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两条河流之间的距离(散文)

精品 【流年】两条河流之间的距离(散文)


作者:王芳 童生,546.5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86发表时间:2017-03-12 16:29:01


   初夏,黄昏。
   车,翻过沅江赤山岛并不高峻却连绵几十公里的山丘,来到南咀。这个几十年来依江而建,因渡口而兴盛的小镇,曾经充斥着三教九流的人物,也充斥着低矮的房屋和各种奇怪的买卖,如今这里却已经是高楼林立,行人稀少,整个小镇安静中写着一种无法名说的忧伤。宽阔的柏油马路试图向人们展示这里如同大城市一样的气度,这份雄心却被满布黄土印的车辙碾压得七零八落。很明显,这个建在洞庭湖中心第一大岛赤山,躲在南洞庭名闻天下的苇荡背后的小镇仍在建设之中,而且这种建设似将永无结束之日。
   从前,被堵在南咀这边的车,像一条永远也不会消失的长龙,大轮渡一来,这条长龙急匆匆地向前蠕动,开车的师傅们各自拿出看家本领,挂档,踩油门,刹车,一寸一寸向前挤、插,果断拼杀,冲开一条血路。渡口边的水泥路,承受无数辆车的蹂躏,承受江水没日没夜潮涨潮落的冲刷,早已变得坑坑洼洼,露出来的黄土和车上扔下的垃圾,使江岸线一片浑浊肮脏。快速驶过的车,要经历一上一下的巨大颠簸震动,冲过浸在水中搭向岸上并不平稳的甲板,屁股泛起一股刺鼻青烟,轮胎下溅起一大片白色的水雾,才能上船,在小红旗的指挥下停靠在指定位置,至此,司机的一颗心才算安定下来,才敢打开车门,走下车来,迎着江风,抽一口烟,吐一口闷气,让杀红了的眼怦怦跳的心慢慢恢复平静。此时的江面,轻雾笼罩,远近两三艘大渡轮载满了车和人,正开足马力奔向各自的方向。在轻绡般的流水上,它们仿佛惺惺相惜的英雄,沉默无语又彼此安慰,表情中夹着某种不可名状的悲壮。
   江面太宽,即使走最近的路线,一趟渡,也需要半小时。沅江水路纵横交错,此处正是沅水与资水交汇之处,水流湍急,漩涡很多,行船的危险自然就很大,除了轮渡,谁还敢私自运送车辆?从南边到北边,就是从山区到平原,从平原汇入大洞庭,水陆交接之地,自然湖港交错,水路纵横,光这样能轮渡的渡口就有四个,这是最大的一个渡口,政府窘于财力,只买了四只大轮船往来运送,车来到这里,无不需要等上一两个小时,如果抢渡的动作不麻利失去上船机会,又得等那么久,无聊的等渡时光,让人想起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这叫人如何不焦急,不宁可拼上性命?!
   车在这里停留,自然就有大量旅客滞留。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有人的地方,就有脏乱、争夺和血腥。沿停车一线,大量买卖各种快餐食品和江河特产品的店面,请了许多本地临时工,提篮一辆辆车上去叫卖,不让他上车,你的车就没有可能向前开一步,你搭了口问了价而不买,一定被缠着无法脱身。这些移民到赤山岛的人,被贫穷逼得走投无路,靠着渡口维生,但饼小,分的人太多,因此,争斗在所难免。于是,渡口成了一个集扒手、妓女、唱小曲的、残疾人和地头蛇于一体的地方,路面破烂,狭窄,拥挤,路过而不得不停留于此的人们情绪焦躁,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成了稀松平常的事。夏天,烈日当头,渡口边的各种气味搅在一起,发出令人作呕的腥臭,秋天,河风乱吹,满地的塑料袋,纸屑,甘蔗皮甚至卫生巾,被吹得满路面打滚,黄色的灰蒙到每一个的脸上,即便是再有修养的人,来到这里都会暴露出人性中丑陋粗暴的一面。
   对于生活在当时不得不跨越两岸的旅人而言,那些在南咀等渡的日子,成了恶梦。江水因此变得不再有母亲河的可爱,江那边广阔的平原大地也因此变得荒凉落后面目可憎。每次经过,人们的诅咒和地上的垃圾一样多。如果不因为它是我的家乡,我想,我不会有耐心期待它的华丽转身,期待下一趟新的旅程。
   此时,车过南咀。周围已经看不到一辆滞留下来的车,一切都显得宁静从容,仿佛这里从来就没有过堵塞,更没有过那恶梦般的一切。放目望去,一条横亘江南和江北的大桥,如同神龙没于云中,见首不见尾。终于实现了,从前以为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从桥上俯瞰,江水就像一条透明的湛蓝色带子,向东西宛延流淌,那颜色,那形状,又像是凡高画笔下的星空,漫布着大胆与诡奇——不知道是江水瘦了,还是世界宽了,以前轮渡要半个小时才能抵达的江,竟是如此之窄么?很快,我又被两岸翠色的芦苇牵住了目光,它们蔓延成片,南北西东,无穷无尽,视线的尽头,藏青色的暮霭升起在苇荡里,建筑朦胧,飞驰的车辆朦胧,生长在水边的大片杨树林也朦胧,在万物朦胧之中,在暮色四垂的大地上空,西边大而圆的太阳,渐渐失去了光度,如同幼稚园的孩童,拿了一张正圆的剪纸,任性地涂满炫丽的橘红,一把贴在芦苇荡的上空,印红了一半的江水。江风吹拂,江风带来了苇眉子的清香,江水的腥气和人家屋檐上的炊烟味道,冲击我的鼻腔,也冲击我的心。无来由地,我的鼻子莫名地酸得发痛,眼里,竟浮上了一层水雾……
   二
   就像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秉性、格局,每一条河,也都有不同的品性、气质。位于湖湘大地北部的沅江,九曲回环之后,汇入洞庭,一路高歌唱出了一片神秘而诗意的南洞庭湿地,这里飞鸟不惊,万木繁茂,苇荡飘香,河流磅礴,孕育出了独特的文明。“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子的歌吟,无疑增加了这条江这片湖泊无与伦比的美。无独有偶,在相隔数千里的北国,辽河,也以歌吟的形式,一路唱过去,汇入了渤海。其间,也形成了一片宽广而奇特的湿地,在退海还田之处,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人格,于沧海变成桑田的历史里,驱赶荒凉,引起人原始的乡愁般的冲动。辽河与沅江,天南地北,迥异之中,又保持默契,不同之外,奇特地相同,彰显着大地的神奇与广博,厚道与宽容。
   从前,金主完颜亮,只因见柳三变一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便起投鞭渡江之志,想南侵占据柳诗中物产丰饶的钱塘一带,并很快付诸行动,造成了中原人民的灾难,朝廷的变迁,时代的更替。一念动,便掀起血雨腥风,改变无数人的命运,这是河流带来的历史。有的河流带来富庶与安宁,有的,却带来贫瘠与荒蛮,这与人的命运又何其相似!身在江南的人,很难想象海边的盐碱之地寸草难生的艰辛,人人皆知北大荒萧飒的秋风与广漠无垠的大雪,冰封万里的酷寒,使人望而却步,谁知道其实还有一个“南大荒”,它也一样使人生存艰难,只能靠退海处的赤碱篷草度过荒年呢?
   机缘巧合,我这个南洞庭温润水乡的女子,因偶然生起的对传说中广阔无垠的北国大地的向往,选择了一个奇丽的夏日,穿过大半个中国,来到了辽河的身边。当火车一路疾行由南到北,当“坎塔”的声音,在寂静的夜色里划破山海关浓得化不开的黑暗,越过秦皇岛一盏一盏熄掉的华灯,停在盘锦这个新兴的城市,我为自己不远万里的奔赴感到惊异,如果不是血脉里涌动的来自祖先的南蛮气息使我胆敢追寻心灵向往之所,追随心灵崇尚之人,我的脚步,又怎么会迈向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这使我对辽河以及辽河所带来的一切,有了一种莫名的亲切之感。深夜,我拖着行李箱,走出站台,只见半弯的月亮停在中空,一股劲风吹来,风中夹着咸湿味道,吹得我打了个趔趄,难怪朋友说,这里的风大,大到可以把你这样的江南女子吹到田里去,打几个滚,然后继续掀动你!当时听到这话,不以为然,认为只是吓吓我故意夸大其辞,谁知一来,就接受这样一个“见面礼”!
   月光如水,夜色正浓。朋友的车破开凉水一般的夜,飞驰在高速公路上。我无法看清窗外的景物,只是,印象中,当代中国大地的南与北,不都是一样么?一样的高速公路,一样的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平原或高山,一样的经济腾飞。如此看来,我所期待的因南北差异而带来的文化个性,大地的承载力,一切的一切,都只能是“稀松平常”的结局?
   影影绰绰的行道树向两边迅速倒去,那轮弯月却一直紧紧跟随车子左右,恍惚中,我想起家乡的月夜来。夏虫喧闹,与稻田里的青蛙聒噪成片,蛇穿行在草丛或者水里,所行处惊起入睡的鸟儿,空气中弥漫着润湿的青草味,月亮或弯或圆,泻下光来,温柔地抚摸大地的脊背。这样的夜好得让人发狂,让人想尖叫,许多山盟海誓的爱情,就在这样的月亮底下发生了。
   大地上的事情,只有大地知道。关于爱情,关于人类的繁衍,无论在富庶还是荒凉之所,都是一样美丽且惊人的。这一晚,巧合地竟是农历的七夕,这个流传着凄美爱情故事的特殊日子,被国人荒谬地定为情人节,从各种媒体到实体商店,铺天盖地都是东方情人节的盛况。然而情人节的祝福是要两情长久,最好朝朝暮暮,而七夕,却是“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虽长,毕竟山长水阔,比不上人间烟火里的朝夕相处,柴米油盐,虽然世俗,尘土满面,相伴终老,毕竟有过共同生活的细节,可以在长久的岁月里彼此慰藉、回味。《湿地情怀》里一位女作家回忆自己在盘锦经历的艰苦岁月,她与丈夫都不是本地人,作为下乡的知识青年,她的丈夫因爱她而主动跟随她到了最艰苦的地方,文革后,丈夫考上研究生,去了大城市,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住在破烂的屋子里度过了几年。房梁断了,砸下来,砸碎了玻璃和家具,在极寒冷的日子里,她连烤火的碳都没有,呼呼的北风刮过,她和孩子冷得瑟瑟发抖,如果不是本地人的关心,只怕她和她的孩子早已冻死。这时候,两地相隔的爱情,显得如此苍白而无力。
   无论不同的河流所流淌过的地方,文化差异有多大,爱都是唯一没有差异的情绪。在这样的专属于辽河的月夜里,世界朦胧一片,除了思索月亮、平原与爱情,我无法有更多的触觉。
   三
   凌晨四点,我被北国大地自然的天光惊醒。
   不敢相信手机显示的时间,或者,不敢相信天光的自然属性,惊诧良久无果后,时间又向后推了半个小时,时间尚早,整个城市还没有醒来,我也就只得继续眯着眼睛强迫自己睡,然而,这样的天光却已搅得人睡意全无。
   辽东大地给我的第一个不同于洞庭湖的印象,是糟糕的。我简直无法想象,这样的大白天,竟然在黑夜还只过到一半就到来,这里的人过的是怎样颠倒黑白或者不知休息的生活?在洞庭湖湿地,即使夏天吧,日头最长的时候,凌晨五点半,东方也只是晨曦微露,河流经过之处,晨雾氤氲,腾腾上升,太阳一点一点地爬起来,树的影子一寸一寸地缩短,那些栅栏一样的树,以及晨风吹拂下随风摇摆的芦苇,增添了时光柔软的诗意。没有夜晚,或者夜晚太短,只能使人无法停止追寻的脚步,变得焦躁难安。早听说北方人大嗓门,直率,容易上火,莫不是这个原因?
   推开窗远眺,与任何城市无异的面貌,再次使我感觉特别糟糕。要说有所不同,也是有的,那就是这里树木很少,看上去街道也不是特别干净,每一栋建筑上都像蒙了一层厚厚的灰,颜色黯淡毫无神采。这一点也不像精神抖擞,劲道特足的北方人,那可是放哪里都是一炸雷。
   渐渐地,街市里人多起来。他们穿着随意,步履悠闲,颇有几分贵族派头。素闻辽人彪悍,此地满族人居多,他们还带着过去时代八旗子弟的光环,从步态看来,历史的烙印太过强大。正探询着,朋友已经来了。一看,不到六点。估计他是知道我这个南方人不习惯这里的光线,故而早到了。走,带你听鸟去!我一听,乐了,特意到北方来,你不带我看海,却带我听鸟?鸟声哪里没有啊?我们洞庭湖湿地就有三千多种类型的鸟,一到春天,群鸟在湿地上空盘旋,那才叫一个壮观啊!朋友笑了,此鸟非彼鸟,你不该主观臆断,屏蔽这个世界啊,否则,你来这一趟,真会觉得浪费!
   就这样,我们踏上了听鸟之途。车子驰骋在于我而言的陌生地,新鲜的一切触动我的眼,也触动我的心。主干道柏油马路,宽阔到可以同时容十六辆车并排奔跑,在南方,这样宽阔的马路,要占有巨大的土地资源,非经济发达极需拓宽之城不能拥有,是经济腾飞的标志。然而,寒冷的气候之下,他们靠什么使经济如此发达?带着这样的疑惑,我接纳着那迎面而来的一切。只见马路两边,视线延伸向无穷的尽头,一色的坦荡如砥,全部都是种的稻子。路上只有我们一辆车,因而,再快的速度也无法阻碍我清晰地看到马路两边的树,那些树树干健硕,枝叶繁茂,全部往一边倒,倾斜角度超过四十五度,有的几乎着地,距地两米的树干上一根枝也没有伸出来。这样,即使是在水草丰美树枝茂盛的夏天,即便是这样阔气的马路,这样的情景也让人油然而生一种萧杀荒凉之感。我瞬间悟到了沅江与辽河的风格不同之所在——要知道,沅江流经之处,树木都是笔直生长的,即使在冬天万物凋零,行道树的叶子掉光,那些路边的草也总还有挺立不倒长绿不衰的,荒凉里自藏着一番葳蕤繁茂。拥挤的小镇写着久远的历史,忙碌的身影里藏着生生不息的力量。辽河呢?或者,更多了故作繁华的空虚与轻飘无着的无奈?
   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差异?是风。风凿出着草木山川的形状。朋友边开车边说,这里是平原,北方的风跑得尤其毫无阻拦,因此也格外凛冽而冷酷,不过,这样的风,倒让人的热血与豪情也随之疯长,大南风滋生着这里的人们的拓荒者意识与情结。林语堂说,他们与上海浙江一带人相比,则更为保守,他们没有失掉自己种族的活力,他们致使中国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割据王国,他们也为描写中国战争与冒险小说提供了人物素材。张作霖,知道吧?当年,他就是从这里出去,与日本人誓不两立最后丧命的。后代人称他是军阀也好,是魔王也罢,我只认一条,面对外敌来侮,他没有愧对我们大辽人骨子里的那份血性!盘锦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城市,它从兴建到繁盛,不超过一百年,你找遍整片土地,也难地找到一棵年愈百岁的大树,为什么?因为它是退海之后形成的。难以想象吧?沧海桑田,在爱情的誓言中似乎意味着天长地久,在我们这里,这样的成语也是可以改写的!

共 21580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沿着河流繁衍生息,赖以生存着。所以,奔腾不息的河流,像母亲一样,日夜哺育着我们人类。南方的沅江与北方的辽河,相隔数千里,它们之间竟有着怎样的相同之处呢?同样的夏日,沅江边树木挺立郁郁葱葱,风和日丽,河水蜿蜒流淌,尽显了南方人的委婉与温润;辽河流域虽也阳光明媚,却是狂风乱舞,树木被吹得东倒西歪,亦如那北方人的粗犷与豪放。这是水土与地域的区别,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而他们的相同之处却是,河流的尽头都将归入大海,沿河两岸都是被人类乱挖乱建得千疮百孔,使河流日渐消瘦,呜咽哭泣。作者用灵动的笔触,生动的语言,仔细详尽地描写了沅江、辽河两岸的旖旎风光及风土人情,并把他们做了详细地比较。洋洋洒洒两万多字,从沅江、辽河的发源,两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写起,直到今日人们对它们的开发与破坏,以及对人类未来的影响。文章指出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母亲河流,就是保护我们人类,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此篇美文,厚重,文美意丰,语句凝练,情景交融,更是表达出了一个作者的正义与担当。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14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7-03-12 16:33:13
  很有深度的美文,欣赏学习了。
   感谢分享,问候作者!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3-15 09:26:0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