的私人诊所都有好多间房子,从事医疗工作的人也有多个,有服务人员,还有护士。他们的诊所内都铺有干干净净的高级地毯,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性化,诊所内都有儿童玩具。前来就诊的人一般是按照预约来的,来到诊所也是排队就诊的。
有一次来到一家很大的医院,医院里如同迷宫一般,我在里面走了多次,就是很难找到原路返回的路线,我只得一次次走过不同的门来到户外,再找到最先进入的那张大门。
医院所有的地面都铺有高级地毯,非常的清洁干净。
里面几乎没一点声音,前来就诊的人们按照秩序坐在休息厅里等候医生的传唤,每个看病的科室都有一个休息厅,这里有儿童玩具,还有可喝的水。
中国的医院和这里的医院没得一比,我在湖南附二医院住过一个月的院,另外到这个医院总还去过十几次,这家医院也是大,它给人的的第一印象就是车水马龙,好像北京的西单街上一样,挤都挤不通,第二印象就是人声鼎沸。我原以为凡是医院就是这个样子,谁知道美国的医院就不是这样,这里太宁静了,太有秩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