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佛法,上佳的心灵鸡汤(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佛法,上佳的心灵鸡汤(散文)


作者:湖南追梦 童生,935.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96发表时间:2017-03-10 13:43:05
摘要:学佛,当心诚,无功利,修身养性,求心安也。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对佛教产生好感的。
   顺着时光的轨迹向过往深处返溯,也许是在极小时候。那时热播的《西游记》里,那美丽、慈祥、端庄,每于苦难处便能及时救难的观音菩萨,简直就是我心中最美的“女神”。每每看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急得抓耳挠腮、手足无措时,我便想望着,观音菩萨咋还不出现呢?待那祥云飘近,观音出现于云端时,心里仿佛像沾了仙气一般,久旱逢甘霖的感觉都来了。
   因为这样一份异样的亲近感,我甚至把家里过年时买的观音贴画给偷偷撕下来,夹藏在书页里。每当有愿望想实现时,便在心中默默祈祷,我觉得,她是无所不能的,而且,这世间一定是有她的存在的,说不定她就在身后看着我呢,只是我见不到她的身影而已。
   带了这样神秘、新鲜又难以表述的信赖,我开始常常行走在去往南岳祝融峰的路上。少时体质虚弱,为了求得健康,母亲带着我上南岳山还香去。那时的南岳门票比现在低多了,我们不曾坐车,都是走路上去。凌晨四五点时,便随了人流穿行于蜿蜒的小道上,吭哧吭哧往上爬。累了,坐在林间休息一阵,渴了,喝两口带来的茶水,香包着实怕沾污了,就小心翼翼地背着。大山里的雾气、泥土与草木芬芳夹杂在一块,待到太阳从山间升起时,林子里便有幽深神秘感了,当阵阵光束从挺拔的松柏林里射出万道金箭时,我四处张望着,“也许有神仙在这里出没”的奇异幻想便毫无来由地浮起在心间。然而,走了许多年后,也许是我那自我膨胀的心已然被世俗的尘埃蒙垢,也许是唯物论的调子在心里打下了太深的烙印,从前的种种异端想象,慢慢被驱逐得一干二净,我甚至嘲笑母亲迷信,以为这不过是为求心安的“例行公事”罢,有啥可拜的呢。过去的丰富的奇妙的难以捉摸的对于观音对于佛的好感,也便像断流的河一样,在岁月里干涸。
   直到妹妹开始信佛。
   妹妹从前的脾气是坏到极点的,她敢于拍着桌板和父亲嚎叫,能把母亲气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至于我,那可是被她气得两眼肿成桃子,一周不回家,用农村的话来说,是“望见她的背像岩山”,唯恐避之不及。当我们都认为这样一个人能嫁出去,就是天大的奇迹时,妹妹却来了一个让人难人置信的性格大逆转。
   变化是渐渐进行的,她的家里开始出现各种佛法的书,有各式的念珠,佛台置办起来了,有佛友在她家里一同交流。我以为这个人是装神弄鬼,还郑重地跟父亲提醒,要他告诫妹妹,可千万别走入邪教异端。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我更加掉眼镜了。极有主见的母亲竟也被她“蛊惑”了去,参加法会,念经,放生,什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词不时从她们嘴里蹦出来,脸色神态中那份神圣不可侵犯的色彩,让我越发地抗拒。我以旁观者的姿态,静静地观察着事态的发展。
   不观察还好,一观察,倒着实是看出些名堂来了。我惊讶地发现,妹妹脾气变好了。这是真的变好,对待我,特别是待父母,再不见从前的忤逆不孝。我工作忙,她是全职太太,一有时间,便是回家帮劳累的母亲做家务,甚至买来风湿药,为母亲敷。这些事情,如若不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我真的是难以置信。那个暴跳如雷,自私自利的她不见了,现在在我眼里的妹妹,是优秀的,更重要的是,她那么温和、贤惠,温和到让我自惭形秽,觉得自己的女汉子形象不得不改,贤惠到家里家务操持能力甩我几条街,而从前,我可是最能干的女儿。
   到这里,我不得不对这一切感兴趣了。我开始找出妹妹送我的佛书,不时翻一翻。原来,佛教,真的不是我想象中的浅薄,更不是所谓的迷信!一个人,因为不了解事实的真相时,那种深入骨子的偏见是多么固执呀。在我认为妹妹深陷迷信泥沼不可自拔时,她却在悄然地修行,“少做恶,多行善”的理念落实于衣食住行的日常,落实于言谈举止的每时每刻,落实于起心动念,落实于无私无我。在我大吃大喝,喷着满嘴酒气与朋友们高谈阔论时,妹妹却在钻研怎么做营养可口、美味健康的素菜,在我天天强调工作忙累时,妹妹却一有时间就回家帮忙,那个从前的她,在静静流淌的岁月之河里,涤去了顽劣与嚣张,变得沉静起来,温柔起来,低调起来。这种变化,我看见了,家里人也都看见了,特别是妹夫,对妹妹是交口称赞。正是她自身的这种变化,她周围的人也开始变,她的婆婆对她更好了,父亲也称赞她有孝心,还有很多以前认识她的人,都在说着她性格的变。
   如果这一切,不是真的发生在身边人身上,我也许依然会认为学佛是迷信。然而,妹妹却用行动在告诉我,佛教,是最好的教育,是哲学,是艺术,是有很着多正能量的。到现在,我也悄悄地向她看齐,想生气时,把心情静一静吧,想偷懒时,学她的,勤快些,有饭局时,尽量少饮酒,别人遇到困难时,只要有能力,必定伸出手来给予援助,哪怕这种帮助只是微乎其微的力量。朋友圈每天都会有无数的心灵鸡汤诞生或是转发,它们以一语中的的简约,以慰藉人心灵的力量,成为不少人喜欢的内容。其实,这些内容,佛教经典里,随便拈出一小截,展开来,都是很棒的心灵鸡汤。只是,有太多的人,像从前的我一样,因为不了解,因为偏执心,便以为是毒草,是迷信,是不能亲近和接触的事物了。
   如今,我不能像妈妈一般长年吃素,也难以像妹妹一样有充足的时间虔心向佛,但我想,佛教里有太多的“营养”是可以汲取的,是可以学习的,是能指导现实生活的,它教人智慧地活在这世间,养人的心灵于无形处,养人的身体于淡泊时。我从从前那懵懂的少年,到无知狂妄的青年,终于来到了正知正信的与佛亲近的新境地里来了,每闻佛法,倍感喜悦。这样的体验,真真是一种至高的享受。看看习总书记拜会星云大师,我们便知道了,其实,佛界高僧,岂止是宗教泰斗,更是大学问家、大慈善家、大哲学家啊!
   有太多感恩和喜悦,有时就像静水流深的湖,它们悄悄地给我滋养。而像《六祖坛经》等佛教典,更是为我明智净心,为我开启崭新的境界,每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时,便生“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感觉来,这些教益,是我枯燥的说教难以表达的。也许,每一个与佛有缘的人,真正走近它,学习它,才能见到佛法最精妙、最智慧的一面吧,它带着每一个在尘世间迷途的人,每一颗在红尘里困顿的心,每一缕在名利中浸染的灵魂,走向洁净,走向安静,走向“利他至上”的圆满幸福......

共 25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人从少年步入青年,心理会暗示他,你可以自作主张了。这时候,他便处于逆反状态。年龄再大一点,有理智缓冲,人也就慢慢成熟,心态平和起来。这是一个生理周期的演变过程。人如此,社会亦如此。一个不成熟的社会,浮躁、狂暴、物欲、肉欲……搅得到处不得安宁,个人的微小,无法改变乱象,被迫或者自责,又会产生一种心理暗示,寻找一块净土,“求心安”。有人信基督,有人信如来,都不奇怪,应该看成是一种积极,个人修行,修身养性。比及某位耸着双肩夸夸其谈的鸡汤,自主选择的修行,无疑要真实得多。 佛自西来,已有千余年历史,至今香火旺盛,迷信固是一面,静心也是一面。礼佛的寺庙,鲜见街头闹市,多在幽静山林,避开红尘,超凡脱俗,求心安也。礼佛,当心诚,当无功利。若想菩萨保佑,香毕即时运亨通,那就违背了修身养性的原旨。至于大把撒钱,巨资祭拜者,莫不是心有龌龊之徒,人前是君子,人后是痞子,不修行,哪得心安?很耐读的好文,流畅的文笔和深邃的智慧并举。推荐共赏。【编辑:若水一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3-10 16:10:19
  过于浮躁的社会,让许多人希冀有一块净地安生,其实,佛在心中。
我思故我行
2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3-10 16:11:39
  问候作者,欢迎投稿【柳岸】,望佳作多多。
我思故我行
3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7-03-10 23:02:57
  只要心存善念就好
4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3-12 21:28:51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