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韵今弹】从千年古树说开去(随笔)
早就听说我们建昌县汤神庙镇有一棵古树,很想去看一看,历经千载寒暑的古树该是怎样的沧桑、怎样是茂盛呢?会不会冠盖遮天,独树成林?去年夏天,为了一睹千年古树的风采神韵,我专程骑摩托车去了一趟汤神庙镇。
古树生长在一个叫赵麻沟的小村落里,远离乡级公路,很是偏僻,我几经打听才找到。而古树外观形象更是让我失望,这是一棵再普通不过的大树,树干不是很粗,两个人就可以合抱过来,不到三米高就分叉了,树冠也不大。在村头的地边,在周围高大的榆树杨树的掩映下,毫不起眼。
这是一棵栎树,俗称柞树,据专家检测认定,这棵树的树龄在一千四百年至两千年之间,就是说,也许是汉朝,也许是三国时期,反正是在唐代之前,这树就在此生长了。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棵树历经千年的风霜雨雪、动荡战乱而能保存成活下来了,没有被风吹倒,躲过无数次的砍伐,恰恰是因为低矮而分叉,没有长为栋梁之才。
“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折。”洁净的东西容易被污染,刚硬的东西就容易被折断。这棵树或是拘于环境的限制,或是在生长的初期受到了人为的摧残,难以生长成栋梁之才了。但这树就是在默默无闻中顽强地生长着,春花秋月,寒来暑往,跨越了千年,那该是怎样寂寞难耐的千年啊!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凡是出类拔萃者,无不是宵衣旰食,处心积虑,出头之后,又极容易成为受攻击的目标。只有庸碌无为者,泯然于芸芸众生中,享受寂寞,甘心于平凡,才拥有着自由和快乐。
这个世界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永远的辉煌。生存是物质的,生活却是精神的,我们可以抛弃可望不可即的目标,不谈好高骛远的抱负,可以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创举,剔除嫉妒于虚荣,安分守己,随波逐流,看日出日落,看云卷云舒,让痛苦在麻木中消散,让曾经的所谓理想在默默无闻中淡化成遥远的回忆,宁愿碌碌无为,宁愿苟且偷生。
人生的道路千百条,这种选择虽然消极,但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达观态度。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所有的辉煌转眼就烟消云散,不论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最后都会化作一堆黄土,长生不老只是个传说,名传千古太虚无缥缈,能够更长久地活着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