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菊韵】道纪(赏析)

编辑推荐 【菊韵】道纪(赏析)


作者:玉峡耕牛 秀才,1358.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43发表时间:2017-03-09 17:05:37
摘要:诘,追问。不可致诘,不可以穷追不舍反复追问为什么。因“道”无色、无声、无形,故口不能言之,书不能传之,只可意会,不可一语道破。混,混沌、末开之貌。混,不能解释为混合,能混合的东西,说明已经分开或可以分开,而老子认为“道为无”,“无”如何分开?这明显违背老子的本意。一,这个概念很重要,道生一。一就是本初,是最原始的状态。一如胎时,雌雄未分。一如种子,双瓣闭合。一就是混沌未开之时。故混而为一,意思是,所以啊,只好让它以混混沌沌的样子而回归到它完整如一的本初,回归到它元气未分时的模样。

《道德经》第十四章 道纪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详解:
   1、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白话:看了,但什么也没看见,我们称之为夷。听了,却什么也没听见,我们称之为希。想抓住,却什么也没抓到,我们称之为微。
   阐述:之,指道。视之的视,是审视、仔细察看,是环视、转着圈看,是巡视、一处不漏看,是踮起脚尖,穷极目力看。视之不见,指认真看了,也很想看清楚,瞧明白,但确实什么也没看到。与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的意思恰好相反。名,暂且说,或解释为,或称之为。夷:指远、平,且无色之貌。名之夷,意思是,没办法,只好暂且说是,或解释为,或称之为,是太远了,是无色。
   听之的听,是静听、细辨,是左听右听,是趴在地上、爬到高处听,是穷极耳力听。听之不闻,指认真听了,也很想听清楚,听明白,但确实什么也没听到。与听而不闻、充耳不闻的意思相反。希:寂静、无声之貌。名之希,意思是,没办法,只好暂且说是,或解释为,或称之为,是寂,是静。
   搏之的搏,是指奋力抓,使劲捆,全力捞,企图抓住、缚住、捞到。不得,空空如也、一无所获之意。微:细而无状,隐而无形。意思是奋力抓,使劲捆,全力捞,企图抓住、缚住、捞到,结果双手是空空如也、一无所获,没办法,只好暂且说是,或解释为,或称之为,是细而无状,隐而无形。
   “夷、希、微”,表示道之无色、无声和无形,是形容人的感官对于道,是看不到,听不见,触不着。同时表明,道无形无象却又明明感觉到它无处不在。
   2、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白话:这三种情况不可以反复追问而穷究其原委,所以啊,只好让它以混混沌沌的样子而回归到它完整如一的本初,回归到它元气未分时的模样。
   阐述:此三者,以上三种情形。诘,追问。不可致诘,不可以穷追不舍反复追问为什么。因“道”无色、无声、无形,故口不能言之,书不能传之,只可意会,不可一语道破。混,混沌、末开之貌。混,不能解释为混合,能混合的东西,说明已经分开或可以分开,而老子认为“道为无”,“无”如何分开?这明显违背老子的本意。一,这个概念很重要,道生一。一就是本初,是最原始的状态。一如胎时,雌雄未分。一如种子,双瓣闭合。一就是混沌未开之时。故混而为一,意思是,所以啊,只好让它以混混沌沌的样子而回归到它完整如一的本初,回归到它元气未分时的模样。
   3、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白话:道从哪里来,源头在哪,它的本质、初始是什么样,不太清晰;道要到哪里去,会变化成什么样,有什么用,似乎又能隐隐约约悟到一点。
   阐述:其上,指道的源头、本质、初始。皦:洁白明亮,分明清晰。道从哪里来,源头是什么,本真是什么,等等,不分明 也不清晰。老子在第四章说“吾不知孰之子,象帝之先”,意思是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孩子,只知道它先于天地万物就存在了。言外之意,至于它的源头、本质、初始是什么,不太清晰。昧:幽暗不明。其下,指它呈现的物象和物象背后的东西,以及它要到哪里去,会变成什么样子,它的作用是什么,等等,“不昧”,不是完全不可知的,是可以领悟,可以会意,尽管还是不可言传,但可以意会。其下不昧,如老子提到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天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等等,都能从“道”身上领悟出来。
   老子用“不皦”、“不昧”两个词,来言人之难言,摹人之难状,太妙了,着实让人钦佩,令人折服。
   4、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白话:其上其下,隐隐约约能感觉到连接不断、绵绵不绝,具体是什么,又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不知其形,不明其状,苦思冥想地累了半天,最终剪不断理还乱,纷繁的一切又重新归于无。
   阐述:绳绳(mǐn mǐn):形容连接不断。不可名,意思是其形不可绘,其状不可摹。非一色,不可以青黄赤白黑五色来别;非一音,不可以宫商角徵羽五音来闻;非一形,不可以长短大小来度之。复归于无物,意思是不管天地万物如何变化,如何纷繁复杂,纵观一切,思来想去,最后万事万物都象认祖归宗一样,归于无。即老子第四章说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一切都要落叶归根,都要零落成泥碾作尘,都要化作无。
   老子的意思是,要想体悟形而之上的大道,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5、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白话:这就叫做以无形状而能为万物作形状,以无物象而为万物设物象,所以干脆称作“惚恍”好了。
   阐述:惚恍,就是恍恍惚惚,似有若无,若隐若现。形而上者,谓之道。所以呀,要说“道”的形状,没有形状就是它的形状。要说“道”的物象,无物象就是它的物象。反正说不清楚,干脆就叫它“惚恍”吧,“道”就是一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忽明忽暗的样子。
   6、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白话:迎着道,却看不见它的头,想跟随着,又觅不着它的踪迹。
   阐述:迎之,主动地、刻意地想与它碰个面。随之,紧随其后,指望能跟上它的步伐。意思是想主动地、刻意地与它碰个面,却看不见它的头。指望紧随其后,能跟上它的步伐,却踪迹难觅。它来无踪,去无影。言外之意,道无端首、无末尾。道无始,它本来就存在,道无终,它永恒存在。那怎么办呢?如何才能体道、悟道、明道?有无捷径可寻,有无方法可觅?
   7、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白话:掌握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用它们去统揽去理解去打开今天身边发生的所有事,就能够一通百通,知古达今。这是理解道的方法和钥匙。
   阐述:执,执掌、运用、使用。道,理论、规律、经验等。御,本意为驾驶车马,此为统揽、驾驭,分析、研判的意思。“道”对“有”,“古之道”对“今之有”,“执古之道”对“御今之有”。意思就是掌握和运用前人的经验和理论,去驾驭和分析现今的万事万事。能知古始,能知古今,能够古往今来无所不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纪,指散丝的头绪。道纪,指道的头绪或理解道的方法。我们经常说杂乱无绪,理不出头绪,关键是没找到“纪”。有了“纪”,就不乱了,就能纲举目张。
   老子的意思是,道虽谓“惚恍”,但并不是不可知,古之圣贤留下许多宝贵财富,给了我们一把钥匙,可以帮我们统揽、理解和分析如今所有的事物,从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知悉古今。“是谓道纪”,这可以说是道的头绪,是悟道的切入点。
  

共 26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无色、无声、无形。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称作“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世人得道,是不是就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不,不是,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是道虽谓“惚恍”,但并不是不可知,古之圣贤留下许多宝贵财富,给了我们一把钥匙,可以帮我们理解和分析如今所有的事物,从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知悉古今。这就是悟道的方法,这就切入点。感谢玉峡耕牛源源不断给大家提供精神大餐!辛苦了!推荐阅读!【编辑 叶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7-03-11 16:51:35
  学习老子,敬仰老师。品读佳作,受益匪浅。问好老师春安!
爱好文学,坚持写作,广交朋友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