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往事】小敏(散文)

精品 【江南往事】小敏(散文)


作者:情系山水 童生,956.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59发表时间:2017-03-18 15:47:22


   美丽的乡村经历,是一条弯弯的没有航标的季节河,清澈的河水载着小敏的人生之舟轻轻地划过,两岸的风光,娱悦了他儿时的目光,沿途的风景,给了他成长的快乐。
   从县城北行出发,沿着那条时而靠山、时而临河的公路,穿村越山,一路南下,大约耗时三十来分钟的车程,小敏便来到了儿时那所母校——历史上久负盛名的讲学场所九贤祠。来到这里,离小敏村庄不远了,因为,九贤祠的西门就对着小敏村庄的水稻田。
   小敏走出九贤祠的校门已经有好多年了,曾经熟悉的环境,如今是陌生的校园。路边那排陈旧的教室,已被长城般的围墙所取代;院内的教学大楼都是高层建筑房屋群;原来北向的校大门,现在改门东向了。南边为九贤祠古书院遗迹,那幢古老建筑的祠堂,现在已不复存在了,未免有点惋惜。
   九贤祠位于百加镇九贤小学内。古时先后有欧阳修、文天祥、解缙等九位贤人来该村讲过学,于1870年兴建了“九贤祠”,村以祠名。九贤祠自建成以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因文风鼎盛而闻名遐迩。
   我不知道,九贤祠的文风给小敏的学业生涯,带来了多大的影响。我只知道,九贤小学毕业时,小敏以毕业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百加中学学习。二十世纪八十代,百废待兴,刚从寒流复苏的中国高等教育,罢黜了高校招生推荐入学体制,迎来了高考人才选拔机制,恰逢小敏高中毕业农村务田六个年头。谁也不会想到,离开校门整整六年的小敏,还能以全县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获取了国家重点一本院校的录取通知书,顺利进入了华中工学院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实现了多年梦寐以求的理想。入学前几天,小敏去万中跟他的老师辞别,谢文华老师对他说:“凭你的高考总分,完全可以报考一所比现在更好的大学,可你填报的学校太保守了。”小敏不无感慨地说:“是啊,小心驶得万年船。去年参加高考,第一、第二、第三报考志愿,依次填报的大学是:北大、清华、复旦。结果名落孙山,今年不敢贸然行事了,出于稳妥起见,才报了那所学校。不过,在您悉心教育下,二年高中,的确学到了不少知识,非常感谢老师多年来对我的教育之恩!”
   从城市抛弃的儿童,来到陌生的农村。多年之后,又通过自身的努力,从农村返回到城市,成为那个年代精英教育界里的一位天之娇子。世事变化,人生无常,走在乡村水泥路上,小敏给我讲起了他当年在农村生活的一些片段。
   小敏六岁那年,完整的家庭遭到了支离破碎的变故。父母离婚后,父亲积极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辞去了令人羡慕的政府工作单位。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父亲便把小敏从繁华的大都市带到了偏僻寂静的农村,城镇户籍也因此变成了农业人口。从此,小敏便开启了他的乡村之旅,趟在“没有航标的季节河”上,一漂就是十多年。
   美丽富饶的封家村,曾经是小敏父亲的故乡。如今,故乡这束温馨的花朵,就在他始料未及的情况下,瞬间绽放在他的身边。
   封家村庄不大,只有三十来户,人口不足三百。没有杂姓,清一色的封氏姓,故取名封家。封家显然不是小敏的出生地,但却是他童年成长形影不离的乐园,更是他日后志向船舶事业成就梦想的摇篮。
   小敏刚回家的那个时候,九贤是隶属百加镇的一个最大的大队,旗下拥有十七个自然村。九贤祠所处的地貌,缘于大自然的神功斧匠,劈成了一块足够开阔的平地。东西之宽,起自山脚终止河边,其间的距离至少数公里;南北之长,上至塘上大队,下至栋北邻邦,绵延三、四十公里。
   九贤大队最密集的自然村落,当属这四个村:长岭、太庙、长湖塘、封家。她们依次从东往西一字方向排列,集中栖息在一条纬线上,村与村的距离之隔仅有百来米。封家座落在赣江河边,又离河边保持有近百把米的距离。封家土地平整,条块分割规矩。有肥沃良田约三百顷,有疏松旱地近百亩。往东,有一条三米宽的公路,是前往九贤小学及乡镇的通道,也是连接村外的唯一的出脚路;往西,是村民从事旱作物的出口,更是通往赣江河边一条极为重要极为繁忙的交通要道。
   在那个靠水路运输物质的年代里,赣江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出入河边的村民络绎不绝,这里承载着四个村庄的粮食转出及村民厨房燃料的进入。每年夏秋两季收割的稻谷,都是通过船只运往百加乡镇粮管所。秋冬农闲时,村民摆渡去河对岸山上砍茅伐柴,解决全年的燃料之需。当时村民流传一句话:“有米无柴,死的更快。”那时不比现在,有电饭锅煮饭,有液化气烧菜。
   小敏来到农村的第一印象,便是村庄没有电灯。没有月色的夜晚,沉静的家里是漆黑一片。陈旧木墙的房屋内,摧毁黑暗的铩手锏,便是一盏铺满油渍的煤油灯。在小敏稚嫩并非挑剔的曈孔里,微微泛黄的微弱光芒,比萤火虫散发的光点强不了多少,无论灯蕊挑起多高,都照不亮陈旧狭小的房间。
   小敏家的房间包括厨房共有七间,不是每间都配有一盏煤油灯。往往是一盏灯多用,厨房、客厅、房间等多个场所一概资源共享,哪屋需要灯便往哪屋端。从厨房端到客厅,从客厅端到房间,小敏每次端着煤油灯往前走,路上都要小心翼翼,脚步弧度稍微迈大了一点,就会制造令人讨厌的微风,微风中那点微弱的小火苗就会往后飘舞,灯蕊根部就会急剧缩小燃烧面积,那忽明忽暗、上下跳动的灯火,便会发出一阵“呼……呼……”的响声,警告性急的小敏,走路能不能放慢点,如果再这样粗鲁下去,“我”就支撑不了了。无数个夜晚,灯光总是用熄火的愤怒惩罚着小敏,他一直感觉那团类似豆粒一样的小火苗比贵族小姐还难侍候。尤其是奶奶为了省油,煤油灯的灯蕊总是拨得很短,事实也难为了奶奶的良苦用心,因为她不得不这样做。那时的煤油供应紧张,定月定量定时供给,一户每月只供应一斤,而一斤煤油如不采取节约措施,绝对烧不了一个月的。那时可没有“黑”油购买,指标油烧完了,就得向别人家借,如果别家也借不到煤油,小敏就得摸黑,就得在心烦意乱的情绪下度过漫长的黑夜,直到月末购油指标“圣旨”驾到,才能重现燃油的曙光。
   事实上,在乡村生活漫长的岁月里,小敏家里摸黑的情况,还真出现过好几次。每当出现摸黑情形时,奶奶便以堂而皇之的理由晓白于孙子:邻里没油借了。表面看起来是奶奶有意在惩罚他,实则是暗地里教育他。因为,小敏常常背着奶奶把灯蕊挑起老高,火焰弄得好大,被奶奶逮住了有几次。有时,小敏做事总不细心,时常会不小心将油灯弄倒,甚至把灯掉落到地上摔烂,造成油与灯俱全军覆没的惨状。针对孙子缺乏节约意识,没有珍惜的秉性,尽管奶奶一直叮嘱,但是对于一个玩皮的孙子,不过是对牛弹琴罢了。更遑论付诸细节慢慢达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了。不是奶奶狠心,而是不得已,只有施之摸黑的办法,让他去领会节约与珍惜的重要性。
   在那个没有电灯照明的时代,煤油灯成了那时资源共享的一张名片。这跟现今多台电脑共享一台打印机的情形差不多,除了多个房间使用一盏油灯外,一家大小多人,都围在一盏煤油灯下从事着各自的活动:奶奶在灯下替孙子纳鞋底,父亲在旁边借着微弱的亮光看书,小敏则占据半边江山在灯下认真做作业。小敏每次做作业时身心总是很投入,做着做着头就低下去了,好像那个小脑袋,原本就不是长在他头上一样。当额前那束小铲一样的黄发与火苗发生亲吻的一瞬间,便能听到头发燃烧的“噼啪”声。这个时侯,小敏总会以最快的速度把头抬起,并用小手去触摸额前被火烧过的头发,捏上一把,自然是一撮黑色的粉末,用镜子一照,稚嫩的头发烧掉一小块。小敏左眼微闭,不由得做了一个鬼脸,嘴里吐了吐舌头,动作滑稽,那样子就像蛇吐信子,他并不感到心痛,反而觉得好玩。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敏额头前的那束抑或也可以统称为刘海的发型,总是形成不了气候。然而,“头发短见识长”,学业与头发南辕北辙的结果是,小敏的学习成绩总是班上名列前茅。如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仿佛是发令枪声刚响,他就领先了别人一个身位。
   当电力踏进乡村的舞台时,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一天比一天明亮起来,煤油灯也在我们生活的舞台上渐行渐远,但它却映射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一盏小小的煤油灯,犹如生命里的航标灯,妆饰了小敏的好梦,照亮了他的人生,更照亮无数人的一段生命历程……
   站在老屋石门的门槛上眺望远方,离老屋门口百米多远的土堆上,有两排栽植得很壮观的树木,苍劲的柏树枝丫粗壮,高大的樟树枝繁叶茂,还有一种叫不出名字的葱郁果树……那两排长达数十米的树木,东西排列,一个个像身披绿色军装的钢铁战士,日夜屹立在水田的中央,守卫它重要的家园一样,兢兢业业,没有丝毫的懈怠。小敏喜欢约上同伴去那个土堆上玩耍,浓密的樟树丫上有喜鹊高筑的鸟窝,葱茏的柏树枝桠上藏匿有鸽子一样漂亮的斑鸠。秋天时候,果树结满一串串黑果,个头不大,园形透明,甜甜的味道是小敏的最爱。但他吃得很少,仿佛还没吃上几个,就被成群飞来的八哥鸟、麻雀们抢劫一空。果树成熟的季节,小敏出没在果树下的次数,似乎和果树结的果子数量相差无几。小敏每次来到这里,都不会忘记带上那把自制的弹弓,还有那些子弹,真材实料的子弹不用化钱,河滩上颗粒状的鹅卵石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麻雀成群飞来食果时,小敏的弹弓就会进入一级战备状态,这时,他侧开身姿,双臂上举,拉成满弓,瞄准目标射击。虽然从树上把鸟射下来的情形很少,最多惊吓出小鸟们一身冷汗,并拉下一泡屎惊恐万状地飞跑了。这也是一种其乐无穷的活动,并乐此不疲。当有人问及小敏,树上有十只鸟,打下一只后,树上还有几只,他不用思索,快如闪电的回答,瞬间会浇灭出题人的热情。
   小敏在家无事时,总会对着那两排树林出神,这时,头脑中偌大的问号就会浮出水面,两排长城一样的树木为什么会出现在田间?不可能平白无故呗,一定是祖辈人用心良苦的工程。树木前面还有一口大水塘,水塘之土,或许是成了树木脚下的牺牲品。遇事喜欢思索的小敏,想了好久,总算想出了一点名堂来,问及奶奶,答案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两排树有保护家园的作用,那些树离我家房子有一百多米远,当北风很大时,那些树就能遮挡长驱直入的风。
   除了捕鸟,那片独特的土堆、树林“景区”,还有小敏层出不穷的娱乐项目。看着树木奇形怪状的模样,叫同伴猜出像什么样的动物,并说出足以让人信服的理由;望着树枝交叉在一起织成的图案,叫同伙联想出一系列数学题目。每年春天,他们几个人在水塘边上摘来满是叶子的柳树条,做成结实的花环圈,戴在各人的头上,然后分头行动,躲藏在树木、野藤与茅草并存的环境里捉迷藏。小敏时常玩的灰头土脑,汗流浃背。有时晚上也跑去那儿抓鸟、捕获黄鼠狼。月光洒脱着温柔光芒,迷人的面纱慷慨罩着原野。万籁俱寂的夜晚,青娃之声似窃窃密议、蟋蟀之调喁喁私语、蛐蛐的夜鸣之声此起彼伏……诸多土堆上不甘寂寞的小生灵,让夏夜多了一份恬静的柔美,晚上躺在床上的小敏,梦中也呈现出那番美景。
   乡村的小路,遍布了小敏童年稚嫩的脚印。乡村富饶的场所,始终是小敏一生回忆国度里不舍的骄傲。多少个贪玩身影,春夏不息,在乡土气息的阡陌小路上影照;多少个成长光阴,秋冬不移,在南北纵横的赣河流域中摇曳。
   光阴荏苒,岁月更替,童年的脚步渐行渐远,成年的影子日渐清晰。此时小敏的娱乐与参与田间劳作的半径,渐次被扩大。以村庄为中心不断向四周辐射,村东是一垄肥沃的稻田,那里有他春种秋收的忙碌;村南是一片网状的水塘,那里有他垂钓抓鱼的足迹;村北是两排整齐的树木,那里有他四季出入的身影;村西是一川沿江的碧水,那里有他茶余饭后的漫步,更有他人生起步之路的思考。
   小敏家的房屋位于村庄的西边,只要一有时间,那怕是中餐、晚餐等时间,他都要去河边溜达溜达。每天至少一次,甚至是几次,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春天,河道涨水,肆虐的洪水漂流着杂物:稻草、垃圾漂浮物中夹杂着山区旧房子的木制品与折断的树枝,一路奔流而下,源源不断地出现在翻腾汹涌的河流中。宽阔的江面上,拖船、客船、货船、美丽的游船,穿梭不息。尤其是河面上那一艘艘数百吨位的轮渡拖船,尾部系着长长的钢丝绳,绳的另一头牵引着三、五条或七、八条货船,呈一列式拖带连接在一起。那番规模,此等情形,就像火车头拖带列车车厢一样,气势磅礴,沿着弯曲的河床,一路绵亘蜿蜒,由上而下,由下而上行驶。宽阔的江面,是轮渡大显身手的舞台;汪洋的河水,是拖船拳打脚踢的场所。拖船前进所产生的巨大波浪,以八字形的浪移轨迹向岸边高歌猛进,迅速扩散,那轰隆的声音在拍打着岸边的同时,也强烈震撼着小敏的心。
   小敏望着拖船漂亮的外形,高翘的船首,前高后低,梯形过度,拖曳设施中的拖钩、拖柱、系缠缆绳的绞车……感觉拖船上所有的外形设计是那么到位,动力配置功率是那么强悍。拖轮,何尝不是船舶家族中的小个子,然而却是大力士,就像国家举重队里的轻量级运动员一样。它们经常在江河流域中风尘仆仆,在执行任务的蓝天里兀兀穷年。不知什么时候,小敏爱上了轮渡拖船,每次面对水面过往的船舶,总是倾注几许深情的目光,总是审视良久,直至船舶消失在河床的拐弯处。原来,那些船舶在他心中占居了重要位置,是他心中藏着的一个永不褪色、永不消失的梦,那就是他立志做一个船舶制造方面的设计工程师。难怪那年高考填报志愿,都没有和父亲商量,便在报考专业一栏里,毅然决然地填写了:船舶电气自动化……
   小敏就这样走进了大学校园,离开了养育他多年的乡村。国家需要人才,乡村也需要人才,相比之下,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里,城市需要人才的迫切程度远远高过于农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小敏用了16年时间趟过了“乡村那条河”。
   乡村经历,可以说是一条没有航标的季节河:她可以肆意流淌,无拘无束;她可以漫无目标,率性而为……面对没有航标的季节河,作为任职国防某舰队高级工程师,小敏感到自己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愿他用自已的爱心接力,在自已酷爱专业的蓝天里飞得更高。愿他用自已的聪明才智,在自已挚爱的岗位上谱写一曲新的航海战歌,为着力提升我国海防管控能力,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共 560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生命的最初,村庄让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纯净美好,在深深的记忆里,似一壶老酒,是远行人沉醉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 它也许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孩子而言,它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一缕温馨。文中的小敏六岁时随父亲回到了农村,失去了母爱,加之落后的乡村生活让他更多地与村庄的山水、树木花草、鸟雀痴缠在一起。年复一年的水乡生活里,小敏也树立了志愿,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了国防某舰队高级工程师。可以说乡村是他杨帆起航的地方,当他趟过了乡村那条河,呈现在他面前的远方也必定是一片蔚蓝……一篇洋溢着浓浓乡情的文字,首尾呼应,娓娓道来中凸显了主题,倾情推荐阅读。【编辑:漠上花开】【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32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03-18 15:48:28
  感谢支持江南烟雨社团,遥祝笔健文丰!
回复1 楼        文友:情系山水        2017-03-19 11:21:03
  谢谢花开老师的用心编辑,敬茶。
2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03-18 15:49:05
  问好作者!编按不周之处,敬请海涵!
3 楼        文友:情系山水        2017-03-19 11:37:58
  谢谢,辛苦了!
4 楼        文友:花下闲        2017-03-23 13:19:50
  打赏10VB
回复4 楼        文友:情系山水        2017-03-26 12:36:00
  谢谢打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