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月】吼水(小说)

绝品 【星月】吼水(小说)


作者:秦岭 举人,315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56发表时间:2017-03-07 20:04:33

【星月】吼水(小说)
   一
   谁听过这样的吼声呢?那天的尖山人纷纷竖起耳朵,拉直了追寻的目光。吼声分明走样了,像曲里拐弯的老藤,一网子过去,把尖山兜了。
   早先的尖山人习惯了吼,但咋吼也到不了这嗓子。日子里的吼声往往是这样的:“哎——娃他大——回来吃饭来——”这是女人们站在村口、崖畔、沟沿的吼法,一吼,准有男人从庄稼地里冒出来,晓得饭熟了。后来旱象重了,吼饭慢慢变成了吼水:“哎——娃他大——回来喝水来——”男人就晓得女人找着水了。人这东西,像极了脚下的庄稼,缺肥,蔫也就蔫着,可一旦缺水,身子上下就没了形。人活一口气?不对,人活一口水。老子训斥懒汉小子:“你简直是个饭桶。”小子态度诚恳:“大大,我是饭桶,但更是水桶,渴!”再后来,连吼水也稀罕了。你敢吼?试试,女人麻绳一样的尾音还在崖畔绕呢,准有人翻墙窜进厨房,水缸里那么点稠泥浆,准被搜刮得不见一丝湿气。
   “啊——吁——啊——”
   那天的吼声来自董球,真个是惨透了!像尖锐的铁钩子。事情是这样的,当时,习惯了吃草的马,突然抢前几步,大嘴一张,从董球身后发起了袭击,目标很明确:董球的左耳。只一口,像是一片汁满肉厚的嫩叶没了。
   正午的空气瞬间拉紧了弦。那天的日头,喷火的意思。天旱已经让尖山村伤痕累累,日头一毒,等于伤口上铺了厚厚一层盐巴。当时,帮董球修建水柜的帮工们渴得要命,都歇了手,眼巴巴期待董球从山下背来的水呢。一顶顶草帽,宽檐儿,像嘴脸的掩体,抵御着紫外线狂躁的扫射。董球和他的马终于从山坳里探出了头,像平地冒出来一个泉眼儿,清亮亮的,由小变大,越来越近。“水!来了。”包工头邓念泉悲壮地喘了一声。好像董球和马都不是真的,只有水才是真的。帮工们一个个伸长黝黑的脖子,像一只只困在旱地的黑鹅。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从天而降。
   有那么几秒钟,董球像是木了,呆了,一只手照样攥着缰绳,另一只手朝身后揽着装满水的塑料桶,半边脸像崖畔的树茬上钩住了一块湿漉漉的红绸布,在没有风的正午飞流直下。几秒钟后,董球才被自己的惨叫惊醒,撒手,慌忙光顾自己的脑袋。塑料桶自杀一样从他佝偻的背上一跃而下,轰然开裂。水逃命似的窜出来,尚未形成流窜的态势,就被枯焦的大地合围吞没,只剩几丝残留的蒸汽。苍天在上,不可一世的日头,在那个瞬间一定愣神了,头重脚轻,一个倒栽葱要翻到人间来的样子。
   倒栽葱的只是董球。陡然升腾而起的干尘弥漫开来,这是驴打滚时才有的云遮雾罩。董球的两手死死捂着左耳部位——左耳早已告别了脑袋。显然,马用的是毁灭的力量。面对惊愕的帮工们,这匹驮着水泥和石料的马目空一切地昂起它干瘦的头颅,目光轻蔑,下巴上扬,惨白的牙齿锁成了地牢,上下唇夸张地外翻,托出一团熊熊燃烧的红色火焰,那是乡亲董球的血。
   只有麻雀狐疑不定地从头顶掠过,从这个树梢,落到那个树梢,从那家屋檐,落到这家屋檐。群山一如既往地凝重、苍白、肃穆。家家户户的泥瓦房呈阶梯状悬挂在层层叠叠的崖畔上,每户人家院外正在修建和刚刚建成的水柜,高高矮矮,肥肥瘦瘦,都说像抗日影片里的半截炮楼,可是,从对面坡上望过来,像是院外多了一只大眼睛。这几十只眼睛似乎睁得很大,目光射向董球家的水柜工地……
   “快!”帮工们仿佛从大梦中醒来。
   当务之急,解救耳朵。帮工们走南闯北,都是鬼精。耳朵离开人体,趁紧些,能接上的。邓念泉和几个村民合围了马,钢钎都用上了,马嘴被撬得鲜血淋漓,但就是不松口,一双失神的大眼睛眺望着山外。
   “牲口咬人耳朵,盘古开天头一遭,这是为啥嘛?”
   “这混账东西的心,还在山外呢。”
   “要不是董球把它从骡马市场救出来,它早成城里人餐桌上的马肉了。”
   过去的骡马市场,是给种田人选帮手呢,如今的骡马市场,是给城里的餐桌上选肉呢。几月前,董球来选马,卖主说:“这马又聪明又善良,真舍不得让它上餐桌。”董球说:“不是的,我是买个帮手。”
   “帮手?这年月,你不去打工,还种地?”
   “不,建水柜,驮建材。”
   董球成了马的救命恩人。得救的马,眼泪像花儿一样绽放。董球牵着马,翻山越岭往尖山赶。马像个温顺的女人,时不时用嘴唇轻吻董球的手背、肩膀和背。马的轻吻,挟裹着一股热流,痒痒的,陌生、新鲜、刺激。董球回头看了马一眼,马收回了嘴,大眼睛扑闪了一下,羞怯地低了头。明明是一匹纯种公马,却像个相亲中的大姑娘,慌乱、紧张,非常不好意思了。马头再次抬起来的时候,羞怯像云一样从目光中飞走,这是一双明亮的眼睛,乌黑的瞳仁飘溢着一层温热的光亮,蓄满女人一样的柔情。女人,是女人。那天的董球,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想到离他而去的女人。一兴奋,就吼起了秦腔:“本为王走四方微服私访,惩贪官察民情坐稳江山……”
   女人是从后梁嫁到尖山的。用村里知识分子的话说,女人嫁给董球,是邓念泉最为杰出的、足以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本村的姑娘都留不住,一个个从小丫头长成了大姑娘,腿长了,胸满了,进城一打工,就跟上外地人去有水的地方过日子。小媳妇们也跑了好几茬,跑了,又来了;来了,又跑了,跑了的终归比来了的多。后梁比尖山还要缺水,别说水柜,连水窖都没有。都传呢,说是后梁人早上的第一泡尿,一半儿给茅坑沤肥,一半儿留给自己洗脸。是不是真的,没人考证过。谁要是较真,那就是乌鸦笑猪黑、罗锅笑瘸子。山里人缺水,不缺心眼儿。都传,当时的姑娘与董球见第一面之前,直言不讳地问媒婆子:“对方——就是董球家,有水柜没?”
   “当然……有哩。”
   于是有了第一次见面,不是见人,而是见水,见的就是邓念泉家建在崖畔后的水柜。姑娘问董球:“这水柜,真是你家的?”
   “真的。”
   姑娘带着对水的梦想,一夜之间变成了媳妇。年轻的媳妇每次挑着担子去水柜打水,一脸的灿烂,腮帮子上浮泛着山丹花的花瓣儿那样的光亮。细细的腰肢一闪一闪的,风吹杨柳的意思。打水,也不忘走颠步,变秧歌了,口气又大方又自豪:“喂——如果用水急,就不用一大早下沟了,用我家的水吧。”。
   女人吼水的音嗓,吼秦腔一样:“哎——我的球哎——回来喝水来——”
   满村人偷着乐。董球只想哭,半晌跨不出地头。
   邓念泉靠这全村唯一的水柜,骗来了后梁、后寨、后洼一带的许多姑娘,姑娘们理所当然成为尖山光棍们的女人。骗,是个难听的字儿,山里人把这种骗不叫骗,叫哄。哄来一个,等日子上了路数——生米煮成熟饭后,娃儿快鼓捣出来了,再亮底儿。女人们嚎啕一夜,只能忍气吞声。为了哄下一个,当年的被哄者继续帮着瞒天过海,谜底再次满世界封存。就像一段麻绳,系死,又解开;解开,又往死里系。全村的光棍、新郎们谁不巴结邓念泉?捱个下雨天,宁可让自家的缸空着,也要朝邓念泉的水柜玩命,把屋檐水一担担往邓念泉的水柜里灌。雨地里,滑,人人不惜摔一身泥。
   有个简单的逻辑,当初如果不是邓念泉的催逼,董球就不会重返尖山,就不会买那匹要命的马,就不会失去一只耳朵。当时,在兰州打工的董球接到邓念泉的电话,瓮声瓮气地回应:“我女人和娃娃都跑了,即便建了水柜,也不像个家。”
   “家家户户的水柜该开槽的开槽、该起桩的起桩、该埋管的埋管,就剩你了。怪不得女人要领着两个娃儿离开你,像你这怂样儿,娶个母猪,人家也得挪窝。”邓念泉的口气像镰刀刃子,一割,一个疼。
   都说月是故乡明。明,有啥用?除了过大年,谁敢还乡?如果不是修建水柜,鬼才还乡呢。鬼是要还乡的吧?谁晓得鬼到底喝不喝水。“靠天吃饭”。老话了。一年到头,从娘胎里带来的一点力气,全耗在了找水上。过去,只有邓念泉家有水柜,一柜水能支应三五个月。这些年旱得紧,下雨像掉眼泪似的,邓念泉家的水柜就成了金柜。这次政府给尖山村安排的水柜建设项目,公家补贴,农户自建,一年集流几次雨水,所有的光阴就有指望了。千年等一回,天南海北打工的尖山人候鸟似的“扑棱棱”往回飞。
   董球像个不争气的小学生,太迟到了。在董球眼里,人人仿佛都变成了民办教师,但没有人批评他。
   不少人主动提出义务为他投劳。董球的任务是去山外镇子上驮建材。天麻麻亮,董球就牵马动身,天麻麻黑,董球牵着马回来。每天往返六趟,每一趟,马背的一侧五花大绑地驮着几块石料,另一侧五花大绑地驮着几袋水泥。镇子距村里二十里地。六趟是啥概念,一百二十多里。生产队时没这么驮过,土地分到户时没这么驮过,如今为了建水柜,驮了,破天荒了。
   事情,就出在那天的第四趟上。
   “老天说旱就旱咧,女人说走就走咧,牲口说咬就咬咧……”人们的感叹,像一曲古老的甘肃花儿。
  
   二
   “一头牲口半个妻”,老说法了。
   平日里,没人发现董球和马的关系有多么糟糕。董球自己也认为,对马,他从来是真心的。开工前,董球每天不忘翻山越岭到麻子沟割草,顺便找一桶水回来。草和水,不够填马的肚子,就另加两碗玉米和黄豆。疼马,疼女人的意思。
   董球后来曾告诉过村里人,那天,也就是咬掉耳朵之前,马其实曾两次靠近过他,不是咬,是吻,吻了他的耳根。董球说:“我早已习惯了马吻我,一直以为是表达救命之恩呢。”董球说,“这年头,要说知恩图报,牲口比人还懂。”话一脱腔,董球意识到失口了,脸憋成了红篮球。要说牲口比人懂得知恩图报,那村里人为他义务投劳,图个啥?人家邓念泉堂堂一个包工头,光赔不赚,又是为个啥?啥东西最能见人心,水!就是个这——水。
   当天的第一吻来的时候,真正的人困马乏,极限了!羊肠小道像斩不断的青烟,让人心烦意乱。但一想到要建水柜,董球快要散架的身子像注入了鸡血,灰暗的眼珠子就有了亮色。他前面牵着马,塑料桶像山一样压着他。董球能报答帮工们的,只有水了。饭是管不了的,一个男人烟熏火燎做出来的饭,谁忍心端那个碗?
   一看前后无人,董球就回头对马说说真心话:“马啊马啊!你是公的,我是男的,公的男的,总归都是一个性。我是个有良心的男人,将来咱水柜建成了,我绝不会卸磨杀驴,不,是杀马,不会把你卖给城里人吃掉。我给你找匹母马,让你弄弄爱情。咱这里母马少,不过母驴倒是有的,爱上了,都差不多。”
   马打了一个响鼻,也许是听懂了吧,也许,根本就没懂。
   日头挪到了头顶,毒,像敌敌畏。男人和马浑身上下像开锅的馒头,热气蒸腾。——第二吻来的时候,感觉不仅是痒,还有几份麻。马用的不光是嘴唇,牙齿也搭上了,牙面黏糊糊地贴住了他的耳根,真正的异样了。这让董球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扭过头,发现马伸长脖子,正在舔他背上的塑料桶。舔得执着,舔得明确,舔得不卑不亢,带着一种情绪。情绪里,有一种不加掩饰的委屈、慎怪和责备。一滴湿漉漉的东西挂在马的睫毛上,不是汗,是泪,晶晶地亮,是一种折射了阳光的亮度,像蓄满了水的塘坝,那么大,蓄得了整个世界。
   董球这才醒过盹儿来,马是图水呢,吻里面有求援的意思。在帮工和马的天平上,水朝哪边倾斜,好像不是一个多么复杂的难题。董球迟疑了足足有一袋烟工夫,最终选择了拒绝。董球轻轻拍了一下马嘴,说:“忍一忍,再忍一忍吧,将来……”
   手掌上黏了一抹抹的血,是马的。马嘴上的裂痂,一道道的,渗血丝儿。
   一股热浪从心头涌上来,溢满了董球的眼眶,他一拽缰绳,转身,再也不敢正视马的眼睛。为了表示和马同甘共苦,同病相怜,董球坚持不喝一口水,任凭肺火攻心。背上的塑料水桶光滑冰凉,在阳光下浮泛着水一样的光芒。水桶里好像有万顷波涛,“哗哗哗”的。马吃力地跟在后面,像在大海的彼岸。马丝毫没有放弃舔塑料桶,并不时延伸力量,舔,上升到了拱。拱的力度,像电流一样一遍遍传导进董球的身体,让每一寸神经地动山摇,山呼海啸。董球泪流满面,不敢回头。
   快进村了。大老远,董球能看到自己的水柜工地,混凝土浇筑了一半,瘦骨嶙峋的钢筋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帮工们目光中充满期待。当时邓念泉那一声悲壮的“水!来了”,没人晓得董球是否听到,但马分明有了反应,它不再拱塑料桶,悄悄拉开了距离,然后……
   那天的事件现场,血,糊了董球一身,糊了人们视野里久违的家乡。
   大家来不及评头论足。邓念泉当机立断:“兵分两路,第一路,扶上董球奔乡卫生院。第二路,拽上马,跟上。等人马都到了卫生院,请医生撬马嘴,接耳朵。”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马算。第一路早已开拔,第二路却举步维艰。马,就是不撒蹄。有人急了,轮起铁锨,照准马屁股猛拍。“啪——啪啪——啪啪啪——”马浑身抽搐,屁股都烂了,就是不挪步,像是老树生根了,根扎到十八层地狱了。硬的不行,村民们就来软的。“扑通扑通”给马跪下了,还磕了头,当老祖宗了。可是,老祖宗像神龛里的一尊雕像,淡定,从容,还有那么一点说不清楚的庄严。

共 10455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又一篇关于水的小说,更惊心动魄。水,可以说是秦岭老师写作素材中一个倍受关注的主话题。前面我们发过的散文《【星月】 截击塔克拉玛干(散文)》,甚至包括那篇绝品《【星月情】女人和狐狸的一个上午(小说)》,都是关于水的文字。这篇小说更是直接把吼水当作了题目。吼水,是在一个平日靠天吃饭的村子里,因为干旱,姑娘外出打工,男子娶不了媳妇。董球靠村里唯一水柜“骗”娶的老婆,也因贫穷跟外地老板跑了,就连董球救命买来的马也受不了尖叫的干旱贫穷想法逃到有水有草的地方,后来经过雨水集流工程,村子里富了,出去的农民开始返乡,就连董球的女人和马也反回了尖山,文章通过马咬人耳朵的事故,以物喻人,写出尖山的缺水与贫穷,通过吼水,折射出山里人老天吃饭的无奈。后通过雨水集流工程,开始,村里人搞养殖致富,寓意深远,读后值得追溯根源,令人深思,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0920】【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70418第823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7-03-07 23:12:26
  问好秦岭老师,感谢支持星月!
2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7-03-07 23:15:27
  最精彩的两个镜头,一是不给马喝水,被马咬掉了一只耳朵。一是给马喝水,马狂奔会原来的家。读来给人震撼。
3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7-03-07 23:16:42
  特殊情况下出现的超乎寻常的那份真,让人真的是感动。
4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7-03-09 21:53:07
  欣赏老师又一篇新作,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水资源。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5 楼        文友:暗雪        2017-04-18 23:16:39
  恭喜秦岭老师作品,荣登绝品榜。
文章有骨千斤重,笔墨无神万言空。
6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7-04-19 10:34:07
  一声惊心动魄的吼水,让我们竖起了心灵的耳朵,追寻着识途老马的行踪,穿越了那段靠天吃饭的岁月,见证了尖山村村民缺水少食、妻离子散、艰难度日的悲哀与无奈,生动再现了雨水集流惠民工程为尖山村拓宽了致富路,让识途老马重返家园,让离散亲人重新团聚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偏远山村所带来的喜人变化。小说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农民心态的深入挖掘,也让我们洞察了尖山村村民在历史转折期艰难的心路历程。
7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4-20 21:26:40
  拜读老师精彩美文,品读学习了。问老师好!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8 楼        文友:墨丹书画        2017-04-21 10:52:59
  墨痕清畅自如,美文纯朴真挚。欣赏老师佳作!问好!
让美好的心灵在这里生根发芽!让纯朴的诗文在这里雅俗共赏!祝福江山!问候老师!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