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办
新闻办办公室主任罗国庆“十一”长假后,上班第一天下午,部长请去谈话,关于退休前的安排。罗国庆来到楼道最东头,那是一间80多平米的套间,办公室约50多平米,落地窗,阳光明媚。部长的大办公桌靠墙,面对院里的绿化,视野一片葱茏。套间内有一休息室,一张五尺大床,一衣柜,另有一套卫生淋浴设施冰箱和微波炉,俨然一个小家。
罗国庆被部长客客气气地请到沙发前坐下,他心里明白部长要谈什么话。罗国庆今年60虚岁,还有一年不到时间,他就要正式退休。虽然这个办公室主任他当了近10年了,心里也厌烦透了,可是幸亏有了林念慈的默默帮助,才使他在这个位置上不知不觉坐了十年。
部长姓陈,叫陈景泰,人高马大,为人儒雅,说话办事不紧不慢,很有章法,是半年前从外区调来的。部长才40岁出头,在局级干部中算年轻的。罗庆国比他长16岁,年龄原因,部长总是很客气地用商量的语气跟他说话,弄得罗国庆很不自在。与前任张部长相比,他感觉这是一层看不见感觉得到的隔膜。
张部长是部队政工出身,理论功底扎实,粗放豪爽,实话实说。两种风格使罗国庆一时难以适应。不过他已经算好了,也就一年半载的时间,总算可以轻松了。
“罗主任,国庆节过得还好?”部长谈话的风格不是直截了当,喜欢外围绕一下。
罗国庆喜气洋洋地告诉道:“我儿子回国探亲,这次原本要爸爸妈妈一起随他去美国的,可是我还没有退休,只能让他再等等。”罗国庆谈起儿子眉飞色舞。这就是陈景泰的本事,他跟人谈话只要不是布置工作,一般情况下总是挑你得意的话题切入,心理学家。
一杯龙井茶端到罗国庆的面前,那也是部长对属下亲切的表示:“罗主任您福气好,儿子养得出息。”
罗国庆听了部长由衷的夸赞,心里美滋滋地,受用极了。口头却客气地说:“托您的福。”
陈景泰跟他面对面地坐着,一脸诚恳:“罗主任,您也到了快退休的年龄,办公室主任当得够辛苦的。我很感谢您啊。”不由自主,陈景泰握住罗国庆的双手。
“我其实也没有做什么,都是小林和大家帮着做的。”罗国庆谦和地说。
部长凑上前,诚恳地问:“罗主任,退下来之前有什么建议,有什么要求吗,尽管提。”
“这……”罗国庆一时沉默了。心底里一个声音告诉他,不要放弃这个机会。
他抬起头朝部长看去,部长正亲切地注视着自己。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虽然年龄比陈景泰长了近16岁,是两辈人。可心理上,他还是一个属下,卑谦。憨厚的外表给人以勤恳踏实的印像。
“部长,我当办公室主任近十年了,也蒙您对一个老同志的尊重,那我就谈谈自己心底的想法。办公室里现在不是来了小严和小周吗,学历高硕士生,人聪明又活络。我想将来的发展会更好。”这是一句铺垫的话。
部长不动声色,询问道:“那罗主任,如果从您接班人的角度考虑,谁更合适?”
罗国庆沉思片刻:“不过据我对这两个小姑娘的观察,各有所长。如果让我选接班人的话,我选小林,林念慈。”
部长并没有吃惊,他暗想英雄所见略同。口上却说道:“罗主任,谢谢您的一片真心。”
罗国庆憨厚地一笑:“部长,倒不是我不推荐小严和小周,而是这两个小姑娘,怎么说呢……”余下的半句话硬是被罗国庆给咽了回去。
部长不动声色,也不追问。另说:“那罗主任这样好吗,我来部里时间也不长,对小林的工作有感觉;其他方面接触不多。您就请小林把自己来部里工作以后的情况详细写一个汇报材料。”部长嘱咐罗国庆的同时,也对视了他一眼。
“好啊,好啊。”罗国庆心里不觉松了一下。
“其他方面还有什么要求或建议吗?”部长仍是客气地询问。
罗国庆笑笑,诚恳道:“部长,我没有其他要求,只是希望我们这个新闻办在您的领导下,工作能够开展得更加顺利。”客套话里有话。
部长不是听不懂,他还是很愿意部下能够讲点真话。正当罗国庆想深入下去时,部长手机响了,罗国庆站起身向部长欠欠身,告退而去。
回到办公室,罗国庆还沉浸在刚才与部长谈话的氛围中。罗国庆的办公室是一个大的办公室里的一个小间,约10平米左右。外面就是8个格子间。一排四个。罗国庆进门时见严瑾和周蓉趴在座位前上网。林念慈不在。罗国庆掏出手机发短信给小林:“速回办公室,有要事”。
不一会儿,短信回复:“主任我在送请谏,半小时后回,可行?”
罗国庆回复:“尽快!”
十分钟后,林念慈气喘吁吁,回到她的格子间,喝了口水。敲敲主任小间的门。罗国庆用眼神示意林念慈坐下。小声道:“刚才部长找我谈话,提到我退休后办公室主任的人选问题……这样,你把自己这些年在办公室工作的情况写一份书面报告。”罗国庆低声嘱咐道:“好好写啊,不要辜负了领导的期望。”
林念慈含羞地点点头,脸色微红。娇小玲珑的身材,透着单薄。
领了任务,林念慈走到了自己的格子间。对面,一左一右,坐着严瑾和周蓉。一个在上网聊天,另一个带着耳机在听音乐。林念慈比严、周年长2岁,31岁。显得沉稳老练得多。交办的工作有条不紊,事事有落实。做事情不张扬,深得罗国庆和部里其他领导的赞赏。
十年前,林念慈来新闻办实习时,还只是一名职校毕业生。她学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办公室里领导多,会电脑的人却并不多。办公自动化,无纸化。迫使领导学习电脑,这就涉及到使用的问题。领导使用电脑,出了问题,着急却不知如何处理,这时,林念慈总是不声不响地在你身边,帮助修复,还耐心加鼓励地帮助领导及时解决最低级的错误。从部长、副部长到主任,都喜欢小林。简简单单的一个女孩子,文弱但做事麻利,学历低却肯学习。
职校毕业后,林念慈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有一次,前任部长一篇重要稿件要连夜打印,因为电脑出了差错,一时无法修复,急得主任团团转。情急之下电话请来了林念慈,小姑娘不慌不忙,硬是加了4个多小时的班,把稿件给完成了。又不声不响地离开了。后来,主任和部长商量,干脆把林念慈作为非编人员,以每月1000元的工资,作为待遇,在办公室里当个下手。大家都表示很好啊。林念慈本人也很乐意。她也根本没有想过会转为正式编制,反正有一份活干,有领导对她和气和工作的需要,感觉还是很满意。
不知不觉中,林念慈利用业余时间读完了大专,又续完了本科,心情感到轻松了不少。新闻部在扩编的时候,所有领导都替她讲话,小林自然而然成为了其中的正式编制。
接着,找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男朋友。三十岁之前,她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几步:恋爱、结婚、生子。一个美满的家庭就这样一步一步,不经意间水到渠成。人都夸林念慈有福。她总是满脸笑容道:“还不是托大家的福。”
确实她知道感恩,知道用实际行动回报。交办再多再难的事情,她从来不打回票。那怕是自己已经计划好了的事情,也可以推掉。
新婚蜜月,她一时请不了假,就暂时搁置。半年后刚刚计划要请假,丈夫才到旅行社报名参加海南5日游,还没有来得及跟领导请假,新闻办接到紧急任务,林念慈不声不响,取消了行程。后来还是同行的另一对新婚夫妻无意间跟领导聊起林念慈的为人,特别提及此事。领导深表歉意。
林念慈接到任务后,回到座位上,一时不知如何写这份汇报总结。她感到自己很平常,也很适应这份工作。虽然整天忙忙碌碌。却充实。被人需要感到很愉快。
她满怀感激之情,回顾了十年走过的路。在新闻办里她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丰富了人生。通过对比的手法,她把自己和同学比,和自己过去比……一篇充满感情,文笔流畅的汇报材料,在第二天中午交到了部长办公桌上。
半年后,罗国庆办理了退休手续。主任位置暂时由副部长许锴兼任,接班的人据说有几个版本,严瑾和周蓉都被列为培养对像,林念慈备选,外调来一个新闻学博士。
又过了半年,新闻办的格局起了变化。博士要求离开新闻办。林念慈还是在办公室继续她每天的忙碌。
办公室主任的位置还是空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